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教育的目的》读后感

教育的目的是什么?教学十几年来,这个问题几乎很少进入我的脑中。这个春天,捧起英国教育家怀特海的著作《教育的目的》这本书时,开始思考我们每天忙忙碌碌地教学生,到底是要培养怎样的学生,我们教育的目的,到底是什么? 

《教育的目的》是怀特海在1929年完成的,虽然书中的内容不可避免地烙下了时代和地域的印迹,但很多观点“影响深远,闪耀着智慧的光芒”。书有些难读,因为一旦读起来,你的思想将没法有片刻停滞:你常常会被书中一些观点震撼,继而重新审视自己的教育观念,思考自己在教育教学中的种种做法是否得当。

 

思考一:我们为谁教——“建设者接班人”与“自我发展”。

前段时间,朋友圈里一则关于各国教育法中培养目标的微信广泛流传,从中我们能看出,不同的国家之间有不小的差异。中国教育法指出“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无疑,这样的教育目的是立足于祖国和社会,符合当时制定教育法的社会现实,显得崇高而伟大。

《教育的目的》这本书的封面上,赫然写着“学生是有血有肉的人,教育的目的是为了激发和引导他们的自我发展之路”。在书的第一章“教育的目的”中,怀特海进行了具体的论述,他说“自我发展才是最有价值的智力发展”,在教育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升其判断力,锻造其对复杂环境的掌控能力,使学生能够运用理论知识对特殊事例做出预见”。

诚然,怀特海关注的不是社会和国家,他关注的只是作为个体的学生自身,因为“发展的本能来自于自身:发现是由我们自己完成的,训练是自我训练,收获是我们自身首创精神的成果”。其实,这两者并不矛盾,怀特海指出了学生应具备什么样的素质和能力,才能更好地走上社会,成为一个合格的人才,说得再宏观一点,即成为对国家有用的人。然而,因为关注的角度不同,怀特海的阐述似乎更激起了教育者的思考,且让教育者更触手可及一些。

 

思考二:我们教什么——“知识”与“智慧”。

第三章“自由和训练的节奏”中有这样一段叙述:“虽然智力教育的一个主要目的是传授知识,但是智力教育还有另一个要素,模糊却伟大,而且更重要——古人称之为‘智慧’。没有一些基础的知识,你不可能变得聪明;你轻而易举地获取了知识,但未必习得智慧”。怀特海在这里重新提出了两个概念,即“知识”和“智慧”,并指出教育不是教单纯的知识,而是要让学生获得智慧。“知识”与“智慧”是有区别的,“知识”是静态的,“智慧”是动态的,前者固定于书本上,后者内化于思想中。

在书中,怀特海还大胆地指出“学校里教授的的知识都是二手货,甚至是三手货。一切学问都是从生活中来的,是从对自然和社会的观察中归纳出来的。”对于这样的观点,中国宋代诗人陆游早已领悟——“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教育只有一个主题,那就是多姿多彩的生活,任何不能加以利用的知识是相当有害的,所以,我们所教育出来的学生,要能亲自在寻求“知识”的过程中获得“智慧”。

较之于技术教育,文学教育在这一点上显得相对薄弱,小学语文教学就更显得薄之又薄。即便如此,我们依然可以循着这样的观点,来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例如:阅读课上要确定文本中多音字的读音,不是老师直接告诉学生,也不是让学生随便猜一猜,而是真的拿出字典,让学生亲自查一查,根据字典上该字的解释来最终确定好正确的读音,这样的做法不是在浪费宝贵的课堂时间,而是真正让学生探寻答案;作文课上要写秋天的树叶,不是单纯地用PPT向学生展示多彩的叶子,而是应该带着学生走进秋天的校园、田野、路边,捡拾不同的叶子,观察、抚摸、轻嗅,真真切切感受叶片的低声絮语……如此才会使“你的才能富有活力,你的思维栩栩如生”。

 

思考三:我们怎么教——“全面发展”与“特殊才能”。

我国的教育要求培养学生“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然而我们需要认清一个事实:即使是最有天赋的学生,由于人生时间有限,也不可能在每一个方面全面发展。因此,怀特海认为,“学习必须有所侧重”!“我们的目标是,要塑造既有广泛的文化修养又在某个特殊方面有专业知识的人才,他们的专业知识可以给他们进步、腾飞的基础,而他们所具有的广泛的文化,使他们有哲学般的深邃,又有艺术般的高雅”。这段论述十分值得细细揣摩。

回顾民国时期的教育家,以及后来对于新中国建设作出杰出贡献的专家学者,很少有人门门学科都出类拔萃。如今,“钱学森之问”言犹在耳,让很多教育者不断地反思中国的教育到底怎么了?教育的理想那么美好,可教育的事实是要让学生顺利地通过考试!学科太多了,所有的学科都有值得学习的若干理由,我们不得不要求学生对所有科目给予同样的关注,这种有悖于先贤“因材施教”的教育一天又一天地重复着,何谈理想?“理想的逐渐消失悲哀地证明了人类的努力遭受了挫折”,我们又该如何担当!

 

有人说,当你丢掉你的课本,烧掉你的听课笔记,忘掉你为了应付考试而背诵的细节,你的学习对你来说才是有用的。我们需要始终信奉这样一条教育原理:在教学中,一旦你忘记了你的学生是有血有肉的,那么你就会遭遇悲惨的失败。因此,在我们有限的教学生涯中,多关注学生个体,发现他们的特殊才能,带着他们去生活中探寻智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怀特海的教育思想
怀特海《教育的目的》读书笔记
怀特海的十大教育理念
怀特海《教育的目的》书摘
教育的目的:生命 生活 生长
怀特海的过程教育哲学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