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建立阅读节的建议

   
    赵丽宏,全国政协委员、上海作家协会副主席、华东师范大学兼职教授

    曾经听到这样的议论:政协委员的建议,很多只是空话,说说而已,要想付诸实施,很难。我当然不能同意这样的看法。政协委员的建议,如果合乎国情,顺应民意,代表了先进的理念,代表了老百姓的愿望,总是会被重视、被采纳。即便经历了漫长曲折的过程,最终还是会结成正果。


    这让我想起1988年,我在全国政协七届一次会议上的提案,建议重视中华传统节日,中秋、清明应该放假,当时被不少人视为天方夜谭。后来对这一问题逐渐形成社会共识,很多政协委员和人大代表参与呼吁。进入新世纪后,我又四次向全国政协递交提案,重申这一问题。2008年,国家终于颁法,将清明、端午和中秋列为法定节假日。这时,距我第一次递交提案,已整整过去了二十年。


    2003年3月,全国政协十届一次会议期间,朱永新委员拿着一份新写的提案来找我,希望我联署。他的提案,是关于设立阅读节的建议。对当时的国民阅读状态,他做了深入广泛的调查,结果令人担忧。他建议设立阅读节,是倡导全民阅读,提醒国人重视阅读。朱永新委员的提案,和我的想法不谋而合,说出了很多我想说的话。有统计显示,以色列人每年读书超过六十本,欧美很多国家的国民每人每年读书超过四五十本。中国人一年人均读书几本呢?很可怜,不到两本。我无法证实这统计是否精确,不过毫无疑问,中国人在读书上所花的时间明显偏少。在很多人心目中,唯钱为大,读书并不重要。很多人可以毫不吝惜地花几百几千块钱请客吃饭、买衣物或者旅游,但说到买书,却会变得很吝啬。很多人即便读书,也带着功利的目的。真正是为了渊博知识、丰富情感、提高素养而读书不倦的人,在国民中占了多少比例?也许无法统计,但情况恐怕不会令人乐观。中国人历来崇尚读书,在国际竞争日益激烈的21世纪,更应该弘扬以读好书为乐的风气。一个不崇尚读书的民族,前途堪忧。我认为,中国确实有必要建一个阅读节。我和朱永新一起,又找到了王安忆、张抗抗和梁晓声,我们在朱永新的提案上签名联署,提交了一份建议在中国设立阅读节的提案。


    朱永新的提案,当时在社会上引起很大反响。这个提案并没有马上被采纳,但朱永新锲而不舍,从2003年至今,他年年为此递交提案。从全国政协到全国人大,每年都能听到他关于提倡全民阅读,建立阅读节的呼吁。


    就在前几天,在政协的小组讨论会上,朱永新委员又为此作了发言。他在发言中说,关于建立阅读节的提案,他已经连续提了十四年。他说:“建一个阅读节,并非要为了放假过节,只是要给国人提个醒,要重视阅读,要形成全民阅读的风气。中华民族,应该是一个爱读书的民族!”


    朱永新的发言,又一次在我心里引起共鸣。我赞同他的观点,更钦佩他锲而不舍的执着精神。我希望,关于建立阅读节的建议,最终能成为现实。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朱永新委员:提倡“全民阅读” 持续为教育问题发声
朱永新委员:建议建立国家阅读节
享受阅读的乐趣(聂震宁)
郑明明:建议中央加强港人“国民价值观”教育
政协委员如何提出提案
【视频集锦】向中国首个医师节致敬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