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昆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指标完成情况分析,社会篇,昆明市社会科学院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社会篇

昆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指标完成情况分析


  

一、昆明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新指标达标情况
  从昆明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指标体系的经济发展、物质生活、人口素质、精神生活和生活环境五个方面的15大项18个子项的指标值对比情况看,昆明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展进一步加快,但部分指标还需努力。(见附表)
  2007年,昆明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程度达到85.07%,较2005 年的78.29%提高了6.78个百分点。其中,经济发展水平实现程度由79.59%上升到89.49%;物质生活水平由76.57%提高到83.82%;人口素质由73.84%提高到74.37%;精神生活水平由71.33%提高到78.63%;生活环境由88.99%提高到95.48%。

(一)2007年已经达到小康目标值的指标
  此类指标共有6个,其中有4个指标2005年及以前已经达到,即城镇人均住房使用面积、农村人均砖木住房面积、人口平均预期寿命和城镇登记失业率。2006年新增2个指标达到,即人均财政收入和农村每百户彩电普及率,

(二)2007年未达到小康目标值的指标
  2007年尚有12个指标未达到指标,其中,分成三类:
一是指标接近的,实现程度达到80%以上的有人均GDP、城市化水平、非农从业人员比、农村恩格尔系数、人均公共绿地面积5个;
  二是指标大部分达到的,实现程度60%~80%的,有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城镇恩格尔系数、人均受教育年限、城镇百户电脑普及率、城市污水处理率5个指标;
  三是指标达到一半的,实现程度50%~60%的,有每千人拥有医生、农民人均纯收入2个指标。
 
二、昆明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展指标分析
(一)                           经济发展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反映的是一定区域内的经济发展水平。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3000美元,这是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的根本标志。昆明市人均GDP2007年达到21708元(预估数),按2005年7月汇改前外汇兑换比率(8.3人民币兑1美元),合2615 美元;若按当前汇率(7.2人民币兑1美元),则为3015美元,刚好达到3000美元的小康指标。
  城市化水平。的实质是人口从农村向城市的转移,目前我市城市化发展虽然达到了约60%%,但大量的农村人口转移不出来,影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
人均财政收入水平。与公共服务水平呈正相关关系。2007年昆明市人均财政收入达到2073.1元,刚好超过了2000 元的小康指标。
  非农产业就业比重。是经济结构调整的一项重要指标,反映新型工业化道路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程度,近年来昆明市这一指标提高缓慢,有待加大力度。
(二)物质生活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区域经济发展质量和居民经济活动能力的重要指标,本年度增长率与人均GDP增长率基本同步。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反映区域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水平和农村居民平均收入水平,由于一直以来农村居民数量较大,而收入增长相对较慢,分摊到每个人头上的人均收入水平很难较快提高,本年度上升较慢。
  恩格尔系数。是反映城乡居民富裕程度和生活水平及质量的重要指标,而且间接反映城乡居民的收入状况和消费能力、,反映城乡社会经济生活的质的变化。一般来说,居民收入水平越高,其恩格尔系数越小。昆明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近年来一直在缓慢下降,而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本年度则波动较大,近年来基本在42%左右,并逐年下降。
  城乡居民人均住房面积。是衡量一个地区居民生活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随着我市住房制度改革的推行,危旧房改造和住宅建设步伐的加速及人们购买力的大幅度提高。我市绝大多数居民的居住状况实现了从贫困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总体上已达到全面小康水平的指标。

(三)
人口素质
     人均受教育年限。是人口综合素质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个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实力和潜力的体现。昆明市的指标一直在逐步提高,但是提高的步伐较小。
      人口平均预期寿命。是一个综合性较强的指标,既能反映社会、经济的进步状况和医疗水平的发展状况,也能从一个侧面反映人们的营养状况和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昆明市已经在2005年达到了全面小康社会的该项指标。
     每千人拥有医生数。是人民生活质量改善的重要标志,是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资源。医疗卫生惠及千家万户,实现人人享有卫生保健,全民健康素质的不断提高,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昆明市由于公共医疗资源配置不均衡,医生多集中在城市大医院,而社区和农村缺少,全市人均指标有所减少。

