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小龙虾养殖管理技术总结

“济南中海赛恩”正宗好渔药

一、生活习性

小龙虾属于杂食动物,主要吃植物类,小鱼、小虾、浮游生物、底栖生物、藻类都可以作为它的食物。

小龙虾用鳃呼吸,水体溶氧条件对其生长和发育及对食物转化和水体内有毒物质的转化十分重要,小龙虾虽然耐低氧,但是当水体溶氧达到4毫克/升以上时,更有利于提高生长速度。

小龙虾在pH值6.5~9的环境中都能正常生存,但最好是在偏碱性水体中养殖,因为酸性水质不利于虾的蜕壳生长。水质过酸,不利于蜕壳,还会促使形成软壳,给虾的正常生活带来危害,所以pH值应控制在7.2~8之间。

生长繁殖:龙虾能够向各方向游动和在水底爬行。虾苗较多的运动是游泳。随着虾体的增大,更多的运动方式是爬行。当水体溶氧量较低、光线较强或其他环境不利小时,小龙虾有躲避的本能。例如当水体溶氧量在1毫克/升时,小龙虾爬行于植物之上,将头部暴露于空气之中,以提高鳃部水体溶氧并进行呼吸。小龙虾夜间活动能力比白天强,并且呈均匀分布。这段活动时间从黄昏到黎明,主要是摄食。养殖时要根据这一特点,黄昏和晚上适当多投喂饲料。

二、养殖条件

池塘条件:1、稻田选择:要水源充足,水质水源要选无污染的大型水体,田块要不受旱灾、洪灾影响,水质良好,周边环境安静,进水口方便,交通便利的壤土为佳。无污染,土壤肥而不淤,田埂高(能灌注40-60cm的水位)而坚实,不漏水,保水系统性能好,阳光充足。

2、稻田挖沟

(1)沟宽:围沟开口面挖到5米以上,(如果要进行全年精养不种水稻的,可挖到8-10米宽)沟开得越宽对养虾越有利;

(2)沟深:建议1.3-1.5米,围沟保持0.8-1.2米深度,可尽量开宽沟。

(3)建议挖四方围沟,且在靠近道路一侧留一条3-4米宽的路不挖,方便旋耕机、收割机等进入。

(4)安好进排水管道。

3、放苗前的准备工作

(1)消毒:新开挖的池塘在水草种植前20天用生石灰进行消毒。

(2)肥水:上水后,在投苗前两天进行肥水,天气晴时进行,因为刚投入的虾苗太小,不能进行饲料投喂,只能利用肥水培育出的浮游生物作为天然饵料。(透明度保持在30-40公分)

(3)水草种植:水草栽种时间为10月-次年3月,年前栽种建议宽行(8-10米)、稀距(4-5米)、小朵;年后栽种建议窄行(6-8米)、稀距(2-3米)、大朵。

4、虾苗投放

水稻收割结束后,对于新开挖池塘在8-10月投放种虾,按30-50斤/亩(2-3-4钱的红色种虾)投放;需要补种的老池塘按每亩10-20斤/亩投放;在翌年3月份投虾苗的池塘,按60-100斤/亩(100-150尾/斤)投苗。

注意事项

选择虾苗时,规格尽量大且均匀、体色纯正、体表无附着物、附肢齐全、无病无伤、活动能力强。

三、常见的几大疾病及防治

①软壳或脱壳未遂

②肠炎病

③弧菌病

④黑鳃病

⑤甲壳溃汤病

⑥纤毛虫病

1、软壳或脱壳不遂

病因:水体含钙不足或吸收困难造成体内缺钙。另外,光照不  足、ph值长期偏  高,长期投喂单一饵料也可能导致该病。

症状:虾壳软薄,体色不红、活力差、觅食不旺。

预防:

