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加拿大安大略皇家博物馆藏高古陶瓷

转自 亭云漫步


皇家安大略博物馆(Royal Ontario Museum, 简称ROM)是加拿大最大的综合性博物馆之一,位于加拿大安大略省多伦多市中心。它于1914年正式对外开放,收藏十分丰富,藏品约600万件,其中希腊和罗马的文化藏品在加拿大居于首位,中国古代佛造像和瓷杂类藏品也十分出彩。
但官网中图片质量不一,列出高古陶瓷如下。
共163件
NO.1
大汶口文化期  白陶鬶
NO.2
龙山文化  黑陶镂空高柄杯
NO.3
战国  刻卷云纹螭龙穿环双耳罐 (无盖)
带盖如图,浙江省博藏
NO.4
西晋 越窑 青瓷双系鸡首盘口壶
NO.5
东晋  德清窑 黑釉双系鸡首盘口壶
鸡首壶在浙江的越窑、德清窑、欧窑中常见,流行于两晋,延至隋、唐。德清窑是一处黑瓷和青瓷兼烧的瓷窑,窑址在浙江省德清县境内,产品有盘口壶、碗、钵、耳杯、鸡首壶、盆、罐等日用器皿。
NO.6
南朝 岳州窑青釉龙柄四系鸡首盘口壶
鸡首壶始见于三国末年,延续至初唐。早期鸡首壶是在盘口壶的肩部贴饰鸡首与鸡尾,头尾前后对称,鸡首实心,完全是一种装饰。东晋时壶身变大,鸡首有颈,冠加高,开始出现鸡尾形柄。至南朝时,壶身增高,口颈细长,壶柄高于壶口。隋代时壶身更加修长,颈增高,鸡首作昂首曲脖打鸣状,柄有龙形贴饰,与肩几乎成垂直状。
NO.7
隋 白釉贴花双龙柄瓶/隋 白釉双龙柄瓶
NO.8
唐 巩县窑 黄釉双龙柄瓶
黄釉温度过高,局部呈黑色。
NO.9
北朝  黄褐釉贴印人面连珠纹瓶



左图为大都会博物馆藏同款,右图为1992年伦敦苏富比重要中国和韩国瓷器艺术品专场图录封面。
台湾大学艺术史研究所特聘教授谢明良先生曾论述考证此类脸谱为希腊神話中的酒神狄奧尼索斯。(Dionysos)
点击下图转到原文
NO.10
北朝 绿釉点彩连珠纹盏
仿萨珊王朝玻璃器造型,河南省偃师市北魏洛阳城市遗址出土有同款如图。
NO.11
唐 巩县窑白釉小瓶
NO.12
唐 巩县窑 白釉盖罐
NO.13
唐 巩县窑 白釉绿彩罐
NO.14
唐 巩县窑白釉环柄杯一组
NO.15
唐 巩县窑 绿釉贴塑环柄杯
NO.16
唐 巩县窑 白釉贴塑环柄杯
NO.17
唐 邢窑白釉罐
NO.18
唐 巩县窑 三彩划宝相花纹盘
NO.19
唐 巩县窑 三彩 划飞雁纹盘
NO.20
唐 巩县窑三彩贴花三足炉
NO.21
唐 巩县窑三彩贴花三足炉
NO.22
唐 巩县窑 三彩盏一组
NO.23
唐 巩县窑 蓝釉盏盘一组
NO.24
唐 巩县窑 三彩盏罐盘一组
NO.25
唐 巩县窑 黄釉绞胎碗
NO.26
五代 越窑 青釉花口盘
NO.27
唐 巩县窑 白釉长颈瓶
NO.28
唐 巩县窑白釉执壶
类同款如下。
《初期白瓷》
常盘山文库,2018年
唐  白釉人首贴塑执壶,H 23.6cm,常盘山文库藏,出版《初期白瓷》,常盘山文库,2018年。
NO.29
唐 巩县窑 白釉人物抱瓶俑



国内外馆藏有一些类似题材和形制的器物,但人物有胡人,有本土人物,有男也有女,怀抱的酒器有执壶也有酒囊,但都统一呈跪姿。
左:隋至唐代早期 白瓷彩绘胡人抱瓶俑  法国赛努奇博物馆藏
右:隋至唐代早期 白瓷彩绘胡人抱酒囊俑  青铜女王吉赛尔藏
NO.30
唐 巩县窑 三彩胡人抱酒囊
NO.31
唐 巩县窑 三彩胡人抱酒囊俑


