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你的安康码变成红码、黄码了?转码指南请查收!


刚刚发布:

这几天
有部分市民朋友发现自己的健康码
由“绿码”变成了“黄码”、“红码”
对工作、生活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遇到这种情况该怎么办?
赶紧收好这份指南

什么情况下会被赋予“红码”“黄码”
根据省疫情防控指挥部办公室下发的通知
最新赋码规则如下

出现以下情况

将被赋予红码


赋红码人员

1.确诊病例;

2.无症状感染者;

3.正在实施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的入境人员;

4.正在实施集中或居家隔离医学观察的密切接触者;

5.正在实施居家隔离医学观察的密切接触者的密切接触者;

6.正在实施集中或居家隔离医学观察的有高中风险区旅居史的外溢人员;

7.尚未排除的疑似病例、新冠病毒初筛阳性者(含抗原检测阳性)、复阳病例;

8.与阳性进口货物及环境直接接触的高风险岗位从业人员;

9.国家、省、市疫情防控应急综合指挥部规定的其他需赋红码人员。


出现以下情况

将被赋予黄码


赋黄码人员

1.正在实施居家健康监测的确诊病例出院(舱)人员;

2.正在实施居家健康监测的无症状感染者出院(舱)人员;

3.区域协查数据中经多源比对后确定的风险人员;

4.本地区防疫信息重点人员数据库中未做核酸检测的人员;

5.密切接触者解除隔离转入居家健康监测的人员;

6.已解除隔离正在落实居家健康监测的入境人员;

7.有发热、干咳等呼吸道症状,未排除新冠病毒感染的人员;

8.国家、省、市疫情防控应急综合指挥部规定的其他需赋黄码人员。

集中或居家隔离时间、居家健康监测时间按照最新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有关要求执行。


“红码”“黄码”如何转成绿码
最新转码规则如下

转码规则之

红码转绿码


红码人员

1.红码人员解除隔离后需实施居家健康监测的转为黄码,不需实施的直接转为绿码;

2.密切接触者的密切接触者在隔离期间无异常(且对应的密切接触者在隔离期间前两次核酸检测均为阴性),凭隔离期间第1、4、7天核酸检测阴性报告转为绿码;

3.近7天有高风险地区旅居史的外溢人员解除隔离后,凭隔离期间第1、2、3、5、7天核酸检测阴性报告转为绿码;

4.近7天有中风险地区旅居史的外溢人员解除隔离后,凭隔离期间第1、4、7天核酸检测阴性报告转为绿码;

5.疑似病例连续两次新冠病毒核酸检测阴性(采样时间至少间隔24小时),可排除疑似病例诊断的人员转为绿码;

6.与阳性进口货物及环境直接接触的高风险岗位从业人员解除隔离后,凭隔离期间第1、4、7天核酸检测阴性报告转为绿码;

7.原赋红码人员经排查不满足红码条件,符合黄码赋码规则的转为黄码,否则直接转为绿码;

8.其他经省、市级疫情防控应急综合指挥部专家研判,可以解除红码管理的人员,按赋码规则转为黄码或绿码。



转码规则之

黄码转绿码


黄码人员

1.确诊病例、无症状感染者出院(舱)或解除隔离后转入7天居家健康监测期间无异常的,凭监测期间第3、7天核酸检测阴性报告转为绿码;

2.区域协查数据中经多源比对后确定的风险人员,凭3天内2次(间隔24小时以上)核酸检测阴性报告转为绿码;

3.本地区防疫信息重点人员数据库中未做核酸检测的人员,凭1次核酸检测阴性报告转为绿码;

4.密切接触者、入境人员解除隔离后转入3天居家健康监测期间无异常的,凭监测期间第3天核酸检测阴性报告转为绿码;

5.有发热、干咳等呼吸道症状,排除新冠病毒感染的人员,凭1次核酸检测阴性报告转为绿码;

6.其他经省、市级疫情防控应急综合指挥部专家研判,可以解除黄码管理的人员,转为绿码;

红、黄码人员转码应按照最新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有关要求执行。



弹 窗


(一)弹窗适用范围

弹窗主要作用是引导群众配合有关部门落实疫情防控各项举措,提醒告知群众积极接受核酸检测,做好健康防护。弹窗适用于不属于国家、省、市疫情防控应急综合指挥部规定的应赋红、黄码情形,但需配合村、社区等有关单位采取必要疫情防控措施的人员。原则上弹窗和赋码应独立使用,不得对相关人员既赋码又弹窗,实现个人健康精准管理、疫情精准防控。

(二)赋弹窗规则

1.弹窗编号①:未在规定时间内进行核酸检测人员。含以下任何一种情况:未参加政府部门组织的区域核酸检测人员;有低风险地区7天旅居史的外溢人员;其他未按规定落实防疫政策人员。

2.弹窗编号②:所从事职业有相关要求的重点人群,且未在规定时间内进行核酸检测人员。具体按照《关于做好重点人群周期性核酸检测的通知》(皖疫防办[2022]525号)文件要求执行。

