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戏说蓝团鱼

甲鱼的家族中,有两个支脉,一个叫山瑞,一个叫蓝团鱼。山瑞大于鳖,小于蓝团鱼。白天喜欢在岸边晒太阳,夜间入水觅食。生活习性与功用跟鳖相似。蓝团鱼又叫银鱼,通称为鼋,又因为它的头部常有疣状突起,又称“癞头鼋”或“癞团鼋”。在它身上,有许多既平常又不平常的东西,叫人是非难定,贬褒不一。

似鳖非鳖,似龟非龟,体重夺魁,力大无比

蓝团鱼与甲鱼、龟外形大体相似,都呈圆形,有介壳,四肢较短,有两栖能力的爬行动物。它们都生活在水流比较平缓的江河、湖泊之中,都以软体动物、甲壳动物、鱼类和蛙类为食,也吃动物尸体。都是既怕人,又咬人的家伙。可蓝团鱼与甲鱼也有不同之处,首先是它们的体型,前者个头大,体长50之间,是甲鱼的好几倍;甲鱼的吻部既长又尖,蓝团鱼却既不长又不尖。它也不同于龟,龟体上有硬甲,下有龟板,蓝团鱼都被以柔、软的皮肤,没有角质盾片。它的头、颈可完全缩入壳内,但四肢不能;裙边不发达;尾也短,不露出裙边。龟、甲鱼平时喜欢晒太阳,蓝团鱼平时喜欢栖息在水底。

蓝团鱼是鳖中的“体重冠军”,一般重,最大的据传可以达到。它又是有名的大力士。有人拿一只体重的蓝团鱼做试验,将一块150多千克的大石板压在它的背上,石板上再登上6个壮汉,这只蓝团鱼毫不在乎,真是“脸不红,心不跳”,像一辆小型拖拉机,从容不迫、大模大样地向水边爬行,令人啧啧称赞!

明处老实,暗中狡猾;功不可没,罪不可赦

蓝团鱼行动迟缓,从不磨牙裂嘴,也不张牙舞爪,显得畏畏缩缩,有点怕人。人在水中游走,它从来也不咬,一副老实巴交的样子。可是,它却有性格的“另一面”。若人躺在水上休息不动,它会把你看成软弱可欺,游来对你突然袭击。它被人捕到时,人们抓它、抬它、翻动它,它都老老实实,可当人们停下手来不注意时,它暗中选定目标,突然纵身一口,死死地咬住,而且不管你对它采取何种手段,即使将它的头砍下、它也宁死不松口。你如果要饲养它,它摆出一副宁死不屈的姿态,可以绝食一二十天,甚至原先吞进肚子的东西也花花绿绿统统吐出来,令你恶心,更使你失去信心,失去希望。但不要灰心,它的刚烈有个时间过程,一二十天后,它看出你对它并无恶意便会渐渐就范并逐渐俯首贴耳。从史料记载来看,我国古代就有人开始饲养,庭院中放养一两只,既可增加经济收入,又可与人为伴,增添生活的乐趣。

居住在福建瓯江边上的人,经常有机会见蓝团鱼浮出江面的情景:一般都是头部朝向下方而游动。但一到夏季,有时也会见到它头部向上而浮出水面,人们凭长期观察到的经验得知:这种“向上”的动作,预示着天要下雨了,或者要涨大水了。为此,当地人称它为“气象预报员”,对它极有好感。

古人早就得知,它的肉是名贵的食品。《左传》中记有一个故事:楚国有人给郑国的郑灵公献上鼋(蓝团鱼)肉,公子宋听到这消息,知道鼋肉味香,想尝一尝,去向郑灵公求取,结果被郑灵公拒绝。公子宋大怒,不管你同意不同意,走至煮鼋肉的鼎前,捞起鼋肉吃起来,“染指于鼎,尝之而出”。从这里,可见当时鼋肉的珍贵,它仅能作为帝王公侯的佳肴,别人是尝不到的,连皇亲国戚也没有份儿。可公子宋这一下不得了啦,在历史上留下了一个“染指”的恶名。数千年来,凡有人沾取了不应该派他所得的利益,均被指责为“染指”。不过,这与鼋本身无关,它给人们带来的全身都是宝。如皮肤用黄酒浸泡后,可治瘰疠、恶疮、痔瘘;它的内脏可杀百虫、解药毒、续筋骨,治妇女血热;它的脂肪可治恶疮,胆可治喉痹;肉主治湿邪、诸虫。它的献身精神与憨厚、墩实的外形,在人们的心目中占了一席之地。无锡太湖边的一块大石,即以鼋为名,“鼋头渚”成了尽人皆知、名扬天下的胜地。许多名碑大坊的础石,也是由鼋承接,给人以千古不朽的形象!

但它的另一个层面,也让人们“痛恨不已” !

民间传说,癞团鼋是十分凶猛、十分可怕的恶物,《红楼梦》第23回中写道:“宝玉急了,忙向前拦住道……要有心欺侮你,明儿我掉在池子里,叫个癞团鼋吃下去……”这就是它在人们心目中的印象。

更有甚者,据《西游记》中讲,唐僧师徒四人去西天取经,到得通天河,黑浪浊天,无法过去,幸好来一老鼋,作舟相助,使他们得以安渡到西岸。临别时,老鼋拜托他们一件事:请他们问一问佛祖,它的寿命有多长。当唐僧他们取得经回来时,又来到通天河西岸,怎么才能渡河东去呢?还是故友老鼋头在这里等着他们,让他师徒四人,连白马五口,带着经书,驼在背上,蹬开四足,辟波划浪东行。“行经半多日,将次于晚,好近东岸”,老鼋忽然向唐僧打问,“老师父,我向年曾央到西方见我佛如来,与我问声归着之事,还有多少年寿,果曾问否?”经这一提,唐僧一个愣怔,想起到西天之时,玉真观沐浴、凌云渡脱胎,步上灵山,拜佛祖、参菩萨,意念专在取经,他事一毫不理,那想起为老鼋问寿之事……他沉吟半响,答不上来。老鼋肚里明白,心里一气,身子一晃,唿喇的淬下水去,把他四众连马带经通皆落水。到得东岸,夜间又是电闪雷鸣,风雨大作。幸得第二天风停雨止,红日高照,唐僧四众来到高崖,将经书摊在石头上晒晾,临走时,收经打包,可有几卷“佛本行经”被石头粘住,怎么揭也不能如样捣下,“经尾”被“沾破了,所以至今本行经不全,晒金石上犹有字迹”。这个该死的老鼋,真是作了大孽,要不,经书完善,可使人超生,往升极乐世界,笔者也不用为五斗米,为身前身后之名,熬五更、搜枯肠、远红粉、忘荣辱而爬格子。读者君,亦是可以在紫气霞光之中,鹤翔鹿鸣之地,饮瑶池琼浆,食人生仙果,听天簌,舞霓裳,放浩歌……

                                            陈有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甲鱼壳还有这些功效,你知道吗?
食谱纵谈:《秘传食谱》第七篇,鱼门菜式揭秘讲解(7)
甲鱼怎么吃才好?
乌龟就是甲鱼吗? 爱问知识人
黄焖甲鱼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