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为何彼得林奇说投资者要重视哲学与历史?附彼得林奇4个投资锦囊

有一些粉丝问我,到底应该学习谁的投资理论呢?有没有相关的书籍可以推荐呢?所以我打算做几期内容,谈谈投资大师们的投资理论,并且谈一谈我个人粗浅的一点理解,这个文章我主要想谈一谈彼得林奇(Peter Lynch)的投资理论。

彼得林奇被称为股圣,他的基金取得了1327倍的优秀的美股投资回报,所以通过对这位投资大师的研究,应该可以学到一些有价值的东西,首先,我先简单的介绍一下这位投资界的传奇人物,彼得林奇(PeterLynch)生于1944年,他曾经是富达(Fidelity)公司的副主席,他管理的麦哲伦基金,资产规模由两千万美金成长到了140亿美金,基金的持有人超过一百万,所以当时成为了全球资产管理金额最大的基金(美国股票型)。麦哲伦基金的投资业绩也是名列第一名的,它13年的年化收益高达29%,如果你在1977年投资了一百美金到这个基金上,那到了1990年,你的100美金就会变成2739美金,所以时代杂志就把他称为“首席基金经理”。

当然,我个人认为彼得林奇之所以能取得如此优异的投资业绩,也和美股这13年的大牛市是有关系的,如果没有大盘指数的配合,他的业绩肯定也会逊色一些。但是如果你看他基金和标普500的对比图,就还是可以发现他基金的表现是要远远的好于标普500的,这个也就是众多专业机构一直在追求的阿尔法超额收益了,说明这位股圣在做投资的时候,的确是有他的过人之处的,下面我会介绍一些彼得林奇的投资理念。

彼得林奇在刚开始学着做股票的时候,就想找出其中的秘密,于是他就有目的的开始研究了与股票投资有关的学科,但是除了这些必修课之外,他重点学的却是社会科学,比如历史,心理学,政治学,逻辑,宗教,还有古希腊哲学,彼得林奇认为:历史和哲学在投资决策的时候,显然比统计学和数学更加的有用,其实,如果你去看很多卓越的投资人,他们都是喜欢研究历史和哲学的。比如著名的金融大鳄索罗斯(George Soros),他大学学的就是哲学专业,他甚至有点鄙视金融家的这个称号。1992年,索罗斯成为牛津大学赞助委员会的委员,人们打算用金融家来介绍他,结果却遭到了索罗斯的拒绝,索罗斯当即表示,如果你们不愿意称呼我为哲学家的话,那么至少不要叫我金融家。同样是量子基金创始人的罗杰斯(Jim Rogers),他大学读的是历史专业,他有一句名言是:学金融投资没有用,历史和哲学才更能帮助你。股神巴菲特和他的搭档芒格也是这个观点,他们都认为,现代的金融学理论用来做投资,其实并不管用,这些投资界的大神,他们走的都是这种反主流的投资思路。下面我来谈一点,我个人对这个问题的一个粗浅的看法,那就是:现代金融学的理论居然有着很多不错的数学模型和公式,但是很多都有一个前提的假设条件,那就是理性人假设,但是如果你去看这个资本市场的历史,你就会发现,其实这种理性人根本就是不存在的,因为大部分的人都会被贪婪和恐惧所支配,而且都是很容易被情绪控制的,所以股票市场才会不断的出现泡沫,然后又不断的崩盘。这个死循环至今也没能打破,所以如果仅仅依靠金融学的知识来做股票投资,肯定还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要深入的去研究历史和哲学,因为这些学科的本质就是在研究人性,特别是历史,因为历史上发生过的很多的事情,在未来又会反复不断的出现,人性一直没有怎么发生过变化,所以通过研究这些,对于做投资是会有很大的一个帮助的。

第二点,彼得林奇说,通常在几个月甚至几年内,公司业绩与股票价格无关,但长期而言,这两者是百分之百相关的。这个差别就是赚钱的关键,要耐心并持有好的股票,这个其实也是价值投资人,在做股票的时候的一个信念,有的时候一个公司的短期股价走势和它的业绩并不相关,市场的定价机制经常会有失效的时候,但是优秀的投资人却能够充分利用这种市场的偏见来赚大钱,彼得林奇有一个很出名的美股投资案例,就是沙漠之花。

