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百病饮食宜忌(3)內科疾病饮食宜忌(下)

31.過敏性紫癜
            過敏性紫癜又稱為出血性毛細血管中毒症或舍-亨氏綜合征,是較常見的一種微血管變態反應性出血性疾病。此病是一種全身性血管性疾病,是由於小動脈和毛細血管對某些物質發生的過敏反應。
            基本的病變是廣泛的毛細血管及小動脈無菌性炎症反應,引起血管壁通透性增高及滲出性出血和水腫,這些變化可累及皮膚、粘膜、胃腸道、關節和腎臟,引起相應的症狀,如皮膚淤點、紫癜,多出現于下肢關節周圍及臀部,常對稱分佈;有陣發性腹絞痛或鈍痛,可併發腹瀉、嘔吐、便血;關節腫痛、積液、發熱多見於膝、腕、肘、踝等關節。引起過敏的因素有:細菌、病毒、寄生蟲等感染;魚、蝦、蟹、蛋、牛奶等蛋白質食物;抗菌素、磺胺等藥物以及植物花粉、昆蟲咬傷等。
            【宜】
            (1)飲食宜清淡易消化、富有營養和維生素,特別是維生素C。
            (2)出血多致貧血者宜多吃富含鐵劑、維生素B12、葉酸的食物,如動物肝、豬心、豬肚、瘦肉、蛋黃、菠菜、芹菜、油菜、莧菜、薺菜、番茄、杏、桃、李、葡萄乾、紅棗、橘子、柚子、無花果等。
            (3)宜多吃富含維生素C和膠原蛋白質的食物,包括新鮮蔬菜、水果、酸果、豬蹄、蹄筋等。


            【忌】
            (1)忌蝦、蟹、貝類、海魚甚至牛奶、蛋等易引起過敏反應的異體蛋白。
            (2)忌食公雞、鵝、豬頭肉、海腥等發物。
            (3)忌煙、酒。
            (4)忌辛辣刺激性食物。


            32.單純性甲狀腺腫
            單純性甲狀腺腫是因為缺碘、致甲狀腺物質或酶缺陷等原因所致的代償性甲狀腺腫大,一般不伴有甲狀腺功能改變。缺碘是地方性甲狀腺腫的主要原因,流行地區的飲水、食鹽和食物中含碘量均較低,以碘化食鹽可防治甲狀腺腫大。蘿蔔類、黃豆、白菜等蔬菜中均含有致甲狀腺腫物質;硫脲類、磺胺類等藥物可抑制甲狀腺激素的合成,引起甲狀腺腫;合成甲狀腺激素所需的酶系有先天性缺陷,也可影響甲狀腺激素的合成引起甲狀腺腫。此病起病緩慢,常無自覺症狀。甲狀腺腫大常始於青春期,呈彌漫性腫大、質軟,嚴重者腫大如嬰兒頭。主要表現為局部壓迫症狀:乾咳、聲嘶、呼吸或吞咽困難。
            【宜】
            (1)宜多吃含碘豐富的食物,如海帶、海藻、紫菜、髮菜、海魚、蝦皮、海蜇、海魚、蛤蜊、雞蛋、豬頭肉。
            (2)宜多吃富含維生素C的新鮮蔬菜、水果。
            【忌】
            (1)忌捲心菜,因捲心菜含有氰化物,抑制碘的吸收。
            (2)忌煙、酒。
            (3)忌辛辣刺激性食物。


            33.甲狀腺功能亢進
            甲亢是甲狀腺功能亢進症的簡稱,是指甲狀腺功能增高、分泌激素增多所致的一組常見的內分泌病。此病為自身免疫病,由於體內調節功能有遺傳性缺陷,當身體受精神刺激、感染等影響時,應急產生大量抗體,刺激甲狀腺而導致甲亢。此病多見於女性。
            患者怕熱多汗、體重減輕、疲乏無力、工作效率銳減,常神經過敏、易於激動、煩躁多慮、失眠緊張、思想不集中、手指震顫;胸悶、心悸、氣促、稍一活動後更加劇,嚴重者導致甲亢性心臟病:心動過速、心律失常、心臟可聽到雜音;患者食欲亢進但體重明顯減輕,為此病特徵。甲亢病人大便頻繁甚而慢性腹瀉,女性可有月經減少或閉經,男性則常有陽痿。檢查可見甲狀腺呈彌漫性腫大,雙側對稱呈蝶,隨吞咽上下移動,部分病人有眼球向前突出的症狀。
            【宜】
            (1)宜食含高熱量、高維生素、足夠蛋白質和糖類的食物,宜多吃新鮮蔬菜、水果及含鈣質多的奶類、魚蝦等食物。
            (2)宜用性味平和、平補清補類食物,如穀類、豆類、水果、蔬菜,常吃生梨、生藕、芹菜、百合、鱉、鴨子、鴨蛋、黑魚、野鴨、蚌肉、瓜菜類。
            【忌】
            (1)忌煙、酒。
            (2)忌刺激、辛辣、興奮、提神的食物,如蔥、蒜、薑、花椒、咖啡、可哥等。
            (3)忌油煎、燒烤等燥熱性及油膩食物。


            34.肝豆狀核變性
            肝豆狀核變性又稱威爾遜病,是一種常染色體隱性遺傳的銅代謝障礙所引起的肝硬化和腦變性疾病。正常人每日自飲食中攝入銅量約2~5毫克,進入肝臟經膽道由腸道排出。患者膽道排銅發生缺陷,過量的游離銅沉積於組織,引起肝、腦、腎等器官的損害。此病多在10~20歲間起病,肢體隨意運動、震顫,面容缺乏表情如"面具臉"樣,有不能自製的哭笑、口角流涎、吞咽困難。多數病人有肝硬化,卻無肝臟損害的表現,可有骨質疏鬆、多發性骨折。角膜邊緣與鞏膜交界處常有金黃色或綠褐色色素環,是此病的一個重要體征。此病多為隱匿起病,進展緩慢,如不積極治療,多繼續發展,最後因肝功能衰竭或併發感染而死亡。
            【宜】
            (1)飲食宜低蛋白、低糖、低銅,清淡易消化。
            (2)宜多選用含銅量低的食品,如粗米、粗面、蕎麥、小米、玉米、高粱、牛奶、豇豆、土豆、白蘿蔔、胡蘿蔔、芥蘭、荸薺、藕、芹菜、南瓜、瓢兒菜、鯽魚、鰱魚、墨魚、黃魚、鱈魚、青魚、鯿魚、鱸魚、梭魚、大馬哈魚、鰻魚、帶魚、黃鱔、泥鰍等。
            【忌】
            (1)忌含銅量高的食物,包括麥片、葵花籽、幹豆、芝麻、核桃、動物肝、腎及豬肉、龍蝦、蟹、綠葉蔬菜(青菜、菠菜等)。
            (2)忌飲食過飽、大吃大喝,以免加重肝臟、胃腸道負擔。


            35.面癱
            面癱常由面神經炎引起,又叫面神經麻痹,是莖乳突孔內急性非化膿性的炎症,引起周圍性面神經麻痹。此病確切的病因尚不明確,任何年齡都可發病,但以20~40歲最為多見,男性略多,絕大多數為一側性,通常急性起病,一側面部表情肌突然癱瘓,往往在清晨起床洗臉漱口時發現口角歪斜、面肌麻痹。表現為病側額紋消失、眼裂擴大、鼻唇溝平坦、口角下垂、面部被牽向健側。病側不能皺額、蹙眉、閉目、露齒、鼓氣。吹口哨時漏氣,並有食物殘留、淌口水。通常在起病後1~2周內開始恢復,大約75%的病人在幾周內可基本恢復正常。
            【宜】
            (1)飲食宜清淡、易消化、富營養,多食果汁、菜湯、肉湯、蛋湯、乳類;急性期宜進流質、半流質,以避免面部肌肉運動。
            (2)宜多吃具有清涼作用的食物:菊花腦、馬蘭頭、枸杞頭、小白菜、冬瓜湯、絲瓜湯等及新鮮蔬菜、水果,但宜做成泥、汁、湯。
            (3)宜吃具治療作用食物:鱔魚血、鯉魚血、鱉魚血、雄雞血、嫩黃牛肉等。
            站長補充:活鱔魚血塗抹在患側的臉上,療效迅速。
            【忌】
            (1)忌煙及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蔥、蒜、薑、韭菜、花椒、辣椒等。
            (2)忌油炸燒烤、肥膩厚味食物。
            (3)忌堅硬、粘滯,不易消化食物。
            (4)忌含粗纖維多的食物。


