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思维导图 | 孩子看电视很认真,这也是专注力么?


专注力,就是我们常说的注意力,是指把视觉、听觉、触觉等感知觉集中在某一事物上的能力。

法国生物学家乔治·居维叶说:“天才,首先是专注力。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儿童的专注力水平,是导致学习差异的主要原因。

我们的爸爸妈妈经常会有疑问:“我家孩子看电视很认真,这也是专注力么?”、“平时工作忙,也没时间管孩子,更别说了解孩子的专注力了”、'到底是什么在破坏孩子的专注力呢?”“如何才能培养孩子的专注力呢?”

关于以上的种种疑问,思维导图带你一一揭开孩子专注力的奥秘!

喜欢电子产品,专注力就很差么?

孩子打游戏或看电视,当他聚精会神地在做一件事情的时候,这也是一种专注的表现。可能很多家长就会问,孩子一整天都在玩手机不学习,我们都急死了,这还是专注力?

其实,从客观上看,专注力无所谓好坏,真正需要关注的是场景是否具备三个条件,第一:孩子感不感兴趣,第二:事情难度跟孩子的能力匹不匹配,第三:有没有反馈,如果这三要素具备的话,那孩子是真的在专注当下,只不过缺乏了主动地专注和研究。

积极心理学奠基人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赖在其著作《心流》中为我们详细讲述了心流理论,当我们在专心致志地做一件事情的时候,很容易去忘却时间,进入忘我的状态,在完成事情的时候会有一种充满能量并且非常满足的感受。

心流状态产生的三个基本条件:首先是难度,它不能太大,太大会让孩子产生焦虑,难度太小,也会失去挑战丧失兴趣,它要适中;其次要有及时的反馈,不断产生兴趣;最后要有一个明确的目标,指引孩子下一步的行动。

比如小学生喜欢打王者荣耀,有最初的青铜段位到白银、黄金、铂金、星耀王者等,难度是逐渐增加的。当孩子自己的英雄,在王者峡谷“厮杀”时,充斥了声光电的及时反馈,“Double Kill”、“Triple Kill”,给孩子全感官的刺激,兴趣愈浓。而游戏的最终目标是占领敌方水晶,给予孩子强烈的目标感。

通过心流理论,我们应该思考,当我们抱怨孩子学习缺乏专注力,是否也具备了这三个维度呢?如何通过适当地调整维度来激发孩子对于学习的专注力?

孩子不会做数学题,是不是基础没打好,可不可以先从简单的题目开始做慢慢过渡到难题?孩子对学习不感兴趣,大多是无法在学习中获得成就感与满足感,当孩子考试失利,我们家长的态度是不是需要转变?当孩子学习没动力,是不是可以和孩子一起设立学习目标?可以是短期的比如周末去海边,也可以是期末结束后去旅游,当然更可以是长期的理想未来!其中,做到以上内容很重要的一点是,做到温柔有边界,心态良好,不要被分数成绩绑架而过分焦虑。

关于孩子的专注力跟电子产品这样的关系,我们需要把握一个度。在现在的社会环境完全不让孩子去接触电子产品,是不可能的,建议家长们做到两个控制:控制时间和控制场景。

美国儿科协会指出学龄前的孩子接触电子产品不能够超过1~2个小时,2岁前的孩子尽量不接触电子产品。第2个是限制场景,吃饭的情况下不能玩,睡前一个小时不能玩、走廊上不能玩、过马路不能玩等等。

专注力与孩子细微事物敏感期

孩子的专注力需要从小培养。有多小呢?当孩子出生时,家长的一言一行都在塑造着孩子的行为和品格。
大脑神经学指出,0-3岁孩子的大脑已经发育60%,3-6岁发育80%,随着孩子的自我意识在不断的发展,他的行为能力也在快速发育,进入各类敏感期,那其中有一个非常典型的敏感期跟专注力有关——细微事物敏感期(1.5-4岁)。

如果家长有一天发现,孩子们突然之间对地上的这个蚂蚁或者头发丝或者一些小洞洞等微小的东西十分感兴趣,聚精会神地观察,那么恭喜你孩子进入细微事物敏感期了。
细微事物敏感期是孩子培养专注力的黄金时期,孩子在微观的事物中观察万物的变化,思考整合,慢慢构建自己大脑的认知体系,这是从内而外地建立孩子专注力的一个过程,不应该被打断和干预。
家长们应该思考,在生活中有没有破坏孩子的专注力?比如孩子在观察小洞洞,家长们会急不可耐地阻止孩子,“脏死了”;孩子在认真画画,奶奶时不时打扰,“宝贝喝不喝水”、“宝贝吃不吃水果”、“宝贝看不看电视”?这样一来,孩子好不容易建立好的专注力又被打断了,又得需要花时间重新建立专注力的连接。

