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丁酸梭菌=芽孢杆菌?你对它了解多少

丁酸梭菌是一种常见的可应用于水产养殖行业的微生态有益菌,它能够在水生生物肠道内长期定植,对宿主的消化能力、免疫功能和生产性能等方面都大有裨益。该菌于1933年被日本学者首次发现,并被多国学者持续研究关注。我国对该菌种的研究工作起步较晚,直到2013年我国农业部才将其纳入微生物饲料添加剂范围。本文将从生物学分类及作用机理等方面对其进行介绍,旨在帮助各位养殖朋友正确理解、合理搭配、科学使用丁酸梭菌。

一、芽孢杆菌

“芽孢杆菌”是一类能产生内生孢子的革兰氏阳性菌的统称,顾名思义,能否形成芽孢是辨别此类细菌的重要标志。

图1.1-1 芽孢杆菌

1.1 芽孢

当外界环境不利于生存繁殖时,芽孢杆菌便会停止代谢活动,将遗传物质高度浓缩形成具有多层结构的休眠个体,即芽孢。芽孢内部仅含约40%的水,遗传物质呈惰性,可以在不良甚至极端环境下存活数千年之久,从而抵抗环境阻力。当外界环境适宜时(例如富含有机质的池塘水体环境),芽孢便会重新萌发形成菌体细胞而继续生命活动。

不同芽孢杆菌形成芽孢的大小、形态和位置不尽相同,丁酸梭菌在生长受阻时,会形成卵圆状芽孢,因此该菌属于芽孢杆菌范畴。

1.2 分类

芽孢杆菌科下分不同属,水产养殖中常用的枯草、凝结和地衣芽孢杆菌等,都隶属于芽孢杆菌属(Bacillus);而丁酸梭菌隶属于梭菌属(Clostridium)。因此,丁酸梭菌虽然包含在芽孢杆菌范畴,但其与我们口中常谈的“芽孢杆菌”还有一定区别。

表1.2-1 芽孢杆菌科

属名

形状

对氧的需求

模式种

芽孢杆菌属

杆状

好氧或兼性厌氧

枯草芽孢杆菌

梭菌属

梭状

厌氧

丁酸梭菌

芽孢乳杆菌属

杆状

微好氧

菊糖芽孢乳杆菌

芽孢八叠球菌属

球状

严格好氧

脲芽孢八叠球菌

脱硫肠状菌属

梭状

厌氧

致黑脱硫肠状菌

1.3 梭菌属

梭菌属细菌广泛分布在自然环境中,多数为化能异养菌,因其内生孢子直径一般大于菌体宽度,导致菌体细胞中间膨大、两端较细,整体呈梭状而得名。目前已知的梭菌属细菌共80余种,丁酸梭菌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种类。此外,本属还包含少数致病菌,代表物种包括破伤风梭菌、产气荚膜梭菌等,我们熟知的疾病“破伤风”,就是由破伤风梭菌感染引起的。

二、丁酸梭菌

丁酸梭菌(C.butyricum),又称为丁酸菌、酪酸菌,是一种严格厌氧的梭状芽孢杆菌,革兰氏染色阳性,直径在(0.6~1.2)×(3.0~7.0)µm之间,菌体中间膨胀、两端钝圆,周身存在鞭毛,具有运动性。因能产生内生孢子,使得丁酸梭菌具有很强的抗逆能力,它可以耐受高温强酸等极端条件,能够在饲料加工过程和肠道酸性环境下存活,是一种理想的水产微生态有益菌。

图2.1-1 丁酸梭菌

2.1 与枯草芽孢的异同点

丁酸梭菌与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分别为各自属内的模式种,二者同属芽孢杆菌科,因此二者的共同点也是芽孢杆菌科内所有细菌的共性。前已述及,芽孢杆菌都具有可以产生内生孢子、革兰氏染色均为阳性等特点。除此之外,芽孢杆菌还具有以下特点:
① 分解大分子有机质
② 产生胞外酶类
③ 抑制有害菌繁殖
④ 可长期保存

图2.1-2 枯草芽孢杆菌

二者的区分在于:枯草芽孢杆菌是一种需氧菌,其适宜pH值范围为4.5—8.5,适合中性或弱碱性环境,主产物为伊枯草菌素等抗菌物质,对抗生素无耐药性;而丁酸梭菌是一种严格厌氧菌,其耐酸性强,pH值为1.0时仍能存活,适宜pH值范围为4.0—9.8,适合酸性环境,主产物为丁酸等短链脂肪酸,只对新生霉素、四环素等少数抗生素敏感,对多种抗生素具有一定耐药性。

