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水稻小苗机插技术意见

 

1.单季晚稻机插育秧技术
培育健壮秧苗,是机插稻成败的关键,水稻机插是小苗带土移栽,培育秧苗群体质量均衡,密度基本一致,根系发达,白根量多,根系盘结牢固,提起不散,形如毯状,适合机械化插秧标准秧苗。在育秧上主要采用机播小苗育秧它具有播种均匀,可以成倍地提高作业效率,是集约化培育标准秧苗的有效途径。
1.1指标
1.1.1秧苗标准秧龄15-20天,叶龄3.5-4叶,苗高12-18厘米,叶挺色绿,苗齐、苗匀,无黄叶,无病虫危害,茎基部粗扁有弹性,茎基宽大于2毫米,单株白根数10条以上,百株地上部干重2.0-2.5克。
1.1.2秧块标准秧块长58厘米、宽28厘米、盘根带土厚2.0-2.5厘米,根系盘结牢固,形如毯状,提起不散,厚薄均匀一致。每平方厘米成苗数:常规品种2.5-3株,杂交品种1.5-2.0株。 
1.2育秧
1.2.1 床土准备床土可选用肥沃疏松的菜园土和耕作熟化的旱地。肥沃的可不经培肥。用稻田土作床土的要进行培肥,一般在冬翻、冬融的基础上,2月份每亩施入BB50公斤,连续旋耕2—3遍后,过筛、堆制,并覆盖农膜使床土熟化。
1.2.2 床土加工4月底前,选择晴好天气及土堆水分适宜时(细土含水量掌握在15%左右)进行过筛,使细土粒径不大于5mm,过筛结束后集中堆闷,堆闷时细土含水量适中,要求达到手捏成团,落地即散,并用农膜覆盖,促使肥土充分熟化。       
1.2.3 秧田准备选择排灌、运秧方便,便于操作管理的田块做秧田,按照秧大田比例1100留足秧田,在播种前10-15天上水耕田耙地,秧田分三次做成,当天摊田开沟做毛秧板,秧板规格为畦面宽1.4米,秧沟宽0.30.2米,并耥平秧板,秧板做好后排水,隔天再拉绳抄起沟泥补低整平秧板,使秧板达平、光、直后晾板,使板面沉实,播前二天铲高补低,填平裂缝,并充分拍实。
1.2.4 材料准备每亩大田备足20-24盘、筛子、无纺布、刮泥板等辅助材料。
1.2.5 种子准备
1.2.5.1主推品种花优14、秋优金丰、浦22、秀水134、秀水128
1.2.5.2用种量杂交稻每亩2公斤,常规稻每亩4公斤。
1.2.5.3药剂浸种选用合格的种子,选择晴好天气晒种1-2天;用菌虫清一包(30克)+吡虫啉一包(10克)+8-10公斤浸谷种4-5公斤,浸种时间长短应随气温而定,一般5月底以前浸种的要求浸足60小时,6月初浸种的一般浸种48小时。品种秋优金丰用菌虫清一包(30克)+盾清2支(8亳升)+吡虫啉1包(10克)+8-10公斤,浸4-5公斤谷种。
1.2.5.4催芽浸种消毒后不需清水洗种,可直接沥干后催芽。在种子吸足水分后,适宜的温度是破胸快而整齐的主要条件,在38℃的温度上限内,温度愈高,种子的生理活动愈旺盛,破胸也愈迅速而整齐;反之,则破胸愈慢,且不整齐。一般情况下,上堆后的稻谷在自身温度上升后要掌握谷堆上下内外温度一致,要进行翻拌,使稻种间受热均匀,促进破胸整齐迅速90%的种子破胸露白即可。为了增强芽谷播后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及提高播种质量,一般在谷芽催好后,应置室内摊晾4-6小时,至稻谷表面晾干后再行播种。
1.2.6 播期按秧龄15—20天适龄移栽来确定,掌握宁可田等秧,切勿秧等田原则。机插面积大的,要根据插秧机的工作效率和机手技术熟练程度,安排好播种进度,合理分批播种,确保适龄栽插。一般情况下,要求5月中下旬播种,65日前后栽插,620日前结束。
1.3育苗
