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向失败致敬(连载四)——温故知新 在纠错中学习

本文作者江滨从2007年开始炒股至今,历经A股完整的牛熊轮回。在十多载股市沉浮当中,他不断的经历失败、分析失败,最终摸索出一套炒股模型来减少失败。


在文中,江滨系统性的回顾了自己在股市中所有的失败经历,以及他和好友Moshi完善交易模型的一个过程。他希望通过对自己过往失败案例的分析,加深大家对股市的理解,提醒大家在股市中少犯错误,顽强生存下来。


认真对待自己的投资


炒股票用的是自己辛苦挣来的钱,或者其他地方省下来的钱。虽然现在都面对电脑、手机,动动手指头就能进行交易。但不能把这当作game,玩了就算。必须认真对待,制定计划,执行计划。


我和Moshi一起研究、思考、讨论,哪怕看上去是可笑的观点。比如,我们发现,有些牛股会在周二、周三选择突破,然后一骑红尘。我们就统计了更多表现优异的股票的飙升时间。发现,牛股的突破,与星期几无关。


当然,大盘的暴跌也与星期几无关。如果说存在“黑色星期五”的魔咒,那么查阅一下可以发现,A股中,除了星期六和星期天,其他都被黑过。


书店里,关于股市的书籍非常多。既有股海老法师的跌宕自传,也有股海名家的代表理论,还有很多抓人眼球的“擒牛股”、“骑黑马”、“抓涨停”的法宝。


这些书聚集了前人、当代能人的成功秘笈,但还是没有找到一套理论能够完整地指导我实现财富自由,没有一本书的理论能够引领我去实现那诱人的“复利模式”。


2008年之后,我和Moshi一直在研究历史上的顶部是否有相似点。从媒体铺天盖地的报道以及股民的网络留言来看,似乎很少有人/机构能够幸免。但是,既然华尔街一些名家多次躲过了股灾,那么所谓的股灾,在来临之前应该有一些迹象。


我们不仅花大量时间去研究过去的顶部迹象,还在之后几年中,不停地实际交易去验证自己的判断。


我们的学习资料中,没有“擒黑马”、“抓涨停”之类的秘笈。因为我们不相信有这样的股神。


如果真有这样的高手,那起码也是月收益+20%,5年间资产升值达5万倍的大牛人。但是这样的股神似乎并不存在。


我们倾向于静下心来,一边通过书籍向华尔街的伟人们学习,一边继续在股海中实战演练,不断地复盘。在这一学习过程中,我们始终带着以下疑问在探索:


对趋势的认识、理解。(我们发现均线有助于对趋势确立的理解。成交量的持续配合与否是趋势变化、延续的重要参数)


大盘趋势的反转、延续,是否能够对宏观经济及宏观政策进行及时解读、及时反映?


行业热点(热门板块),是否能用基本面分析来探测?


个股的挑选,如何利用基本面分析来探测?有其他方法吗?


温故而知新


在2010-2014,我的炒股业绩依然败多胜少,亏多赢少。这不仅仅是水平使然,也是大盘趋势使然。


在这期间,我开始花精力整理过往的交易记录并且试图从中找出自己的问题点。我们经常将自己过往的案例打印出来,重新审核当时的操作,重新分析其中的失败。


整理过往的记录是一件非常辛苦并且不那么令人愉快的事情。因为看着自己糟糕的业绩,尤其是不断重复地犯错的事实,这令人沮丧。


这也促成但我开始养成了一个好习惯,对之后所进行的交易进行事前的分析和事后的记录。有勇气面对自己过往的失败,面对非常难看的成绩单,这是非常重要的一步。


这些记录并非简单地记录下时间、买入价、买入数量,而是详实地描述了自己的买入原因,当时对大盘及热点的预判及理由,对所要介入个股的选择理由—是因为某些基本面,还是国家政策,还是在形态上感觉出现了上涨信号,哪怕仅仅是因为从某条新闻得到了“启发”。


卖出后,还会记录下这次交易的评估,包括这次交易非常令人心痛之类的描述。我认为,股市是鲜活的,其间的每一笔交易也都是充满活力的。无论是逐利的贪婪也好,割肉的痛楚也罢,情绪的变动也会影响当时的操作。