            36.神經衰弱
            神經衰弱是一種常見的神經官能症,多見於中青年,以腦力勞動者居多。患者常覺腦力和體力不足、容易疲勞、工作效率低下、常有頭痛等軀體不適和睡眠障礙,但無器質性病變存在。多數病人身體瘦弱、植物神經易興奮、血壓常偏低。性格多不開朗,有膽怯、自卑、敏感、多慮、依賴性強、缺乏自信等特點。與此病發病有關的精神因素包括工作和學習過度緊張、生活長期無規律、思想矛盾持久不能解決以及思想負擔和不愉快情緒。因此,個性有缺陷、有慢性軀體疾病者,在外界因素影響下較易發病。
            此病主要的症狀有:易疲勞、易興奮、易激動發怒、睡眠障礙、頭暈、耳鳴、注意力不集中、健忘、頭頸部肌肉緊張性疼痛、植物神經功能紊亂。大多起病徐緩、病程長,常有波動。
            【宜】
            (1)宜食清淡、易消化、營養豐富的食物,補充維生素,如:瘦肉、雞肉、鴨肉和動物內臟(尤其是心、腦)、魚類、蛋類、豆類及新鮮蔬菜、水果。
            (2)宜多食具有寧心安神、促進睡眠的食物,如小麥、小米、大棗、酸棗、百合、核桃、蓮肉、桂圓、桑椹、芡實、蓮子、蓮心、牛奶等。【忌】
            (1)忌辛辣刺激性、溫燥食物,如胡椒、辣椒、蔥、蒜、薑及油煎、燒烤食物。
            (2)忌煙、酒,少飲咖啡、可哥、濃茶等提神、興奮飲料。
            (3)忌晚餐過飽或過少,影響睡眠。
            (4)忌睡前喝濃茶等興奮性飲料。


            37.老年性癡呆
            老年性癡呆是一組慢性進行性神經衰退性疾病,臨床表現為癡呆綜合征,病理改變以大腦的變性和萎縮為主。此病起病徐緩,早期表現為性格改變,記憶力減退、任性、固執自私、不喜與人交往、對家人冷漠、易怒、多疑、睡眠節律改變。進一步則發展為智慧活動全面減退,舉止幼稚、不知羞恥、收集廢物、不識饑飽。後期生活不能自理,臥床不起,大、小便失禁,發音含糊,口齒不清、言語雜亂,經常重複一些無意義的動作。一般在4~5年內進入嚴重癡呆。
            【宜】
            (1)宜食清淡、易消化、高營養素、維生素食物,宜選用含優質蛋白質的食物,如乳類、蛋、肉、魚、動物肝臟、豆類與豆製品。
            (2)宜多食新鮮蔬菜和水果,特別是黃綠葉的蔬菜。
            (3)宜多食具有治療作用的食物,如羊腦、豬腦、豬心、豬血、紫菜、瘦肉、豌豆、桂圓、紅棗、酸棗等。
            【忌】
            (1)忌煙、酒,二者均會導致腦動脈收縮、狹窄。
            (2)忌肥膩、油煎、燒烤食物。
            (3)忌高脂肪和高膽固醇食物,以免加重動脈硬化,如蛋黃、魚子、海鮮、動物內臟。


            38.腦動脈硬化症
            腦動脈硬化症是由於腦動脈硬化致使腦動脈壁逐漸增厚、管腔變窄、管壁彈性降低,造成腦組織的缺血、缺氧、梗塞、軟化灶,導致腦功能進行性衰退和出現神經系統損害體征。
            多數病人有高血壓及高血脂症,起病多緩慢,呈階梯型的智能衰退。早期有頭暈、頭痛、注意力不集中、記憶力減退、疲乏、失眠或嗜睡、手足發麻,但人格和判斷、推理、計算能力、自知力在相當長的時期保持良好。後期病人情緒不穩、易激動、喜怒無常,有被害、誇大、抑鬱、疑病等症狀,夜間可有譫妄或激越發作。晚期可見強制性哭笑,或情感淡漠及明顯癡呆。急性起病者可在一次或數次短暫腦缺血性發作後,突然發生譫妄狀態,發生過後出現人格和智慧障礙。此病病程常呈跳躍性加劇和不完全性緩解,為本病的特徵,腦電圖常呈明顯的異常。
            【宜】
            (1)飲食宜清淡、易消化,減少熱量、控制體重,少量多餐,不宜過飽,減少飽和脂肪酸的攝入,少吃精糖(白糖、葡萄糖、蜂蜜、糖果等)。
            (2)宜多吃新鮮蔬菜和水果,如芹菜、油菜、茭瓜、番茄、馬蘭頭、山楂、柿子、香蕉、椰子、桃、西瓜、荸薺、桑椹等,以及海帶、淡菜、茼蒿、菊花腦、海蜇、鴨蛋、蓮子、黑芝麻、黑木耳、大棗等。
            (3)宜飲茶。可飲少量低度酒。
            【忌】
            (1)忌煙、烈性酒。
            (2)忌咖啡、可哥、蔥、蒜、薑、花椒、辣椒、狗肉等辛辣刺激、燥熱、提神食物和飲料。
            (3)忌肥肉、動物內臟、海腥等肥膩、高膽固醇食物。


            39.紅斑性狼瘡
            紅斑性狼瘡是一種自身免疫性炎症性結締組織病,多發于青年女性,累及全身多個臟器,多數起病緩慢,呈亞急性和慢性經過,少數急性,緩解與復發交替出現。紅斑性狼瘡又分為盤狀紅斑狼瘡和系統性紅斑狼瘡,兩種類型可以互相轉化。盤狀紅斑狼瘡為皮膚紅色斑,呈圓形或不規則型,多發生於面部,也可累及胸、臂、手足背、足跟等部位。系統性紅斑狼瘡則侵及多個器官,臨床表現有皮疹、發熱、關節腫脹、蛋白尿、心包炎、心肌炎、胸膜炎、胞腔積液、食欲減退、貧血。損及中樞系統則有相應的表現,晚期常因呼吸衰竭和尿毒癥死亡。
            【宜】
            (1)熱盛者,宜食清涼、解毒、流質、半流質食物,如果汁、西瓜汁、梨汁、蘆根汁、荸薺汁、綠豆湯、赤小豆湯、金銀花露。宜多吃新鮮蔬菜、水果,如菊花腦、芹菜、薺菜、馬蘭頭等。
            (2)陰虛者,宜多吃養陰生津食物,以酸、甜水果、湯汁為宜,如山楂、果汁、蔗汁、蘆根汁、酸梅湯。甲魚、烏龜等具有滋陰作用,也宜選用。
            【忌】
            (1)忌煙、酒、濃茶、咖啡。
            (2)忌辛辣、溫燥食品,如蔥、蒜、辣椒、韭菜、洋蔥、花椒、桂皮、牛肉、羊肉、馬肉等。
            (3)忌公雞、鵝、豬頭肉、海腥、蝦、蟹等發物。


            40.類風濕性關節炎
            類風濕性關節炎是一種膠原性疾病,主要侵犯全身小關節。美國風濕病協會制訂的類風濕性關節炎診斷依據為:
            ①晨起關節僵硬、持續1小時以上;
            ②一或幾個關節有壓痛或活動後劇痛;
            ③關節周圍軟組織腫脹或有積液;
            ④左右關節呈對稱性腫脹;
            ⑤關節無症狀的間隔短於3個月;
            ⑥骨關節及其周圍出現皮下結節;
            ⑦有骨質疏鬆、軟骨或骨破壞、關節間隙狹窄、關節畸形、強直等X線表現;
            ⑧類風濕因數陽性;
            ⑨滑膜液加入醋酸後,粘蛋白形成不佳;
            10.滑膜活體組織檢查符合類風濕;
            11.類風濕結節活檢呈典型病理改變。
            病症表現見四肢小關節,如指、趾關節呈梭形腫脹變形、曲伸不利、疼痛,也可侵犯腰、膝、肘、肩等關節,但以四肢小關節為多見。
            【宜】
            (1)熱證宜多吃清涼飲食,如金銀花露、菊花茶、薏米、綠豆、豆製品、梨、蘆根等。
            (2)寒濕證宜吃溫性食物,如豬、牛、羊骨頭湯、木瓜、桂皮、薑、藥酒等。
            (3)病情穩定者,宜用補益食品,如雞、鴨、鵝、甲魚、烏龜、蜂王漿,豬、牛、羊骨髓、胡桃、芝麻、桂圓。
            【忌】
            (1)熱證者忌溫性食物,如辣椒、桂皮、薑、酒等。
            (2)寒溫證忌用寒涼性食物,如生冷瓜果、冷凍飲料等。


