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繁荣基础:微型小说学(47)

 

现代生活呼唤精短

这种既向普及化方向发展,又向专门化方向发展的小说文体的产生有着其坚实的生活土壤和特定的艺术背景。

当代快节奏的生活在呼唤着精短的小说文体。

20世纪以来的社会现实生活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大变化。人类科学技术的进步已把人们引导到一个包括地球外层空间的广阔现实之中。这些都毫不留情地拨快了现代生活发展的节奏和进程。在过去,一个时代的终结需要几百年、几千年甚至几万年的时间。而现在结束一个时代已压缩到一百年甚至几十年。于是乎,“知识爆炸”、“信息密集”便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热门话题。根据英国科学家詹姆斯·马丁的推测,人类的科学知识,在19世纪是每50年增加一倍,20世纪中叶每10年增加一倍,70年代每5年增加一倍,目前已是每3年增加一倍。近20年来,人类掌握的信息,已占人类有史以来全部信息的75%。从信息传递速度看,这种快速传递高度密集的信息,正以人们无法预料的速度在把整个地球空间迅速缩小。一个世纪前,美国总统林肯被刺的新闻,是隔了4天才传到大西洋彼岸,而在1981年里根总统遇刺,仅仅隔了5分钟,人们便从无线电里听到了事件的新闻报道。信息的高度密集和信息的快速传递,改变了人类的整个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人类有限的生命是永远无法接受人类文明积累的全部信息。快速紧张的生活节奏也限定了人们接受信息的方式和内容。一方面,人们对信息接受有了越来越精细的选择,另一方面,人们对信息的质量也有越来越高的要求。在这个背景下,现代生活开始呼唤文体的“精短”,呼唤信息的“单纯和简练”。

譬如说,西方的新闻机构(如美联社)对自己的记者写的新闻导语,上个世纪是要求不超过30个字,本世纪变为不超过27个字,近来又规定不超过23个字。这个数字限定,再明显不过地显示了人们要求用最精练的语言来传达最新鲜、最丰富、最有价值的新闻信息。这是现代生活的快节奏和现代阅读规律在新闻报道中的体现。

又譬如在现代企业,人们对思想表述也要求越来越精练、简洁。据报道,美国一家公司有个“司规”,凡本公司的指示、报告等文件都不得超过200字,都要求能在1分钟内阅读完,于是这家公司的经理就被人们称为“1分钟经理”。这种快速、敏捷、高效的经营方式正是生活快节奏在企业管理方面的体现。过去,美国总统在签署命令时是这样起句:“我秉承合众国宪法和法律所赋予合众国总统的权利,兹发布命令……”到了前总统卡特手里,这句习惯用语被压缩为:“我作为合众国总统命令……”27个字删减为10个字,这个变化,正是为了适应高速传递信息的需要,它也再次证实,现代快节奏的生活使得人们传递信息的总趋势是走向简明和精练。

在艺术审美领域里,一方面现代艺术拥有了浩如烟海的文学作品,另一方面人们欣赏这些文学作品的时间已十分有限。如何协调这"二难"的精神生活?艺术欣赏领域里的“节省律”(亦称审美经济原则)产生了。这就是在现代快节奏的生活中,人们希望费智力最小而获得的审美信息量最大。面对每年成亿册小说的大量涌现,人们已经无法安安静静坐下来,从容地欣赏那些大部头作品。然而作为人的本质力量的全面发展和充分实现,人们仍需要在生活的快节奏中挤出极其有限的艺术欣赏时间,以便在艺术中观照人生,观照自己,获得知识的启迪和精神的愉悦。为了缓解这种矛盾,那种精短的艺术品(戏剧小品,抒情短章,微型小说,千字散文等)便应运而生。

那么,这种精短的艺术品能否实现人们的“审美节省律”?能否让人们在有限的艺术欣赏时间里获得最大量的审美信息,产生充分的审美愉悦?

 

真正优秀的精短艺术品同样能构成作品特殊的艺术魅力

根据信息论的一般原理,一个物体能够对人们产生刺激的根本原因,在于这个物体能产生信息的新颖量。通俗地说,就是这个物体对人们产生剌激的信息中可以提供许多新的、未知的东西。信息论的创始人申农曾提出一个数学公式来计算这种信息的新颖量:

这个公式里,我们知道一个物体对人们产生的信息剌激量可以用数学公式来度量。因而在文学艺术领域里,无论是篇幅宏伟的史诗巨著,还是制式精短的艺术珍品,它们都有一种共同的要素,这就是对读者都可发生作用的审美信息量。

