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指导阅读要得法
指导阅读要得法

我国唐代杰出书法家颜真卿曾有诗云:“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英国诗人、政论家约翰·弥尔顿也认为:优秀的书籍是抚育杰出人才的珍贵乳汁,它作为人类财富保存下来,并为人类生活的进一步发展服务。”19世俄国最伟大的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则指出:“重要的不是知识的数量,而是知识的质量,有些人知道很多很多,但却不知道最有用的东西。”三位先哲的话语,集中说明了读书的三个要点:其一,一个人要利用年轻时代多读书,要抓紧一切可用时间去读书;其二,要坚持阅读好的书籍,阅读经典的书籍,阅读经过时间检验且流芳百世的书籍;其三,要讲究读书质量,要从读书中获得启迪,从读书中获得能产生知识的知识。

古代人,现代人,中国人,外国人,都是重视阅读的。阅读,对于每个人,都是十分重要的,必不可少的。

从小学一年级开始,语老师就教我们怎样阅读。直到大学毕业,还在学怎样阅读。很多大学毕业生同行,读的书不算少,讲起书中的故事来,也是眉飞色舞,口如悬河,头头是道,一旦即兴演讲或做起文章来,就显得言语羞涩,词汇干瘪,甚至言不由衷,词不达意,语无伦次,逻辑混乱。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本文想就怎样引导学生读书谈谈自己在教学中多年来的一些做法,以飧读者,尤其想帮帮那些读书效率差的小读者。

一、字词句段要结合

任何一篇文章,都是由基本的文字符号组成的,这些文字符号经过作者的巧妙组合,像变魔方似的组成了词句段。词句段再经过作者的合理布局,巧妙安排,就构成了整篇整篇的精美文章。一本书也是这样,只不过比一篇文章长了些而已。可见,读书时,首先就得注意字词句段的问题。

阅读汉语读物,还有别于其他文字,因为汉字属于表意文字,汉字的每个符号都代表着一定的本来意思。组合之后,更是随着语境的不同,其表达的意思还将随着前后文字发生变化。最经典的例子是“‘说曹操曹操就到’这个句子中的曹操指谁?”如果不联系当时的情景,谁也不能准确回答曹操究竟指的谁了。

词语是能表达最基本的意思的最小语言单位。翻开《新华字典》、《汉语大词典》等工具书,我们就可以发现,很多的词语,除了它的本义之外,常常还有由本义派生出来的引申义或比喻义,有的变化之后的意思还很多。如:头——在《新华词典》(1980年版)中就有“脑袋”(头颅)、“头发”(剃头)、“事物的起点、终点或尖顶部分”(话头、山头)、“次序在最前面”(头班车)、“用在年、天等前面,表示过去的时间,或在某个时间以前”(头年、头五点钟)、“领头的、头目”(头头、头子)、“方面”(话分两头说)、“量词”(一头牛)、“表示约计、不定数量”(三头五百)、“词尾(读轻声)”(木头、甜头)等10种解释。而再以“头脑”为例,它也有3种解释,包括“脑筋、思想”(头脑清楚)、“头绪、要领”(摸不着头脑)、“首领、头目”(他是我们的头脑人物)。如果我们读书时,不能准确把握每个词语的意思,就容易出现不能准确理解其意的现象。

如“姑爷”一词,北方人指女婿,南方人指爸爸的妹夫,其意思差异很大……

又如古代说“行”,今天是“走”,古代说“走”,今天是“跑”;寓言《东施效颦》“贫人见之,挈妻子而去之走。”中的“妻子”,指老婆和孩子,在古文中大多这样。而今天,“妻子”不再是老婆和孩子的浓缩了;乐府诗《十五从军征》“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中的“累累”同今天的“垒垒”,指的是坟堆堆。“雉”指的是“野鸡”。“旅”同“稆”,指的是一种不种自生的谷物;古文中的“山东”多指泰山以东,今天却指的是山东省……

再如网络上使用最频繁的词语“切”,有不屑、无聊等贬义,但在现代汉语里是绝对找不到这样的意思的……

由于中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古今用语习惯等差异,词义在悄然地发生着变化,所以,在读书时,要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进行准确把握。

