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国茶树、南美金鸡纳树、巴西三叶橡胶树……一个多世纪前,是谁“偷”走了它们?
userphoto

2022.08.15 湖北

关注

说起种子,没有人会感到陌生。

从古人驯化水稻、小麦、玉米等农作物解决温饱问题,到后来渐次通过改良种子,发掘各类植物的经济、药用和观赏价值,在人类文明的长河中,种子和相关种质资源(指携带生物遗传信息且具有实际或潜在利用价值的载体)作为生命密码,不仅成为人类生存的基础,还在历史发展进程中提供着无与伦比的重要力量。

这其中,还有一些特殊的种子和种质资源,因价值极高,虽受到当地政府的严密保护,却屡遭外部势力觊觎。在经历一番“冒险”后,各自完成扩张之旅,改变了人类世界。

中国茶树“出国记”

中国是世界茶叶原产地,千百年来中国茶叶独占世界茶市,也成为历代朝廷重要的“创汇工具”。尤其是1684年清政府废除禁海令后,中国的茶叶海外贸易愈加频繁,也因此与相应交易国家形成了巨大的贸易顺差。

17世纪,在英、法等欧洲诸国上流社会掀起了一股经久不衰的饮茶之风

在当时,清政府已深悟茶叶的经济价值,不仅严禁将茶树种子和幼苗带出国门,还规定走私茶树茶种,最高可处死刑。

中国人可能带着强烈的警惕心,在密切关注我对于茶种或茶树的要求。

——阿礼国(曾任英国驻上海领事)

为了扭转贸易逆差,解决茶叶供给,英国人开始以走私鸦片来换取茶叶,还打定主意要从中国获得茶种,在印度建设茶园。

19世纪绘有茶树的科学插图

他们派出了有植物学知识的“植物猎人”——罗伯特·福琼前往中国,打着考察中国植物品种的名义,秘密盗取茶树、茶种,并搜罗制茶专家。

福琼的中国之行,另一个重要任务是要弄清西方人眼中神秘的制茶工序

经过在武夷山、徽州、浙江、上海等地的一番游历,福琼“圆满完成任务”。他将茶苗根部用潮湿的苔藓包裹起来,然后外面再裹上一层油纸,包装成普通植物的样子,“避开中国人刺探的目光”,偷偷发往印度。

中国早期茶叶种植生产

1850年夏天,茶苗抵达加尔各答。第二年,福琼又从武夷山秘密招聘了8名制茶工人并购置了制茶工具,带到印度。


早期印度茶园试种茶叶的景象


从此,中国茶树落脚在了喜马拉雅山南麓的阿萨姆和大吉岭,逐渐发展起印度茶业,为该国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利益。

印度大吉岭地区的茶园

金鸡纳树“移民记”

在人类疾病历史中,有很大一部分篇幅,是与疟疾的对抗。而欧洲殖民者于17世纪在秘鲁获得的奎宁,则让人们看到了战胜疟疾的希望。

奎宁,提取自金鸡纳树的树皮。这种树原本只生长于南美洲安第斯山脉海拔约1500米—3000米的丛林中。当欧洲人从当地土著人口中得知奎宁的奇效并亲身体验后,金鸡纳树随即成为“香饽饽”。一时间,“植物猎人”们跃跃欲试,想要复制“福琼模式”,以确保“在中国茶叶之后,能有更重要的植物引种于印度”。

金鸡纳花与树皮

其实,当时南美独立浪潮中建立的新兴国家,已经注意到欧洲人的躁动,也加强了对金鸡纳资源的管控。例如,玻利维亚政府出台政策,限制金鸡纳树皮的出口,只批准十分有限的采集特许证。在秘鲁,有军官甚至称,如果谁敢将金鸡纳资源偷运出境,就抓起来砍断双腿。

不过,重赏之下,必有勇夫。1856年,在英国东印度公司的支持下,英国人马克汉姆和斯普鲁斯带领“植物猎队”,分别在秘鲁和厄瓜多尔获取了大量金鸡纳树苗和种子。

19世纪绘有金鸡纳树的科学插图

此后,金鸡纳树在印度试种成功,并被推广到欧亚大陆、非洲、大洋洲等地区。当然,到了20世纪,随着疟疾原虫的抗药性加强,金鸡纳中奎宁抗疟“神药”的桂冠又传给了中国人发现的青蒿素,这又是一段后话了。

三叶橡胶树“漂流记”

橡胶,是现代人们经常接触到的一种材料。

天然橡胶产生于橡胶树,中美洲的印第安人在日常生活中,切割巴拿马橡胶树皮,流出来的乳胶自然凝固后形成极具弹性的橡胶,稍加处理就可以制成弹力球、雨鞋、雨衣、容器等。

后来,随着欧洲殖民者对橡胶使用场景的开发,以及橡胶工业的发展,全世界对天然橡胶的需求急剧增加。一时间,橡胶的市场价格甚至等同于白银,达到历史最高。

有需求,就有供给。很快,人们勘探发现,原产于巴西亚马孙河流域的三叶橡胶树乳胶含量最高。不过,想得到它也不容易。由于橡胶占巴西出口额的40%,巴西政府对橡胶树的保护十分严格。于是,英国政府再次派出“植物猎人”威克汉姆,踏上“窃种”之旅。

19世纪绘有巴西三叶橡胶树科学插图

威克汉姆到达巴西热带雨林后,一方面不顾艰辛自己采集树种,另一方面打着购买工业原料的幌子,从印第安农民和中间商手里收购,陆续收集了7万颗三叶橡胶树种子。出发前,他还特地雇了蒸汽船,把这些种子偷偷运到英国,播种在皇家植物园中。

不久,种子长出的幼苗又被运到锡兰(今斯里兰卡),成功在遥远的东南亚开辟出一片新天地。

此后,经过当地人工培育和技术改革,欧洲殖民者在东南亚地区的橡胶产业愈加发达,彻底取代了巴西野生橡胶树在世界橡胶市场的地位。

主要参考文献:

[1]李崇寒.一段充满冒险与欺骗的“苦旅”,中国茶“被动出海记”[J].国家人文历史,2022(05):68~77.

[2]杜松子.树皮、灵药与“武器”,金鸡纳在新旧大陆的“移民史”[J].国家人文历史,2022(05):88~95.

本期编辑:高   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改变了世界的玻璃容器 皆小侠
改变了世界的玻璃容器
科学松鼠会 ? 改变历史的橡胶树(上)
银胶菊,天然橡胶
古树茶应该采摘嫩叶还是采摘老一点的叶子?
原创l西双版纳旅游记(B)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