左:  唐 巩县窑 三彩胡人抱酒囊俑 摘自《中国陶瓷·汉唐篇》
右:唐 巩县窑胡人抱酒囊俑 波士顿美术馆藏
唐 巩县窑绞胎三彩人物抱酒囊俑    ESKENAZI释出
NO.32
唐 绿釉印胡人舞蹈纹双系扁壶
NO.33
唐 青釉印胡人舞乐纹双系扁壶
NO.34
隋 白釉印兽面纹双系壶
NO.35
唐 邢窑 白釉高足杯
NO.36
唐 巩县窑三彩长颈瓶
NO.37
唐  巩县窑 三彩贴塑胡人舞蹈纹执壶
壶身采用推贴装饰手法,腹部主题纹饰为胡人舞蹈,人物袒胸露腹,身披长巾,扬手举足做舞蹈状,配以卷叶纹和橄榄形状的壶身,具有波斯及西亚艺术的韵致。
NO.38
唐  巩县窑 黄绿釉牛首角形杯
角型杯在中国来源已久。最早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已有陶制的角形杯。到商周时期,这种以牛角(或犀牛角)为原型的酒器被称为“兕[sì]觥[gōng]”,但值得注意的是它只是兕觥的一种形制。

左:青铜兕觥 周康王时期 1954年江苏丹徒烟墩山出土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右:《西清续鉴》中 周兕觥图



左:文化期  角形陶杯  河南禹县谷水河遗址出土

右:商  夔龙纹铜质角形杯  河南安阳殷墟王陵区出土

至汉唐时期,角形杯的材质也随着时代工艺的发展和流行而演变。汉代的玉制角杯雕琢精美,秀雅华丽。
西汉 角形玉杯 广州南越王墓出土

汉代 角形玉杯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唐宋时期的陶瓷制角形杯造型多变,且塑形更为生动。

1:唐  北方白瓷  模印连珠乐伎天狮首角形杯 大英博物馆藏

2:南朝 湘阴窑  褐釉牛首划花角形杯  深圳市博物馆藏

3:南朝 岳州窑 青釉点褐彩牛首角形杯 葡萄牙藏家francisco-capelo旧藏、2009伦敦苏富比释出

4:唐 邢窑 白釉点褐彩天狮首角形杯 邢窑遗址博物馆藏

左:日本正仓院藏唐代金银平脱文琴上绘制的持角杯者
右:5-6世纪 陶制角杯与杯台 韩国庆州出土 韩国国立中央博物馆所藏

与角形杯造型相似的有来通杯。来通杯发端于爱琴文明,最早见于公元前15世纪地中海的克里特岛。公元前8世纪左右传入希腊,“来通”是希腊语的音译,意思是“流出”。

“来通”杯不同于一般角杯的奇特之处在于下部有流孔,拔掉塞子可以让酒水流出,人需要仰头举杯,从杯底饮酒。

随后它流传甚广,世界各地的博物馆都可以看到来通杯。
东魏 翟门生石床围屏 刘伶图拓片 深圳金石博物馆藏
图中可见刘伶手持牛首形来通杯饮酒。


《围屏石榻饮酒图》
北齐 河南安阳出土 美国波士顿艺术博物馆藏
1970年,在陕西西安南郊的何家村发现了一座唐代窖藏,出土了众多国宝级文物,其中一件兽首玛瑙杯,是名列禁止出境的文物,状如俯卧的羚羊头,嘴部流孔有可取下的金帽,这个造型无疑是来通。
兽首玛瑙来通杯  何家村窖藏 陕西省博物馆藏
无论是来通还是角杯,都有一个共同特点,这样的器物不能平置,饮酒时需仰头承接,一口气饮尽。有学者考据认为此类器物曾用作在宴饮中罚酒。
总体来说,在唐宋时期陶瓷质角形杯几乎都为单面盛酒的角杯,与商周青铜器兕觥和汉代玉制角杯具有递进的演化关系,且也受西方流入的来通杯的交互影响,具有同时并存的关系。
NO.39