同时,在汉语中,标点符号也像汉字一样有它的基本意义或某种特殊含义。阅读时,还得注意标点符号的使用,把标点符号当成文字一样认真对待。

“四不离”(词不离义,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说的正是对词句段的理解。

1:高考语文湖北卷的现代文阅读中有这样一段话:“你看见一条弯弯的丝瓜挂在电线上,像电信局悬下来的一个野外的话筒:刚才是谁在这里通话而且是与谁通话?或者说这么多电话筒从瓜藤下来,从土地里抛撒出来,一心想告知我们远古的秘密却从来无人接听?”怎样理解弯弯的丝瓜像“电话筒”一样“一心想告知我们远古的秘密却从来无人接听”?“远古的秘密”是什么?又为何“无人接听”?这些疑问在本段内的上下句中是无法找到答案的,必须结合文章最后两段来理解。后文写道:“它们也是瓜菜,但它们对于享用者来说是一些没有过程的结果……在一个工业化和商品化的时代,人们正在越来越远离土地上的过程。这真是让人遗憾。”

2:上海卷的现代文阅读《回望昨日的感伤》中有一段文字:“茨威格是奥地利犹太人,在很大程度上,他视欧洲为自己的国家。然而,他所亲身经历的第一次、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那些岁月,实际上却是令他一日日失去祖国乃至失去欧洲的过程。他有一种体无完肤的沧桑之感。”第7小题要求解答文中“体无完肤”的含义。“体无完肤”本义是指身体受到严重的伤害。这里用来形容茨威格“一日日失去祖国乃至失去欧洲”的感觉,是以身体的感受来形容心灵的感受。找准了这一内在联系,此问很好解答,即“形容茨威格的心灵受到严重的创伤”。“一词多义”“美恶同辞”是常见的语言现象,只有多积累词语的本义和常用义,扩大阅读面,才能对具体语境中的多义词做出迅速而准确的反应。

3斯霞老师教《小英雄雨来》讲到“风一吹,鹅毛般的苇絮飘飘悠悠地飞起来”。什么是“飘飘悠悠”呢?斯老师就利用春天南京杨花到处飞扬的景象,让孩子感受词的含义和形象。虽是一个词的教学,但是它却表明:语文教学是与生活相联的,词语的教学应该是生动形象的,而不是抽象的、以词解词符号式的。语言文字的教学是整体的,而不是孤立、破碎的。

词不离义,即准确理解文中词语的基本含义。因为无论词语有多少种特定含义,但万般变化终归一宗,都与词语的基本含义有密切联系。在现代文阅读中常有对词语的修辞义、象征义、附加义(感情色彩、表达作用、表达效果)的考查,这就特别需要结合词语的本义来理解,而不可强加给词语某种莫须有的意义或脱离基本含义望词臆断。

如果说“词不离义”是结合具体语境理解词语的起点,那么“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就是最常用也是最重要的解读手段。词语是构成句子的基本单位,句子是段落的组成部分,连接内容相关的段落才能构成一篇文章。句子、段落、文篇就是词语的具体语境,段落和文篇又是句子的具体语境,此外语境还包括文章的写作背景和相关资料。语言所传递的信息,只有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才能明确,离开了语言环境,特别是离开了内部语境,语言的意思往往是模糊的。所以,要想正确地理解词语在文中的含义,最基本的解题方法,就是把握好内部语境,推敲琢磨一个词语出现位置的上下文。比如对“自我感觉良好”一词褒贬义的判断就离不开句段。这种良好的自我感觉,只是一种主观感受,当感觉与事实相符或与表达者感受一致时,显示的就是褒义,反之就是贬义。词语意义要受制于语境。

实际上,考试题中考查的词语含义往往不是词典上给出的基本含义,而是在所给语境中的临时含义。换句话说,要能分析文中词语的修辞义、附加义等临时含义,除了不脱离词语的基本含义即“词不离义”外,更重要的是把握“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的原则。

考试如此,平常读书时也该这样去处理,那样,我们就不会在理解上走弯路了,更不至于瞎子点灯——白费蜡!