            41.糖尿病
            糖尿病是因胰島素分泌絕對不足或相對不足引起的一種內分泌-代謝疾病。由於胰島素不足,引起糖、蛋白質、脂肪以及水、電解質代謝紊亂,嚴重時發生酮症酸中毒或其他類型的急性代謝紊亂,常常併發急性感染、肺結核、動脈粥樣硬化、腎動脈硬化、眼底病變及神經病變。
            病人因體內胰島素不足,使血糖利用減少,血糖增高,隨尿排出,由於排糖時需帶走大量水分,所以有"多尿"表現;尿多失水,口渴"多飲";血糖過高,刺激胰島素分泌,食欲常亢進而"多食";糖的利用障礙,組織蛋白分解,日漸消瘦,"體重減少",這就是糖尿病的"三多一少"典型症狀。糖尿病的治療中,飲食調理是重要的環節。
            【宜】
            (1)宜控制糖的攝入,蛋白質和脂肪可以和平時一樣,饑餓時以蔬菜、肉食充饑,可吃雞毛菜、小白菜、大白菜、油菜、青菜、萵筍、空心菜、水芹菜、韭菜、藕、白蘿蔔、番茄、瘦肉、豆類、雞蛋、花生等。
            (2)宜多吃清淡蔬菜和具有治療作用的食品,如山藥、冬瓜、小麥、綠豆、枸杞頭、馬蘭頭、菊花腦、豬肚、豬胰。
            (3)宜以木糖醇、糖精、甜葉菊調味代糖。
            (4)宜用豆油、花生油、茶油、菜籽油、玉米油等素油作烹調油。
            【忌】
            (1)忌白糖、紅糖、冰糖、糖果、果醬、蜜餞、霜淇淋、餅乾、糕點、藕粉、蜂蜜、各種甜點心、紅薯、白薯、團粉、粉絲、土豆、胡蘿蔔、杏仁茶等含糖和澱粉高的食物。
            (2)忌高脂、高膽固醇食物,如蛋黃、動物內臟、魚子、肥肉、豬油、牛油、羊油。
            (3)忌吃或少吃含糖量高的水果、乾果。
            (4)忌煙、酒及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蔥、蒜、薑、花椒、辣椒等。
            (5)忌油炸、燒烤等燥熱性食物。


            42.痛風
            痛風是長期嘌呤代謝障礙、血尿酸增高引起組織損傷的一組疾病,其特點為高尿酸血症伴痛風性急性關節炎反復發作、痛風石沉積、痛風石性慢性關節炎和關節畸形,常累及腎臟引起慢性間質性腎炎和尿酸腎結石形成。
            此病可分為原發性和繼發性兩大類,原發性者病因除少數由於酶缺陷引起外,大多病因不明。此病常伴有高脂血症、糖尿病、高血壓病、動脈硬化、冠心病等。繼發性者可由腎臟病、血液病等多種原因引起。急性痛風性關節炎常在午夜突然痛醒,最常見的部位為拇趾及第一


            蹠趾關節,其次為踝、腕、膝、肘等。痛風石沉積的部位最常見於外耳輪、內耳輪、蹠趾、指間、掌間等。由於此病是代謝疾病,飲食的控制和調理,對於治療成功與否,是致關重要的。
            【宜】
            (1)宜低熱量飲食、減輕體重。
            (2)宜多吃鹼性食物,如白菜、芹菜、花菜、黃瓜、南瓜、茄子、蘿蔔、胡蘿蔔、番茄、土豆、竹筍、萵苣、洋蔥、桃、梨、杏、栗、柑橘、香蕉、蘋果、櫻桃、葡萄、鹹梅、釀造醋、海藻。
            (3)宜多喝蔬菜汁、水果汁、礦泉水、牛奶、豆漿及各種飲料。
            【忌】
            (1)忌含嘌呤多的食品,包括豬肉、羊肉、牛肉和動物肝、腎等內臟,鴨、鵝、火雞、鯉魚、比目魚、沙丁魚、鷓鴣、鴿肉、貝類、蛤、蟹、雞湯、肉湯、菠菜、龍須菜、豌豆、扁豆、香蕈、冬菇、魚、蚧及各種化學合成調味品。
            (2)忌飲酒。飲酒可引起痛風急性發作。
            (3)忌濃茶、濃咖啡及辛辣、濃烈的調味品,如蔥、蒜、韭菜、花椒、辣椒、桂皮、生薑等。
            (4)忌酸性食物:酸果、楊梅、烏梅等。
            (5)忌體重超重。
            (6)忌含脂肪多的動物肉、蛋黃及糖果、蜜餞、澱粉類食品。
            (7)忌油煎、炸烤食品。


            43.蛋白質缺乏症
            蛋白質是維持生命代謝、構成身體器官組織所必需的物質。蛋白質在體內的主要功能有:構成、修補組織;供給能量;合成所有的酶和部分激素;增強抵抗力;調節體液滲透壓;維持血液正常酸鹼度。機體缺乏蛋白質,會出現乏力、消瘦、肌肉鬆弛、記憶力減退、發音遲緩、營養不良性水腫。
            蛋白質缺乏症分原發性和繼發性兩種。原發性是由於食物不足而引起,繼發性是由於腹瀉、發熱、惡性腫痛、腎病、口腔疾病等導致蛋白質消化吸收不良、分解代謝加速、合成障礙、丟失過多、進食障礙。生長發育、妊娠和哺乳期間、老年人比較容易患此病。
            【宜】
            1.宜多攝入高蛋白(蛋類、乳類、肉類、魚類、豆類、花生、芝麻、葵花籽及豆製品)、高熱量(油類、牛奶、葡萄糖、白糖、蜂蜜等)、高維生素(蔬菜、水果等)食物。
            2.宜把各種食物搭配在一起吃,使各種食物蛋白中的氨基酸互相補充,如大豆粉加玉米粉、豆類製品加蛋黃等。
            3.宜食強化食品,以攝入普通食物缺少的蛋白質。
            【忌】
            (1)忌節食減肥。
            (2)忌偏食、精食。
            (3)忌堅固不易消化吸收食物,少吃粗纖維多的蔬菜。


            44.肥胖症
            當進食熱量多於人體消耗量,而以脂肪形式儲存體內,體重超過標準體重或體重指數大於24者稱為肥胖症。
            肥胖症是一種發病率很高的疾病,主要原因為遺傳、營養失調、神經內分泌調節障礙。有明確病因者稱繼發性肥胖症,無明顯病因可尋者稱單純性肥胖症。輕度肥胖沒有明顯的自覺症狀,中重度肥胖症則會出現疲乏、氣促、心悸、耐力差等表現,容易發生動脈粥樣硬化、糖尿病、高血壓、冠心病、感染、心臟肥大、脂肪肝、脂肪心等疾病。
            肥胖症多有食欲亢進、多食善饑、貪食高熱量食物,由於肥胖限制了體力活動,使熱量消耗減少,如此形成惡性循環,加重肥胖的趨勢很難遏止。
            【宜】
            (1)飲食宜高蛋白,減少脂肪攝入量,限制總熱量攝入。
            (2)宜多吃蔬菜和水果、瘦肉、雞蛋、魚類、豆類,以減少主糧。
            (3)宜多吃冬瓜、赤小豆、黃瓜、蘿蔔、竹筍、木耳、茶葉、荷葉、山楂、兔肉等具有減肥作用的食物。
            (4)宜多食帶酸味的食品,如話梅、酸梅、楊梅、杏幹、山楂片等,有助於消食減肥。
            【忌】
            (1)忌盲目戒食,造成體內代謝紊亂、能量供應不足。
            (2)少吃巧克力、花生米、瓜子、奶油餅乾等零食。
            (3)少吃豬油、肥肉、花生、甘薯、糖果、糕餅、酒類、甜食、油炸食品等高熱量、高脂肪、高蛋白、高糖食品。


            45.消瘦症
            由於攝入食物熱量不足或體內熱量消耗增加,使體內熱量代謝負平衡,以致體內脂肪、蛋白質消耗,人漸消瘦而導致消瘦症。
            引起消瘦的主要原因有:食物攝入不足、消化吸收作用功能紊亂、慢性消耗性疾病。消瘦症的表現為體量減輕、皮膚鬆弛、粗糙、缺乏彈性、皮下脂肪減少、肌肉萎縮、骨胳突出,嚴重者極度疲勞、反應遲鈍、無興趣綜合征、智力減退、抵抗力下降、容易感染。慢性消耗性疾病導致的消瘦應針對病因治療,而營養不良引起的消瘦則主要通過飲食調理來治療。
            【宜】
            (1)宜多攝入蛋白質豐富的食物,如瘦肉、雞蛋、牛奶、魚類、蝦、禽類、豆類及豆製品。
            (2)宜增加糖、脂肪類食品,增加熱量供應,減少體內蛋白質和脂肪的消耗,增加體重。
            (3)宜攝入充足的維生素,以增加消化酶的生成,促進蛋白質、脂肪、糖的的吸收、利用。
            (4)宜少吃多餐、定時進餐。宜注重食物的色香味,烹調可口、容易消化、提高食欲。
            【忌】
            (1)忌過度節食減肥、以免引起精神性厭食症。
            (2)忌偏食。
            (3)少吃粗纖維食物,以免影響消化吸收。
            (4)忌肥膩、堅固不易消化食物,以免損傷脾胃。


