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许济群医案(一)

许济群(1921—)男,江苏邗江人。19361943年随丹阳名医贺桐孙(孟河御医马培之传人贺氏家族)先后在丹阳、上海学习中医,19441950年个人开诊。1951年任江都县中西医联合诊所所长,其后任江苏省江都县中医协会副主任、江都县人大常委,1955年于江苏省中医学校进修学习1年,1956年留校任教。1958年该校改为中医学院,历任内经教研室主任,中药、方剂教研室主任,中药系主任,中医系主任,《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编委会副主任,兼编辑室主任。1978 年先后被聘为副教授、教授,并在此期间,曾受聘为国家药政局中成药评审委员会委员,《江苏中医》编委,《中国医学百科全书·方剂学》编委会副主任委员,1992年开始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许教授是全国著名老中医,从事中医教学、科研 40余年,临床医疗50余年,先后承担全国教学研究班、中医进修班、本科班等课堂教学,并先后培养中医方剂硕士研究生9名。主编《方剂学》(高等医药院校教材),副主编《中国医学百科全书·方剂学》,主编《贺季衡医案》,参编《中医学概论》、《内经讲义》、《温病讲义》。发表了《麝香定喘膏外贴的临床观察》、《中医药教学大纲纵横谈》等学术论文十余篇。另外《方剂学》获学院优秀教材奖。

一、清热凉血、化痰宣肺法治疗哮喘一例

杨某,男,7岁,学生。

初诊:200259日。

主诉及病史:患哮喘5年余,常年发作,每发则气喘难平。去年10月前因双目红赤、双眼险活动异常而在北京手术治疗,后来B超检查发现双肾、输尿管有结石、积水,时未予治疗近来咳嗽、气喘较甚,同时有咯痰,痰多色黄,皮肤有渗出性多形性红斑。

来门诊就诊时,咳嗽、气喘仍甚,自汗多,皮肤仍有渗出性多形性红斑诊查:舌红少苔,脉细数。听诊两肺布满哮鸣音。

辨证:气阴两伤,营血俱热,痰热蓄水内踞。

处方:犀角地黄汤(现名清热地黄汤)加减。

水牛角30g(先煎)生地15g 丹皮10g 白芍10g 甘草5g 生石膏20g(先煎)炙麻黄3g 虎杖10g  蚤休10g  金荞麦15g  黄芪20g  北沙参10g  天花粉10g 瓜萎皮10g 炒葶苈子8g 桔梗8g 干石斛15g

3剂,11剂。水煎两次,早晚温服。

二诊:2002513日。经投清热凉血、生津化痰宣肺之剂,3日来,咳嗽减轻,全身皮肤红斑有所减退,但气喘未见明显改变,两肺仍可闻及哮鸣音,仍有自汗,并诉有手足不温、咯吐黄痰等症状。病机为肺有郁热,肺气不宣。治疗转以清热宣肺为主。

处方:麻杏石甘汤加减。

炙麻黄3g 生石膏20g(先煎)  虎杖15g  蚤休12g  炒苏子10g  炒葶苈子10g 荞麦12g  黛蛤散10g(包)炙桑皮10g  款冬花10g  玄参10g  桔梗8g  甘草4g  细辛3g  五味子8g  丹皮10g  干石斛12g  车前子10g(包)  金钱草15g

7剂,11剂,水煎,早晚温服。

三诊:2002517日。近几日来,咳嗽、气喘明显减轻,仍有咯痰,痰出色黄,量已减少,全身皮肤红斑有明显减退,汗也渐少,手足渐温,听诊两肺哮鸣音均减轻,舌质红,苔薄黄,脉滑。血热渐轻,痰热未化,再以原方出入再进。

炙麻黄3g 生石膏15g(先煎)  虎杖15g  蚤休12g  炒苏子10g  炒葶苈子10g  金荞麦12g  黛蛤散10g(包)  炙桑皮10g  玄参10g  五味子6g  细辛3g  桔梗8g  甘草4g  丹皮10g  干石斛12g  车前子10g(包)金钱草15g  黄芩8g  麦冬10g

7剂,一日一剂,水煎,早晚温服。

四诊:2002524日。近周来,咳嗽、气喘均已明显减少,时有喷嚏,两眼红赤流泪如感冒状,小便黄,自汗亦渐少,体检见两侧扁桃体Ⅱ度肿大,听诊:哮鸣音仍在,舌质红光,苔少。久病痰热,袭肺伤阴,津液不足,余邪留恋未消,转以滋阴清热,宣肺化痰兼顾以善理其后。

处方:清燥救肺汤加减。

生石膏15g(先煎) 肥知母10g 玄参10g 炙麻黄3g 桃仁10g 苡仁10g 瓜蒌皮10g 天花粉10g  生地12g  太子参12g  黄芪20g  黛蛤散10g(包) 紫草10g 黄芩8g 冬瓜子10g 金荞麦10g 海浮石10g(先煎)银花10g   

【按语】本病属于中医“哮喘”范畴,来诊时据其表现,其病机当为虚实夹杂,以气阴两虚为本,痰热内踞为标,且热入营血,而致周身斑疹。故治疗以犀角地黄汤加减以清营凉血,同时加桔梗、甘草、麻黄、炒葶苈子等以止咳化痰平喘,生石膏清肺热,以虎杖、蚤休、金荞麦清热解毒,黄芪益肺气,北沙参、天花粉、干石斛养阴生津,瓜蒌皮宽胸理气化痰。服药3剂后,营血热减,故斑疹渐退、但哮喘顽疾,非短期可愈,此时病机为肺失宣降,痰热壅盛,故二诊、三诊治疗改用麻杏石甘汤以清热平喘,同时加用清热解毒之剂;其自汗较甚是因为久病及肺,气阴亏虚,当仿当归六黄汤滋阴清热,益气固表止汗。经服14剂后,咳嗽、气喘、自汗均有明显好转。此时病邪已去大半,病机以久病肺阴亏虚为主,故治疗改从清燥救肺汤加减以养肺阴、补肺气善其后,防复发。

该患者哮喘时作已5年有余,自汗、舌红、脉细,虚象毕现。然近日喘咳加重,痰吐稠黄,皮肤红斑,遇感触发也。宗丹溪“未发则扶正气为主,既发则攻邪气为急”之说,急则清热凉血,清肺化痰之剂,略佐扶正之品;3天后,斑疹渐退,咳嗽减轻,气喘痰仍甚,转以清热宣肺大剂,主攻痰热,兼顾气阴;二周后咳喘、自汗大减,再用滋阴清热、宣肺化痰善调其后。此案正虚邪实,痰热蓄水,错综复杂,如决断略有迟疑,则变证丛生。综观全程,许老将犀角地黄、麻杏石甘、清燥救肺三方,信手拈来,加减变通,进退有序,贴切病情,终使患儿化险为夷,诸恙渐平。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肺病中医全攻略
小儿感冒发热、咳嗽气喘、痰鸣 按中医穴位肺经 宣肺清热 补肺气
肺火旺盛、咳嗽,气喘,嗓子干,中医巧用五虎汤,得以调理
中医治疗咳嗽,气喘——清宣止咳方由《伤寒...
支气管炎肺气肿的中医治验 中华名老中医夏远录医案医语选
肺病中医全攻略_呼吸病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