二、量度序位要融合

培根《论读书》中说: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博彩,足以长才。宋人黄庭坚也说:三日不读书,便觉面目可憎。但韩愈在《礼记·学记》中又说:“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学者,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此四者,心之莫同也。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教师懂得受教育者的不同心理特点,才能帮助学生克服缺点。教育的作用,就是使受教育者能发挥其优点并克服其缺点。十个手指有长短,众人难得一般齐。所以我们不能老是盯住班上的几个尖子生,而忽略了其他。每一个受教育者都是具有独特个性的活生生的个体,我们的责任就是走近他们,了解他们,从骨子里认识他们,然后因材施教,启迪他们的心智,开发他们的潜能,只有这样,才能做到长善救失。换句话说,面对愈来愈烈的变化,我们的教育也必须以全新的独特的方式,改变现有状态,重建崭新模式,以适应科学的发展、社会的变革和未来的需求。我们的教育应该是:不仅把“人”当作教育的对象,而且把“人”当作教育的核心,一切从“人”出发,一切为了“人”。

在图书出版市场日益活跃的今天,每天均有数以百计、涉及各种形式内容的图书上架。品种的极大丰富无疑提供了更多的选择余地。但是,就在这种热闹非凡的景象里,一项令人瞠目的调查结果告诉我们——中国国民识字者的阅读率正在呈下降趋势。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副所长余敏公布了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的最新研究成果。调查显示,中国国民识字者的图书和杂志阅读率均呈下降趋势,2003年国民识字者中图书的总体阅读率为51.7%,比1998年下降了8.7个百分点;杂志阅读率为46.4%,而1998年,国民的杂志阅读率超过一半,达到57%。其原因有:现代生活紧张,人们变得浮躁;文化出版界正越来越明显地呈现出快餐化浅阅读的特质,从书,到书,一字之差,可见社会风气的转变。大多所谓读书人得出的结论是:世风日下,人心不古,书念不下去,翻翻而已,浮躁之风漫延;网络给了我们批判与对话的武器,同时也带来了浮躁的习气。实际上,现在很多人不是迷失了阅读的目的,而是丧失了阅读的乐趣和理想。梁实秋先生说:书,本身就是情趣,可爱。大大小小形形色色的书,立在架上,放在案头,摆在枕边,无往而不宜。的确,读书是人们生活中的一部分很重要的内容。读书使人生很充实而有乐趣。爱生活的人必定爱读书,爱读书的人必定会更加爱生活。

有媒体报道,日本自民党干事长中川秀直与中国学者座谈《论语》与传统道德,并向参加座谈的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教授赠送了日本著名企业家涩泽荣一的著作《论语和算盘》。《论语和算盘》大量引用孔子的话,把经商成功经验归结为《论语》+算盘,特别强调经商要把《论语》作为经典,务必确立义利合一的信念。其实,崇尚经典,阅读经典,并非日本实业界人士的独创。美国的大公司,就有个不成文的惯例:招聘高级管理人员必考莎士比亚作品等西方公认的经典著作。而中国沈阳的黎明航空发动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也注重以文化人,对管理人员有一个特别要求,那就是必读三本书——《道德经》、《孙子兵法》、《黄石公三略》。

在阅读中,我认为序、量、度、位,就指的是引导学生阅读的数量、质量、顺序和要求等。关于读书的量度序位,要有科学性,有符合学生的年段特点。

首先,是序的问题。序就是次第,就是顺序,就是对读的书的先后次序的考虑。这也要因人而异,要因孩子的理解、感悟能力而异。原则上,是先易后难,由浅入深,从今天到过去,从国内到国外。这样的安排,便于学生心理上接受,也便于在没有明确顺序的前提下形成自然的比较合理的顺序。安排“序”时,要观察孩子的个体差异,要了解孩子的内心需要,要刺激孩子的心理需求,努力让他们在不经意间就进入教师、家长设置的阅读“圈套”,并且不觉得是大人的需要和特意安排,完全是他们自己内心的需要。这样的阅读安排,孩子才不会感到厌倦,才不会产生畏难情绪,才会慢慢地由被动读书变成主动探寻。