通过分析失败案例的过程,我希望自己能够意识到,股市赚钱不易。我深信,只要贪欲还在,我反复经历过的这些失败,仍然会在很多人身上,再次反复出现。


很多次看过书后,虽然会不断反省,但是在实际操作时,依然会难以抑制冲动,重蹈覆辙。失败并不可怕,也不可耻。股市操作的难度,确实比想象中的要高,这种难度对任何人都一样。


我和Moshi有时候也调侃,这种操作记录犹如我们学生时代的实验报告。先通过基础知识构建了理论(在股票上就是操作模型、基本面选股、技术面择时),我们又用实际的买入、持有、卖出来验证自己的成败。


多数情况虽然失败了,事后我和Moshi会讨论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我们会讨论,融合了华尔街名家的理论的模型为什么会接连遭遇失败。是理论有误,还是我们的模型构建有问题,亦或是我们自身对理论的理解不准确。


即便是一些书籍上的理论,我们也从一开始的照搬变成了质疑。我们参考书本的知识,结合自己的观察与思考,佐证了很多理论与现象。


思考与反省,是自我提升的重要手段。尤其是,我会分析以前的一些“赚钱”的案例,了解当时的成功是必然,还是偶然。每一次复习(复盘),都会比前一次有更深入的认识。


我们一开始试图专心探索“成功模型”,但后来渐渐地更加专注分析我们自己过往操作中的错误操作、错误思路。这些工作今后也会一直持续下去,不设学时,也没有“毕业季”。


在反复讨论和反复操作后,我们的操作模型趋于成熟,并且在2014年的牛市,及2015年的股灾中得到了检验。


股市中,没有什么比自己的失败更金贵的了。整理与分析过往的失败案例可能比学习成功方法来得更为迫切。


我们可能在过往的很多次交易中因为自己的才干或者运气而积累了不菲收益。但是要令获取的财富灰飞烟灭,荡然无存,仅需一次失败就够了。2015年夏天以及2016年元月的暴跌就诞生了很多活生生的案例。


这周而复始的三轮暴跌使得很多人都遭遇了股票投资的滑铁卢。大家在2014年至2015年的牛市中品尝到了胜利的滋味儿,在不断取得快速收益的时候逐渐加大了仓位,甚至利用融资或者其他各种方法携带更多资金入场。这个逻辑本身没有问题。


在一个项目上,或者一个模式上获得巨大成功后,追加资金扩大经营范围,这是非常正常的做法。


但是,股市就是这么诡异的东西,如果不时刻保持警惕,那么很难辨识眼前的是猎物还是诱饵。我们需要自己分析2015年及2016年自己失败的原因。


如果只是归咎于“股灾”或者“政策失误”,那么恐怕今后就很难有东山再起的机会。


基本面分析—比蜀道难


我和Moshi的股票操作模型中,没有确定基本面分析的因素。因为,我们摸索的一些手法始终没有得到有效验证。


基本面分析,一开始就是我和Moshi探索的操作模型中的重要因素。我们曾经从以下几点来试图掌握上市企业的基本面信息。


1、宏观经济之一。政府部门(比如,国家统计局)的统计数据。


2、宏观经济之二。根据知名的经济学家,尤其是一些国家智囊机构的经济学家发表的文章以及统计数据。


3、上市企业之一。对公开数据(比如股票软件或者网站公开的一些经营数据)进行再分析。


4、上市企业之二。根据一些机构(比如,基金公司)的企业调研。


公开信息(比如财经类媒体、股票软件)中是否有基本面信息呢?有,但是既不及时,也不能保证真实。


即便是美国、日本、德国这样的法制健全、监管严厉的发达国家,也还是会发生安然事件、东芝财务丑闻、大众汽车排污数据作假等事件。


作为普通散户,我们该从什么渠道,利用什么方式能够了解到直接与未来股价走势关联的第一手基本面数据呢?


