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打乒乓球少用力气多用脑子的十个策略

乒乓运动是一项技巧型而非力量型运动。

技巧型运动最大特点是,用力气少,用脑子和智慧多。

然而,目前国际乒坛的发展趋势,变成了用力气多于用脑子和智慧。

主要表现有:

一是发球变化少。

多数球员基本上都是发中路下旋短球,很少有小角球、中角球和大角球,很少有长球和急长球,很少有上旋球。

二是接球变化少。

多数球员的接球方法都是将短球变长球,然后提拉或拧拉变成弧旋球,最后是双方远台对攻。

三是打球回合多。

一个球经常要打十几板甚至几十板,才能结束战斗,很少能看到前三拍见分晓的情况。

双方的力量消耗很大,但脑力消耗不多。

如今的乒乓比赛,已经成了拼力量、拼速度、拼基本功的拼命游戏,偏离了乒乓运动以技巧为核心的方向,丢失了乒乓运动最富有变化的灵魂。

四是球员体力透支多,伤病情况多发。

乒乓运动本不应该造成体力透支,但我们经常能够看到国际赛场上球员体力透支的情况。釜山世乒赛上,韩国名将张禹珍战胜王楚钦后,两腿发软,走路差点摔倒,然后就趴在球台上休息。

体力透支就容易引起受伤,身体承受力到了极限,再用力肯定会出问题。

马龙比赛受伤,曾停赛半年以上。

有的球员受伤,只能终止比赛,结束职业生涯。

比赛或训练受伤,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球员发力方式不正确。

乒乓运动的运动量相对较小。

运动量较小的项目,频繁出现体力透支,十分不正常。

乒乓运动双方球员不发生身体接触,是一项相对最为安全的运动。

最安全的运动项目,球员经常出现伤病情况,更加不正常。

说明我们的训练和比赛理念、方式方法出现了重大问题,必须深刻反思,积极主动整改,回归乒乓运动之技巧型与智慧型的正确轨道。

在此,笔者向广大球友提出打乒乓球少用力气多用脑子的十个策略。

策略一:多用眼睛盯人盯球,少低头打球。

要认真观察,看准来球的正反手属性、上下旋属性、长短球属性,看清对方动作的真假,找准对方的空档位,才能对症下药,有的放矢,简称“五看”。

策略二:要多用脑子思考发球与接球方案,少用惯性思维和条件反射打球。

要思考发什么球对方最害怕,就发什么球;

发到什么地方对方最难受,就发到什么地方。

要思考对方的空档在哪里,就接到哪里;

要思考对方会预计我方发什么、会发到哪里、会接出什么球、会接到哪里,也就是对方的习惯思维是什么样子,我方则反其道而行之,打出出乎对方意料的球,简称“四想”。

就像喝酒划拳,你会猜对方可能喊什么,然后你再喊一个能管住对方的拳令。

比如对方可能喊鸡,你则不能喊虫,也不能喊杠子,而必须喊老虎。

对方可能喊老虎,你则不能喊鸡,也不能喊虫,必须喊杠子。

猜拳没有任何外在信息,就凭掌握对方的思维惯性去控制对方。

高水平拳手往往能把低水平拳手的思维特点掌控得一清二楚。

毛主席打仗时,他掌握了敌人的思维习惯,把敌人拿捏的死死的。

他三打龙岩。第一次夺取龙岩城之后,却主动放弃,认为敌人一定会来争夺。

第二次夺取龙岩城之后,他又主动放弃。

第三次夺取龙岩城之后,他就再也不走了,因为他知道,敌人不会第三次上当了。

在转战陕北之时,部队经过一个三岔路口,毛主席的部队沿着向西的那条路走了。他让战士立了一块牌子,“毛泽东从此经过”。

战士不解,这不是暴露我们的行踪吗?

毛主席说,你只管写就是了。

国民党刘堪部队追到这个路口时,看到牌子上写的字,说这是毛泽东的声东击西之计,我们不上他的当,大家向东追。

这就是典型的利用他人的思维习惯战胜他人的策略。

策略三:多用左置式杠杆,少用右置式杠杆。

左置式杠杆就是右手执拍选手在接反手来球时,站在中路击球,杠杆的支点不变,而将杠杆的力臂方向从朝右转向朝左。

这样的好处是,脚下步法可以不动或者少动,非常省时省力,而且击出去球的落点特别刁钻,或者是对方的正手直线,或者是对方反手中角,或者反手大角,令对方防不胜防。

策略四:多用中小杠杆,少用大杠杆。

笔者将打乒乓球的击球杠杆分为五种:

髋身肩臂杠杆,主要用于接特长球;

肩臂杠杆,主要用于接发长球;

肘臂杠杆,主要用于接发中台球;

腕掌杠杆,主要用于接发短球;