其次,就是量的问题。我们都知道有量变才可能促进质变的道理。没有一定的阅读量,就谈不上阅读水平的质变的提高。记得在一篇文章中曾看到,美国的小学生每周至少要看两本课外读物。这足以看出美国小学语文教学十分重视量的问题。我国早就有“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的古训,说的也有量的问题。小学阶段,正是学生大量阅读,广泛阅读的大好时光,如果在小学阶段能让学生每学期读上几本、几十本适合他们阅读的书籍,远比多开展几项活动的价值大得多。比如,德育首位的话题,很多行政领导者认为,要让学生在活动中去设身处地,去换位思考,去体会感化,其实,这都不是在解决“本”的问题。我们都知道,在《小学生守则》第一条就明确规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中国共产党。好好学习, 天天向上。”我们的老师也对学生从入校门的第一天起就开始告诫、训练,但为什么很多学生心中只有自己,没有父母,没有他人,凡事以“我”为先呢?我们能不能换一种思维,把那些干瘪的告诫、苍白的说教换成让他们去多读几本好书,使学生从读书中自我获取,自我感悟,自我习得,也许那样的效果会更好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不就很好地训导了几代苏联人甚至全球人吗?《茶馆》的作者老舍先生写发生在茶馆里的这个戏,拿定了躲开政治问题的主意,想用这个戏专门来写中国社会五十来年的变迁;作家说躲开政治问题,是因为自己一向不十分懂政治,所以,能达到的最佳效果就是可以用小人物们生活上的变迁反映社会变迁,不也侧面地透露出一些政治消息吗?剧中所有乌烟瘴气、令人窒息的社会现状,全都依赖暗无天日的旧制度而存在,这使《茶馆》的观众一看就明白的事理。阅读《茶馆》,作者尊重观众的头脑,他丢弃政治说教,专靠活生生的艺术形象说话,把想要表达的政治见解,不也轻而易举地就送到了观众心里吗?由此可见,多读书,读好书,能让人明白事理,能让人获取正确的政治主张,能净化人的心灵,陶冶人的性情。

第三,是度的问题。这个度,就是书的可读价值、是否适应学生阅读,以及哪个年龄阶段的孩子读更合适等。这个度在把握上是有相当难度的,也不是对任何人的要求都完全一致的。需要因人而异,因情况而变,因势利导,灵活掌握。一般地说,一二年级学生,主要应读些图文并茂,带有注音的,适合低年级学生阅读水平的浅显读物,如《唐诗三百首》、《三字经》、《声律启蒙》等;中年级学生就可以慢慢接触《一千零一夜》、《我的童年》、《爱弥儿》、《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爱的教育》等著作了;到了高年级,他们的知识面能适应去读中国四大名著、《论语》、《鲁宾逊漂流记》、《羊脂球》、《家》等经典著作了。学生开始读,不一定全懂,这无所谓,多看几次,随着知识的增多和生活阅历的丰富,他们是会找到自己的理解的。韦启昌译《叔本华美学随笔》中说:“人们总是阅读最新的,而不是所有时代中最好的作品,所以,作家们就局限于时髦和流行观念的狭窄圈子里,而这个时代也越发陷入自己的泥潭之中。因此,在挑选阅读物的时候,掌握识别什么不应该读的艺术就成了至为重要的事情。这一艺术就在于别碰那些无论何时刚好吸引住最多读者注意的读物——原因就是大多数人都在捧读它们,不管这些是宣扬政治、文学的小册子,抑或是小说、诗歌等。……我们必须牢记这一点:那些写给傻瓜看的东西总能找到大群的读者;而我们则应该把始终是相当有限的阅读时间专门用于阅读历史上各个国家和民族所曾有过的伟大著作——写出这些著作的可是出类拔萃的人,他们所享有的后世名声就已表明了这一点。只有这些人的著作才能给我们以熏陶和教益。”由此看来,阅读经典是太重要不过了。

第四,是位的问题。“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学生的阅读,不要一开始就有十分明确的甚至很高的目标,应像钓鱼一样,把“诱饵”做得很香,使鱼儿愿意“上钩”。一旦“鱼儿上钩”了,就不愁不能钓到“大鱼”了。有的老师害怕学生不理老师的意图或苦衷,总喜欢在一开始就讲清楚为什么要这样或那样,讲清楚如果这样做了,对他们会又怎样的好处等等。表面看,这样做没什么不好,但细细想来,这就犯了一个最低级的本不该犯的错误——你讲得越多,孩子听起来舒服,但总感到有做不完的事情,今天做了,明天又会有新的任务,与其做,不如落下,免得日后给自己找更多麻烦。所以,这样的定位,就显得不合适宜了。同时,杀鸡取卵,拔苗助长的做法更是不可取的。

当然,序、量、度、位四者不是孤立的,要科学思考,综合考量,既让孩子有吃的,也要让孩子吃得消,心中始终想到孩子毕竟是孩子,孩子做的事要具有孩子的特性,不要成人化地强硬灌输和要求。