(四)
精神生活
     城乡居民家庭信息化是现代信息技术的家庭化,是家庭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标志。电视、电话、电脑是实现城乡居民家庭信息化的主要设备。通过百户电脑普及率指标来衡量城市居民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水平,近年来提高较快;用每百户彩电普及率来衡量农村居民家庭信息化达到全面小康社会的水平,该指标已达到较高程度。

(五)
生活环境
  公共绿地为城市提供生态保障系统,城市绿化对调节气候、保持水土、减少污染、美化环境,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提高人民生活质量起到了重要作用。昆明的人均公共绿地面积指标近年来有较大提高,但是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还有相当的差距。
环境质量是影响居民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国际上通常选用环境污染综合指数作为评价环境质量的逆指标。由于环境污染综合指数指标不易得到,改用城市污水处理率对环境质量进行考察。滇池是高原明珠,亦是昆明市之痛,只有城市污水处理率提高,滇池的污染才能得到减轻并治理,整个城市的生态环境才能改善,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才能达到。
就业是民生之本,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虽然昆明市的城镇登记失业率已经达到全面小康社会的指标,但是就业形势仍然相当严峻,劳动者充分就业的需求与劳动力总量过大、素质不相适应的矛盾将长期存在,就业再就业工作任务依然繁重,具有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如果处理不好可能成为影响社会长治久安的隐患。
 
三、昆明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指标达标展望
按照加快现代新昆明建设的步伐,昆明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目标有望在2010年实现,一些指标会较大超出,一些指标刚好达到,另一些指标会有一定差距。为了切实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各项指标,应当有针对性的采取相应的对策。

一、实现程度较大的指标
   经过“十五”期间的努力奋斗,我市经济增长已经稳定地进入新一轮上升期, “十五”期间GDP年均增速为10.78%。2006年GDP和人均GDP较上年分别增长13.34%和11.98%。2007年较上年分别增长12.8%和10.82%。均超过两位数的增长,今后若干年,亦将保持这一增长速度。不论用何种汇率计算,2010年人均GDP都将超过3000美元。
通过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和现代新昆明的建设,2010年将超过人均公共绿地面积的标准。
只要城乡居民收入水平能够得到与经济发展同步增长的水平,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城镇恩格尔系数、农村恩格尔系数、城镇百户电脑普及率等指标2010年就能够顺利达到。
(一)  需要加大力度的指标
  1、城市化水平。从我市的发展实际状况来看,城市综合实力不强,工业经济总量偏小,产业发展严重不足,很多结构性转换指标都低于现在平均GDP经济水平应当达到的标准。突出的表现在产业结构转型滞后,第三产业产值比重低;就业结构转型滞后,农业从业人员比重高;城乡社会结构转型滞后,乡村人口比重高。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就要在经济总量增加的基础上,实现产业结构、就业结构、城乡社会结构的基本转换。同时,还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对外开放和对内搞活的发展,促使县城、小城镇的经济发展,加快城市化进程。未来15年,城市化进程至少会保持改革开放以来年均提高1个百分点的速度。城市化水平预计到2010年可超过60%,到2020年可望达到75%。
  2、农民人均纯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2020年要达到8000元的水平,年均增长水平要有10%以上增速。达到这一目标,一方面必须在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减轻农民税费负担和财政转移支付、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等方面制定相关政策,采取有力措施。另一方面要大量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由于人多地少,农村富余劳动力大量增加,农民进城打工成为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的主渠道。从全国发展趋势看,农民现金收入中的34%是外出务工收入。因此,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有序地从农村转移出来,必须从制度上给予保证。
  3、非农产业就业人员比重。2006年我市的第一产业产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只有约6.8%,但就业人口中从事第一产业的还有约40.8%,而乡村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还有约42%。为此,必须以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为切入点,加快第三产业发展,增加城市就业岗位。现代服务业是城市化的必然产物,也是一座城市走向繁荣的标志。要提升城市人气,提高经济指数,必须发展现代服务业。
  4、加大教育投入和改革。要明确各级政府提供教育公共服务的职责,保证财政性教育经费增长幅度明显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幅度,逐步使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达到4%。普及和巩固义务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把发展农村教育摆在突出位置,建立和完善义务教育投入保障机制,将义务教育全面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围,对农村实行计划生育的独生子女和双女家庭的子女,提供一次性职业培训补贴。建立学习型社会,重视培养人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十二五”期间人均受教育年限指标可以达到。
   5、今后随着医疗体制改革,鼓励非国有医疗机构的发展,为居民提供良好的医护条件,“十二五”期间实现每千人拥有医生5个的指标应当可以实现。
  6、我市目前正在积极进行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今后的发展将重点解决可持续、环境友好型问题,并且把治理滇池作为今后建设现代新昆明的一大任务,“十二五”期间可完成100%的污水处理率指标。
(二)必须进一步巩固的指标
  城镇登记失业率指标虽然已经达到,但容易反复。随着城市化进程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大批农村富余劳动力流入城市,使城市的就业更加困难,要控制在3%以内,任务十分艰巨。按人口年龄结构推算,2000年到2010年,19-59岁劳动年龄人口将从420万人增加到460万人,年净增4万人,持续到2015年达到峰值。据预测,2010年能提供的就业岗位为400万左右,加上农村富余劳动力需要转移,就业压力随之增大。而2020年以前,是中国就业压力的高峰期,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造成巨大挑战。另外,就业人口、未成年人口和老年人口一样,属负担人口,社会经济增长的相当部分要转移到提供社会保障中。就业问题若长期得不到解决,就会危及社会安全与政治稳定。
昆明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指标进展表
分 类
指标名称
单位
权数
小康值
2005年
2007年
2005年实
现小康程度
2007年实
现小康程度
经济发展水平
得分
 