1.3.1调试好机播设备,按品种要求播种机械播种的应事先调试好机播设备,使盘内底土厚度稳定在2厘米左右;精确调整好播种量,使盘播芽谷稳定在预先确定的适宜范围;覆土厚度0.3-0.5厘米,以看不见芽谷为宜;洒水量控制在底土水分达饱和状态,覆土后10分钟内盘面干土自然吸湿无白面。同时,应随时观察播种质量,调整好相应环节。
1.3.2机播后集中保温促出芽,隔日移至秧田播种结束后,宜在室内或场地上叠盘集中堆放,并覆膜遮光,保湿、增温促出芽。叠盘高度宜不超过30盘,场地上堆放的顶部放一层空盘,堆放时间一般在24-28小时,当有60%以上芽鞘出土即可。之后移至秧田进行拉线摆盘,置于秧板。秧盘摆放采用两盘对排,盘底与秧板密合。秧盘铺好后,秧田同样需及时灌平沟水湿润秧板,并迅速排放,以弥补秧板水分不足,同时也应及时覆无纺布,即选用每平方30克的农用无纺布盖在播好的秧盘上,并拉直四周封紧,起到覆盖遮阳、保温、保湿,防播后大雨冲刷、防高温烧苗、防虫害、雀害等作用,确保齐苗、匀苗。播种封无纺布后灌一次平沟水,以利保湿促齐苗,开好塌水缺口,防下雨淹没秧板。
1.4秧田管理
1.4.1及时揭膜一般在播后4-5天,第一叶完全抽出时揭膜炼苗,覆盖时间不宜过长(不超过7天),以免秧苗素质下降。做到先上水后揭膜,揭膜掌握晴天傍晚揭,阴天上午揭,小雨雨前揭,大雨雨后揭。
1.4.2 湿润促壮整个秧田期保持秧板湿润,忌长期深水灌溉造成烂根烂秧,移栽前3-5天,排水炼苗,确保机插时能提起秧块不断不散,形如毯状,以利秧苗搬运和机插。特别是在起秧栽培前,雨天前要盖膜遮雨,防止盘土含水量过高而影响起秧和栽插。
1.4.3 看苗施肥床土培肥的可不施断奶肥,床土没培肥及苗叶色淡的秧苗断奶肥于一叶一心期建立浅水层后,苗床用尿素5公斤/亩于傍晚露水未上来前撒施,施肥后再用少量清水喷洒一遍,以防肥害,在栽插前3-4天,施好起身肥,苗床撒施尿素5公斤/亩,施后同样用少量清水淋洒一遍。
1.4.4 防病治虫根据植保部门意见防治。
2.大田机插与栽培技术
2.1机插前准备工作做好机插育秧栽前准备工作,确保苗体素质,增强栽后抗逆性,同时做好大田栽前的耕翻、平整,保证插秧机的作业质量。因此,机插秧苗栽前准备与大田精细耕整要密切配合,确保机插质量和秧苗的早活快发,奠定高产基础。
2.2大田栽培技术
2.2.1精细整地麦茬收获后要及时耕翻晒垡,耕翻一般以中拖旋耕为好(田面平整度好)。耕深10-15厘米。绿肥茬在做好沤田的基础上,移栽前2-3天上水耙田,耙田次数不宜过多(过多破坏土壤团粒结构),以耙碎耙平为宜,然后用人工整平,做到全田高低差不超过3厘米,并清除田间残渣杂草。田整平后不要立即栽秧,一般要让泥浆沉实1-2天(沙土1天,粘土2天),并保持浅水层,防止晒干,田面发僵,移栽前要排除田内过多的水,以瓜皮水(1厘米)栽秧最好。
2.2.2施足基肥机插秧是小苗移栽,缓苗期长,分蘖发生推迟。肥料运筹要掌握前促、中控、后稳的原则。一般情况下,全生育期总用氮量20±2公斤(折纯氮),杂交稻品种全生育期总用氮量应较常规稻品种略有减少。基蘖肥与穗肥配比为82基肥:在机插一周前前施入一般要求每亩底施商品有机肥150公斤,亩施碳铵35公斤加过磷酸钙3035公斤,或亩施水稻专用BB25公斤,基面肥总用氮量折纯氮56公斤。同时,考虑到秸秆全量还田因素,前期应适当增施氮肥。对于一般麦茬稻田块,可在秸秆切碎抛撒后至耕翻前,亩增施尿素7公斤或碳铵20公斤,同时,应有效控制灌水深度,建立薄水层,减少氮化肥流失;对于油菜茬稻田块,前期氮化肥增施量可适当减少至折纯氮2公斤左右。
2.2.3适时移栽,合理密植机插秧一定要坚持适时适龄移栽。秧龄掌握在15-20天,叶龄3.5-4叶,苗高12-18厘米,绝对防止超龄移栽。合理密植,提高栽插质量。一般情况下,杂交稻机插穴(株)距控制在13厘米左右,每亩栽插穴数1.6万穴以上,每穴苗数23株,基本苗保持在4万左右。常规稻机插穴(株)距控制在1213厘米,每亩栽插穴数尽可能保持在1.8万穴以上,每穴苗数35株,基本苗控制在78万;对于迟播迟插田块,每穴苗数可适当增加至46株,基本苗控制在89万。插秧时要做到清水淀板,薄水浅栽,田面水层深度1-2厘米,栽插深度1.5-2.0厘米,以入泥为宜,不漂不倒。栽插结束后要及时上水3厘米左右,促进返青活棵。缺苗断垄严重的一般进行人工补缺。
