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记录(107)之故宫 武英殿陶瓷馆(2)
转自 水一月


故宫



武英殿 · 陶瓷馆


早在距今约两万年前,我们祖先就发明了制陶术,使我国成为世界上最早制作和使用陶器的国家之一。在距今三千多年前的夏、商之际,我国已能烧造原始瓷,到距今一千八百多年前的东汉,又创烧出真正意义上的瓷器,在人类文明史上写下光辉一页。

展览通选一千余件具有代表性的陶瓷展品,从距今约八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磁山文化到民国时期,力求反映中国陶瓷绵延不断的发展历程和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


2021.5.23-2021.10.30 分四次进宫,才拍完武英殿陶瓷馆……

内容鸿篇,件件精美,堪比各地博物馆镇馆之宝,哪件都不舍弃之,所以,请慢下来,且听我慢慢道来……


瓷苑序曲

夏、商、周、秦、汉陶瓷(约公元前2100年~公元220年)

夏、商、周时期,人们主要的日常生活用具仍然是陶器。商代除大量烧造灰陶以外,还烧造精美的刻纹白陶和印纹硬陶。约在夏、商之际出现了原始瓷,为后来成熟瓷器的发明奠定了基础战国时期,陶瓷生产更加专业化,印纹硬陶和原始瓷在南方获得普遍发展。秦始皇陵发现的兵马俑,充分体现了秦代高超的制陶水平和精湛的雕塑技艺。

西汉时期,我国北方发明的低温铅釉陶,为后来低温釉彩的发展奠定了工艺基础。东汉时期,成熟瓷器的批量烧造,堪称中国乃至世界陶瓷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也是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做出的杰出贡献之一。

商代刻纹白陶和灰陶

刻纹白陶出现于商代晚期,其胎体所用原料是一种氧化铁(Fe2O3)含量很低的粘土,烧成温度在1000℃左右。胎质洁白细腻,造型、纹饰均模仿当时的青铜器。主要出土于河南安阳地区商代晚期墓葬,属于王室和贵族的专用品。因出土数量很少,故愈显其珍贵。白陶在商代流行与史书记载商人在颜色方面“尚白”有密切关系。除了白陶以外,商代还烧造灰陶、红陶、黑陶、印纹硬陶等,它们是普通百姓最主要的日常生活用器,其造型和纹饰多模仿当时青铜器,其中以灰陶产量最大。

灰陶弦纹盉

 商(约公元前16~前11世纪)

高12.3cm 口径8.2cm 足径4.8cm 

盉口部微外撇,肩部一侧置管状流,对应一侧置牺首形柄。圜底,下承以三只三角形足。肩、腹部分别刻划两道和四道弦纹。灰陶于新石器时代中期已经出现.商代有较大发展。此件灰陶为商代遗物,其造型规整,胎质较细腻,肩、腹部装饰简单的弦纹。整个器物显得造型古朴,装饰简练。


灰陶刻划波折纹

双系罍

 商(约公元前16~前11世纪)

 高14.5cm 口径10.1cm 足径9.4cm 

罍撇口,短颈,溜肩,鼓腹,腹以下渐内收,圈足外撇,底部微向外凸。肩下部对称置双系,系中间有一小圆孔。腹部刻划正反三角纹。商代陶器以灰陶为主,产量很大。此罐造型古朴,装饰简练,堪称商代灰陶中的典型作品。

白陶刻回纹簋

商(约公元前16~前11世纪)

高9.5cm 口径12.5cm 足径8.9cm

簋敞口,小平沿,深弧腹,圈足较高且外撇。白陶制品。胎质细腻,外壁刻花装饰。口沿和足部刻弦纹,腹部刻回纹。商代晚期白陶得到较大发展,胎土选料精,个别白陶以高岭土为原料,器物成型均为轮制,器壁薄厚均匀。各种大、中、小墓中常有白陶随葬,可分为日用器和礼器。回纹可上溯至新石器时代陶器上的纹饰,距今四千多年前的马家窑文化马厂类型遗址出土的彩陶上即见有回纹。新石器时代彩陶和商、周青铜时代的青铜器上,回纹属于较为流行的纹饰,后来,各类回纹广泛出现于工艺美术品上。根据回纹的特性,人们赋予其连绵不断、吉利永长的吉祥涵义。