            46.中暑
            中暑是在高溫影響下體溫調節功能紊亂所致的一組內科急症,可分為中暑高熱、中暑衰竭、中暑痙攣和日射病等類型。
            正常人體的產熱和散熱處於動態平衡,體溫波動在36~37.5℃之間,在高溫高濕環境中,淌汗蒸發等都不能起散熱作用,可使體內熱蓄積而使體溫上升。中暑按病情輕重可分為:
            ①先兆中暑:全身疲乏、頭暈、胸悶、口渴、大汗,離開高溫環境可恢復正常;
            ②輕症中暑:除有先兆中暑表現外,體溫在37.5℃以上,伴面色潮紅、皮膚灼熱、噁心、嘔吐;
            ③重症中暑:除以上表現外,尚伴有昏厥、頭痛、昏迷、肌肉痛性痙攣、高熱、煩躁不安。
            以上分別稱之為中暑衰竭、中暑痙攣、日射病、中暑高熱。飲食調理對中暑治療有特別的意義。
            【宜】
            (1)宜多喝淡鹽開水、鹽茶,適當多吃些含鹽高的食物,如鹹蛋、鹹魚、鹹菜,以補充由於出汗多而喪失的鹽分。
            (2)宜多喝清涼飲料、清涼茶、果汁,如金銀花露、荷葉露、西瓜汁、鮮藕汁、果子汁、綠豆湯、冰鎮飲料、涼茶、酸牛奶。中暑高熱可適當選用冰汽水、霜淇淋、雪糕。
            (3)宜多吃新鮮蔬菜、水果,以補充維生素C。
            【忌】
            (1)忌煙、酒。
            (2)忌油膩、煎炸類燥熱食物。
            (3)忌粘滯、堅硬不易消化食物。


            47.雷諾氏病
            雷諾氏病又稱為"肢端動脈痙攣病",是血管神經功能紊亂所引起的肢端小動脈痙攣性疾病。此病多發生於女性。起病誘因為情緒激動或受寒冷後,多在冬季發病。
            手指接觸低溫後,手指膚色變白,繼而紫紺,常從指尖開始,波及整個手掌,局部冷、麻、針刺樣疼痛或感覺異常。往往兩手對稱、下肢受累者少見。此病病程一般進展緩慢,部分患者發作頻繁,每次持續可達1小時以上,常需將手浸入溫水中才能緩解,伴有手指(趾)水腫。局部加溫、揉擦、揮動上肢等可使發作停止,個別病情嚴重的患者,發作呈持續狀態,幾無間歇期。長期患病後可出現局部皮膚硬化,嚴重者有指端壞疽。
            【宜】
            (1)宜食有足夠熱量的食物,適當增加脂肪和糖。
            (2)宜多吃溫熱、刺激性食物,如羊肉、狗肉、牛肉、雀肉、禽肉、生薑、辣椒、花椒、蔥、低度酒等。
            (3)宜營養多樣化,補充維生素。
            【忌】
            (1)忌生冷、寒涼性的食物,如生冷瓜果、寒涼性的青菜。
            (2)忌煙。
            (3)忌過冷的食物,如冷粥、冷面等。


            48.瘧疾
            瘧疾是由瘧原蟲引起的傳染病,其臨床特點為週期性寒戰、高熱、大汗、肝脾大與貧血。發病的週期為一日一發或二日一發(間日瘧)、三日一發(三日瘧),以間日瘧為多見。
            瘧疾的典型發作分為三個時期:
            ①寒戰期:突然畏寒、劇烈寒戰,蓋多層衣被,仍覺寒冷,可持續0.5~2小時;
            ②高熱期:寒戰停止繼以高熱,體溫高達40℃以上,面色潮紅,甚或譫妄;
            ③出汗期:大汗淋漓,體溫迅速降至正常,感疲倦思睡。除以上幾種類型的瘧疾外,尚有嚴重、兇險發作的惡性瘧疾、腦型瘧疾。
            【宜】
            (1)食物宜清淡,富於營養、水份和維生素,多喝牛奶、肝湯、蛋湯、果汁、菜湯等流質或半流質食物。
            (2)宜多吃富含維生素B族及維生素C的食物,如新鮮蔬菜、水果(尤其是酸味水果)。
            (3)宜少食多餐。
            【忌】
            (1)忌辛辣、溫燥食物,如蔥、蒜、薑、辣椒、花椒、韭菜、桂皮。
            (2)忌煙、酒。
            (3)忌肥甘厚味、堅硬不易消化食物。


            49.病毒性肝炎
            病毒性肝炎是由肝炎病毒引起的以肝臟炎症為主的全身性傳染病,有甲、乙、丙、丁、戍五種病毒,常見甲、乙型,甲型肝炎經口傳染,乙型肝炎由注射、輸血經血液傳染。臨床分為以下幾種類型:
            (1)急性肝炎:
            a.急性無黃疸型肝炎:乏力、食欲減退、噁心、厭油、腹脹、便溏、肝大壓痛。
            b.急性黃疸型肝炎:症狀同上,身黃、尿黃。
            (2)慢性肝炎:
            a,慢遷肝:肝壓痛、乏力、輕度肝功能損害。既往有肝炎史。
            b.慢活肝:乏力、食欲差、腹脹、肝腫大、黃疸、脾腫大,肝功能損害,既往有肝炎史。
            (3)重型肝炎:
            a.暴發型肝炎:起病10天內迅速出現嗜唾、煩躁、昏迷,黃疸深、肝功能異常。
            b.亞急性肝壞死:8周內出現黃疸加重、高度乏力、嘔吐、腹脹、腹水、出血,有程度不等的意識障礙。
            (4)淤膽型肝炎:明顯肝腫大、皮膚瘙癢,梗阻型黃疸及乏力、食欲差等急性肝炎症狀。
            【宜】
            (1)飲食宜高糖、高熱量、高蛋白、低脂肪。定量定時,保證充分的維生素、纖維素。急性期飲食宜清淡。
            (2)宜選用具有治療作用的食物,如大麥苗、南瓜根、柚子、荸薺、泥鰍、豆腐、哈蜊、田螺、茭白、甘薯、金針菜、薏米、蚌、玉米須、芹菜。改善肝功能的食物:泥鰍、鯽魚、魚鰾、帶魚、瘦豬肉、甲魚、金針菜、木耳、鴨、沙蟲、銀魚、兔肉、紅棗、花生、冰糖。
            【忌】
            (1)忌酒、煙。
            (2)忌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蔥、蒜、韭菜、桂皮、花椒、辣椒。
            (3)忌肥膩高脂肪食物,如肥豬肉、狗肉等。
            (4)腹水病人忌過鹹食物,限制水入量。
            (5)肝硬化病人忌多骨刺、粗纖維食物。


            50.細菌性痢疾
            細菌性痢疾簡稱菌痢,一年四季均可發生,多流行於夏秋季節,常因進食不潔(帶菌)食物而起。按病情輕重、病程長短,分為急性菌痢(包括中毒性痢疾)和慢性菌痢。
            細菌性痢疾的主要臨床表現有:發熱、畏寒、頭痛、乏力、食欲差、腹痛、腹瀉膿血粘液便,每次大便量少,每日十數次或數十次。
            中醫認為此病又有虛實之分:體質強壯者,病多為實;體質弱者,病多為虛。初病多實、久病多虛。
            【宜】
            (1)急性期宜吃清淡、易消化、營養豐富、低脂肪的流質,如濃米湯、稀麵湯、藕粉、豆腐腦、果汁等,少食多餐。
            (2)病情稍穩定宜進半流質飲食,如細掛麵、稀米飯、餅乾、蛋羹、去油肉湯、濃茶、檸檬茶、酸牛奶、蘇打飲料。
            (3)穩定期宜食稀飯、細麵條、面片、烤麵包幹、烤饅頭幹、瘦肉、魚羹、餛飩、菜泥、蔥、蒜、蘋果、果汁、番茄。
            (4)宜吃具有治療作用的食物:蒜、茶、石榴皮、馬齒莧、蘿蔔、豬膽、狗肝、羊肝、藕、黃瓜、鴨肉、香瓜、無花果、絲瓜、番茄、田螺、山楂、橄欖、甘薯、刀豆、薺菜、香椿、芋艿、苦瓜、酸梅、鱔魚、紫莧。
            【忌】
            (1)忌牛奶、豆漿、汽水、甜食、濃肉湯等產氣和刺激腸道蠕動的食物。
            (2)忌油膩及含纖維多的食物。
            (3)忌生冷食物、忌油煎堅硬不消化食物。
            (4)忌辛辣刺激性食物,如酒、辣椒、花椒等。


