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创制杀菌剂

创制杀菌剂——氰烯菌酯

 

氰烯菌酯是江苏省农药研究所股份有限公司自主创制的新型杀菌剂,属于原始创新性发明。该化合物属氰基丙烯酸酯类,高效、微毒、低残留、对环境友好,对由镰刀菌引起的各类植物病害具有保护和治疗作用,可应用于防治镰刀菌引起的小麦赤霉病、棉花枯萎病、香蕉巴拿马病、水稻恶苗病、西瓜枯萎病等。迄今为止,国内外尚没有同类产品问世。它也是国内极少数创制发明的农药品种之一。

氰烯菌酯试验代号:JS399;化学名称:2-氰基-3-苯基-3-氨基丙烯酸乙酯;原药登记证号:LS20072660;25%悬浮剂登记证号:LS20072657,登记防治对象为小麦赤霉病、水稻恶苗病,同时进行了氰烯菌酯新防治对象和应用技术的研究,已获得发明专利4个,正在开发氰烯菌酯与多菌灵、氰烯菌酯与吡虫啉、氰烯菌酯与三唑类等复配制剂。

2007-2008年与中国农技推广中心药械处合作,在江苏、安徽、湖北等省7个试验地进行了25%氰烯菌酯悬浮剂防治小麦赤霉病的示范试验,试验结果表明:25%氰烯菌酯悬浮剂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治效果优秀,田间用量100克/亩,在小麦扬花初期用药,可有效防治赤霉病。若小麦抽穗扬花期间遇连续阴雨,在扬花末期再施用1次,效果更佳。25%氰烯菌酯悬浮剂对小麦安全,周明国教授和植保系统专家建议加速该产品的推广应用。

2010年在江苏省农垦系统进行的25%氰烯菌酯悬浮剂防治小麦赤霉病推广示范试验结果表明:氰烯菌酯对赤霉病有杰出药效。正常情况下,用量100毫升/亩比较适宜。对重感赤霉病的小麦品种,建议根据天气情况进行一次接力防治,效果更佳。

2007-2008年与中国农技推广中心药械处合作,在黑龙江、吉林、湖北等省3个试验地进行25%氰烯菌酯悬浮剂防治水稻恶苗病的示范试验,试验结果表明:25%氰烯菌酯悬浮剂对水稻恶苗病的防治效果与25%咪鲜胺乳油相当,田间推荐使用25%氰烯菌酯悬浮剂3000倍液浸种,种子与药液比例为1:1.2,浸种温度为15~20℃,浸种时间为南方2天,北方3~5天,取出后直接催芽。氰烯菌酯浸种处理整个生长期对水稻生长发育均没有不良影响,安全、无药害。

 

氰烯菌酯产品特性:

1、不同于其他所谓的“创制”农药,结构新颖。

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迄今为止,国内外尚没有同类产品问世。

已获相关授权专利:ZL01115593.0、ZL200410065145.6、ZL200410014097.8、ZL200610125921.6。

2、极高选择性和镰刀菌专化性。

可应用于防治镰刀菌引起的小麦赤霉病、棉花枯萎病、香蕉巴拿马病、水稻恶苗病、西瓜枯萎病等。

3、与现有杀菌剂没有交互抗药性,作用方式新颖。

经南京农业大学周明国教授研究小组测定,氰烯菌酯与苯并咪唑类、麦角甾醇生物合成抑制剂类、甲氧基丙烯酸酯类、二硫代氨基甲酸盐类和取代芳烃类5种不同作用机制的杀菌剂没有交互抗性,即与噻菌灵、多菌灵、福美双、百菌清、甲基托布津、咪鲜胺、戊唑醇和嘧菌酯等常用杀菌剂都不存在交互抗性。

4、毒性极低。

经南京医科大学卫生分析检测中心应用毒理研究所检测,氰烯菌酯原药、25%悬浮剂均为微毒。

5、对环境友好。

经国家环保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检测,氰烯菌酯对蜜蜂、家蚕低毒,对鱼、鹌鹑等中毒,在鱼体中的BCF8小于10,为弱生物富集性农药。

