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新加坡亚洲文明博物馆藏“黑石号”沉船的中国唐代瓷器
转自 古玩元素网

“黑石号”是上世纪90年代于海上丝绸之路的航线附近,打捞出水的一艘唐代沉船。它沉没的时间,距今天已经足足一千两百多年了。

考古学家根据船体残骸推测,“黑石号”船长约18米,宽约6.4米,在海航船中属于体量并不大的那种。船上载着的六万多件文物一一打捞出水后,经专家辨认,它们几乎全部来自大唐,也就是一千二百多年前的中国。

“黑石号”复原模型

其中,“黑石号”上的两件文物,为沉船的断代提供了确凿的证据。

首先,是一件四神八卦纹铜镜,在镜背花纹的外侧边缘,铸有一圈铭文:“唐乾元元年戊戌十一月廿九日于扬州扬子江心百炼造成”。

唐乾元元年,也就是公元758年,是唐玄宗李隆基的儿子,唐肃宗李亨的年号。

这种“江心镜”产于扬州,制作费工费时,是唐代扬州的朝贡品,常作为祭祀活动中的法器出现。“黑石号”上的这面江心镜,是目前所见唯一能与文献记载吻合的实物证据。

另一件有确切纪年的文物,是长沙窑烧造的一只瓷碗。碗的外侧下腹部刻有“□□□□宝历二年七月十六日”等字样。

宝历二年,也就是公元826年,是唐敬宗李湛的年号,属于唐朝中晚期。

由此可以判断,“黑石号”沉没的时间,一定不会早于唐代宝历二年。这应该也是上海博物馆此次展览“宝历风物”的起名由来。

以下是“黑石号”沉船上的唐代长沙窑瓷器

以下的白釉施绿彩的瓷器,深圳望野博物馆馆长阎焰先生认为是唐代的今山西南部长治晋城一带的窑口烧制的。

以下瓷器则可能是唐代河南巩义地区的窑口生产品的。

图片就分享到这,更多的有关“黑石号”唐代陶瓷的研究资料,大家可以点击以下文章链接,是深圳望野博物馆馆长阎焰老师的学术研究佳作,写的很详尽,值得推荐学习。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上博:“宝历风物-黑石号沉船出水珍品展”掠影
上海博物馆“黑石号”沉船出水珍品展10个亮点
宝历风物一一黑石号沉船出水珍品展
穿越大半个中国,吊打越窑 ——长沙窑的外贸奇迹!
新加坡“黑石号沉船出水珍品展”亮相上海博物馆
外国公司打捞的唐代沉船,装满67000件中国瓷器和珍宝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