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大棚草莓丝瓜高效栽培模式技术要点


时间:2017-04-24 14:42:38  
​ 1. 茬口安排

​大棚草莓于9月上旬种植,株距25厘米,行距70厘米,每亩栽植4500株左右,11月下旬开始采收,至翌年4月底采收结束,出茬后安排种植后茬作物。丝瓜采取工厂化育苗,5月上旬定植,6月下旬采收。
2. 效益分析
以缙云县德强蔬菜专业合作社为例,2014年草莓平均每亩产量为1360千克,全采摘销售期平均单价30元/千克,每亩产值为40800元;丝瓜平均每亩产量为2500千克,平均单价4元/千克,每亩产值为10000元;大棚草莓~丝瓜高效栽培模式,每亩总产值为50800元,经济效益显著。
3. 草莓栽培技术要点
(1)园址选择
草莓应选择空气质量、灌溉水质量和土壤环境质量符合无公害生产要求的田块种植,同时还要求该田块没有种植过草莓或已经过水旱轮作。草莓栽种前利用高温天气进行土壤太阳热消毒处理,即将土壤深翻,灌透水,土壤表面覆盖一层地膜,同时把大棚膜盖在大棚骨架上,形成密闭温室,在超过60℃的情况下,可杀死土壤中的病菌、微生物和害虫。
(2)优良品种的选择
大棚草莓宜选用丰产、大果、品质优良、口感好、适于大棚栽培的品种种植。缙云地区以“红颊”草莓为主栽品种,同时搭配种植“香蕉草莓”等。要重视“红颊”草莓等品种的提纯复壮和无病毒苗的培育工作。
(3)栽培管理
①肥水管理。应根据草莓的需肥规律和土壤供肥能力进行平衡施肥。肥料以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尽可能地控制氮肥使用量,增施磷钾肥,限制使用含氯复合肥,禁止使用未经无害化处理的城市垃圾。在定植前15天,每亩均匀撒施无污染腐熟栏肥3000千克、饼肥100千克、含硫酸钾复合肥50千克以上。在整个生育期中,要补充水分和肥料,可通过铺设在地膜下面的软滴管进行,追肥一般在顶花序显蕾期、顶花序果实开始转白膨大期、顶花序果实采收前期、顶花序果实采收后期进行,此后每隔15~20天用尿素2000~4000倍液和磷酸二氢钾1000倍液喷施叶面追肥1次。根外追肥还可添加绿威18、草莓宝、植光优等新型植物营养剂,不仅能提高植株免疫力和防止早衰、促进果实膨大、增加果实光泽度和糖度,还有利于减少果实受污染的几率。
②温湿度管理。在草莓第一侧花芽分化完成后、植株尚未进入休眠期之前盖棚,缙云地区一般在10月下旬至11月初。要注意调控大棚的温湿度,前期白天温度保持在30℃左右,夜间温度保持在10℃以上,相对湿度控制在80%以下。开花结果后,白天温度保持在25℃左右,夜间温度保持在7℃左右,湿度保持在60%左右;采收期白天温度在22℃左右,夜间温度在5℃,当夜间温度达5℃以下时盖中棚,接近0℃时盖小棚,采用日揭夜盖的方法,以满足草莓生长对温度的要求。3月中旬可解除中小棚,4月上旬起,在晴天应逐步加大通风。4月下旬揭开裙膜直至拆除。要勤通风,以免温湿度过高引起草莓灰霉病、白粉病的发生流行。
③植株管理。草莓大棚内坚持放养蜜蜂,以增加草莓的结果率,一般可增产30%~40%。草莓自定植到采收结束,一直处于不断生长中,为改善草莓植株间的通透性,减少病虫害发生,要经常进行植株整理,及时摘除老叶、病叶、病果以及采果后的花轴,以减轻植株负担,促使其健壮生长。
(4)病虫害综合防治
坚持以农业防治为基础,按照病虫害发生规律,采取合理密植、高畦地膜覆盖及滴灌栽培、土壤消毒、轮作换茬等栽培管理措施。同时,保护天敌,加强虫情调查,必要时选择适宜时机进行化学防治,禁止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如甲胺磷、乐果、克百威、氧化乐果等。大棚内优先采用烟熏法、粉尘法。采果期应先采果后喷药,同时注意交替用药,合理混用。