            51.傷寒
            傷寒是由傷寒桿菌經消化道侵入機體引起的急性腸道傳染病,細菌進入腸道和腸粘膜淋巴結繁殖,釋放細菌和毒素入血,以持續性發熱、相對緩脈、肝脾腫大、玫瑰疹與白細胞減少等為特徵,腸出血、腸穿孔為其主要併發症。此病常見於夏秋季。
            傷寒病可分為四個階段:
            ①初期:高熱(39~40℃)畏寒、頭痛、腹脹,鼻出血。相當於病程第1周。
            ②極期:高熱不退、便秘或腹瀉、肝脾腫大、胸腹部玫瑰疹、呆滯無表情面貌。
            ③緩解期:體溫開始下降、食欲好轉,易出現腸出血、穿孔。
            ④恢復期:相當於第4周末,體溫恢復正常、有饑餓感、大量出汗。
            【宜】
            (1)宜吃清淡、高熱量、高蛋白、高維生素的食物,選用含易消化脂肪的食物,如乳類、蛋類、鮮魚、新鮮豆製品。
            (2)急性發熱期宜進流質或半流質,宜選用牛奶、羊奶、藕粉、米粥、蛋羹、肉汁湯、魚湯、菜泥、果汁、適量鹽開水。
            (3)退熱後可進少油、少渣的清淡、富於營養飲食,如豬肝湯、豬腎湯、豆腐湯、粉皮粉絲湯等。
            (4)宜少量多餐。
            【忌】
            (1)忌飲食過飽。腸穿孔、腸出血患者需禁食。
            (2)忌一切生冷食物、瓜果、水果及粗纖維多的蔬菜。
            (3)忌煙、酒及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蔥、蒜、花椒、辣椒、薑、桂皮等。
            (4)忌高脂肪食物,如肥肉、芝麻、花生,有腹脹者忌牛奶、豆漿及甜食。


            52.胸膜間皮瘤
            胸膜間皮瘤指起源於髒層、壁層、縱隔及橫膈胸膜的腫痛,較為罕見,一般分為局限型和彌漫型兩種:
            ①局限型間皮瘤:多為良性,生長較緩慢,一般無症狀,多在X線檢查時發現,大小不等、表面光滑或有結節,範圍局限、質地均勻。潛在惡性者,常有胸腔積液,手術切除後易復發。
            ②彌漫型間皮瘤:是主要的胸膜原發腫瘤,多為惡性,發病與使用石棉類物質有關,如石棉粉塵的吸入。早期缺乏特異性的臨床症狀,故不易診斷,可有胸悶、氣促、胸痛、消瘦和咳嗽,少數有咯血。中晚期往往有大量胸腔積液,積液較粘稠,抽吸液體後又很快再積液。疾病後期可以出現惡液質、呼吸衰竭等。
            【宜】
            (1)宜多吃具有抗胸膜間皮瘤、增強免疫作用的食物,如沙蟲、海蜇、海龜、梭子蟹、青蟹、文蛤、烏賊、黃鱔、針魚、青魚、黃顙魚、蝦、甲魚、鴨、鵝血、豬肺、鱟等。
            (2)宜多吃有化痰止咳作用的蔬菜、瓜果,如薺菜、白菜、金針菜、油菜、芥菜、香蔥、馬蘭頭、茼蒿、茭白、山藥、芋艿、蘿蔔、胡蘿蔔、香菇、磨菇、白果、無花果、羅漢果、甘蔗、核桃、橄欖、薏米、百合、獼猴桃、李、梨、荸薺、松子、菱等。
            【忌】
            (1)忌煙、酒。
            (2)忌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辣椒、花椒等。
            (3)忌肥膩、粘滯性易生痰的食物。
            (4)忌油煎、熏烤等燥熱動血食物,如熏肉、火腿等。


            53.肺癌
            肺癌全稱為原發性支氣管肺癌,是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在全部惡性腫瘤中占第二位元。多發於40歲以上,男性居多。發病與長期吸煙,接解煤焦油、石棉等職業,大氣污染以及肺內慢性疾病有關。
            肺癌的常見症狀有:咳嗽、陣發性刺激性嗆咳、無痰或少量泡沫白膩痰;咯血或痰中帶血絲、血塊;胸悶、胸痛,呈壓迫感或鈍痛,具體部位難以描述;氣促;發熱。後期出現壓迫和轉移症狀:侵犯胸膜可引起胸痛和胸腔積液;侵犯心包造成心包積液;壓迫喉返神經引起聲帶麻痹、聲音嘶啞;壓迫上腔靜脈和奇靜脈使胸部靜脈怒張,頸面部水腫、皮膚暗紫色、視力模糊、頭暈頭痛;侵及頸交感神經叢出現霍納氏綜合征:眼瞼下垂、眼球凹陷、瞳孔縮小、患側無汗和感覺異常;壓迫食管引起吞咽困難;壓迫臂叢神經,同側上肢燒灼樣放射性疼痛和局部感覺異常、營養性萎縮。
            【宜】
            (1)宜多食具有增強機體免疫、抗肺癌作用的食物,如薏米、甜杏仁、菱、牡蠣、海蜇、黃魚、海龜、蟹、鱟、蚶、海參、茯苓、山藥、大棗、烏梢蛇、四季豆、香菇、核桃、甲魚。
            (2)咳嗽多痰宜吃白果、蘿蔔、芥菜、杏仁、橘皮、枇杷、橄欖、橘餅、海蜇、荸薺、海帶、紫菜、冬瓜、絲瓜、芝麻、無花果、松子、核桃、淡菜、羅漢果、桃、橙、柚等。
            (3)發熱宜吃黃瓜、冬瓜、苦瓜、萵苣、茄子、髮菜、百合、莧菜、薺菜、蕹菜、石花菜、馬齒莧、梅、西瓜、鳳梨、梨、柿、橘、檸檬、橄欖、桑椹子、荸薺、鴨、青魚。
            (4)咯血宜吃青梅、藕、甘蔗、梨、棉、海蜇、海參、蓮子、菱、海帶、芥麥、黑豆、豆腐、薺菜、茄子、牛奶、鯽魚、龜、鯇魚、烏賊、黃魚、甲魚、牡蠣、淡菜。
            (5)胸痛宜吃鱟、油菜、絲瓜、獼猴桃、核桃、蕎麥、楊桃、杏仁、茄子、桃、芥菜、鵪鶉、金橘、蟹、橙、麥、鯽魚。
            (6)宜吃減輕放療、化療副作用的食物:鵝血、蘑菇、鯊魚、桂圓、黃鱔、核桃、甲魚、烏龜、獼猴桃、蓴菜、金針菜、大棗、葵花籽、蘋果、鯉魚、綠豆、黃豆、赤豆、蝦、蟹、銀豆、泥鰍、塘虱、鯇魚、馬哈魚、綠茶、田螺。
            【忌】
            (1)忌煙、酒。
            (2)忌辛辣刺激性食物:蔥、蒜、韭菜、薑、花椒、辣椒、桂皮等。
            (3)忌油煎、燒烤等熱性食物。
            (4)忌油膩、粘滯生痰的食物。