①投饵多样化,适当增加含钙饵料

②套养螺丝

③7-8天外泼“应激钙宝 体康素”补充钙、磷元素

2、肠炎病

病因:水体中有害细菌较多,通过伤口、鳃、口进入体内感染发病;摄食大量变质食物,肠道内有害细菌大量滋生,超出龙虾的抵抗力范围,龙虾的吃食环境恶化。

症状:肠道主要表现为肠道无食,肠道有气泡、部分区域出现蓝色素过重等情况,一般都是肠炎的临床症状。

防治:提前内服“应激灵 保肝宁 体康素”5-7天,同时定期使用“池底安”改良底部环境,氧化有害细菌。

3、弧菌病

症状:断须、断爪末端发黑、发黄,尾扇边缘组织积水,肝脏发白以及黑鳃,虾子无力。

弧菌适应温度10-35℃,最适温度25℃左右,适应pH为6-10,于pH8.0-9.0的碱性环境中生长更佳。

从生长条件来看,弧菌全年都存在,温度25℃、pH8-9生长最快,这就是为什么5月、6月是小龙虾弧菌病的发病高峰期,而5月以前和7月开始以后发病几率就大大降低。

预防:定期改底调水,内服“四联噬菌净 保肝宁 维生素”,第一天外泼“赛典”隔三天外泼“四联噬菌净 体康素”

4、黑鳃病

病原与病症:该病由弧菌和其他杆菌感染引起。细菌附生在病虾鳃上并大量系列人,阻塞鳃部的血液流通,妨碍呼吸,严重的鳃丝发黑,霉烂。病虾浮于水面,行动缓慢、失常、迟钝、厌食,最后衰竭而死。   

 防治方法:①定期用“池底安”清除虾池中的残饵、污物,注入新水,保持良好的水环境。②用“赛典”杀菌消毒,每千克饲料伴“恩诺沙星粉 保肝宁 维生素”连喂5天,治疗效果较好。

5、甲壳溃汤病

病因与病症:该病是由几丁质分解细菌感染而引起的。感染初期病虾甲壳局部出现颜色较深的斑点,后斑点边缘溃烂、出现空洞。严重时,出现较大或较多空洞导致病虾内部感染,直至造成死亡。   

 防治方法:①运输和投放虾苗虾种时,不要堆压和操作虾体。②饲养期间饲料要投足,投均匀,防止虾因饵料不足相互争食或残杀。③用“复合碘溶液或赛典”全池泼洒,可以起到较好的治疗效果。④烂鳃、溃烂之类疫病,慎用卤族元素消毒剂,否则会加重腐烂,二氧化氯除外。

6、纤毛虫

纤毛虫病的病原体最常见的有累枝虫和针形虫等。该病主要发生在6-9月份较多,纤毛虫附着在成虾和虾苗的体表、附肢、鳃上等,大量附着时,会妨碍虾的呼吸、游泳、活动、摄食和蜕壳机能,影响生长、发育。尤其在鳃上大量附着时,影响鳃丝的气体交换,甚至会引起虾体缺氧而窒息死亡。幼体在患病期间体表面覆盖一层白色絮状物,致使幼体活动力减弱,影响幼体发育变态和生长脱壳。

四、养殖过程中常见的几大问题

1、水草上浮如何解决?

(1)水草长势太茂密,草头浮力过大,把水草拉至水面上。

解决方法:及时对水草进行割头,抽行。

(2)水草根部不紧固,容易上浮。

解决方法:定期使用促进根部发达的肥,使根部更紧更牢固。

(3)底质太差,导致水草与底部分离。

解决方法:定期改底,补充草肥,促进根部发达。

2、池塘水色发黑如何解决?

可能是由于水草腐烂导致,水色发黑。

如何解决:及时把腐烂的水草捞起来,上午解毒,下午改底,分解池塘有机质,提高水体透明度,隔一天进行培菌培藻。

3、小龙虾上岸如何解决?

水草腐烂或缺氧都会引起上岸

解决方案:腐烂水草打捞,进行解毒改底加增氧。

天气突变产生应激反应引起上岸

解决方案:使用应激灵 体康素增强小龙虾体质,减少应激反应。

4、小龙虾底板脏什么原因引起?如何解决?

主要原因是底部淤泥过厚,长期不进行改底,长期处于恶劣的水环境中,导致龙虾底部发黑。

定期进行改底,分解底部过多的有机质,减少底部耗氧,进行培菌培藻,调节水质,净化水环境。

本文来源: 张珊珊 吴兴炳    本文编辑:郑亚丽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黑色五月”,您的龙虾病了吗?
收藏 | 一位实战技术人员深度剖析小龙虾苗种、疾病和水质、销售这三大养殖端的问题
克氏原鳌虾(小龙虾)人工繁殖及养殖与常见疾病
养殖龙虾利润风险到底怎么样?一年几季,每季亩产多少?室内养殖可行吗?
小龙虾养殖管理与疾病防治方法
小龙虾养殖有了这些数据,亩产600斤并不难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