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追思恩师 国医大师李振华治疗温病经验及总结
 一晃三年,三年前的5月23日(阴历4月28日)11时58分李老离我们而去。


今年因为新冠疫情改变了大家的方方面面。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发病波及到全球212个国家,将近500多万人感染,死亡超过 30多万,发展还在持续中,其对人类造成的伤害之大,不可估量。

我国在控制疫情和治疗新冠取得了让世界瞩目的效果。这些显著的效果是党和国家的英明领导,全国人民的团结一致,中西医结合全力以赴的救治密不可分。特别是面对这种新型疫情西药没有特效药的情况下,中医药取得了震惊世界的效果。


时间回到1956年冬末和次年春季。

当时李老在洛阳专署地区中医师进修班任教,洛阳地区伊川县,发生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流脑)较大量的流行发生。

1957年春节前后两个多月,已死亡七十余人,并逐渐波及临近各县。

当时各地无传染病医院更无有效的西药。

疫情的发生引起了党和政府的重视,洛阳专署卫生科组织了洛阳地区人民医院为主的医疗治疗小组,李老作为中医方面的医生参加。

首先到疫情较重的伊川县人民医院,见到一个女病人,发烧昏迷抽搐两日余。

医院医生讲,病人的丈夫和孩子前几日均以患流脑死亡,现这位病人病情危重,经抢救无效,已下病危通知。

医疗组全体同志,对此将全家死亡的病人深表同情,又感束手无策。

当时,李老对流脑这个病名既不了解,也无治疗过,更谈不到发言。

随深入病房系统查阅了该患者的病例和死亡病例,发现患者初得皆是头项强疼,发热汗出。

西医多是按重感冒,用解热镇痛药治疗,中医也多用麻黄汤、桂枝汤等辛温解表、发汗法治疗。

汗后不仅高热不解,继而出现高热、抽搐、昏迷而死亡,死者多为儿童。本病初得时因出现头疼剧烈等症状,不少家属因患儿剧烈头痛,又随便到药店购买止疼片、头疼粉、阿司匹林,服后病情如上述而加重。

当时根据患者的症状及治疗经过,都因用辛温解表或西医的发汗剂而致死亡,按季节已到春节,这显然是中医温病的春温或风温病。

温病系感受热毒之邪,为“杂气”、“戾气”所致,有传染性,严格禁忌辛温解表发汗之法,治疗上在卫气分应以清热解毒,在营血应以凉血解毒为主,如抽搐昏迷,应加熄风透窍之药。

该病属于温病,不仅严禁用辛温药解表发汗,并应保存津液为主。李老向治疗小组谈了中医对此病的病名、病因、病理、治法的认识。

当时治疗小组由洛阳专区人民医院的院长陆介甫同志带队负责,听李老谈的有道理,随让李老试抢救这一女性病人。

李老以清瘟败毒因为主,加熄风解痉的药物全虫、地龙、僵蚕和透窍的安宫牛黄丸治疗。药熬好后李老亲自到病房看护士鼻饲喂药,经过一天一夜的治疗,病人体温下降、痉挛缓解,苏醒了过来,经数日的治疗,保住了病人的性命,逐渐恢复痊愈。

这个病人的康复引起了陆院长和全体医疗组成员的重视。同时其他病人也让李老用中药治疗。

医疗组在伊川县医院,前后共治疗了十四个病人,基本以中药为主,全部治愈。

引起了专署和县卫生科的重视,随即召开了全县中西医部分人员会议,让李老传授对这个病的认识和治疗方法。

事后,这位陆院长带着李老和两位做化验的医生亲自到宜阳县、偃师县、洛阳县、三门峡等地。李老又将这一治疗方法,向地区中医进修班全体同学讲解了此病

专署卫生科决定停课,把这些学生分布到洛阳各县进行治疗,到四月份全地区扑灭了疫情,共治疗近百例乙脑患者,均全部治愈,未发现一例死亡。

本次对疫情的控制效果,引起了省卫生厅的重视,由卫生厅景处长负责,并带领省防疫站同志,在洛阳召开了治疗流脑的现场会议,让李老做了对流脑治疗经验的介绍,推广了中医学治疗流脑的经验。