三、面线点体要交合

面、线、点、体的概念,更多地出现在理科学习中。其实,阅读也是不能离开面、线、点、体的。

任何一篇文章或一本书,都是作者精心思考之后的产物,表达着作者一定的写作意图,即主题思想。为了更好地表述自己的这种“意图”或“思想”,就必须考虑合适的表达方式,或称表达技巧。但不管出于什么样的考虑,都得由组成文章的面线点体巧妙安排而成。

所谓面,就是要整体把握。比如,学生读的教材,总是在某册教学目标的统帅下,分单元自合教材,每个单元又有自己相对独立的教学目标。在处理每篇课文时,不仅要抓住全文的主要内容,而且要抓住每段的具体内容,还要分析文章的结构特点,包括分析文章的线索、材料安排的顺序、段落层次、开头结尾、过渡照应等。整体把握,是阅读首当其冲的任务。诸如:本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是从哪几个方面讲的?哪个段落是重点?读了课文,给你的总体感受是什么?……我们觉得只有建立了整体印象,才便于接下来的对文章的深入学习。阅读一本书的道理同然,也要像老师处理一篇课文一样,首先整体把握,形成整体印象。

所谓线,就是既要纵向地整体把握,也是横向地整体把握,还要深层地整体把握,犹如穿糖葫芦,要抓住穿糖葫芦的那根竹签。具体地说,整体把握的“线”,包括结构线、主旨线和情感线。结构线是指要理出文章的结构线索、结构特点,去皮肉见其骨。如:把文章分成几层,哪些材料先写,哪些材料后写,哪些材料详写,哪些材料略写,在何处有伏笔,在何处是呼应,如何开头的,怎样结尾的等。主旨线是分析文章是在弘扬什么,还是歌颂什么,或批评什么,或谴责什么等。不仅要准确地归纳出文章的主旨,而且要悟出体现主旨的层次。情感线是指文章表情达意的特点。钻文要悟情,悟出主要人物或动物、次要人物或动物及作者的情感变化。阅读一篇课文,就要把握文章的情感基调:或喜,或悲,或哀,或乐,或爱,或憎等。如:《叶公好龙》的情感基调是讽刺、揶揄;《献你一束花》的情感基调是惋惜中带有崇敬;《修鞋姑娘》的情感基调则是欣赏、赞美、敬仰。

所谓体,就是以文本为依托,了解文本背后的内容,了解写作背景,补充有关资料。这样钻研,利于课内外结合,利于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利于与信息技术的整合。

首先是文章的体裁,弄清楚文章是记叙文、说明文、散文、议论文;诗歌、文言文等。弄清楚了文章体裁,才便于针对相应的体裁作出正确的文体分析。

其次是了解文章的写作背景,文章是表情达意的,任何一篇文章都是在具体背景下的产物,弄清楚了相关背景,才能准确把握作者的写作意图。如:《种子的梦》是著名诗人柯岩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的作品。当时正值“文化大革命”后期,恶梦将过,光明即来。如果不知道这个写作背景,单看文本,是很难理解诗人把自己喻成“小鱼潜身在碧绿的海底”这样的句子的,更难把握诗人的写作意图的。可见,背景资料的重要性。

再次是文本背后的内容,包括了解与本文有关的其他背景资料。如:巴金先生的《海上日出》是一篇写景的优秀之作。如果要真正把握文本,就得了解巴金写这篇文章的其他背景资料。包括他是乘坐“里昂热”号油轮在公海上漂流了一个多月,天天除了看到碧绿的海水,就只能看到蔚蓝的天空。他善于观察,觉得海上日出确实很美。而且他想到自己的弟兄姊妹很多,未必每个人都有机会去看到这样的美景。于是,他产生了写作的冲动。知道了这些,理解这篇文本,必然会更有深度。

阅读时,也要分析文章的主要表达方法,包括记叙、描写、议论、抒情。分析文章的主要表现手法,包括记叙文中的人物肖像描写、行动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活动描写手法;说明文中的主要说明方法。

所谓点,指的是读书中的局部问题或某方面问题了。我们知道文章的整体与局部是对立的矛盾统一体。整体由局部组成,局部又离不开整体。只有从整体中抓局部,从局部中悟整体,这样钻“点”才有价值。

