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李希贵:这些学校把钱用错了地方!

  来源:《当代教育家》2014年第9期

  作者:李希贵

  曾经看到一个报道,说一个省会城市要兴建全国最大的火车站。可是看完才明白,原来,他们对“最大火车站”的理解,不过是把候车室搞到可供两万人同时候车而已。我颇感困惑:火车站到底是干什么的?如果仅仅满足于让旅客滞留在候车室里,还是不建为好。

  其实,把钱花错地方,也经常发生在校园里。我曾参加一所新建高职学院评估,十几万平方米的建筑,几个月一气呵成,办公楼的外挂石料墙面,每平方米造价就高达400元,10000平方米的地下车库,更是规模庞大。

  可是,当我们考察图书馆藏书时却惊奇地发现,偌大的图书馆,2000 年以后出版的图书竟不足千册。其实,办公楼的外挂石料完全可以由每平方米400 元降到40 元,投资过千万的地下车库等校园里确实停不下车时再建也不迟,而图书馆能不能成为学生们向往的地方,却是迫在眉睫。

  同样的事情还发生在新课改实验区的一所小学里。学校不过1000 名学生,一年杂费收入不过6 万元。可是,校园里却迎面摆着21 个不锈钢牌匾,牌匾里装裱了一些领导视察、校长开会、教师备课等图片。通过陪同人员我知道,21个牌匾的价钱是16000多元。

  更叫我们泄气的是,全校60 多位教师,竟没有订一份教育报刊;摆放着色彩斑斓沙发、奇形怪状桌椅的阅览室里只有100 多本图书;10 亩地的校园,校舍都相当紧张,四楼却尘封了一个100 多平方米的校史展室……看完这所学校,我不由得想,大家整天在抱怨经费紧张、资源奇缺,可对于手头上的资源我们到底怎么利用才好?

  到一些西方国家考察学校,西方同行的接待规格却始终“档次不高”。

  学校没有接待室和会议室,甚至没有教师餐厅。接待外宾用餐,通常也是在学生餐厅,即使要特别提高一下“规格”,也不过是在阅览室里,把阅览桌搭上一块桌布而已。学生用餐也常常因为餐厅太小,而被分为三拨五次地错时就餐。用餐完毕,把餐厅里的桌椅往四周一推,中间又变成了学生跳舞或者传球的地方。

  有些学校电脑不多,他们就将之放到学生随手可及的地方,每一间教室,每一处走廊,甚至在餐厅、体育馆里也非常自然地摆放着几台电脑。他们的目的非常明确,就是让教育资源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

  似乎他们在教育资源的投入上有点抠门。其实,在这些学校里走一走,你会发现,他们是把钱花在了最需要的地方。为了强化班上有学习障碍的学生的教育,他们花重金为每班多聘一位辅助教师;为了某一位学生的吉他爱好,他们不惜代价雇佣一名兼职员工;为了一帮爱好橄榄球的孩子,他们找到市长申请资金,在学校附近修一个偌大的球场……

  曾经考查一家柴油机厂的校区,他们建造了42 万平方米的车间,却极其“吝啬”地只建设了1 万平方米的成品仓库。校长告诉我们,他们把钱用在了提高营销人员素质、打造销售网络、完善售后服务和产品质量的锻造上。企业规定,产品下线后放在仓库里不得超过24 小时,他们竟然做到了。资源的投放战略决定了他们的成功。

  到日本乘坐新干线,我才明白为什么主人会在车到之前五分钟才送你到站台。因为四通八达的出入通道,使日本人没有进候车室的习惯。日本人把建候车室的钱用在了建设站台和通道上了,因为让旅客以最快的速度和最少的时间坐到车上,才是火车站的追求。

  学校投放资源的着眼点,就是看资源与学生的联系。如果有一架天平,天平的一头肯定是学生的需要,当我们根据学生的需要投放资源的时候,资源才有可能发挥出应有的效益。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李希贵:寻找学校办学质量持续提升的4个关键要素
这些年,李希贵在找什么
十一学校校长李希贵:让学校成为学生的向往
重新发现教育
《开讲啦》 20140419 李希贵:学校是什么?
李希贵学校管理沉思录(8)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