6、理化性质稳定,内吸性好,具有良好的保护作用和治疗作用。

用400μg/mL 氰烯菌酯和400μg/mL 多菌灵穗部喷雾处理前1 、2 、3d接种禾谷镰孢菌2021和R7的分生孢子混合液,氰烯菌酯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效分别为95%、75%和62%,而对照药剂多菌灵几乎没有防治效果;处理后1、2 、3 d接种,氰烯菌酯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效分别为88%、78%和73% ,而对照药剂多菌灵的防效较差,只有5.2%、10.9%和9.6%。

氰烯菌酯的治疗作用优异, 因此若遇到发病重的年份, 即便麦穗已经发病,也可以通过增加施药次数, 控制病情发展。

7可以作为一种治理小麦赤霉病的替代药剂,尤其在对多菌灵产生抗药性的地区。

对小麦赤霉病菌菌丝生长有很高的抑制活性,EC50只有多菌灵的1/3,且对群体中不同个体的敏感性差异较小。氰烯菌酯对所有野生型敏感菌株和多菌灵的抗药性菌株均表现极高的抑制活性,平均EC50分别为0.090±0.021mg/ml和0.097±0.035mg/ml。

8、具有增产和提高产品品质的作用。

经南京农业大学周明国教授研究小组测定,氰烯菌酯能在防病增产的同时降低小麦穗粒中的毒素含量,提高小麦品质;而多菌灵在防病增产的同时增加小麦穗粒中的毒素含量,影响产品品质。

9、耐雨水冲刷。

扬花期小麦叶片,中部涂抹500μg/mL药剂,12、24、48小时后清洗用药部位,针刺接种后放于RH80%~90%、25℃人工气候箱里培养,7d后所有处理叶片都只有轻微的发病症状,防治效果达到90%左右。说明氰烯菌酯在小麦叶片上能被植物吸收,不被雨水冲洗。在生产上,施药12小时后下雨不影响防治效果,不需要重新施药。

10、使用安全,无残留。

经天津市农业科学院中心实验室测定,氰烯菌酯25%悬浮剂按推荐剂量3kg/ha(有效成分0.75kg/ha)和高剂量(推荐量的2倍)使用,间隔期21天,小麦籽粒残留量为末检出;间隔期28天,小麦籽粒残留量为末检出。即氰烯菌酯在小麦上使用的安全间隔期为21~28天,而小麦从抽穗到成熟约需35—40天,因此使用氰烯菌酯防治后收获的小麦籽粒基本无药剂残留。

而用于浸种防治水稻恶苗病,经过水稻整个生长季节,产品基本无药剂残留。

11、应用方便。

用于浸种防治水稻恶苗病时,浸种后取出后直接催芽,不需冲洗。

 

氰烯菌酯应用技术:

1、防治小麦赤霉病

推荐用量:

100毫升/亩。

防治适期:

小麦扬花初期。在遇到穗期高温时,小麦边抽穗及边扬花的情况下, 可以把用药时间提前到齐穗期。

若小麦抽穗扬花期间遇连续阴雨,在扬花末期建议再施用1次。

注意事项:

施药时尽可能使药剂喷洒到穗部。

 

2、防治水稻恶苗病

推荐用量:

3000倍液浸种。

使用方法:

种子与药液比例为1:1.2,浸种温度为15~20℃,浸种时间为南方2天,北方3~5天,取出后直接催芽。

注意事项:

浸种时根据当地温度情况决定浸种天数。

竞品分析

农药成分

成分特性

使用缺陷

福美双

保护性杀菌剂,可用于土壤处理。高温下有效杀灭土壤病菌。

农民多在发病以后用药,此时植株体表喷雾已无防治效果。灌根可降低土壤病菌数量,但对已侵染病菌无防效。

多菌灵

治疗性杀菌剂,可被植物吸收,并向顶传导;可被土壤颗粒牢固吸附。

灌根使用,杀菌成分易被土壤颗粒吸附,不能进入植物体,可降低土壤病菌数量,但对已侵染病菌无效;喷雾可通过内吸进入植物体,但向顶传导特性使植株根茎部位药物分布较少,药物利用率低;多年使用防治赤霉病等病害,抗性严重。