唐 巩县窑 三彩模印人物角形杯
NO.40
唐 长沙窑褐彩贴花执壶
长沙窑壶中的贴花基本在壶的三面并存,有学者考据认为是受当时三面围拢式戏剧舞台的影响。见《中华彩瓷第一窑——唐代长沙铜官窑实录》,作者萧湘。
NO.41
唐 长沙窑褐彩贴花花鸟纹执壶
NO.42
唐 长沙窑褐彩贴花人物纹执壶
NO.43
唐 长沙窑褐彩贴花胡人舞蹈纹执壶
NO.44
唐 长沙窑褐彩堆塑鱼龙纹水滴
NO.45
唐 长沙窑褐彩画花盏一组
NO.46
唐 鲁山窑花釉执壶
NO.47
唐 褐釉净瓶
NO.48
唐 邢窑 白釉狮柄小壶
NO.49
五代 定窑 白釉执壶
NO.50
唐 定窑白釉执壶
NO.51
晚唐五代 定窑 白釉渣斗
NO.52
北宋至金  定窑 白釉莲瓣纹盖罐(无盖)
NO.53
北宋至金  定窑 白釉划萱草纹盏
NO.54
北宋至金  定窑 白釉划莲荷纹盏
NO.55
北宋至金   白釉托盏(连体)
NO.56
金 定窑 白釉提梁壶
NO.57
金  定窑 白釉贴塑兽面纹瓜棱形执壶
NO.58
北宋至金  定窑 白釉小盖罐
NO.59
北宋  定窑 白釉四系弦纹盘口瓶
NO.60
辽 白釉 花口净瓶
NO.61
北宋至金  定窑 白釉瓜棱形执壶
NO.62
金 定窑 白釉童子乘鹅形水滴
NO.63
金  定窑白釉划螭龙纹盘
NO.64
辽  白釉印花四方形盘
NO.65
北宋  白釉花口托盏一套
NO.66
北宋 定窑白釉花口盘
NO.67
金  定窑白釉印花盘
NO.68
北宋至金  定窑白釉褐彩卷草纹盖
NO.69
北宋至金  定窑白釉瓜钮花沿盖
NO.70
五代 定窑 白釉刻花莲瓣纹盖罐
NO.71
北宋 定窑 白釉高装盖盒
NO.72
北宋 定窑白釉划萱草纹盘
NO.73
北宋  定窑白釉盖罐
NO.74
北宋 定窑白釉划花菊纹盏
NO.75
辽   白釉印花四方异形花口盘
NO.76
北宋  磁州窑黑釉白覆轮温碗
NO.77
北宋  磁州窑黑釉白覆轮花口渣斗
NO.78
北宋  当阳峪窑绞胎白覆轮钵
NO.79
北宋 磁州窑 白釉剔刻花纹罐
NO.80
西夏  灵武窑黑釉剔刻牡丹纹罐
NO.81
北宋 磁州窑白釉花口六管花插
NO.82
北宋 磁州窑 白釉划钱纹鸡心罐
NO.83
北宋 登封窑 白釉珍珠地划花钵
NO.84
北宋 登封窑 白釉珍珠地划卷草纹炉
NO.85
金 磁州窑忍字如意形枕
NO.86
金 磁州窑白釉褐彩画花碗
NO.87
金 磁州窑白釉绘黑花花口瓶
NO.88
金 磁州窑绿釉绘黑花忍冬纹凤尾瓶
NO.89
金 磁州窑白釉黑彩瓷塑一组
辈辈封侯(母子猴) 、羊、坐在木桶式围栏中的小童及小水桶
小型瓷塑中经常可以见到小动物的形象,猴、狗、虎、羊等、也有各种人偶,或者建筑构建,如塔、水井等,多作为儿童玩具。
玩具可以说是民族文化中风格最统一、最突出而又最恒稳的一类造型艺术品。
NO.90
北宋至金 当阳峪窑白釉磨喝乐 / 北宋至金 定窑 白釉瓷塑小马
NO.91
宋金 磁州窑哨一组
NO.92
辽 赤峰窑白釉褐彩缠枝花纹瓶
NO.93
金  磁州窑白釉褐彩诗文四系瓶