白陶刻饕餮纹双系罐

 商(约公元前16~前11世纪)

 高22cm 口径9.2cm 足径9.2cm 

罐敛口,口以下渐广,罐身瘦长,下腹饱满,圈足。肩部对称置管状系。与系对应的下方圈足上开有两个圆孔。通体雕刻饕餮纹,图案清晰,雕刻技法娴熟。此壶堪称商代晚期白陶的代表作。

白陶刻几何纹瓿

商(约公元前16~前11世纪)

高20cm 口径18.6cm 足径15cm

瓿唇口外卷,溜肩,鼓腹,腹以下渐收圈足外撇。通体雕刻古铜纹,以精细的回纹作地衬托几何纹,主次分明,错落有致,使器物显得格外庄重精美。白陶早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即已出现。至商代,由于烧成温度提高,原料的淘洗亦较精细致使白陶质地更加洁白细腻。特别是将细腻的雕刻作为白陶的主要装饰技法,显示出商代后期白陶制作已达到很高工艺水平。


白陶刻云雷纹豆

 商(约公元前16~前11世纪)

 高12.5cm 口径22.7cm 足径15.2cm 

豆口沿较宽、外折,浅腹,修坯精细,形体线条刚劲有力。口以下渐内收,下承以喇叭形高足。通体雕刻纹饰。口下雕刻凸弦纹,腹部雕刻仿青铜器上的云雷纹,高足中部雕刻钱纹,上下分别雕刻变形回纹和饕餮纹作辅助纹饰。商代晚期是白陶发展的鼎盛时期,在黄河流域的商代晚期遗址与墓葬中均发现不少白陶,其中以河南安阳出土的白陶最具特点,造型见有解、壶、尊、卣等酒器和鼎、豆、盘、簋等食器。

原始瓷青釉

刻锯齿弦纹罍


 商(约公元前16~前11世纪)

 高31.4cm 口径20cm 足径9.3cm 

罍撇口,短颈,溜肩,肩以下内收,平底。肩部线条有明显起伏。口内、外刻划弦纹,肩部凸起锯齿纹10道。表面施青釉,釉层薄而不匀。原始青瓷出现于约3000年前的夏末商初时期,历经西周、春秋、战国、汉代,持续烧造。是从陶向真正瓷器过渡时期的产物,从印纹硬陶发展而来。其制法是用瓷石制胎,器表施石灰釉,经1200°C焙烧而成。胎体烧结后呈灰白或褐色,器表有玻璃质釉层。胎体吸水率低,敲击时能发出清脆声音。与东汉开始大量烧造的真正成熟瓷器相比,原始瓷具有烧成温度比瓷器低、器物成型多采用泥条盘筑法、器物造型不甚规整、胎体厚薄不均、器表釉层不均匀、釉层较薄、釉色不稳定等特点。亦即其与陶器相比虽有本质区别,但在生产工艺上与真正瓷器相比,仍具有一定的原始性,故名“原始瓷”。

原始瓷的出现和发展


原始瓷出现于夏末商初,系以瓷土作胎、器表施一层透明草木灰釉或石灰釉、入窑经1200℃以上温度焙烧而成的窑器。其胎质坚硬、器表光亮,但与成熟瓷器相比,在胎体吸水率、机械强度、烧成温度等方面仍带有一定的原始性,故被称作“原始瓷”。

西周、春秋、战国、西汉时期,原始瓷产量增加,质量亦不断提高,浙江、江苏、江西、福建、台湾'东、广西和湖南等地,均曾出土过这一时期的原始瓷。


原始瓷青釉刻划

水波纹双系罐

 西周(约公元前11世纪~前771年)