三唑酮、戊唑醇、苯醚等三唑类

保护、治疗性杀菌剂,内吸性强,多向顶传导。

植株根系大量死亡后,会产生新根自我补救。三唑类杀菌剂在有效剂量下可以抑制新根生长,慎用灌根;内吸功能强大,植物体表喷施后,杀菌成分多转移至植株顶端,而枯萎病类病菌多在根茎部或茎基部,药物利用率低,防效低微。

劲护?完全避免了常规化学药剂的使用缺陷,活性高,无抗性。且可靠的药物利用率,更是优秀防止效果的保证。

 

 

氰烯菌酯与常用药剂各项对比分析

成分

多菌灵

三唑酮\烯唑醇

己唑醇\戊唑醇

氰烯菌酯

杀菌谱

广谱杀菌剂,对各类高等真菌病害均有效,无特效防治谱;易被土壤颗粒吸附,不能被植物根系吸收,灌根防治枯萎病效果一般

三唑类杀菌剂,对白粉病、锈病高效。对纹枯病防效较理想;但对赤霉病、枯萎病、恶苗病等病原真菌活性一般。

三唑类杀菌剂,对白粉病、锈病特效。对纹枯病防效突出,但对赤霉病、枯萎病、恶苗病等病原真菌活性一般。

专业针对赤霉病、枯萎病和恶苗病等镰刀属病害防效突出。

抗性水平

近40年连续使用,各类病菌对该成分抗性水平很高,在高抗地区已无实际防治效果。

上世纪70年代投入使用,已产生成型抗性,对白粉病、锈病防治效果下降幅度很大。

与三唑酮同属一类成分,作用方式相近。受三唑酮抗性影响,病菌已产生一定抗性,但因自身活性较高,对白粉病、锈病、纹枯病防效较理想。

全新作物机理,近年投入使用,尚无任何抗性产生

作用方式

单纯治疗剂,只能在病菌侵染以后使用。

具有保护盒治疗功能,在病菌侵染前后使用都有效

具有保护和治疗功能,在病菌浸染前后使用都有效。

具有保护和治疗功能,在病菌浸染前后使用都有效。

对作物及农产品品质影响

不影响作物正常生长,但明显提升谷物毒素含量,减低农产品品质。

对植物生长具有抑制功能,浸种处理风险极大。对作物根系生长抑制功能显著,不适合灌根防治枯萎病等病害

对植物具体有很强的抑制功能,不可用于浸种。高浓度下明显抑制叶片生长,作物破口前后应停用。不可灌根防治枯萎病等病害

不影响作物正常生长,无毒素产生,大幅改善农产品品质。

对产量影响

无影响

连续使用可以抑制叶片生长,降低光合作用效率。最终会影响产量。

连续使用可以抑制叶片生长,降低光合作用效率。最终会影响产量。

可有效稳定作物生长状态,并提升作物产量。

环境毒素

低毒

低毒

低毒

微毒

市场前景

即将在大田作物病害防治中停用

已被限制在大田作物上的使用次数

已被限制在大田作物上的使用次数

农技推广中心要求加大推广力度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这个新药对茎基腐病、枯萎病、赤霉病、恶苗病等病特效
先正达最具市场潜力的SDHI类杀菌剂——氟唑菌酰羟胺
国内创制农药杀菌剂产品综述
丙硫菌唑——全球第二大杀菌剂,它有哪些优势
这几个新药是治小麦赤霉病的特效药,只需喷施2遍,就能彻底解决
保障春耕,战“疫”有我| 小麦病害如何防?权威专家献良方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