2.2 主要作用与功能

2.2.1 内环境菌群平衡

丁酸梭菌具有高粘附性的特点,在水产动物肠道内,可以竞争并取代致病菌,在上皮细胞上的附着位点即“生态位”,在其“占位”后,能够与其他微生物竞争养分,从而抑制致病菌的生存繁殖。另外,丁酸梭菌定植后还会分泌抗菌肽丁酸梭菌素,其中抗菌肽具有广谱性,可以对多重耐药菌产生灭杀效果;丁酸梭菌素则会破坏菌体细胞膜,抑制遗传物质和蛋白质的合成,进而抑制并杀灭多数有害菌,达到“以菌制菌”,从根本上改善菌群结构,打造生物体内的肠道微生态平衡。
除抑制有害菌外,丁酸梭菌还能够促进有益菌生存繁殖。相关研究表明,不同生理功能的有益菌之间存在交叉互养关系,其中丁酸梭菌可通过代谢作用将乳酸菌的发酵产物乳酸转化为丁酸,丁酸可以降低肠道内环境瓶pH值,为乳酸菌提供适宜的酸性环境;同时,丁酸梭菌产生的淀粉酶类,能够将碳水化合物水解成为低聚糖,可供乳酸菌、双歧杆菌等益生菌吸收利用,使有益菌间能够互利共生。

图2.2-1 交叉互养关系

2.2.2 修肠道、促消化

丁酸梭菌的主产物为丁酸等短链脂肪酸,在所有肠道上皮细胞可利用的短链脂肪酸中,丁酸是优先级最高的,也是利用效率最高的,其需求量远高于丙酸和乙酸,是上皮细胞再生所需的主要营养物质。因此,丁酸梭菌具有极佳的肠道修复功能,定期拌料内服,可以增加上皮细胞数量和肠绒毛高度,修复受损肠粘膜,有效提升肠道的消化功能。另外,丁酸梭菌还能提高机体消化酶活力,其自身也可分泌淀粉酶等胞外酶类,共同促进消化。

2.2.3 综合作用强化免疫
丁酸梭菌特有的肠粘膜修复能力,可以帮助宿主阻止致病菌深入,从而强化机体非特异性免疫功能。同时,丁酸梭菌还能刺激机体免疫反应,增强免疫细胞、免疫蛋白和抗菌酶等活性,提高血清补体成分水平,强化机体特异性免疫功能。

多项研究表明,其代谢产生的丁酸和H2可以提高机体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等抗氧化酶的活性,清除自由基和活性氧,减缓氧化应激对机体带来的损伤。王海瑞等的研究发现:丁酸梭菌不仅能提高黄颡鱼血清中抗氧化酶、溶菌酶等活性,补体、免疫球蛋白M等含量,还可以提高其增重率和肥满度,降低饲料系数和脏体比。类似结果在中华绒螯蟹(俗称河蟹)、凡纳滨对虾、斑节对虾、罗非鱼、石斑鱼等的研究中也有体现,本文不再一一例举。

2.2.4 主要产物及功能

前文所述,丁酸梭菌在肠道内可以代谢产生丁酸、丙酸等短链脂肪酸,分泌丁酸梭菌素、抗菌肽和消化酶类等物质,相关功能此处不再赘述。除此之外,丁酸梭菌还能产生B族维生素、维生素K等物质,可以起到很好的保健效果。

2.2.5 外环境净化水体

进入到水体环境的丁酸梭菌可以分解残饵、粪便等大分子有机质,抑制有害菌生长,改善水体菌群结构,起到净化水质的作用。因其有厌氧特性,故不用担心溶氧消耗的问题。

三、优势与展望

3.1 优势

丁酸梭菌是水产用有益菌中定植能力最强,定植时间最久的微生物之一,严格厌氧、耐受强酸的特性也使得它可以更好地适应肠道缺氧和酸性环境。此外,它还对多数饲用抗生素具有较强的耐药性,可以配伍使用,但实际应用情况下不建议将其与抗生素合用,原因为:①相关产品一般不是单一的丁酸梭菌,为了达到更好的内服效果,会选择和其他菌种进行复配,此时使用抗生素会对其他菌种产生抑制,减弱产品效力;② 实际治疗过程中,抗生素的使用量往往会超出常规用量数倍,高浓度的抗生素还是会对丁酸梭菌产生不利影响。

3.2 相关产品

图3.2-1 宝来利来 丁酸梭菌

宝来利来水产研究所经过多年努力,重磅推出丁酸梭菌。本品由高产丁酸菌株丁酸梭菌Cb-2经复方配伍精制而成。该菌株已获批国家发明专利,可以补充肠道菌群,提高饲料利用率。

文章撰稿:刘彬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微生物菌剂篇】——各种菌代谢产物及其作用
经常用有益菌拌料泼水,但你真的用对了吗?用有益菌要掌握这些小技巧!
腾讯内容开放平台
控制我们胖瘦的“幕后黑手”居然是它!
正确认知芽孢杆菌,避开使用中的几大“雷区”
如何将枯草芽孢杆菌、乳酸菌、EM菌、光合细菌进行高效扩大培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