我们也关注国内的证券公司,投资团队。因为那里汇集了国内最优秀的金融人才,可惜的是,没有一个团队显示出能够保持稳健的高收益,尤其是在行情顶部时,都无法逃顶成功。


倒是在2015年下半年,不断地传出一些知名证券公司的明星管理者锒铛入狱的消息。


如果说,他们以前有能力经常调研到“重组”信息,然后提前埋伏,并最终从连续拉涨停的地方始终获益,说这就是基本面分析的话,那么我和Moshi是不具备这种分析能力的。绝大多数普通散户也是没有这种能力的。


那么,能否从巴菲特经典案例中能够学到些什么呢?似乎也难以复制。巴菲特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他有一支优秀的团队,既帮他做调研,也协助他与企业谈判。这对于普通散户的我们而言,也不是一个现实的方法。


我在之前的案例中也提到,我在2007年刚入股市时,专注过一份理财刊物,它刊载的“五朵金花”(五个热点板块的代表个股)确实在那轮行情中有不错表现。但是,随后的刊物中,并没有给出其他有价值的操作分析。


最起码,在2008年度,那份刊物并没有提示大家所处的是熊市,应该管控风险。讽刺的是,时至2015年底,这份理财刊物所属报业集团的总裁,因为带领团队对企业进行虚假报道、敲诈勒索,被判实刑。


基本面,尤其是真实的、详尽的基本面,如能及时获取,这对于预判市场热点,预判股价上涨空间非常重要。但是这样的信息,对于我们这样的散户而言,通过什么渠道获取,如何获取,始终是个难以破解的难题。


同样的,股价的真实意义,也是长期以来一直困扰我和Moshi的一道难题。为什么一些垃圾股能够在行情里一飞冲天,为什么一些所谓的绩优蓝筹在熊市里照样一落千丈。


回过头来看2014年10月开始飙升的中国中车(601766) ,可以尝试探究其中的端倪。


中国中车,是2014-2015牛市中当仁不让的明星股。盘面虽然庞大,但是涨幅之迅猛令人咂舌。


其从5元左右的股价,在随后18交易周内飙升至40元/股,涨到了8倍位置 (图4-2)。一家巨无霸型企业,其支撑股价的业绩需要提升至8倍,这是何其艰辛。反过来,该股从39.2元跌到9.36元也只有短短15周(图4-3)。


基本面分析的思路认为,股价通常反应企业的持续盈利状况。


就中国中车而言,即便受益于两家企业的合并,但是合并后企业的基本面要支撑股价在短短一年之内发生如此惊人的过山车行情,这用“基本面”根本无法解释得晴。除非企业本身出现了阿里巴巴与四十大盗那样的传奇故事。


图 4 1. 中国中车(601766),18周之内,从4.96元攀升至39.2元,涨至7.9倍。


 图 4 2. 中国中车(601766),在15周之内从39.2元跌到9.36元,跌至23.9%。


早在2010年,南北车同时上市时,舆论就看好这两家企业,认为他们会在中国的铁路建设中得以壮大。但两支股票的价格还是随着当时的熊市而一路下探。


2014年上半年,两支股同时在3.5元/股-5元/股的价格区间进行了长期、宽幅的震荡。而震荡过程中的量能变化显示了其受到资金面的一直青睐。


随后,伴随股价不断上升,公布了南北车合并,继而公布了需要收购法国庞巴迪(世界三大列车制造商,海外市场是强项)的消息。与以往所有情况一样,所谓的利好消息往往在股价飞天之后才公布。


因此,通过媒体、通过公司公告来获取企业的基本面,了解企业的重大决策,基本上已错过买入时机。


而从事过企业管理的,或者在企业的管理层工作的人应该能够了解,类似于南北车合并这样重大的事件,其酝酿、申报、备案、审批,应该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而这些过程,这些对股东而言最基础的基本面信息,都没有得到及时披露、公开。但是,参与该方案的申报、备案、审批的参与者,他们占尽了信息优势 。