读文章,要研究文章的“点”,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我们所说的深入重点,分层学习,侧重分析文章某方面、某部分的内容。研究“点”,包括语言文字学习点感情朗读训练点发散思维扩散点、精彩语段积累点、读写结合训练点。

以发散思维扩散点为例,就可以考虑其扩点、异点、疑点、争点、融点等。《语言的魅力》中诗人帮盲人写的那句话“春天到了,可是……”就是很好的扩点处。《龙的传人》中“提起龙,中国人莫不引以为自豪”和“西方的龙往往集各种凶恶于一身,专干害人的事情。”就可以引起学生深入探究。《凡卡》中爷爷能否收到他寄出的信,就是一个争论之点。学习《题西林壁》时,就可以借《望庐山瀑布》作为“他山之石”来攻学本首诗“之玉”。只要长久坚持这样类似的发散思维训练,自己也会感到读书的收获今非昔比,与日俱增。

阅读一篇文章或一部著作,如果能坚持按照面、线、体、点的要求,自我坚持训练,所得必然多多。

四、知情意行要整合

20世纪50年代,美国斯坦福大学的莱维特在《管理心理学》一书中,对人的行为提出了三个相关的假设:行为是有起因的;行为是受激励的;行为是有目标的。由此他提出人的行为模式为:

刺激 → 需要 → 行为 → 目标

有关学者总结了心理学家与行为学家的观点,认为“人的行为是在需要、动机、目标的推动引导下引发的”,“行为由动机支配,而动机则由需要引起”。进而提出人的行为的一般模式为:

需要-(引起)→ 动机-(支配)→ 行为-(指向)→ 目标

    再后来,有人提出人是生物有机体,具有自然性,同时,人又是社会的成员,具有社会性。作为自然性的人,其行为趋向生物性;作为社会性的人,其行为趋向精神性。他们认为知情意决定着行。

    “知”:认知。是对行为办法和目的的认识。即知道怎么做及知道做的目的。

    “情”:情感。是对行为及行为环境(包括行为的条件)的态度体验。即行为的心理环境与外部条件。

    “意”:意志。是对行为的意向(决定)与对行为遇到困难时的态度(决心)。即愿意做与有决心做。

    知道怎么做与做的目的,同时又具备做的心理环境与外部条件,并愿意做,且能克服做的各种困难的,这样,人的高级行为就能开始并能正确地持续进行。人的高级行为的一般模式,又称为“知情意行”模式:知++意→行

知情意行是构成思想品德的四个基本要素。知,即道德认识,是人们对道德规范及其意义的理解和掌握,对是非善恶美丑的认识判断和评价,以及在此基础之上形成的道德辨识能力。是人们确定对客观事物的主观态度和行为准则的内在依据。情,即道德情感,是人们对社会思想道德和人们行为的爱憎、好恶等情绪态度,是进行道德判断时引发的一种内心体验,对品德认识和品德行为起着激励和调节作用。意,即道德意志,是为实现道德行为所做的自觉努力,是人们通过智力权衡,解决思想道德生活中的内心矛盾与支配行为的力量。行,即道德行为,是人们在行动上对他人、社会和自然所作出的行为反应,是人内在的道德认识和情感的外部表现行为,是衡量人们品德的重要标志。知情意行之间的关系及其发展可以概括微提高道德认识、陶冶道德情感、锻炼道德意志和培养道德行为。知、情、意、行四个要素是相互作用的,知是基础,情是动力,意是关键,行是表现。知、情、意决定着行的方向和效果。只有做到知、情、意、行的整合,一个人的发展才会更快、更高、更强。

叶圣陶先生说过:“语言文字的学习,就理解方面说,是得到一种知识;就运用方面说,是养成一种习惯。”而从某种意义上说,任何语文能力的形成,都离不开良好的学习语文的习惯。读书也是如此,也得有良好的习惯养成。

吕淑湘先生说:“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新课标指出:“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因此,在阅读中要让学生去感悟文中的人物情感,感悟其中蕴涵的事理,培养学生读书的有效的途径和方法,形成健康的人格品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正确使用词语是语言表达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1. 理解词语含义 在
怎样开展中高年级字词教学
高考语文复习关键策略——以本为本20111219
高考现代文阅读,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解读具体指哪些含义?
成语使用常见错误类型及对策
文言实词含义的推断表格教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