 高13.1cm 口径8.4cm 足径8.3cm 

罐口、足大小相若,形似鱼篓。敛口、溜肩、鼓腹,腹下渐收,圈足外撇。肩部对称置半环形横系。通体施青釉。肩部刻划水波纹和弦纹。此罐出土于河南省洛阳地区。其胎、釉质量比商代原始瓷均有所提高反映出西周原始瓷的烧造水平。

原始瓷青釉刻

竖条纹双系罐


 战国(公元前475~前221年)

 高14cm 口径8.8cm 底径12.2cm 

罐敛口,球形腹,平底。肩部对称置双系,每个系均由两个互相粘连的桥形钮组成。胎色黄白,仅在肩部见有极薄的青黄釉,肩部以下刻竖条纹。原始青瓷出现于夏末商初时期,最初发现于河南郑州二里岗下层文化遗址与湖北黄波盘龙城商代中期墓中。河南安阳殷墟、辉县疏璃阁以及山东济南大辛庄、河北荣城、江西清江吴城等商代晚期遗址也均有出士。西周时原始青瓷制作工艺有所提高,出土范围更加广阔。江南地区原始青瓷出士量和器形比北方黄河流域多且丰富。战国时期原始青瓷生产得到较大发展,无论数量、质量还是生产范围,都是之前朝代所无法企及从器物出土和窑址调查看,原始青瓷产区以长江以南为主,其中以浙江的江山、绍兴、箫山等地窑址较为集中。


原始瓷青釉刻划水波纹三足盖鼎

 战国(公元前475~前221年)

 通高19cm 口径19cm 足距17cm 

鼎仿青铜器造型。直口连直腹,平底,下承以外撇三足。口部对称置双耳。胎色浅黄。鼎附拱顶圆盖,盖顶中央置一小钮,周围均匀分布3个小系。通体施青釉,盖面以3道弦纹分割出装饰带,其间刻划简单的水波纹。商周时代的鼎,多为青铜制品,战国至汉代,出现铅釉陶和原始青瓷鼎,均仿青铜器式样,多作随葬品。

原始瓷青釉

戳印“S”纹兽头鼎

 战国(公元前475~前221年)

 通高20cm 口径12cm 足距9.8cm 

鼎圆口,小平沿,深弧腹,平底,下承以3个兽蹄形足。口沿置一兽首,突眼,大耳。口下对称置长方形镂空耳。鼎内、外施青黄釉,肩部突起弦纹,弦纹之间戳印“S”形纹。此器为战国时期越国特有的器形。

 原始瓷青釉戳印云雷纹镇 

 战国(公元前475~前221年)

 通高9.5cm 口径13.5cm 底径8.09cm 

镇呈馒头状,隆顶,鼓腹,底口内敛,底部开敞,中空,顶部中心有一个半环形钮。灰白色胎,施青黄色釉,腹部戳印云雷纹。镇在古代为压席之物,放置在竹编或草编的坐席四角,以防席角和席边卷起。多为青铜制品。原始瓷镇只发现于浙江北部和江苏南部地区春秋晚期至战国越国墓葬,大小墓葬都有出士,出土数量多寡不一,少者仅2件,多者达数十甚至上百件。大型墓葬往往出土数量多,并以原始青瓷和硬陶制品为多见;小型墓葬出士数量少,并且多是质地松软的泥质陶。原始青釉镇应与常见于越墓中的仿青铜陶质或原始瓷礼乐器一样,均模仿青铜器造型,是专门用于丧葬的礼器。

原始瓷青釉

鐎斗

 战国(公元前475~前221年)

 通高9.5cm 口径16cm 底径14.5cm 

鐎斗圆口,撇口,弧腹,平底,下承以3只外撇锥状足,腹部置一直柄。系模仿青铜鐎斗造型烧造而成。鐎斗,亦称“刁斗”,盛行于汉、晋时代,多为青铜质。常与形状如钵、胎壁较厚、口沿置对称半环形双鼻的火盆共存,说明使用时鐎斗应被搁置在火盆中,盆中加碳火,可用来温食。系外出途中温食用具,军旅多用之,唐诗中有“行人刁斗风沙暗”句。