我们一度将基本面分析放在首位,甚至通过翻阅大量媒体数据、财务信息,然后进行核实、计算,结果还是差强人意。


公开的基本面信息看上去好的,股价并未上涨。而一些基本面看上去并不好的,股价的表现却令人诧异。


所以我们认为,仅仅依靠公开数据,公开的调研报告,可能会遭遇陷阱,也会错失机会。


就目前而言,关于基本面分析,我和Moshi实在找不到突破点。我们将无法在这本小册子里向大家介绍行之有效的,得到我们验证的基本面分析法。


设置止损,无条件执行


很多股票老法师都警示了“止损”这一股市操作的铁律。我在刚接触这些法师们的书籍时就能够透彻地领悟这个道理,但是事实上并没有很好地执行。我没有执行有好几个原因。


有些时候,我止损了,但是其后股价又开始大涨,令我后悔不已。还有些时候,不断下跌的股价令我心痛,下不了狠心。


由于大多数情况不止损会带来灾难性后果,所以我觉得还是应该设置一个止损目标,-5%,或者-8%,或者某一个关键位置,比如下跌至20天线,等等。


设置好止损点(止损位置)后,无条件的执行就成了关键。太多时候我们会在止损的执行上给自己很多借口。


是的,如果股票下跌10%,只要不执行卖出交易,那么看上去就只是账面上的损失,似乎还有机会涨回来。而一旦卖掉,就变成了事实上的损失。


但是,如果不能严格地止损,如果总是给自己找很多借口不去执行止损,那么损失就会扩大。


我在2008年就接连遭遇了鑫富药业和广船国际的案例中已经提到。这里可以看看大家都熟悉的2016年1月开始的那轮下跌,很能说明问题。


2016年的元月,注定要在中国的A股历史上载入浓浓一笔。


 图 4 3. 上证指数(2016年1月的熔断及随后的走势)。1月4日于1月7日的熔断之间,是1月5日与1月6日的连续两个反弹日。


2015年6月开启的暴跌模式并没有过去多久,但是其造成的损失和伤痛似乎已经有些淡忘。


很多人开始沉浸在2015年8月底开启的反弹的欣喜中,2016年1月4日,2016年的第一个交易日,A股交易半天后触发熔断。午后沪深300指数,迅速跌至5.05%,触发5%熔断阀值,停牌15分钟后,跌幅达到了7%,致使当日股市彻底熔断。


所有板块重挫,个股更是再次上演千股跌停。而即便是那些没有跌停的个股,因为熔断导致交易停止,也不能进行买卖。


这从来没有见识过的一幕,立即在市场上引发了恐慌。很多人抱怨熔断来得太猛烈,没能来得及卖掉,阻断了股民们止损纠错的机会。


但是,在随后的1月5日、1月6日的反弹中,之前感叹没来得及出逃的人,继续呆在市场里,甚至还有人加仓抢了反弹。然而,市场在随后的1月7日迎来了更加迅猛的熔断。


这次,交易时间加在一起只有不到15分钟,再一次演绎千股跌停。随后,1月7日夜间,在广大机构的压力下,证监会取消了熔断机制。


但是很多股民并没有在随后的缓和期降低仓位,其结果是在接下来的又一波下跌中扩大了损失。


从2016年1月的基金净值急剧下跌可以看出,很多机构也在2015年11月-12月之间保持了高仓位。这种高仓位的运行,在2016年新年伊始的超级暴跌模式下损失严重,也给市场造成了剧烈恐慌和冲击。


媒体渲染了1月4日的熔断造成的千股跌停以及股民们“想卖却卖不掉”的抱怨。但是,随后连续两天的“触底反弹”却并没有使大家抓紧时机及时止损,相反又引来了“抄底”的呼声。


紧接着,下一个交易日,1月7日,A股更是在上午10:00之前,因为触发了2次熔断,而导致全天交易结束,并再次上演千股瞬间跌停的场面(去除第一次熔断后的15分钟交易停止,当天真实交易时间不足15分钟)。恐慌及“想卖却卖不掉”的抱怨再次充斥了市场。


在民意面前,监管层叫停了熔断机制,A股在下一个交易日的1月8日有了反弹。如果止损纪律明确,操作坚决的话,在这之后应该及时、无条件清仓,但是很多人已经陷入了温水煮青蛙的状态,并认为,或者是安慰自己,接下来应该不会再跌了。


