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万病起于心
原文地址:万病起于心作者:梦觉
感触1
在维护健康的第一个层面,我谈到国人对心理学的愚昧无知。但我没有展开讨论。这几天碰到一件事,令我感触颇多。
杨莹老师来我们这里演讲。我注意到,有些听众陆续离开。为什么呢?不外乎这样:他们是来听具体方法的,认为心理学不足道,没有什么听头。接着安排我发言。我离开了原先的内容,只讲心理学的必要性,联系着中国修心养性的悠久传统及其知识。
我介绍了以前与杨老师的一次通话。我说,我们沿着修心养性的传统,通过漫长时间的修为,解决着心理学领域,再及心灵学领域的诸多故障。这也许都是些很笨拙、很费力的方法,而你把这些艰巨而复杂的论题,化为可操作的方式,顺利打开了人们的心结。她回答我,你们已经成功地走过了这条路,不再需要我这些学问了。杨老师回话有一种厚积薄发的谦虚态度,当也是鼓励性、激励性的回话,但我承认我不是心理学、心灵学的专家。
发言中我讲述了庄子里的一个故事。有两位过路人,住在农民家。农民听他们说可以在地主家当食客,就想自己何必在地里辛苦耕作,于是第二天动身去地主家。门前一堆食客,讥笑农民不过乡巴佬,凭什么能耐当食客,决定凌辱他。就说湖底有金子,谁打捞上来归谁。农民到湖里走了一圈,说没有找到金子啊。食客们说,这下子坏了,原来农民有下水不死的道术,就跪拜下来求学。农民说,我不知道下水会淹死啊,哪里有什么道术,你们这一说,我也不敢下水了。
听起来这个故事很可笑,但寓意很深。为什么俗话说:初生牛犊不怕虎呢?
例如,地上放着一块双人床板,谁会走不过去呢?但如果把双人床板提高到100米高,那么有几个人走得过去呢?这时显然不是走路的能力问题了,变成了心理学问题了,即内心胆怯,不敢走了。如果一定要他走过去,兴许就从100高处摔了下来,是不是这样呢?
我们这代都会骑自行车。假设冷不防发现眼前面有块石头,常常就慌了手脚。心里闪念般地想了很多很多,例如我这样摔下去的话,很可能骨头摔断了,要去医院骨科治疗了。又想到,怎么通知亲人朋友来帮我呢,等等。这时心里就想,千万不要撞上去。由于心里的紧张,变得死死地把着自行车龙头,结果当然是撞了上去。事后反思,我完全有本事拐个小湾呀,怎么撞了上去呢?那么,这是能力问题,还是心理学问题呢?事实上,很多开车人出了车祸,也有类似的体验,即不是不能避免的,而是临阵慌了手脚。类似的又如运动员训练成绩很好,到了运动场不能发挥,成绩变成很不理想,等等。
中国传统说:万病起于心。作为极端性的强调,在以前一次讲课中,我说病是自己盼来的。听众感到惊愕,谁会盼着自己生病呢?那次很多听众是心脏病患者。所以我问,假设心脏病就要发作了(有经验的患者都能预感到),你是不是立即摸兜里的急救药呢?假设忘记带了,你怎么想呢?很可能是这样想的,坏了,麻烦了,今天我可能就死在这里了。这时候心脏开始发作,你是不是这样想的,完了,完了,我就要死了。然后腿也软了,两眼也发黑了,就倒在地上了。一边倒下去,一边心里念叨:怎么忘了带急救药呢?这下我死了,我就这样死了。很可能真的死了。听众都笑了起来,说明认同这个可能的思维过程。我就提问,这个死,在一定意义上,是不是自己盼来的呢?大家都笑了。
过去说,战略上藐视,战术上重视。我又讲解,以前听说,梅兰芳下床去解手,因心脏病发作,倒在地上。护士好心的把他抱回床上,但是因此与世长辞了。为什么呢?心脏病发作,千万不要移动身体,否则病状加剧,乃至丧生,是为教训。我们怎么做?自己首先要稳住心性,避免心理学上升为主要因素,然后就地躺下。心脏发作大多只是一阵子,平静地扛过去就平安无事了。
我母亲在80年代初就有严重的心脏病,曾经心肌梗。我查过统计资料,心肌梗的人寿命不长。但经过我的维护活到本世纪(百岁)。至于心脏病发作的机制,中国传统有独到、精湛的认识和知识。当然又涉及自己用功夫缓解发作,乃至事前把脉预知发作等等技术,则是另外的论题了。
前面我写了:一年的健康之旅。因为在过去的一年里(从冬至到冬至),我们举办了健康班,带领学员一齐走过春夏秋冬的健康之旅。其中有位学员就有心脏病。最初穿着医院服,带着医院小仪器,赶来听课,因为不愿耽误听课。中后期,心脏渐渐平稳,再不去医院了,课课不耽误。当然,这里要涉入中国传统的知识和技术。
我发言又讲了其他。例如五藏坚实者寿。除了春夏秋冬遵循天地节律,以及藏精、凝精这些论题外,中医有情志理论,即喜伤心、怒伤肝、恐伤肾、思伤脾、忧伤肺等等。假设心理不能平静,一会盛怒,一会大喜的,五藏之氣经常不安其位,不能各司其职,常说的免疫力必然下降。包括人们不能意识到什么是宝贵的生命能(西方喜欢这个词,强调不是物理能、化学能等等),因为心动不已而在无谓的花销着生命能,长此以往氣血必然虚亏了下去。甚至藏府缺乏氣化滋养而伤害,乃至情志过度而损伤了藏府之本,所谓五藏皆摇。这样下去,怎么可能健康?怎么可能长寿呢?如果再与天地阴氣运布相交织,加剧着内氣环境的恶化,不单常有时疾(例如虚火大的人,易患感冒,次次流感都不会拉下),恐怕更可怕的疾病都是可能发生的。难道这不是万病起于心吗?
在维护健康的第一个层面,我提到,国人的健康观念停留在西方19世纪的经典阶段(疾病来自体外细菌、病毒的入侵,而与心理无关)。在这样的文化观念上,有些听众陆续离开会场是为“正常”,但我为国人落后西方一个世纪的现实表现,特别是失去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传统知识和技术而感到无限伤感,仅以此文再此呼吁,务请听懂的人们力行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心悸的刮痧
心脏病要一辈子吃药吗?
精品19371郝现军思考中医短信录【386】
治风湿性心瓣膜病验方
心脏病发作与喝温开水
六大『锦囊』打造你的演讲力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