            54.食管癌
            食管癌是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發病因素與自然環境、居民生活習慣、遺傳因素、食物機械刺激有關,主要因素有:亞硝胺類化合物、發黴變質食物、微量元素(鉬、鋅等)缺乏、營養不足、喜熱及粗糙飲食、吸煙、嗜酒等。
            早期食管癌無明顯症狀,易被忽略,常有吞咽食物時出現胸骨後不同程度隱痛,燒灼感或不適,食物磨擦感、停滯或梗噎感,時隱時現。中期出現典型症狀吞咽困難,開始時吃硬食發噎,如米飯、饅頭,需水方能咽下。繼而出現持續或進行性加重的吞咽困難,由軟食到半流質,最後只能進水直至滴水難入,還伴有發熱、消瘦。晚期出現惡病質,全身衰竭。
            【宜】
            (1)宜多吃具有抗食管癌作用的食物,如獼猴桃、無花果、香菇、蘑菇、金針菜、薏米、菱、橘子、蘋果、橄欖、瓊脂、沙蟲、海蜇、荸薺、蛤蜊、鯊魚、烏龜、甲魚。
            (2)宜多吃能改善吞咽困難的食物,包括鯽魚、鯉魚、河蚌、烏骨雞、梨、荔枝、甘蔗、核桃、韭菜、蒜、柿餅、藕、田雞、塘虱、雞嗉、牛奶、鵝血、蘆筍。
            (3)胸痛胸悶宜吃韭菜、馬蘭頭、無花果、杏仁、橘餅、鱟、黃鱔、獼猴桃、薺菜、泥鰍、蜂蜜。
            (4)呃逆宜吃荔枝、刀豆、柿子、核桃、甘蔗、蘋果、蘿蔔。
            (5)便秘宜吃蜂蜜、荸薺、蓴菜、海蜇、泥螺、海參、無花果、麥片、松子、芝麻、核桃、兔肉、桑椹、蘋果、桃子。
            【忌】
            (1)忌煙、酒。
            (2)忌辛辣刺激性食物:花椒、辣椒、桂皮等。
            (3)忌黴變、污染食物。
            (4)忌煙熏、醃制類含亞硝胺多的食物。
            (5)忌堅硬不易消化、粗糙食物。
            (6)忌暴飲暴食。


            55.胃癌
            胃癌為我國高發腫瘤之一,占全部惡性腫瘤20%左右,消化道腫瘤首位。胃癌的發生演變要經過20年以上的過程,早期僅有一般消化不良症狀,因而容易被忽視而延誤診治。
            胃脘疼痛是胃癌最早出現的症狀,早期往往不明顯,僅有上腹部不適、飽脹感或重壓感、或隱隱作痛,常被誤診為胃炎、胃潰瘍、胃腸神經官能症。腫瘤發展到一定程度,疼痛加劇或持續不緩解。還有噁心、嘔吐、嘔血、便血、食欲減退、進行性消瘦、腹瀉。晚期因腫瘤消耗及畏食等,常出現惡液質,病人極度消瘦。後期在上腹部能觸及包塊,壓痛,腫物可活動也可固定,堅硬有時呈結節狀。
            【宜】
            (1)宜多吃能增強免疫力、抗胃癌作用的食物,如山藥、扁豆、薏米、菱、金針菜、香菇、蘑菇、葵花籽、獼猴桃、無花果、蘋果、沙丁魚、蜂蜜、鴿蛋、牛奶、豬肝、沙蟲、猴頭菌、鮑魚、針魚、海參、牡蠣、烏賊、鯊魚、老虎魚、黃魚鰾、海馬、甲魚。
            (2)宜多吃高營養食物,防治惡病質,如烏骨雞、鴿子、鵪鶉、牛肉、豬肉、兔肉、蛋、鴨、豆豉、豆腐、鰱魚、鯇魚、刀魚、塘虱魚、青魚、黃魚、烏賊、鯽魚、鰻、鯪魚、鯧魚、泥鰍、蝦、淡菜、豬肝、鱘魚。
            (3)噁心、嘔吐宜吃蓴菜、柚子、橘子、枇杷、粟米、核桃、玫瑰、楊桃、無花果、薑、藕、梨、冬菜、芒果、烏梅、蓮子。
            (4)便血宜吃淡菜、龜、鯊、魚翅、馬蘭頭、金針菜、猴頭菌、蜂蜜、薺菜、香蕉、橄欖、烏梅、木耳、羊血、蠶豆衣、芝麻、柿餅、豆腐渣、螺等。
            (5)腹瀉宜吃鯊魚、扁豆、梨、楊梅、芋艿、栗子、石榴、蓮子、芡實、青魚、白槿花。
            (6)腹痛宜吃金橘、捲心菜、比目魚、鱟魚、蛤蟆魚、沙蟲、海參、烏賊、黃芽菜、芋頭花。
            (7)防治化療副作用的食物:獼猴桃、蘆筍、桂圓、核桃、鯽魚、蝦、蟹、山羊血、鵝血、海蜇、鯇魚、塘虱、香菇、黑木耳、鵪鶉、薏米、泥螺、綠豆、金針菜、蘋果、絲瓜、核桃、龜、甲魚、烏梅、杏餅、無花果。
            【忌】
            (1)忌煙、酒。
            (2)忌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蔥、蒜、薑、花椒、辣椒、桂皮等。
            (3)忌黴變、污染、堅硬、粗糙、多纖維、油膩、粘滯不易消化食物。
            (4)忌煎、炸、煙熏、醃制、生拌食物。
            (5)忌暴飲暴食,硬撐硬塞。


            56.小腸腫瘤
            小腸腫瘤可發生於任何年齡,約四分之三為惡性腫瘤。良性腫瘤較常見的有平滑肌瘤、脂肪瘤、腺瘤、纖維瘤、血管瘤等;惡性腫瘤以惡性淋巴瘤、小腸癌、平滑肌肉瘤等較多見。
            小腸腫瘤主要的表現有:腹痛,程度不同,可分為隱痛、脹痛乃至劇烈絞痛及腸梗阻表現;消化道出血,腹部腫塊。此外還有消瘦、乏力、食欲減退、嘔吐、腹瀉或便秘等症狀。
            【宜】
            (1)宜多吃具有抗小腸腫瘤作用的食物,如油菜、赤豆、黑木耳、烏梅、蘿蔔、菱、薏米、向日葵杆、金銀花、石花菜、老虎魚、羊奶、鴿、鯽魚、蛤、甲魚。
            (2)腹痛宜吃柚子、橘、橙、蘿蔔、豆豉、楊梅、韭菜、蝦、豬胰、鯉魚、鱟、鯊魚、鰳魚、海參。
            (3)便血宜吃赤豆、黃瓜、絲瓜、黑豆、山楂、栗子、菠菜、荸薺、銀杏、橄欖、蕨菜、薊菜、薺菜、蠶豆、蓮子、蕹菜、苦瓜、無花果、烏賊、柑、柿、羊血、龜肉、豬大腸。
            (4)腹瀉宜吃石榴、烏梅、楊梅、豆腐渣、醋、蕎麥、韭菜、栗、荔枝、芡實、蓮子、陳倉米、鍋粑、鯽魚、龜肉、鯉魚、鴨、豬肚、鯊魚。
            (5)便秘宜吃蓴菜、甘蔗、枇杷、山楂、黃瓜、土豆、大白菜、芝麻、麻油、桑椹子、桃仁、杏仁、蜂蜜、蘿蔔、莧菜、香蕉、蘋果、無花果、麥片、松子、海蜇、泥螺、牛奶、龜肉、海參。
            (6)食欲差宜吃鴨肫、雞肫、鴨血、野雞、野鴨、豬胰、豬脾、帶魚、青魚、蛤。
            (7)防治化療、放療副作用宜吃:獼猴桃、蘆筍、桂圓、核桃、鯽魚、蝦、蟹、山羊血、鵝血、海蜇、鯇魚、塘虱、香菇、木耳、泥螺、綠豆、金針菜、蘋果、絲瓜、核桃、龜、甲魚、無花果、烏梅、橘餅。
            【忌】
            (1)忌煙、酒、咖啡、可哥等興奮食品。
            (2)忌辛辣刺激性食物。
            (3)忌黴變、醃制食物。
            (4)忌油煎、肥膩、煙熏、燒烤食物。
            (5)忌堅硬、粘滯不易消化食物。


            57.大腸癌
            大腸癌包括直腸癌和結腸癌,此病發病原因與潰瘍性結腸炎、血吸蟲性慢性結腸炎、食物中致癌性物質、腸腺病、腸息肉等有關。
            大腸癌發病早期無明顯不適,當腫瘤發展到一定程度才出現症狀,如腸出血、腹痛、大便習慣改變、大便質和量的改變等,常常被誤診為腸炎、腸結核、痔瘡或胃腸神經官能症。
            直腸癌常見症狀為大便帶血,發生潰瘍和出血引起刺激症狀:大便頻數,一天3~5次;便血,鮮血或暗紅色;肛門墜脹、裏急後重;腫瘤侵及骶神經引起骶尾部疼痛。
            結腸癌主要症狀有腹痛、大便質和次數的改變及腹部腫塊。腹痛多呈隱痛、逐漸由間歇性發展為持續性。早期大便稀或粘液、膿血便,有的表現為腹瀉便秘交替出現。出血量一般不多。後期出現貧血、疲乏無力、消瘦等。
            【宜】
            (1)宜多吃具有抗大腸癌作用的食物,如甲魚、鱟、羊血、鵪鶉、石花菜、麒麟菜、核桃、薏米、慈姑、芋艿、無花果、菱、蘆筍、胡蘿蔔。
            (2)裏急後重宜吃刺蝟肉、野豬肉、大頭菜、芋艿、烏梅、楊梅、無花果、絲瓜、苦瓜。
            (3)宜多吃具有增強免疫力的食物:番茄、蜂蜜、甜杏仁、胡蘿蔔、蘆筍、刀豆、扁豆、山藥、鱘魚、海鰻、鯧魚、鯇魚、黃魚、海參、蝦蟹、龍蝦、香菇、黑木耳。
            (4)宜多吃具有排膿解毒作用的食物:絲瓜、冬瓜、甜杏仁、桃仁、蕎麥、蓴菜、油菜、大頭菜、魚腥草、核桃、薊菜、蛇肉、豬腰、烏鴉肉、鯽魚、蛤、蝸牛肉。
            (5)腹痛、便血、腹瀉、便秘、食欲差諸症,參考小腸腫瘤有關內容。
            (6)減輕化療毒性反應的食物:甲魚、烏龜、鴿、鵪鶉、鵝血、泥螺、塘虱、泥鰍、馬蛤魚、鯇魚、獼猴桃、無花果、蘋果、橘子、綠豆、赤豆、黑大豆、薏米、核桃、香菇、絲瓜。
            【忌】
            (1)忌煙、酒。
            (2)忌蔥、蒜、花椒、辣椒等辛辣刺激性食物。
            (3)忌黴壞、鹽醃食物。
            (4)忌油膩、煎炸、燒烤食物。


