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莫言:人类的好日子不多了,文学也将毫无意义了

把时间倒回2019年,当时所有人都怀着万分期待等待着“爱你爱你”的2020,但谁都没有想到等来的却是如此魔幻的一年,席卷全球的新冠病毒,燃烧200多天的澳洲山火,东非的蝗灾,菲律宾的火山爆发,南极的气温突破了20度……这些天灾人祸齐齐降临,让人类缓不过神,但它们其实都是在给人类敲响警钟,这是来自地球给全体人类的警告。

人类也许意识到了,但是却很难停下它们的脚步,中国人说“前人栽树,后人乘凉”,但是现在我们做的是否给后人留有余地?

对此,莫言在10年前,在东亚文学论坛上曾经发表过一篇演讲,名为《悠着点,慢着点——“贫富与欲望”漫谈》,也许在现在这个时候,当我们还在深受新冠病毒的困扰,为之惴惴不安的时候,就应该去看一看这篇演讲,看莫言到底说了什么。

在这篇演讲当中,莫言主要讲了五个大点,从这五个点中层层递进,最后告诉人们文学的作用,所以究竟是哪五个点呢?

贫与富的关系

莫言在演讲中讲到,人类社会看起来声色犬马,无比复杂,但是说到底就是贫穷者追求富贵,富贵者追求享乐和刺激。

就像司马迁的名言:“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现实吗?现实。真实吗?真实。在这个世界上,穷人和富人都在追求财富,无论是哪个阶层的人都对贫穷和富裕有着清楚的认识,人们厌恶贫穷,人们追求财富,这在现代社会是几乎不用仔细观察就能看出来的。

因为人是欲望的动物,不可否认的是,正是人类的欲望让人类有了如今的高度文明社会。所以身处贫穷的人很难满足自己的欲望,所以他们向往富贵,因为富和贵是密不可分的,是两种择其一而拥之就可以满足很多欲望的能力。

但是尽管人人厌恶贫穷,但仍旧应该听从孔子说的“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任何不义之财,都不能去想。

但是,现实中取不义之财的人比比皆是,我们痛骂这些用不正当方式脱贫致富的人,但是我们到底是在骂这些人的“不义”,还是在骂为何“不义的机会”没有降临在自己身上,这逐渐让人混淆了,也许自己也说不清了。

贪婪是人的本性

古有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有孔子“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意在其中矣。”虽然古人为我们树立了很多清心寡欲,安贫乐道的榜样,但是却收效甚微。

就像文学家们也爱用这个题材来反映社会,他们批判为富不仁的富人,歌颂穷且益坚的穷人,他们愿意把富贵当作笔下人物心灵的试金石,对他们进行考验,当然也有很多主人公借金钱力量报仇雪恨或者是善良的主人公最后收获财富的大团圆,其实这些故事很多看起来把“富”放到了人性的对立面,只要没有经住金钱的诱惑的大多是承担了反面角色。

但是,没有人看到的是,写下这些文字的人大多也是追名逐利的。这就是欲望,也就是“贪”,人的欲望是填不满的,贪婪就是人的本性。就像莫言说的人们总是“身后多余忘缩手,眼前无路想回头。”

所以这是人的本性,人性是很复杂的,难以用一个词语、一句话,就算是一整本书也难以概括。

但是这种本性,我们要不要任它在内心发展,不断放大?这是我们的面临的问题,答案应该是不能,这也是为何文学家们要写那些违背本性的文字,因为文学是启蒙,告诉我们的是欲望需要被克制。

没有度的欲望会酿成大错

儒家的中庸思想,是有大智慧的,告诉我们任何事只要过了一定的界限,就会朝着反方向发展。我们说欲望是本性,一定程度的欲望,可以让人类不断地追求更好的生活和理想的状态,但是欲望不断膨胀,如果不加克制,就如吹泡泡,一定会爆。