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的时候,美国几大航空公司都相继破产,或者都在破产的边缘苦苦挣扎,但是就是在这么一个看似沙漠的夕阳行业中,彼得林奇却发现了一朵沙漠之花,那就是西南航空,因为他发现,西南航空公司与众不同的地方就在于它的运营成本最低,在行业的同质化竞争中,把自己定位于:唯一一家多班次短程廉价航空公司,他们不开飞巴黎的航班,只从事短途航线,不大量举债买很多的飞机,乘客中谁的袜子破洞最大,谁就能赢得奖品。他们公司的高层管理人员也没有高的离谱的薪酬,可是员工的待遇却非常的优厚,你几乎听不到员工的任何抱怨,18年来,公司高层一直在一套破旧的简陋得像军营一样的办公室里办公,所有的这些努力让他成为了唯一一家从1973年到1991年都连续盈利的航空公司,投资报酬率无人能比。1978年的时候,它只有四架飞机,但是它很快就成为了美国第八大航空公司,最终的结果就是在航空业灾难性的十年中,西南航空公司的股价却涨了十倍,所以这一战也成为了彼得林奇的得意之作。

著名的投资家罗杰斯(Jim Rogers)也有几次类似的投资案例,1984年,外界极少关注的奥地利股市暴跌到了1961年的一半,但是罗杰斯却亲自跑到奥地利去实地考察,最后他决定大量的购买奥地利企业的股票和债券,终于在第二年,奥地利的股指暴涨了145%,他的投资也大获成功,奥地利的这一战,还为他赢得了一个奥地利股市之父的称号,罗杰斯后来又很早的发现了中国的投资机会,大约是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他很早就开始投资中国,而且这些投资他一直拿到现在也没怎么卖过,所以他肯定是赚的盆满钵满了。

这些投资案例其实总结起来就是一句话,市场偏见往往是赚大钱的机会。比如罗杰斯在投资中国的时候,就是上世纪九十年代初,社会主义制度在国际上遭遇了惨败,老大哥苏联倒台了,罗杰斯说,当时绝大部分的西方人对中国有错误的认识,其实这些都是西方媒体的一个宣传战,各国政客都是玩宣传和洗脑的高手,这就是一种典型的市场偏见。但是罗杰斯这个人,喜欢独立思考,他不喜欢随波逐流,所以他就一个人骑着摩托车在中国到处旅行,然后和中国人聊天,结果他发现,其实中国人都很勤奋,个个都想要赚钱,想要改变自己的命运,而中国的政府其实也一直在尝试各种市场化的改革,所以他当时就发现了中国的巨大的发展潜质,最后的事实也证明了他的正确。

而大部分的投资人在那个时候,的确是对中国有巨大的偏见的,那是这却成了罗杰斯赚大钱的一个好机会,所以还是那句话:做投资,独立思考是最重要的,不能够人云亦云。最近这两年,罗杰斯又说,北朝鲜其实是最好的投资机会,他愿意把全部的身家都投进去,其实也是同样的一个逻辑,因为目前大部分的投资人都对北朝鲜有很大的一个认知偏见,有兴趣的观众可以自己独立的去研究一下,这也许的确会是一个很好的赚钱机会。

第三点,彼得林奇说持有股票就像养育孩子,不要超出力所能及的范围,业余投资人不要同时拥有五种以上的股票,其实巴菲特也有很类似的一个说法,就是做股票,你不要超出自己的一个能力圈,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懂得公司和行业,在这个范围类来做投资是最安全的,而且个人投资者的投资组合不需要买太多的股票,一般三到五个就足够了,因为你做股票并不仅仅是买入这么简单,你还需要长期的去跟踪这些公司的各种动态,每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太多的公司反而会让你自己手忙脚乱,最后会导致你对每个公司的理解,都只有一点皮毛,反而也就会伤害你自己的投资表现。

第四点,没有人能够预测利率,经济形势以及股票市场的走向,不要去搞这些预测,集中精力去了解你所投资的公司的情况。这个其实也和巴菲特的看法非常的类似,于宏观经济,其实是一个混沌体,没有人能对它做出准确的预测,各种对宏观经济和大盘指数的研究,看着的确是挺牛X的嘛,但其实这些都是瞎折腾,浪费时间,个人投资者还是应该重个股,轻大盘,我有个文章就是关于这个问题的,如果有兴趣的话,可以去看一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他们都以独特的方式获得成功-一颗不肯媚俗的心-搜狐博客
选股如同选女人,美女很多好股也多
彼得林奇是如何成功抓住10倍大牛股的?
揭秘全球四大基金经理人传奇人生
十分钟看完华尔街100年世界级投资大师
总有一款适合你,全球六位顶尖投资大师53条投资心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