然而信息论美学的第一个研究结果是:“艺术作品能适应于个体的基础之一,是这一信息或组合必须达到最优化。”(见姜国庆《信息论美学初探》《文学研究新方法论》第134页,江西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这个信息组合的最优化,指的是艺术品信息的新颖度与可理解性之间的关系。信息论美学认为:当一篇艺术品的新颖度与可理解性达到最优组合时才能形成对读者的审美刺激。因为这二者在艺术欣赏过程中恰好构成反比例:越是新的东西,就越难理解,而完全能够理解的东西,它同时又是完全陈旧的。因此,人们就不能期望一部艺术作品完全是新颖的(譬如说用一整套科学术语写成的某个专门领域的生活的作品,对于非专业的读者来说,它的信息就完全是新的),如果那样便意味着读者完全不可理解;同时,读者又不能期待艺术品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如果那样艺术品的信息对读者来说便毫无信息的新颖可言了。信息论美学的这个原理给我们提供了一个这样的启示:一部小说,无论是长中短篇小说,还是微型小说,它们所包含的一般信息量,可以排除在我们的研究之外,我们研究的应该是这篇小说信息的新颖度和可理解性之间的最优组合。一篇小说如果在读者能够理解的同时又带上了一定的新颖的信息,那么它就可以对读者产生审美剌激。长篇小说有这种最佳组合构成的审美刺激,微型小说同样也有这种最佳组合而构成的审美刺激。因此,我们判断一部小说的艺术价值,便可以不考虑它的篇幅大小,不考虑它容纳的信息数量,而是考虑它的信息质,即它的信息新颖度和可理解性之间的最佳组合形成的审美刺激。

如果一个篇幅极短的微型小说实现了信息新颖度和可理解性之间的最优组合,那么我们在极短暂的审美阅读中一下便感受到了它的审美刺激。这种短时间获得高效率的审美刺激,我们便叫“速率刺激”。“速率审美剌激”和“一般审美刺激”,就成为微型小说和一般长中短篇小说的区别。“速率审美刺激”也就成为微型小说特殊魅力产生的根源,成为实现现代人“审美经济原则”的根本基础。考察古今中外的微型小说作品,我们发现了一个这样的带规律性的现象:微型小说一般都是选择有艺术变化和反差的人与事来做描写对象,微型小说一般都是在它极精短的篇幅里制造和完成这艺术的大变化和大反差。微型小说的叙事将有变化,这就是我们完全可理解的信息要素;但是微型小说的叙事该怎么变化,这就包涵了微型小说的新颖信息。越是高明的微型小说作家,他就越是让读者猜不出故事的变化结局。这样,许多情节式的微型小说都是有意识地通过短时间的叙述,创造一个既出意料又在情理的故事。

譬如孙方友的《女匪》(见《小小说选刊》1990年第6期,1989——1990年度全国优秀小小说获奖作品),陈洲一富商的独生子被女匪首绑了票,但谁也没料到:这个女匪首还是个知书识礼、极富人情味的大家闺秀;这个女匪首不仅绑了富商独子的肉体,而且更绑走了这个富商独子的心灵。譬如美国作家维克托·坎宁的作品《女人不可信》(见李兴桥《小小说艺术论》第102页,中国华侨出版公司1990年版),霍勒斯正在偷窃一家富豪的保险箱,没料到这家富豪的太太回来了,这家富豪太太不但不报警,反而请霍勒斯帮她打开保险箱取走珠宝,谁也没想到,这个富豪太太竟是个更大更精明的小偷。

这些作品通过精巧的构思,创造了既出意料又在情理的艺术情节,它不但在刹那间的阅读中让读者了解了事情的真相,而且还提供了许多意料不到的新颖信息,让一个精致玲珑的艺术珍品对读者形成了令人难忘、促人回味的速率剌激。这就是精短作品独有的艺术魅力。

 

精短显示艺术才华

有一种新的文学观念正在悄悄地影响着、改变着作家的创作心理。作为一个真正优秀的小说作家,他既可以在史诗般的长篇巨著中,通过全面地反映那个时代来显示自己的艺术才华,他同样也可以在精美玲珑的短小篇幅的作品中,通过深刻地揭示某一方面的生活本质来显示自己的艺术才华。作家铸建艺术的“万里长城”和雕刻艺术的“山水盆景”,这里付出的创造的智慧和心血具有同等的美学价值。微型小说作家孙方友曾说过一段饶有兴味的话:“我至今说不清陈佩斯演了什么电影,但对他的小品我可以如数家珍。我们小小说作者可以在陈佩斯因演小品而成为著名演员的事实里获得很有益的启示。”(见《小小说选刊》1990年第10期)。俄国作家契诃夫曾经不无自豪地说过:“我能长话短说。”把内涵丰富的“长话”浓缩在“短说”的形式里,这就是作者的才气,这种才气能够真正产生艺术作品的质量。

为什么精短、简练也能显示作者的艺术才华?