 原始瓷青釉戳印“S”纹提梁盉 
 战国(公元前475~前221年)
 通高17cm 口径7.5cm 足距13cm 

盉直口,丰肩,圆鼓腹,圜底,下承以3个兽蹄形足。腹部一侧置龙首形流,肩部架起龙身作提梁。附圆饼形盖,盖顶置半圆形钮。胎体坚硬,细腻致密。通体施青黄色釉,腹部刻划3组弦纹,弦纹之间戳内印“S”形纹。青铜提梁盉在中原一般用作实用器兼礼器,而用原始瓷仿青铜礼器随葬曾是古越人丧葬习俗的重要内容之一,是一种特有的文化现象。

原始瓷青釉

刻划水波纹三足洗

 战国(公元前475~前221年)

 通高8cm 口径8cm 足距9cm 

洗圆口,折腹,平底,下承以三足。内、外施青釉,肩部刻划水波纹。此种三足洗属于日用器,同类器物出土于浙江省湖州市德清县火烧山战国窑址。

汉代彩绘陶和低温铅釉陶


彩绘陶系指在已烧成的陶器上用天然矿物颜料描绘纹饰后不再入窑焙烧的陶器。早在新石器时代的一些遗址里已有发现,战国、秦、汉时期兴盛。一般是在灰陶上施彩,造型多为尊、壶、鼎、仓、俑等明器,所施色彩有红、赭、褐、黄、绿、青、白、紫等,纹饰多仿自同时期漆器,以云气、漩涡、龙凤、“四灵”纹等较为常见。

低温铅釉陶器亦属于陪葬用明器。最早出现于西汉时期陕西关中地区,东汉时期盛行于全国各地。釉色主要有黄、绿两种,分别以氧化铁(Fe2O3)和氧化铜(CuO)作呈色剂,均以氧化铅 (PbO)作助熔剂,烧成温度约为700~900℃,釉面光亮。造型多模仿同时期的漆器和青铜器,给人耳目一新之感。

原始瓷青釉刻

刻划凤鸟纹双系罐


 西汉(公元前206~前8年)

 高31.5cm 口径8.3cm 足径16.5cm 

罐敛口、宽平沿、圆球形腹、腹下渐收敛、平底微上凹。肩部对称置兽面纹双系,双系竖立,系面有横“S”形贴饰。灰白色胎,胎质细腻致密。外壁上半部施青黄色釉,下腹部露胎,胎体表面呈红褐色。上半部被凸起的3道凸弦纹分成3个区间,上两个区间内刻划凤纹。此罐形体饱满,纹饰线条流畅,堪称西汉原始青瓷的代表作。凤纹系陶瓷器装饰的传统纹样之一。凤是远古传说中“出于东方君子之国”的神鸟,是远古氏族图腾之。其形象神秘奇异,最早出现在新石器时代彩陶上,后来陶瓷器上曾大量使用这种纹饰。


原始瓷青釉刻划水波纹双系三足瓿

 西汉(公元前206~前8年)

 通高23cm 口径15cm 足径14cm 

瓿圆口,平沿,短颈,鼓腹,腹下缓收,平底。肩部对称置鋬状耳。附拱顶圆盖,盖顶置圆珠钮,器盖和上腹部均施青黄色釉,下腹施红褐色陶衣。棉盖和上腹部刻水波纹。

原始瓷青釉刻

刻划凤鸟纹双系壶


 西汉(公元前206~前8年)

 高32.5cm 口径14.2cm 底径13.6cm 

壶撇口,束颈,溜肩,鼓腹,腹下渐收,圈足。肩部对称置半圆环形系。内、外施青釉。肩部刻划变形凤纹。颈、肩和腹部刻划5道弦纹。此壶造型敦厚古朴,装饰简练,釉厚而色深,属于典型的西汉原始青瓷向东汉成熟青瓷过渡的产物。