            58.原發性肝癌
            原發性肝癌是一種嚴重危害人類健康的消化道癌腫,早期診斷極為困難,惡性程度高,病程短,預後差。
            肝癌的症狀眾多,早期多不明顯,常見症狀有肝區疼痛、上腹脹滿、上腹腫塊等。肝區疼痛可為間歇性或持續性,呈刺痛、脹痛、鈍痛。可引起肩背、腰背脹痛,癌瘤破裂則引起劇痛。胃納差、噁心、嘔吐、腹瀉、發熱、出血、腹脹、腹水、黃疸等均可出現。病情發展出現乏力消瘦、惡病質,併發症有腫瘤破裂大出血、消化道出血、肝昏迷。
            【宜】
            (1)宜多吃具有軟堅散結、抗肝癌作用的食物,如赤豆、薏米、大棗、裙帶菜、海蒿子、海帶、毛蚶、海鰻、海龜、泥鰍。
            (2)宜多吃具有護肝作用的食物:海龜、烏龜、甲魚、蚶、牡蠣、桑椹子、薊菜、香菇、蘑菇、刀豆、蜂蜜。
            (3)腹水宜吃赤小豆、鵪鶉蛋、海帶、青蟹、蛤蜊、黑魚、鯉魚、鯽魚、鴨肉、狗肉。
            (4)黃疸宜吃鱟、鯉魚、鯪魚、泥鰍、蟹、蛤蜊、田螺、甘薯、茭白、荸薺、金針菜、橘餅、金橘。
            (5)出血宜吃貝、橘、海龜、牡蠣、海蜇、海參、烏賊、帶魚、烏梅、柿餅、馬蘭頭、薺菜。
            (6)肝痛宜吃金橘、橘餅、佛手、楊梅、山楂、慈姑、黃瓜。
            (7)肝昏迷宜吃刀豆、薏米、牛蒡子、河蚌、海馬、白花蛇、蚯蚓。
            【忌】
            (1)忌煙、酒。
            (2)忌暴飲暴食、油膩食物,忌油煎、薰、烤食品。
            (3)忌蔥、蒜、花椒、辣椒、桂皮等辛辣刺激性食物。
            (4)忌黴變,醃醋食物,如黴花生、黴黃豆等。
            (5)腹水忌鹽。


            59.膽囊癌和膽管癌
            膽囊癌早期沒有特異、典型的症狀,診斷困難,治療效果差。晚期膽囊癌的主要症狀是右上腹痛、黃疸、右上腹部有硬塊、體重下降。出現黃疸,說明已有淋巴結轉移及肝外膽管受阻,腫瘤已無法手術切除;合併結石梗阻,也可出現黃疸。膽囊癌直接擴散胃及十二指腸,可引起胃幽門梗阻。膽囊癌的轉移早而廣泛,最常見的是肝臟轉移。
            膽管癌指原發於肝外膽管的癌瘤,不包括肝內的膽管細胞癌、膽囊癌和壺腹部癌,又分為上段膽管癌、中段膽管癌、下段膽管癌,主要表現有迅速進行性加重的阻塞性黃疸,體重下降、膽囊腫大、肝腫大及消化道症狀;食欲減退、消化不良、畏食油膩等。而腹痛和急性膽管炎症狀少見,臨床難與胰頭癌或壺腹周圍癌鑒別。晚期可見明顯消瘦、乏力及惡病質。
            【宜】
            (1)宜多吃具有抗膽道、膽管癌作用的食物:魚翅、雞肫、蕎麥、薏米、豆腐渣、猴頭菇。
            (2)宜多吃具有抗感染、抗癌作用的食物:蕎麥、綠豆、油菜、香椿、芋艿、蔥白、苦瓜、百合、馬蘭頭、地耳、鯉魚、水蛇、蝦、泥鰍、海蜇、黃顙魚、針魚。
            (3)宜食具有利膽通便作用的食物:羊蹄菜、牛蒡根、無花果、胡桃、芝麻、金針菜、海參。
            (4)食欲差宜吃楊梅、山藥、薏米、蘿蔔、塘虱、恭菜。
            (5)腹痛、黃疸參看肝癌有關內容。
            【忌】
            (1)忌動物脂肪及油膩食物。
            (2)忌暴飲暴食、飲食過飽。
            (3)忌煙、酒及辛辣刺激性食物。
            (4)忌黴變、油煎、煙熏、醃制食物。
            (5)忌堅硬、粘滯不易消化食物。


            60.胰腺癌
            胰腺癌是一種較常見的惡性腫瘤,多見於男性,40多以上,特點是惡性程度高、不易早期發現、切除率低、預後差。
            胰腺癌的早期症狀為上腹部不適,或呈隱痛、鈍痛、脹痛,餐後腹部不適或疼痛加劇。另一顯著症狀為食欲不振和飲食習慣改變,厭吃油膩和高動物蛋白質食物。體重明顯減輕而無其他原因。大便顏色隨黃疸加深而變淡,最後呈陶土色,小便顏色愈來愈濃,直至呈醬油色。多數病人有皮膚瘙癢、遍體抓痕、為膽鹽刺激皮膚所致。胰腺癌晚期劇烈疼痛尤為突出,常牽涉腰背部、持續不能緩解,致病人不能平靜,常坐而前俯。晚期還有腹水、腫塊、消化功能紊亂及消化道症狀。


            【宜】
            (1)宜多吃增強免疫、抗胰腺癌作用食物,如甲魚、龜、鱘、鯊魚、鮐魚、鰣魚、蛇、山藥、菜豆、香菇、大棗。
            (2)宜多吃具有抗癌止痛作用的食物,如鱟、鯊魚、海馬、鱸魚、文蛤、螺、核桃、麥芽、韭菜、苦瓜。
            (3)宜吃抗感染食物:鯇魚、海蜇、刀魚、文蛤、牡蠣、鱉、野鴨肉、水蛇、綠豆芽、橄欖、烏梅、綠豆、赤豆、苦瓜。
            (4)黃疸、食欲差參看肝癌、膽囊癌有關內容。
            【忌】
            (1)忌油膩及高動物脂肪食物。
            (2)忌暴飲暴食、飲食過飽。
            (3)忌煙、酒及辛辣刺激性食物。
            (4)忌黴變、油煎、煙熏、醃制食物。
            (5)忌堅硬、粘滯不易消化食物。