27
 
 
 
79.59%
89.49%
1、人均GDP
11
25000
17560
21708*
70.24%
86.83%
2、城市化水平
6
  70
58.05
60*
82.93%
85.71%
3、人均财政收入
5
  2000
1827
2073.1*
91.35%
103.66%
4、非农从业人员比
%
5
  70
59.06
60*
84.37%
85.71%
物质生活水平
得分
 
32
 
 
 
76.57%
83.82%
5、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
6
20000
9616
12083.
48.08%
60.42%
6、农民人均纯收入
6
 8000
3258
4003
40.73%
50.04%
7、城镇恩格尔系数
%
5
   30
44.09
44.61
68.04%
67.25%
8、农村恩格尔系数
5
 35
42.35
38.28*
82.64%
91.43%
9、城镇人均住房使用面积
M2
5
   20
22.81
24.52**
114.05%
122.6%
10、农村人均砖木住房面积
M2
5
30
35.62
36.82**
118.73%
122.7%
人口素质
得分
 
16
 
 
 
73.84%
74.37%
 11、人均受教育年限
6
12
8.44
8.65**
70.33%
72.08%
12、人口平均预期寿命
5
 75
75.97
75.97·
101.29%
101.29%
13、每千人拥有医生
5
  5
2.53
2.51**
50.6%
50.2%
精神生活水平
得分
 
10
 
 
 
71.33%
78.63%
14、城镇百户电脑普及率
%
5
 70
33.22
38.06**
47.46%
54.37%
15、农村每百户彩电普及率
5
 100
95.2
102.9**
95.2%
102.9%
生活环境
得分
 
15
 
 
 
88.99%
95.48%
16、人均公共绿地面积
M2
5
 10
8.05
9.34**
80.5%
93.4%
17、城市污水处理率
%
5
100
64.01
76.76**
64.01%
76.76%
18、城镇登记失业率
%
5
 3
2.45
2.58
122.45%
116.28%
总 体 评 分
 
100 
 
 
 
78.29%
85.07%
注:*为2007年估计数;  **为2006年数;  ·为2005年数。
                                
(昆明市社会科学院社会研究所 劳致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统计监测指标体系
分享一篇趣文
国家统计局:2020年中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
“十三五”规划指标体系研究
桂经网 广西经济门户 广西经济之窗
增加农民收入是三农问题的核心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