(5)采收包装运输
采摘时应戴上一次性的医用手套,采摘容器最好用塑料箱或小筐,里面垫一层干净的柔软材料,选择七八成熟的草莓采摘,采收以上午8︰00~9︰30或傍晚转凉后进行为宜。包装用无污染的纸箱或塑料盒,内衬新鲜草莓叶,规则地摆放草莓,保证整个过程的无污染和清洁。搬运过程中要轻拿轻放,运输过程中应尽量避免或减少振动,且温度保持在1~2℃,湿度保持在90%~95%,最好使用冷藏车运输。
4. 丝瓜栽培技术要点
(1)品种选择
大棚丝瓜宜选择优质、高产、抗逆性强、适应性广、商品性好的品种种植,如“绿胜3号丝瓜”、“翠绿早丝瓜”、“泰安长丝瓜”等。可采用日光温室或塑料大棚多层覆盖等设施,并采用营养钵或穴盘培育壮苗。
(2)定植
①整地施肥。4月底草莓采收结束后,及时整地,以利于大棚丝瓜适时定植。定植前结合耕地每亩施腐熟农家肥4000~5000千克或腐熟鸡粪2000千克、三元复合肥(15~15~15)50千克,将所用肥料掺和均匀,铺施后深翻土地20~30厘米。然后起垄,垄距1.2~1.6米,垄面宽70~90厘米,垄高10~15厘米,要求垄面平、土壤细碎没有土块,同时在垄面覆盖地膜,以便提温保墒。
②定植。5月上旬,当丝瓜苗长至4叶1心时,选晴天进行定植。定植前2天对育苗床浇1次透水。定植时在垄面两侧各向内15厘米栽植幼苗,大小苗分级定植,并浇透水。实行大小行栽培,大行距80~100厘米,小行距40~60厘米,株距25~30厘米,每亩栽植3500株左右。
(3)田间管理
①控制棚室温度。棚室内温度白天保持在25~28℃、夜间不低于15℃,当外界温度最低达15℃以上时,不关通风口进行全天通风。
②肥水管理。当丝瓜苗伸蔓时每亩追施三元复合肥10~15千克;在开花座果后每亩追施三元复合肥25~30千克;采收盛期每采摘2次后,每亩追施三元复合肥5千克,间隔每亩追施尿素10千克。在浇足定植水的基础上,一般座瓜前不浇水,座瓜后根据墒情适时浇水。
③植株调整。当丝瓜蔓长30~40厘米时搭架,一般采用平棚支架,棚架高2~2.5米。搭架后及时绑蔓上架,摘除第一雌花以下所有侧枝,上架后一般不再摘除侧蔓。如主蔓座瓜少,可留子蔓结瓜,子蔓结瓜后留1~2片叶摘心。结瓜盛期除去老叶、病叶和过多的雄花、卷须,摘除病瓜、虫蛀瓜、畸形瓜。
(4)病虫害综合防治
①农业防治。实行3~4年轮作;选用抗(耐)病良种种植,严格进行种子消毒;培育壮苗,提高抗逆性;清洁田园,及时摘除病叶,清除病株;科学、平衡施肥。
②物理防治。大棚栽培可在通风口增设防虫网,或每亩棚室悬挂黄色诱虫板(25厘米×40厘米)30~40块。
③生物防治。保护和利用各种天敌,如蚜茧蜂、七星瓢虫等;用2%嘧啶核苷类抗生素(农抗120)水剂200倍液或苏云金芽孢杆菌乳剂500~1000倍液等田间喷雾。
④化学防治。主要防治对象为猝倒病、霜霉病等病害以及蚜虫、粉虱、斑潜蝇等虫害,要做到对症下药,合理混用和交替用药,严格控制用药量和用药安全间隔期。
(5)采收
丝瓜以嫩瓜供食,因而采收适期较短。采收标准是花冠开始干枯、瓜梗光滑、茸毛减少、表皮有柔软感、瓜表面有光泽。盛花期一般隔1天收1次,采收时间以上午9时前为宜,用剪刀沿果柄中间处剪断,注意轻拿轻放,避免挤压,以免影响商品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肉丝瓜的种植方法及基本要点
☞亩产20000元!大棚八棱丝瓜—蒲瓜高效设施栽培模式
草莓种植技术讲座(六)草莓栽培技术(1)
丝瓜的栽培与管理技术
为什么大棚丝瓜经土壤消毒后,反而出现根系不良,开花晚的问题
丝瓜栽培:丝瓜嫁接育苗技术,大大提高丝瓜品质和产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