信息论美学有一项研究步骤,就是要研究“强制这些符号(即各种审美信息)进行组合的那些规律。”(见《文学研究新方法论》第133页,江西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这个研究对象告诉我们,除了艺术品本身的最佳信息组合可以产生审美刺激外,创作主体在构成这个最佳信息组合时有相当多的艺术规律和艺术技巧需要我们展开深入的探讨。创作主体不同,那么它使用那些组合信息的技巧和手法就不一样,因而它最终构成的审美速率刺激也有高低强弱的不同。越是有才华的作家,那么他在使各种审美信息达到最优化组合方面就有越高明、有效的技法,他越是能够在精短的艺术篇幅里形成最大的速率剌激。歌德说过,“在限制中才显出能手,只有法则给我们自由。”而在微型小说精短篇幅里能够突破限制,体现出微型小说独有的速率刺激,这正是创作高手有才华的集中体现。

精短作品中速率刺激的产生一方面与创作主体的艺术技巧和方法有紧密的联系,另一方面它也与创作主体对审美信息(即精短作品的写作素材)的发现、选择也有极大的关系。有才华的作家,他具有高尔基说的“用语简短而涵义深远”的本领,他能够以独具的慧眼,在一般人感觉不到或者一般人熟视无睹的事物中捕捉到独特的感受和体验,他极善于把那些揭示生活真谛的素材化为微型小说的题材。高质量的选材往往是和作家高水平的艺术修养和创作才能紧密相连的。所以我们也才能理解:在一个路边围观实际并不存在的白老鼠事件中,沈善增从中提炼了一个揭示民族“伟大的愚蠢”的弱点的深刻主题。(见《路口》,《世界华文微型小说大成》第191页,上海文艺出版社1992年版)。在一个违心认错的故事中,白小易却发现了人类深层的消极心理和潜意识。(见《客厅里的爆炸》,《世界华文微型小说大成》第38页,上海文艺出版社1992年版)。

因此,在精短的作品中要想创造高效率的审美刺激,它需要作家独到的艺术才能;在精短的作品中追求这种高质量的选材和精湛的艺术技巧,它可以锤炼一个作家的艺术才能。江曾培说:“精练,是才能的姐妹。”(见《微型小说初论》,《微型小说艺术初探》第27页,河南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这句话十分精到地说明了精短的微型小说同样可以显示、同样可以锻炼一个作家的艺术才华。

 

精短刷新阅读心理

信息论美学有一个发展方向:它不仅要研究信息量,而且要研究多余的信息量。信息论美学认为:凡是艺术作品,都必须含有一定的多余的信息量。(见《文学研究新方法论》第187页,江西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这个原则在现代艺术中显得尤为重要,随着科学技术日益渗透进艺术创作中,各个艺术门类(如小说、戏剧、影视、绘画、音乐……等),都以其高度成熟的形态进入到现代人的艺术鉴赏中。现代读者的艺术鉴赏力是以往任何一个历史时期的读者都无法比拟的。现代读者对现代艺术的要求越来越高。现代读者对现代艺术要求简练的同时,也要求它的含蓄。因而现代艺术的一个重大发展趋势,就是它越来越讲究调动读者的艺术想象力来参与创作。于是,怎样在艺术作品中追求更多的“多余信息量",追求高质量的艺术含蓄,也成为现代有才华的作家努力的一个方向。在微型小说这种精短的文体中,艺术特有的限制使它比以往任何一种小说文种都要注重它的深层审美信息,都要更加讲究艺术含蓄美。这样,读者在阅读这种精短的小说作品时,能够调动自己的经历,运用自己所掌握的知识去领会作品深层的审美信息,和作者一道共同参与作品形象的创造,获得比在一般小说中不曾体味到的独特情趣。因此,这种精短的微型小说文体在当代能够蓬勃发展,是与当代读者审美心理发生了改变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

中国现当代的微型小说在经历了三起三落后,现在正处在强劲的第四次兴旺繁荣期。这是小说文体发展的历史必然与现实需求相结合形成的艺术轨迹。正确地把握微型小说在当代繁荣的原因,对于我们科学地总结这种小说文体的艺术规律,促进这种小说文体更长足的进步和更大规模的繁荣,是十分必要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微型小说精品赏析
《微型小说研究》教学大纲(1)
小小说是一粒米上雕刻的大千世界
张兴安: 微型小说“布白”艺术的审美意义
微型小说情节技巧
故事讲多少:微型小说的叙述结构(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