彩绘灰陶凸刻龙凤纹带盖双系盖

 西汉(公元前206~前8年)

 通高64cm 口径21cm 足径24cm 

壶灰陶质,撇口,束颈,溜肩,圆腹,高圈足。腹部对称置双环系。通体彩绘装饰。腹部以3道凸起弦纹分成上下两个装饰带,上边装饰带凸刻龙、虎、朱雀相互追逐于流云之间,施彩绚丽,线条流畅婉转,画面生动活泼。下边装饰带以彩绘缠枝花纹装饰。口沿下绘三角纹。颈部在三角纹内描绘云纹。圈足画三道弦纹。此彩绘陶壶施彩绚丽,所用彩料有红、绿、蓝、黑、白、黄等色,但彩疑似后加。彩绘陶始烧于新石器时代晚期,常用红、黑、黄、白、等色彩料灰陶表面描绘纹饰。战国、秦汉时期是彩绘陶发展繁荣时期,无论南方和北方,墓葬中常以彩绘陶壶、豆、盘、尊、鼎等陪葬。彩绘陶纹饰多模仿同时期漆器纹饰色彩丰富,纹饰复杂,洋溢浪漫主义艺术魅力。

灰陶刻划

水波纹铭文鼎


 西汉(公元前206~前8年)

 通高21.5cm 口径25cm 足距16.5cm 

鼎敛口,斜肩,深腹,平底,下承以三3只兽蹄形足。肩部对称置外撇耳。附拱顶圆盖,盖顶置一圆环钮。泥质灰陶,腹部刻划水波纹。器盖上刻四字篆书“富贵吉羊”,“羊”通“祥”,即“富贵吉祥”。

彩绘灰陶云气纹

铺首耳钫

 西汉(公元前206~前8年)

 通高39.5cm 口边长11.5cm 足边长12.5cm 

钫方形,撇口,束颈,溜肩,鼓腹、高方周足。附浅覆斗形盖。肩、腹交接处对称置铺首。泥质灰陶,表面磨光、髹漆,在黑色漆面上,以绿彩、红彩描绘纹饰,颈部、腹部绘云气纹,肩部、胫部绘菱形纹。钫系指方口大腹容器,用以盛酒或粮食,盛行于战国中晚期至西汉,见有铜和陶制品,陶钫系模仿铜钫。此陶钫造型端庄,纹饰优美,绘画笔触轻逸、活泼且具有韵律感。

酱黄釉刻划水波纹

铺首耳陶壶


 西汉(公元前206~前8年)

 高35.3cm 口径13.5cm 足径14.3cm 

壶撇口、束颈、溜肩、鼓腹,外撇圈足。通体施酱黄色釉,肩部及腹部各刻划两道弦纹,腹部刻划水波纹。釉色浓郁古朴纹饰布局疏朗,描绘笔触粗简豪放,写意感较强,反映出当时崇尚朴实白然的艺术格调。此陶壶仿铜壶造型制作而成,釉层均匀,釉面光亮可鉴,纹饰具有汉代独特的装饰风格,体现出汉代釉陶艺术所取得的成就。汉代釉陶属于低温铅釉,多以绿、黄褐或棕红色为主,釉面光泽较强。科学测试结果表明,其着色剂主要为氧化铜和氧化铁,在氧化气氛中经700°C左右的低温焙烧而成。釉中含适量的铜便呈现美丽的草绿色、含适量的铁则呈现黄褐色或棕红色。

瓷器的发明


1976年,考古工作者在浙江省上虞县发现东汉晚期青瓷窑址,科技工作者对出土瓷片进行科学检测的结果表明,其烧成温度已达1300℃(±20℃),显气孔率0.62%,吸水率0.28%,抗弯强度710kg/cm2,胎体中氧化铁(Fe2O3)含量1.64%,二氧化(TiO2)含量0.97%。这些数据证明,最迟在东汉晚期,我国已能够普遍烧造基本符合现代标准的瓷器。东汉晚期,瓷器的烧造成功,在人类文明史上写下辉煌的一页,为后来瓷器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灰陶博山炉