指掌杠杆,主要用于接超短球。

髋身肩臂杠杆、肩臂杠杆,属于大杠杆;

肘臂杠杆属于中型杠杆;

腕掌杠杆、指掌杠杆,属于小杠杆。

策略五:多用中短柄握拍,少用长柄无柄握拍。

按照拍柄长度,笔者将其分为四种:长柄、中柄、短柄、无柄。

长柄主要用于制造长球,中柄主要用于制造中台球,短柄主要用于制造短球,无柄主要用于制造超短球。

横拍只有长柄和无柄两种模式,直拍有长柄、中柄、短柄、无柄四种模式。

策略六:多用倒仰拍接球,少用仰拍平拍接球。

笔者将握拍的前后拍型分为五种:俯拍、立拍、仰拍、平拍、倒仰拍。

倒仰拍是在平拍的基础上,将球拍的触球面朝向自己,如同照镜子。

使用倒仰拍,球拍能够触碰到球的前半区下部,可以让球产生强下旋。

很多横拍选手发球,都用无柄握拍,用倒仰拍触球。

它比平拍和仰拍击球的下旋强度更大,球更短、更低。

策略七:多用大左倾拍或大右倾拍触球,少用正前拍。

球拍左右拍型分为左倾拍、正前拍、右倾拍三种。

左倾拍只能触及球的右部,该触球点球不转,能够将球接到对方正手大区。

大左倾拍则能将球接到对方右边线附近。

右倾拍只能触及球的左部,该触球点球不转,能够将球接到对方反手大区。

大右倾拍则可以将球接到对方左边线附近。

正前拍只能触碰到球的后面正部,触球后非常容易吃旋转,只能将球接到对方底线方向。

策略八:多中近台站位,少远台站位。

根据笔者的打球经验,特长球也可以站在底线后40厘米接。

只要腰髋后转,大小臂向后伸,在底线后80厘米之内接球,任何长球都可以接到。

核心是要控制好球拍的前后左右拍型。

站在中近台接球,起点离目标落点近,送球任务轻,可以借到的力量大,自己主动发力少,送球的稳定性、准确性高,留给对方的时间少,杀伤力大。

站在远台接球,起点离目标落点远,送球任务重,可以借到的力量小,自己主动发力多,送球的稳定性、准确性低,留给对方的时间多,杀伤力小。

策略九:多台内攻球,少台内防守。

进攻是最好的防守。

只要善于运用球拍和肩臂肘腕指掌发力原理,台内所有球,都可以进攻。

将肩部伸进台内正手区,大小臂呈一字型,伸进台内,就能提拉和扣杀一切正手短球。

将肩部伸进台内反手区,大小臂呈 L型,伸进台内,肘部和手腕高悬,手掌朝下,拍尖朝下并靠近台面,用转拍法,就能拧拉起一切反手短球。

策略十:多打对方空档位,少打对方身边球。

经过笔者多年研究,所有球员打球都有防一漏三的缺陷。

如果对方在正手大角防守,他的反手大角、正手小角、反手小角,都是防守空档;

如果对方在反手大角防守,他的正手大角、正手小角、反手小角是防守空档;

如果对方在中路防守,他的四个角和追身位,都是防守空档。

攻球或防守接球到对方空档位,对方失误的概率会增加数倍。

对方站在什么地方,打球到什么地方的做法,十分不明智。

对方已做好了接球的准备,失误的概率将会降低。

如此循环,双方对攻十几板、几十板,就不足为奇。

这是拼力量、拼速度,而不是拼技巧、拼智慧。

出其不意,攻其不备,是所有竞技运动取胜的法宝。

“五看”是调查研究,是侦察“敌情”,是制定克敌制胜方案的前提和基础资料。

“四想”是对症下药,从对方薄弱环节入手、攻其软肋,打对方“七寸”的取胜纲领。

左置式杠杆、中小杠杆,则是战胜对手的新式武器。

中短柄握拍、倒仰拍、大左倾拍、大右倾拍触球,是使用球拍的新技巧。

中近台站位,是提高杀伤力的脚下新技术。

台内球多攻少防,是打法的新变化。

打对方空档,是攻球目标落点的新选择。

十大策略,每一个都是新变化,每一个都有创新,每一个都会令对方意想不到,每一个都是技巧的展示,每一个都是智慧的结晶。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六大原因,造成人们不愿打短球,只喜欢打长球
观第51届世乒赛男团决赛有感----以接发球反手拧拉正手台内短下旋球技术为例
?? 取势得分 我有巧招(七大绝招)
打乒乓球,接发球的“策略运用”不坚定,当然会认为接发球难了
长胶如何处理正手位短球,这个技术完美解决,反胶一搓就冒高
【业余必看】教你4个打乒乓球的搓攻战术!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