春冰薄薄压枝柯,分与清香是月娥。

忽似暑天深涧底,老松擎雪白娑婆。

北宋 · 王禹偁《后土庙琼花诗 其一》诗人自注:扬州后土庙有花一枝,洁白可爱,且其树大而花繁,不知实何木也,俗谓之琼花云。因赋诗以状其态。
NO.94
北宋  登封窑白釉剔刻牡丹纹执壶
NO.95
元 磁州窑 白釉褐彩绘龙凤纹大罐
NO.96
金  登封窑珍珠地划牡丹纹枕
NO.97
金 磁州窑铁锈花撇口盏
NO.98
北宋  磁州窑酱釉盖钵
NO.99
金 磁州窑铁锈花盖钵
NO.100
北宋 新安窑黑釉油滴斗笠盏
NO.101
金 当阳峪窑红绿彩莲荷纹碗
NO.102
金 磁州窑厂白釉褐彩绘花双系罐 
NO.103
金 磁州窑白釉褐彩绘花双系罐 
NO.104
金  磁州窑白釉鸡心罐
NO.105
金  磁州窑白釉刻莲瓣纹罐
NO.106
金 磁州窑白釉行炉
NO.107
金 登封窑白釉红彩珍珠地划卷草纹行炉
NO.108
金 介休窑白釉镂空香薰
NO.109
金  霍州窑白釉玉壶春瓶
NO.110
南宋至元  吉州窑彩绘海水鱼纹盖罐
NO.111
南宋 吉州窑木叶纹盏
NO.112
南宋  吉州窑 玳瑁釉盏
NO.113
南宋 吉州窑剪纸贴花盏
NO.114
南宋   建阳窑兔毫撇口盏
NO.115
金 钧窑蓝釉鸡心碗
NO.116
金  钧窑蓝釉盘
NO.117
金 钧窑蓝釉挂红鸡心罐
NO.118
元   钧窑蓝釉盘
NO.119
金 东沟窑青釉盏
NO.120
金  钧窑蓝釉三足炉
NO.121
元 钧窑蓝釉贴花板耳炉
NO.122
元 钧窑蓝釉贴花板耳炉
NO.123
元 钧窑蓝釉贴塑铺首龙纹炉
NO.124
北宋 耀州窑青釉刻莲瓣纹碗
NO.125
北宋  耀州窑青釉瓷一组
NO.126
北宋 耀州窑青釉出筋碗
NO.127
北宋 耀州窑青釉出筋盘
NO.128
五代 耀州窑青釉刻牡丹纹执壶(残)
NO.129
北宋 耀州窑青釉刻宝塔牡丹纹折腰盘
NO.130
北宋 耀州窑青釉刻莲纹多管花插
NO.131
北宋至金 耀州窑青釉瓜棱形执壶
NO.132
北宋至金 耀州窑青釉刻波浪纹盘
NO.133
北宋至金 耀州窑青釉刻花炉
NO.134
北宋至金 临汝窑青釉印花盘
NO.135
金 耀州窑 青釉印花小盘
NO.136
北宋 耀州窑青釉刻牡丹纹盖
NO.137
五代 耀州窑青釉剔刻牡丹纹水盂
NO.138
北宋  耀州窑青釉刻牡丹纹双系瓶
NO.139
南宋 龙泉窑青釉莲瓣碗
NO.140
南宋 官窑青釉八方杯
NO.141
南宋至元  龙泉窑青釉印花盖盒
NO.142
北宋 金村窑 青釉刻莲瓣纹盖罐
NO.143
元明  龙泉窑青釉双层佛龛
上层观音,下层真武大帝。    
NO.145
南宋  龙泉窑 青釉刻莲瓣纹碗
NO.146
北宋 金村窑青黄釉刻牡丹纹梅瓶
NO.147
南宋 龙泉窑粉青釉堆塑龙纹盖瓶
NO.148
南宋  龙泉窑青釉纸槌瓶
NO.149
南宋  龙泉窑青釉盖罐(盖失)
NO.150
元 龙泉窑印花三足炉
NO.151
元 龙泉窑青釉贴塑龙纹盘
NO.152
宋  湖田窑青白釉杯盏一组
NO.153
宋 湖田窑青白釉瓜棱瓶
NO.154
宋  湖田窑青白釉瓜棱形渣斗
NO.155
宋 湖田窑 青白釉刻花碗
NO.156
宋 湖田窑青白釉瓜棱形执柄水滴
NO.157
宋 湖田窑剔刻婴戏莲纹花口瓶
NO.158
宋 湖田窑 青白釉刻莲纹花口盘
NO.159
宋 湖田窑 青白釉刻花斗笠盏
NO.160
元 景德镇窑青白釉印花凤牛寿桃纹盘
麝香眠石竹,鸂鶒(xīchì)啄金桃。
NO.161
宋 湖田窑 青白瓷刻花托盏
NO.162
宋  湖田窑青白釉释迦佛祖像
NO.163
12世纪 高丽青瓷绞釉碗

END


  「亭云漫步」中式美学及传统艺术品分享
中式美学篇
藏海轶事
馆 藏 篇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弗利尔—塞克勒美术馆藏99件顶级高古瓷
馆藏 | 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高古瓷
斗茶汤提点——宋代的执壶
斗笠盏
盛唐龙马 文房雅集 | 雅购新年两连拍1月11日及13日
器物说2021杭州首拍|古格·私家藏瓷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