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瑞银:中国消费增长率全球最快 压根不需要扩大内需

既然新兴市场国家的消费增长比原先更快,而且轻松地度过最近的全球金融危机,为什么新兴市场国家受困于内需不足的说法却广为传播

乔纳森•安德森 | 文

目前,关于新兴市场最流行的话题依然是:“新兴市场经济体能走出低谷并创造真正的国内增长引擎吗?”

显然,这是个错误的问题。它乃是基于对目前宏观经济形势的根本性误解。从数据来看,新兴市场国家的内需压根儿就没问题。因此,靠戏剧性的政策调整或改革来释放巨大经济能量的问题并不存在。

新兴市场的消费“低迷”吗?根本不对。1997年-2002年危机期间,新兴市场的消费与发达世界差不多。但2003年后,新兴市场的消费暴涨,年增长率达到创纪录的7%-8%,超出发达国家5个百分点,令人咂舌。

2008年至2009年全球金融危机期间,新兴市场国家消费略有下滑。但此后,新兴市场经济体的消费重新以6%的速度飙升,而实际增长率可能更高。这个速度再次遥遥领先于大病初愈的发达国家经济体。

既然新兴市场国家的消费增长比原先更快,而且轻松地度过最近的全球金融危机,但是,为什么新兴市场国家受困于内需不足的说法却广为传播?

这部分要归因于所谓“外部盈余”的误导。

过去十年的绝大多数年份,新兴市场国家的贸易和经常项目出现了前所未有的顺差。如果一国外部盈余日渐增加,那肯定是国内消费低迷的信号。这样说对吗?

不对。事实表明,新世纪[24.44 -0.85%]头十年,新兴市场经济体贸易和经常项目顺差几乎全部集中在石油输出国和中国。这两个地区,国内消费的增长率绝对是最快的,大大超过世界平均水平。过去十年,对任何密切跟踪这些经济体的人而言,显而易见,国内消费不足和投资萎靡不振,并不是问题所在。

那么,问题到底出在哪里?在上述两个地区,我们可观察贸易等式的供给一方。对石油国家而言,内需增长多快其实无关紧要。与十年前相比,目前全球油价涨了六倍。贸易条件上如此规模的外部冲击,石油国家的经济根本没有能力吸收。

再来看中国。内需也不是问题。近十年来,中国居民在住房、汽车和其他耐用品上的消费,增速惊人,史无前例。为满足上述需求,中国的钢铁、原材料和设备生产大幅增长,结果,中国大陆开始输出过剩的重工业产能。

由此可见,“扩大内需”纯属神话。这种论调认为,新兴市场国家为实现贸易再平衡,应采取刺激国内消费的办法,确保国内经济更快增长。但正如上所述,过去七年来,新兴市场国家消费增速已达历史最高水平,如今这种增长还在持续。

正如我们多次重申的那样,并不需要为新兴市场国家寻找拉动内需的引擎。我们认为,新兴市场国家的内需早就启动。相反,我们真正需要做的是,必须确保新兴市场国家强大的需求增长,不被供应能力更为强劲的增速制服(这包括名义的和真实的增长)。

也就是说,新兴市场国家,为实现真正的再平衡,经济增速需要放缓,抑制经济的供给一方,保持内需的较快增长。

在石油国家,与早先泡沫最盛时相比,全球原油价格下跌近一半,同时外部贸易顺差也被砍去了一半。因此,对石油国家来说,这种调整已相当显著了。去年,中国贸易顺差也出现大幅下滑。尽管,至少有部分下降乃是地方过度刺激经济的短暂后果。但是,作为一种结果,中国大陆还要做得更多才行。

但是,在我们看来,真正繁重的工作将不得不靠供给导向的措施,比如推行产业准则、提高生产成本以及调整汇率,而非“让消费者多花钱”等臆想的计划。

作者乔纳森•安德森(Jonathan Anderson)为瑞银集团环球新兴市场经济师

相关专题:

凤凰网财新传媒合作专区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提高利率 扎紧篱笆_
为什么美国整体贸易不会产生顺差?
IMF副总裁朱民:新兴经济体必须走内需主导的道路
对外贸形势的几点看法
李稻葵:未来两年将出现世界性金融危机
IMF:全球经济前景显著恶化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