但是要如何克制这种人性本能,光靠文学的的说教以及道德的劝告,远远不够,因为人还是一种利益动物,只有切身涉及到自己利益的时候,才会做出改变。

所以,这样说来,控制人类的贪欲最直接和最有效的办法还是法律。莫言说,欲望是猛兽,法律是笼子。而人类社会千百年的历史,归根到底就是不断用各种手段同欲望作斗争最终达到一种平衡的状态的历程。

这不仅体现在人与人之间,更体现在国与国之间,只有当欲望得已控制的时候,人或者国,才不会被反噬,否则很多犯罪案件乃至战争就会发生,这就是欲望失衡的例子。

人类正疯狂向地球索取

所以,即便在现在,贫富和欲望依旧是人类躲避不了的主要矛盾,在正是在这种思想的驱使下,我们要从贫困走向富裕,我们要满足自己的欲望,要满足社会的欲望,这么多欲望的出口在哪,在地球上。

其实从人类这个角度跳脱开来,我们只不过是地球上数量庞大的一种生物,我们利用地球上的资源和其他生物有什么区别?但是就是因为人类是一种有思想的动物,我们对地球的利用太过度了,已经达到了一种疯狂的状态,我们赞叹现代社会各种稀奇古怪的建筑,我们称它们为城市,在城市里,我们不断的放纵着自己的欲望,产生着无法察觉的欲望垃圾。我们不断告诉后代,地球是我们的家,但是转头我们就在干拆家的行当。

但是,我们谁都不知道地球的忍耐限度在哪里,我们渺小的人类,该用什么去和如此巨大的一颗星球,一个诞生早于人类亿万万年的地球做斗争,这一点,人类早就见识过了,世界上发生的天灾不要说太多,近几年来更是逐渐频繁。但人类还是怀着侥幸的心,膨胀着自己的欲望。

文学的拯救意义

所以,这就是文学应该担任的重大责任,拯救地球,拯救人类的责任。文学家应该用作品来告诉所有人类,任何通过不正义的手段快速聚集起来的财富是有罪的,即便拥有有义之才但不加克制自己欲望的人也是有罪的,他们也许没有对别人犯罪,但他们是在对地球犯罪,是在对所有人类犯罪。

所以文学应该告诉所有人的是,无论你有多么富贵,你拥有多少财富,你身上穿戴的是多么名贵,最后大家的结局是一样的,人类殊途同归。

就像现在人心里装的东西也越来越多,脑袋里想的东西也越来越复杂,但是对于很多基本的道理,人类却逐渐搞不明白了,就像房子盖了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

这是莫言举的例子,虽然通俗,但是一下子就让人抓到了他思想的重点,他还说了一句特别值得告诉所有人的话,“有了网络之后,人们的头脑里并没有比从前储存更多的有用的信息。”甚至他说,没有网络前,傻瓜比现在更少。

我们自己想一想,我们有没有变成傻瓜。这就是文学的意义,它要告诉人类,我们走的太快了!在资本、权势、贪欲不断刺激下的科学病态发展,已经使人类少了很多情趣,并且充满了危机。这是莫言最后得出来的结论,他认为文学要告诉全人类,十分聪明用五分,留下五分给子孙。

小结:

但是,文学真的能拯救人类吗?文学对于扼制人类的欲望真的有意义吗?很多时候,答案是悲观的。因为只有在沙漠中,人类才会意识到除了水和食物之外,没有任何东西是值得我们留念的,到那个时候人类唯一的欲望就只会剩下这些。

但是,我们终究不是生活在沙漠里,我们无法意识到空气、阳光就已经是大自然给的馈赠了,当大自然让我们真正意识到这些是有多么珍贵的时候,那该是多么可怕的时刻。所以文学对人类贪欲的克制作用是悲观的,但仍旧不能放弃,因为放弃了,也就是放弃了救自己的机会。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一篇有思想深度的好文章(莫言的文章)
莫言在日本的震撼演讲:所有坏人的结局都是一样的
莫言在东亚文学论坛上的演讲,越听越精彩,有人说这篇该获诺贝尔奖
莫言:所有坏人的结局都是一样的
莫言在日本的演讲稿.doc
莫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