2.2.4大田管理
2.2.4.1水浆管理
分蘖阶段:活棵后应浅水灌溉,水深3厘米左右,不淹没心叶,灌一次水待其然落干后,再上新水,如此反复,达到以水调肥,以水调气,以气促根,促分蘖早生快发。
搁田控苗阶段:由于机插秧缓苗期长,分蘖发生相对偏迟,一般栽后在五叶一心开始分蘖,有效分蘖期较直播稻短,因此为了确保有足够的有效穗数,水浆管理上宜采用够苗轻搁田的方法。一般要求当总苗数达到预期穗数苗或90%以上时开始自然断水搁田,多次反复,由轻到重,分次搁成;搁田程度至田中不陷脚,不开裂缝,叶色落黄褪淡即可。一般情况下,常规稻高峰苗每亩控制在30万左右,杂交稻控制在26万左右,力争成穗率达80%左右。
孕穗阶段:抽穗前7-10天为孕穗阶段,这时水稻对水特别敏感,叶面积大,温度高,蒸发量大,需水量大,必须建立浅水层,不能断水。一般在7月底,对于前期搁田效果差的田块需继续搁田外,正常田块可采用间歇灌溉方法,在剑叶出齐前后需保持水层, 抽穗前要求排水轻搁田一次,以增强根系活力,促进抽穗正齐。
灌浆结实阶段:抽穗扬花期要保持浅水层,灌浆成熟期干湿交替,9月底前以湿为主,10月份逐渐由湿转干,以干为主;一般在收割前710天断水,以利养根、保叶、争粒重。
2.2.4.2肥料运筹
分蘖肥:一般要求分两次施用,第一次在活棵时每亩施尿素58公斤,作返青活棵肥;间隔57天施第二次分蘖肥,每亩施水稻专用BB2025公斤或尿素1012公斤;再间隔一星期左右可视苗情再追施一次分蘖肥,每亩施尿素5公斤左右,同时注意捉黄塘,促平衡。分蘖肥总用氮量折纯氮10公斤左右。
长粗肥:原则上控制氮肥施用,以钾肥为主,每亩施氯化钾56公斤,苗情长势差的田块可适当补施水稻专用BB5公斤,在搁稻前施入,做到带肥搁田。
穗肥:一般提倡分两次施用。并坚持因田因苗制宜的原则,做到剥查主茎节间和叶龄余数定施肥时间,查看叶色定施肥数量。促花肥一般于主茎第一节间定长,第二节间始伸,叶龄余数3.2叶时(约在7月底8月初)施用,亩施BB5公斤加尿素5公斤或亩施BB15公斤左右,隔10天左右,叶龄余数1.52叶时施保花肥,一般亩施尿素7公斤左右;穗肥施用时,特别是促花肥施用须注意叶色的变化,叶色要在正常退淡的前提下施用,做到早退早施多施、迟退迟施少施、不退不施,群体大的少施,群体小的多施。未施促花肥的也可促保兼顾一次施用,但前提是叶色退淡时施用,施用量可适当减少,一般亩施尿素8公斤或BB15公斤左右。穗肥施用时间最迟不宜超815日。
杂交稻应根据各品种的需肥特点区别对待。对于寒优湘晴,一般不提倡使用穗肥,可适当增施长粗肥,以满足后期对养分需求;对于秋优金丰,穗肥施用可参照常规品种,但用氮量应适当减少三分之一;对于花优14,穗肥建议一次使用,用量原则上参照常规稻一半施用。
2.2.4.3病虫草防治由于机插秧病虫草发生情况在不同地区、田块之间不尽一致。因此,要根据当地的病虫草发生情况,采取相应的防治对策,加强预测预报,及时制订科学的防治策略,选准药剂进行防治。具体防治对象、防治日期、用药种类、用药量按植保部门病虫情报执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水稻机械化插秧最容易哪些问题
水稻全程种植技术全集
杂交水稻高产栽培技术
2009年优质高产水稻生产技术规程
中国农业信息网
2021年全市水稻机插育秧、移栽技术意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