东汉(25-220年)

通高26cm 口径14cm 底径11cm

炉盖隆起,器身作豆形,细柄,柄中间起两道突棱,柄下接承盘,圈足。质地为泥质灰陶,炉盖上镂刻三角形纹和羽纹。博山炉是熏炉式样之一,流行于汉晋时期。秦汉时期盛传东海有蓬莱、方丈、瀛洲等三座仙山,根据这一传说,遂将熏炉之盖设计成山形。东汉时期,此种博山炉流行于山东地区,反映了当地的神山信仰。

彩绘灰陶条

带纹茧形壶

 东汉(25~220年)

 高29.1cm 口径10.6cm 腹径33.5cm 足径18.6cm 

壶小口,短颈,茧形腹,圈足。因腹部呈蚕茧形,故名“茧形壶”。腹部以黑彩和粉红彩描条带纹,红彩为后加彩。茧形陶壶初为秦国所产,西汉延续烧造。当时除用作生活实用器外,亦传说可在战争时埋入地下,用以倾听远方敌军骑兵马蹄声,故俗称“听枕”。1949年以来,在陕西、河南、山西、江苏、甘肃等省出士的战国、西汉茧形陶壶,据粗略统计已公布者至少达200件以上。茧形陶壶经过了从无足向有圈足的发展。


灰陶鸭尊

 东汉(25~220年)

 通高17.9cm 口径8.2cm 

尊呈鸭形。鸭颈上扬,腹饱满,双脚稳立,作展翅鸣叫状。附圆盖。泥质灰陶。从构造上看,此尊巧妙利用鸭子的各个部位,在背部开孔,孔上有盖,腹部中空,鸭嘴作流,有利于盛酒和倒酒。这种设计颇为巧妙,不但密封性好,而且可防止污染,既实用又美观,充分体现出当时人的聪明才智。此鸭尊造型求源于周代的青铜鸭尊(被用作宗庙祭器),随着时代的变迁,汉代的灰陶鸭尊已退去用作祭祀的神秘光环,成为实用酒器或水器。该鸭尊物出土白山西兴县齐家沟。


酱黄釉凸刻狩猎纹盘口陶壶

 东汉(25~220年)

 高31cm 口径13.4cm 底径11cm 

壶盘口、束颈、溜肩、鼓腹,腹下收敛,实足平底。内、外施酱黄色釉,釉面匀净光亮,上腹部在弦纹带内凸刻狩猎纹,林中有飞奔的龙、虎和羊等。狩猎也称“田猎”,源于先民的生产活动。后来统治者为了强化统治地位,把狩猎活动作为一种礼制固定下来,一年之中有四次大的狩猎活动,即春蒐、夏苗、秋狝和冬狩,这在《周礼·夏官司马》中有详细记载。所谓“蒐”,即蒐索、搜索,系指打猎时要选择没有怀孕的禽兽,“苗”是指为庄稼除害兽,“狝”是杀的意思,其目的在于以杀而顺应秋气,“狩”意为围收。狩猎纹流行于战国至汉代工艺品上,反映了当时社会生活状况,汉代工艺品上多采用凸刻的技法装饰。

绿釉刻弦纹

龙首柄陶櫆

 东汉(25~220年)

 高6.6cm 口横14cm 口纵15.7cm 足径7.5cm 

櫆方口、深弧腹、平底。口沿一侧置龙首柄,近口沿处刻一道弦纹。内、外施低温铅绿釉,釉面泛银白色盐类。外底无釉。櫆系日常用具,此为陪葬用冥器。

绿釉刻弦纹

熊足陶囷

 东汉(25-220年)