蒙氏教具

在孩子细微事物敏感期,家长应该做到不打扰孩子,做好观察者的角色。同时多和孩子玩一些培养专注力的活动,如闪卡练习、阅读绘本、画画、堆积木、拼雪花片、做手工之类的游戏。同时,给予孩子丰富的探索环境,给予孩子选择的权利,尽量让孩子一次认真地研究一两种玩具,如一堆玩具摆在孩子面前,孩子会眼花缭乱,不能专心研究。

视觉专注

那么有的家长又会焦虑了,我家孩子上小学了,错过了细微事物敏感期,怎么办呢?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需要搞清楚专注力的几个表现方面,视觉专注与听觉专注。
视觉专注力的五个维度
1. 视觉的广度;
2. 视觉的持续性;
3. 视觉的稳定性;
4. 视觉的分配;
5. 视觉的转移。
视觉的广度就是我们视觉所能达到的范围,比如我们在看一本书时一眼能看几个字,几行字,《射雕英雄传》里黄蓉“一目十行,过目不忘” 就是极佳的视觉广度。
视觉的持续性是指视觉专注于某一事物的时间长短,有的孩子上课经常走神,做作业拖拖拉拉就是持续性差。
一般来说,0-3岁的孩子注意力时间在1-4分钟左右(年龄加1),4岁在10分钟左右,5-6岁10-15分钟,7-10岁15-20分钟,10-12岁25-30分钟。
视觉的稳定性是指专注的程度,有的人阅读容易串行或者漏字,这就和视觉的稳定性有关。
视觉的分配是指孩子的视觉注意力能不能左右协调,分清主次,统筹整合,比如飞行员在飞行过程中需要密切观察多种仪表获取信息,如孩子能不能一边看老师上课,一边做笔记等。
视觉的转移是从专注于某一事物中到转移到下一专注的事物中,比如孩子复习完语文能不能尽快投入数学的复习。

最快速度按顺序找到1-25

要训练孩子的视觉专注,需要重复刻意练习,脑神经具有很强的可塑性,要锻炼孩子的视觉专注可以多和孩子玩一些手眼协调的运动,比如打羽毛球、乒乓球等球类,可以玩专注力训练游戏,如看一张图片十秒,看看能记得多少元素,如画思维导图、舒尔特数字方格训练、找不同、走迷宫、闪卡视觉追踪,耐心地引导孩子的学习,可以很好的提升孩子的专注力。

听觉专注

大家有没有发现有的孩子很容易受到外部风吹草动的干扰,一点声音都会分心?有的孩子英语听力特别好,能很快抓住关键词,有的孩子却是一个耳朵进,一个耳朵出?有的孩子老师讲一遍就记住了,有的孩子还要重复听几遍,导致学习效率大大下降。
其实这是孩子听觉敏锐度不够。孩子的听觉专注包括听音辨音、听觉信息筛选、听觉敏锐度、视听整合能力等。

内耳前庭训练方法之一  摇晃

在孩子小的时候不要给孩子一个过分安静的睡眠环境,让孩子学会适应嘈杂,静的下心。同时父母应以身作则,尽量不在孩子面前发脾气,暴躁性格的孩子很难有良好的专注力。在孩子小的时候,家长可以给孩子做内耳前庭刺激训练,可以多给孩子听童谣、儿歌,和孩子玩听音辨音游戏,如听各种动物、乐器的声音并分辨出来,也可以改变声音的大小让孩子集中注意力,朗读一篇文章,在听到某个字的时候做出反应等。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孩子的学习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父母耐心科学的引导和长期的坚持,再忙也要做个好父母,祝愿所有的孩子都能取得好成绩!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这个能力不培养好,上多少补习班都没用!| 超实用
幼儿教育的核心是专注力(注意力),有这几个特点,家长一定要学
训练孩子视觉注意力,4个不可错失的好方法,坚持训练专注力提高
家长必读:如何培养孩子的专注力
开学季,别忙着给孩子训练专注力!先搞清楚孩子的专注力类型吧
孩子注意力不集中怎么办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