(三)弹窗解除

1.弹窗编号①:被弹窗提醒人员须完成至少一次核酸检测。

安康码将在自动获取(或用户申诉上传)本人核酸检测阴性报告后自动解除弹窗。24小时内弹窗可以关闭,如果在24小时后安康码系统未自动获取(或用户未上传)本人核酸检测阴性报告,弹窗将无法关闭,用户将无法使用安康码,直至7天后无与疫情相关症状或其他风险。

2.弹窗编号②:被弹窗提醒人员须按规定频次开展核酸检测。安康码将在自动获取(或用户申诉上传)本人核酸检测阴性报告后自动解除弹窗。24小时内弹窗可以关闭,如果在24小时后安康码系统未自动获取(或用户未上传)本人核酸检测阴性报告,弹窗将无法关闭,用户将无法使用安康码,直至7天后无与疫情相关症状或其他风险。


知道多一点
↓↓↓
“我什么时候与感染者有过交集?”
“什么是时空伴随?”
“会不会感染新冠病毒?
要不要隔离?
应该联系哪个部门确认?”
针对相关问题
疾控专家给出了相应解答
↓↓↓

疾控专家表示,首先要明确什么是时空伴随者。


“时空交集”与“时空伴随”概念相同,是指14天内,与确诊患者在同一个时间和空间网格内(通常以800米×800米为检测范围),共同停留过10分钟的人。

通俗地说,比如感染者14天内到过某地,而你这14天的轨迹与他有过交集,无论是身体上擦肩而过,还是通信信号上的漂移,都可能被认定为时空伴随。

专家表示,筛查“时空伴随者”可以最大程度发现潜在风险人群,将更多存在“时空重合”而有可能感染的人群纳入到重点排查中,真正做到早期发现和防控关口前移。

那么,接到被标记为“时空伴随者”的提示短信后应该怎么办?

专家回应,一方面先不要紧张,“时空伴随者”代表您近期可能与新冠病毒感染者存在直接或者间接的接触;另一方面一定要引起重视,应配合进行以下操作:

一是立即主动联系您所在的社区、单位或入住的宾馆酒店及时告知本短信情况,并按照要求落实核酸检测等疫情防控措施,做好个人防护;

二是做好健康监测,如出现发热、干咳、鼻塞、流涕、乏力、咽痛、嗅(味)觉减退等症状,要及时就近到医疗机构就诊,并告知医生相关情况。就医途中请做好个人防护,不要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三是积极配合完成社区疫情防控的各项措施认真履行疫情防控义务。

疫情防控需要每一位居民齐心协力。专家呼吁广大居民朋友一定要做好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遵守并落实好各项防疫措施。



什么是“密切接触者”?

指与病毒疑似病例和确诊病例症状出现前2天开始,或无症状感染者标本采样前2天开始,与其有近距离接触但未采取有效防护的人员。

依据以下原则判定为密切接触者:

1.同一房间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

2.直接照顾者或提供诊疗、护理服务者。

3.在同一空间内实施可能会产生溶胶诊疗活动的医护人员。

4.在办公室、车间、班组、电梯、食堂、教室等同一场所有近距离接触的人员。

5.密闭环境下共餐、共同娱乐以及提供餐饮和娱乐服务的人员。

6.探视病例的医护人员、家属或其他有近距离接触的人员。

7.乘坐同一交通工具并有近距离接触(1米内)人员,包括交通工具上照料护理人员、同行人员。

8.暴露于可能被病例或无症状感染者污染环境的人员。 

9.现场调查人员评估认为其他符合密切接触者判定标准的人员。

什么是“密接”的“密接”?

“密接的密接”者,简称“次密接”者。

在密切接触者与确诊病例或无症状感染者的首次接触至该密切接触者被隔离管理前,与密切接触者有共同居住生活、同一密闭环境工作、聚餐和娱乐等近距离接触但未采取有效防护的人员。

首次接触是指病例发病前 2 天或无症状感染者标本采样前 2 天至被隔离管理前这段时间内,密切接触者与病例或无症状感染者的第一次接触。

调查中应以与密切接触者接触频繁的家属和同事等人群为重点。

什么是“一般接触者”

一般接触者是指与疑似病例、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在乘坐飞机、火车和轮船等同一交通工具、共同生活、学习、工作以及诊疗过程中有过接触,以及共同暴露于商场、农贸(集贸)市场、公交车站、地铁内等公共场所的人员,但不符合密切接触者判定原则的人员。

最后提醒:疫情防控,人人有责。大家要时刻绷紧疫情防控之弦,严格遵守疫情防控要求,进一步提高防护意识。如果有收到上述提醒短信,切莫惊慌,主动选择就近核酸检测机构,按照要求接受核酸检测(途中请勿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积极配合社区做好防疫工作。



来源:综合凤凰网安徽、安徽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应急综合指挥部办公室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密接、次密接如何判定?权威解答看这里!
如何区别封控区、管控区和防范区,解除标准看这里
UC头条:《四川省新冠肺炎境外输入疫情防控工作规程》出台, 境外入(返)川人员一律实施14天集中隔离...
哈尔滨已确诊11人,确诊病例发声:在医院治疗很顺利
【最新】北京启动青岛方向进京人员管控措施!
沈阳疫情发展情况如何?外地来(返)沈会被隔离吗?接到流调电话需报备吗?沈阳市疾控专家详细解答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