 通高24.5cm 口径5.7cm 足距7.8cm 

囷(qūn)顶部呈伞状、圆桶身、平底、下承以3个熊形足。通体施低温铅绿釉。囷顶均匀分布20条放射状凸线纹,其间用波线示意出叠压的瓦纹。腹部饰3道凸弦纹。囷,指古代圆形粮仓。秦、汉时期有白铭“囷”的陶器出土,如西安东郊汉墓出过3件底承3足的筒形釉陶器,盖上有墨书“白米囷”“小麦囷”和“黍粟囷”字样。囷多三、五成群地出土于汉代中小型墓葬中被用作随葬冥器。既是财富的象征,亦是墓主人家庭出身、地位的一种特殊反映形式。反映了秦、汉时期人们的物质追求和精神寄托。


绿釉凸刻狩猎纹铺首耳熊足陶樽

 东汉(25~220年)

 高14.5cm 口径19.5cm 足距18cm 

樽身呈筒形,直口、平底,下承以3只熊形足。通体施黄绿色低温铅釉。外壁中腰对称置铺首耳。口下和近底处各凸起一道弦纹,紧挨弦纹模印菱形方格纹,上下菱形方格纹之间雕刻狩猎纹。内底中心戳印柿蒂纹,环以戳印的4个瓦当纹和4条鱼纹,瓦当纹和鱼纹相间排列。此樽系模仿汉代青铜樽造型制作而成,属于陪葬用关器。


绿釉陶犬

 东汉(25~220年)

 高29.7cm 长27cm 宽16cm 

犬作原地站立状。头大身短,双耳竖立,双目圆睁,凝视前方。其四肢虽短小,但却显得矫健有力,似听见远处声音而张嘴狂吠,露出的牙齿愈发增添其形象之凶猛可怕。此犬作工虽朴素,但形象刻画却异常生动,给人以白然写实之美感。

婺州窑青釉刻弦纹

双系盘口壶

 东汉(25-220年)

 高245cm 口径11.5cm 底径9cm 

壶盘口、束颈、溜肩、鼓腹,腹以下渐收敛,平底。肩部对称置半环竖系。内外施青釉,外壁施釉不到底。颈、肩部刻划水波纹,腹部刻密集弦纹。从造型和胎釉特征看,此壶系位于今浙江省金华市的东汉婺州窑产品。这件青釉双系壶,胎体较薄,釉层匀净光洁,属于刚从原始瓷中脱离出来的质量更高一筹的青釉瓷,堪称我国最早的瓷器。

婺州窑是我国古代著名青瓷窑之一,早在商代晚期即开始烧造原始瓷至东汉晚期已能烧造真正意义上的青瓷到了唐、宋时期,其瓷业生产达到高峰此后一直延续烧造到元、明时期, 瓷器烧造历史长达 2700 多年。窑址主要分布在浙江南部的金华、衢州、武义、兰溪一带,共发现600余处窑址。婺州窑瓷器胎釉质地的进化和造型、纹饰的演变,与同时代的越窑瓷器关系最为密切。2700 多年来,婺州窑瓷器在胎、釉、装饰等方面经历了逐步发展演变的过程,形成独特风格,并对其他窑场的陶瓷烧造产生过影响,在我国陶瓷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青釉堆塑动物五联瓶

 东汉(25~220年)

 高46.5cm 口径6.4cm 底径16.5cm 

罐主体为葫芦形。束腰,下腹呈橄榄形平底。上腹围绕中心稍大的罐堆塑4个小罐,束腰处塑贴熊、龟和蜥蝎等。灰白色胎,外壁施青釉至下腹中部,往下有数道流釉。下腹刻划4道弦纹。五联罐始烧于东汉,多出土于江南地区东汉墓,属于陪葬用冥器。早期器形简单,很少见有堆塑物,后来,装饰日渐繁复,饰以很多堆塑的人物和动物。至西晋时期,发展成陪葬用谷仓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慧眼断代—陶瓷篇》(三)
中国茶壶大全-商代白陶-唐宋明清
古瓷欣赏[89P]
瓷器的器型名称—— 豆
中华文物、古玩大观2
夏至战国原始瓷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