事实上,市场上很多知名人士,既有首席股评师,也有首席宏观经济学家,都开始发声,认为A股已经探底,认为A股已经回归正常。


但结果却是,经历了1月8日的短暂反弹后,A股继续下跌,至当月结束,上证指数继续又下跌了12.4%,最多的时候(1月27日的当月最低点),跌幅更是达到了15.6%。如果能够坚决执行止损,那么即使没有能够判断出于2015年11月-12月之间形成的顶部,那么也应该能够从2016年1月的巨大损失中保护自己。


我和Moshi所知道的一位基金经理(高手),他因为某些原因没能识别出2015年11月-12月期间形成的市场顶部,而高仓位地运行着一个信托产品,导致新年伊始遭受了损失。但是他随后立即将产品仓位从70%以上降低至10%,这使得他的产品在随后将近一整个月的暴跌中,得到了保护。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任何一个高手,都有可能失误,再高明的军事指挥官也难免一不小心上了对手的圈套。但是,面对突变,接下了应该坚决止损,退出市场静观其变、反思自己。


市场总是能给出“止损”的机会,即便连续两次熔断期间,哪怕是机构也有机会减仓,问题只是,自己到底有没有设定止损,自己到底是不是严格执行。


犹如人生,成长过程中,不停地失败,然后从失败中学习,在失败中成长。但是,股市中有一个失败无论如何要极力避免,那就是“全军覆没”。


无论白领、蓝领,亦或是在校生,拿出一部分精力及积蓄投入股市的学习、实践,都是可行的。但是决不能出现“决一死战”,“拼一把”的心态。一定要避免全仓操作,避免不设止损的做法。


向下平摊成本—做低成本的方法不可取


与止损相对应的,是“做低成本”的思路及做法。很庆幸,我虽然犯了很多错误,但是这个错误从一开始就意识到不能犯。


有一位新股民,在2015年4月份时,开户进入股市。一出手就买了中国南车/601766(后改名为中国中车),买入价格为22元/股。由于那时中国南车非常疯狂,所以短短几日他就收获了30%的利润。尝到甜头后,继续加仓买入,并宣布当股价到达40元/股的时候采摘胜利果实。


但是上帝开了个玩笑,中国南车到了39.35/股后没有继续上行,而是掉头向下。5月6日是停牌前一日(5月7日开始停牌),收跌-7.33%,以29.33元/股收盘。和很多中国南车/中国北车的拥趸一样,大家期盼复牌后股价能够继续上涨。


6月8日重新复牌后股价一度有了小幅反弹,但是整体显现了一个顶部迹象,并且形成了下行趋势。


那位熟人,既没有在跌破22元前止盈(22元/股是他第一次仓的成本价,考虑到他上涨30%后又再次加仓,那么整体成本应该高于22元),也没有在20元左右止损,反而随着股价下跌而继续买入,并称之为“补仓”。他的理由是,越跌越买,可以摊低成本。


结果,随着6月中旬股市迅速下跌,“中国南车”的股价再也没有起来。假设他在20元/股、15元/股、12元/股处不停“补仓”,并使得原先的22元/股的成本不断下降,但是,另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当股价于2016年1月份跌至10元/股时,他22元/股的那部分,每股跌了12元,跌幅为55%;20元买入的部分,每股跌了10元/股,跌幅为50%;即便是刚刚买入不久的12元/股那部分,也跌了2元/股,跌幅为16.7%。到2016年12月最后一个交易日,该股收盘于9.77元。


 图 4 4. 中国中车的周k图。


从这位新股民在中国南车的操作中可以看到,向下摊平股价的做法,存在很大风险,不是一个可取的方法。其原因汇总如下:


1、股价下降,损失较高时,说明自己的判断或者股价的走势有了问题。此时应该及时止损。


2、向下平摊股价的做法,错过了对原有操作进行止损、纠错的机会,反而导致错误的路上越走越远。


3、看上去向下平摊了成本,股价不需要回升到最高的买入点也能回本,但是这支股票是否还有机会,这个谁也说不清。


4. 将自己越来越多的资金投入到一个不断亏损的股票,只会使损失越来越多。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股市中应切记的教训
股市,满仓股民何去何从
交易体系
A股股民被冻僵 70%不愿意交易
07年入市从100万做到30万,又从30...
下狠手!A股迎来大利好?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