            61.腸系膜和腹膜後腫瘤
            腸系膜腫瘤分為囊腫和實性腫物。囊腫多為良性,如腸原性囊腫、結腸系膜漿液性囊腫、皮樣囊腫等。實性腫瘤有良性和惡性之分:良性腫瘤有神經纖維瘤、纖維瘤、脂肪瘤、平滑肌瘤、血管瘤等;惡性腫瘤以惡性淋巴瘤最多見,其他有纖維肉瘤、神經纖維肉瘤、平滑肌肉瘤等。囊腫和良性腫瘤初起時無明顯症狀,待腫瘤增大、或囊腫發生囊內出血或繼發感染後,可出現隱痛或脹痛,病人自己往往可摸到腹內腫物。惡性腫瘤除有腹痛和腹部腫物外,常伴有食欲減退、消瘦乏力等症狀。
            腹膜後腫瘤約80%是惡性的,常見的症狀有腹部脹滿感,對臟器壓迫而產生的刺激症狀:惡心、嘔吐、大便次數增多、裏急後重、尿頻、尿急、腸梗阻、腰背痛、下肢水腫,視腫瘤部位而定。晚期出現體重減輕、食欲下降、發熱、全身乏力及惡病質。嗜鉻細胞瘤等具有分泌功能的腫瘤,可以出現內分泌紊亂表現,如陣發性高血壓、低血糖、低血磷症骨軟化病,因腫瘤分泌的激素不同而不同。
            【宜】
            (1)宜多吃能縮小腫瘤的食物:海蜇、牡蠣、海馬、蟹、白花蛇、蛤、鱟、獼猴桃、無花果、核桃、山楂、木瓜、烏梅、甘蔗、杏仁、菱、銀耳、甜瓜、葫蘆、香菇、蘑菇、扁豆。
            (2)腹痛宜吃鱟、鯊魚、芹菜、南瓜、韭菜、山楂、橘餅、豆豉、絲瓜。
            (3)水腫尿少宜吃蔥白、金針菜、田螺、蝸牛、蚯蚓、杏仁、蟹、海帶、蛤蜊、裙帶菜、鱘魚、赤豆、鯽魚、萵苣、椰子漿、塘虱。
            (4)大便失常宜吃無花果、麥片、山楂、鯊魚、鰳魚、兔肉。
            【忌】
            (1)忌煙、酒及辛辣刺激性食物。
            (2)忌黴變、污染、堅硬、粗糙、多纖維、油膩、粘滯不消化食物。
            (3)忌煎炒、煙熏、醃制、生拌食物。
            (4)忌大豆、豌豆、山芋等脹氣食物。
            (5)忌暴飲暴食、硬撐硬塞。


            62.腎上腺腫瘤
            腎上腺皮質和髓質均可發生腫瘤,會引起內分泌功能變異者稱為功能性腫瘤,不引起內分泌功能改變者稱為非功能性腫瘤。
            醛固酮症主要由皮質腺瘤引起。最主要的症狀為高血壓,一般為中度增高。第二類症狀為肌無力或麻痹、感覺異常。第三類症狀是多尿、夜尿、煩渴。
            皮質醇症:多由腎上腺皮質增生或腫瘤引起,表現為滿月臉、水牛背、中心性肥胖,而四肢瘦,多血質和紫紋。疲倦、衰竭、腰背痛;高血壓;多毛、脫髮、痤瘡;性功能障礙,閉經或月經減少。
            性腺異常症:由皮質腫瘤引起,分為生殖器增大早熟症、女性假兩性畸形,女性男性化。
            嗜鉻細胞瘤:發生於腎上腺髓質,主要症狀為高血壓和代謝的改變。發作性高血壓增高,伴心悸、氣促、頭痛、出汗、精神緊張、四肢發涼震顫。
            腎上腺非功能性腫瘤主要從皮質或髓質的間質細胞發生,主要有非功能性皮質腺瘤和腺癌、神經母細胞瘤、節細胞神經痛。
            【宜】
            (1)宜多吃具有縮小、控制腫瘤作用的食物:海藻、紫菜、牡蠣、鮑魚、河蚌、海蜇、蛤蜊、菱、薏米、大小麥、苔菜、芹菜。
            (2)醛固酮症低鉀宜吃豆豉、綠豆、慈姑、榛子、西瓜子、紫菜、蓮子、海帶、香菇、蘿蔔、冬菜、花生。
            (3)堿中毒腎功能障礙宜吃薏米、山藥、玉米、薺菜、連須、鱉甲、知了。
            (4)高血壓宜吃芹菜、山楂、荸薺、海蜇、海帶、紫菜、鮑魚、玳瑁、石花菜。
            (5)閉經宜吃甜菜、山楂、桃子、田雞、烏賊、蟹。
            【忌】
            (1)忌咖啡、可哥等興奮性飲料。
            (2)忌辛辣刺激性食物。
            (3)忌黴變、油煎、肥膩食物。
            (4)醛固酮症忌油膩、過鹹食物。
            (5)皮質醇症忌辛辣、興奮、溫熱性食物。
            (6)忌煙、酒。


            63.白血病
            白血病是血液系統中一種惡性疾病,在骨髓和其他造血組織中,有廣泛的白血病細胞異常增生及向全身各組織浸潤、破壞,在周圍血液中出現幼維白細胞。此病對兒童及青壯年危害大。根據白血病病勢的急緩、周圍血及骨髓中原始細胞的多少或細胞成熟的程度等,分為急性、亞急性及慢性白血病。根據骨髓增生異常細胞的形態,又可分為粒細胞、淋巴細胞或單核細胞型白血病。
            大多數病人起病急驟,病情進展快。約半數病人以發熱為首發症狀,伴有惡寒、自汗、盜汗。遍及全身各部位的出血:皮膚淤斑、鼻出血、牙齦出血、尿血、便血。有貧血、面色蒼白、心悸、氣促、乏力、浮腫。肝、脾及淋巴結腫大,胸骨壓痛,關節痛。侵犯大腦,引起顱內壓升高,頭痛、嘔吐、截癱、偏癱、大小便失禁。侵犯皮膚表現為彌漫性斑丘疹、剝脫性皮炎、結節或腫塊、膿瘡性皮炎等。
            【宜】
            (1)宜多吃具有抗白血病作用的食物:蟾蜍、苜蓿、蒜、小麥、胡蘿蔔、核桃、蒲公英、牡蠣。
            (2)發熱宜吃豆豉、蔥白、冬菜、蕹菜、李、銀杏、綠豆、苦瓜、菱、節瓜、海鰻、鱉魚、豬脊髓。
            (3)肝脾腫大宜吃赤豆、李、大棗、裙帶菜、甲魚、龜、海帶、紫菜。
            (4)出血宜吃藕、葡萄、薺菜、蘑菇、香菇、木耳、金針菜、貓肉、鮫魚。
            (5)貧血宜吃豬肝、黃魚、海參、鯇魚、鯢魚、香蕈、芝麻、蜂乳。
            (6)淋巴結腫大宜吃芋艿、栗、桑椹、核桃、荔枝、荸薺、黃顙魚、貓肉、羊肚、鱟、文蛤、牡蠣、龜、甲魚。
            【忌】
            (1)忌咖啡、濃茶等興奮性飲料。
            (2)忌蔥、蒜、姜、桂等刺激食品。
            (3)忌肥膩、油煎、黴變、醃制食物。
            (4)忌公雞、豬面肉等發物。
            (5)忌羊肉、狗肉、韭菜、胡椒等溫熱性食物。
            (6)忌豬腳、雞內臟及頭腳、蟹、鯉魚、鯽魚等。
            (7)忌煙、酒。


            64.惡性淋巴瘤
            惡性淋巴瘤是一組原發於淋巴結或淋巴組織的惡性腫瘤。
            惡性淋巴瘤表現多種多樣,淋巴結腫大為其特徵,以其首發者約占60%,多發於頸部,其次為腋下、腹股溝,淋巴結大,堅而有彈性,無疼痛。病變也可見於淋巴結外組織器官,引起吞咽困難,鼻出血、腹痛、腹瀉、腹水、肝脾腫大、肝痛、黃疸、咯血、胸水、骨瘤、病理性骨折、中樞神經病變、皮膚潰瘍等。何傑金氏病大多表現為淋巴結病變,非何傑金氏病則多表現為淋巴結外病變,二者表現不盡相同,全身症狀有惡寒、發熱、乏力、盜汗、消瘦,晚期有貧血及惡病質。
            【宜】
            (1)宜多吃具有抗惡性淋巴瘤作用的食物:穿山甲、蟾蜍、田雞、芋艿。
            (2)淋巴結腫大宜吃荸薺、芋艿、核桃、荔枝、黃顙魚、田螺、羊肚、貓肉、牡蠣。
            (3)發熱宜吃豆腐渣、無花果、大麥、綠豆、苦瓜、節瓜、菱、水蛇。
            (4)盜汗宜吃豬心、羊肚、燕麥、高粱、豆腐皮。
            (5)肝脾腫大、出血、貧血同白血病有關內容。
            【忌】
            (1)忌咖啡等興奮性飲料。
            (2)忌蔥、蒜、薑、桂皮等辛辣刺激性食物。
            (3)忌肥膩、油煎、黴變、醃制食物。
            (4)忌公雞、豬頭肉等發物。
            (5)忌海鮮。
            (6)忌羊肉、狗肉、韭菜、胡椒等溫熱性食物。
            (7)忌煙、酒。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各种癌症病人的飲食宜忌12篇
百病饮食宜忌---4.婦產科疾病飲食宜忌
知道这些,想不健康都难!
癌症的免死金牌
恢復四大功能,永遠離開癌症
十大高鐵質補血食物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