李老第二次系统治疗温病,是在1970年7月份,当时正值文化大革命,李老以“走资派”罪名到禹县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

1970年7月初,禹县大肆流行乙型脑炎(以下简称乙脑)。县人民医院在“怀帮”大院开设了临时病房。8天内收治了83例病人,死亡了32例,多为儿童。

怀帮大院日夜哭声不绝,全县人心惶惶。引起县革委会的重视,县革委会主任藏文营,召开了部分中西医座谈会,也通知了李老参加,李老在会上谈了乙脑属于中医温病的范围,他系统的介绍了在洛阳治疗流脑的经验和方法。并讲了1955年人民日报刊登的在石家庄、北京,名医郭克明、蒲辅周治疗乙脑的经验。

最后这位藏主任决定,以李老为主,和禹县人民医院几位医护人员共同组成了治疗小组,深入病房,全天治疗。经7、8、9三个月,共抢救治疗了132例,治愈率达到了92.7%,其中有25例出现了偏瘫、单瘫、耳聋、头疼、弄舌等后遗症经中药配合针灸也全部治愈。

当时受到军代表的重视,让李老专门回河南中医学院一附院对全体医务人员做了中医学对乙脑的学术讲座。1978年文革结束后,这一治疗成果被河南省人民政府授予“重大科技成果奖”。

李老讲,他治疗温病特别是热性传染病,从文革以后,即再无系统治疗过热性传染病,因为,全省大的城市都建立了大型的传染病医院。

他一直在郑州工作,虽在门诊应诊,偶尔遇到一热性传染病,因中医院无传染病设备,也只有介绍到西医传染病医院。

他治疗这两种脑炎,均在县医院治疗,并且流脑是在解放初期,乙脑在文化革命期间。李老惋惜的说,此后他虽当了中医学院院长,也重点开设了温病学,学生虽经过系统学习,但无实习基地,工作中无治疗阵地,致使当代青年中医,对中医学治疗热性病这一科学,将近失传之绝境。

现虽治疗传染病病种不多,但尚系统治疗,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和认识,现介绍如下:

一、损阴伤正是温病的主要病理。温病,尤其各种热性传染病,系感受“杂气”、“戾气”热毒之邪。由口鼻而入,热毒严重损伤人体之津液,故在治法上宜清热解毒,辛凉透表散热为主。

二、热性传染病,宜按叶天士的卫、气、营、血辨证分期治疗。在卫分者用清热解毒,辛凉透表,方用银翘散为主加减治疗。在气分者宜重用白虎汤为主,加清热解毒之品治疗,生石膏用量大者可加粳米或生山药,以保护胃气。病入营血者,用清热凉血,熄风透窍法,以清瘟败毒饮或犀角地黄汤加减清热解毒、熄风透窍之品治疗。

三、热性传染病,除注意热毒之邪外,还要注意湿邪,尤其是暑温,暑易夹湿,应注意减少清热之药,如生石膏;加芳香化湿之药如郁金、菖蒲、白蔻仁、佩兰、佛手花等。

四、温热病之病理以损阴伤正为主,故治法上,始终要注意保存津液。多一份津液,多一份生机。

五、温热病在发热时,宜常用葛根,用其清热生津之效;神智昏迷时,注意用安宫牛黄丸或紫雪丹以清热透窍,

六、温热病后期,多因痰多而窒息死亡,用白矾5g,葶苈子15g,川贝母10g,水煎约200ml左右,用棉球浸药水,徐徐滴入患者咽喉,可以化痰防止窒息。此方多年来救活了不少因痰多将要窒息的患者。

七、热性传染病在恢复期,身凉脉静,宜养阴和胃、扶正为主,方用沙参麦冬汤加减。有后遗症者可随证加熄风、通络、透窍的虫类药物。

八、在防治中,发现前几天一患流脑死亡病例,服中药后症状加重死亡,查看其病例,体温39.5℃,神志不清,自汗等症状。医者方用人参白虎汤加连翘、金银花、菖蒲,但其中有山萸肉33克,我考之《本草纲目》“山萸肉在温热病中高热禁用”。其死亡是否与本药酸补收敛之性,影响热邪外散有关,值得参考禁用。

李老的担忧,其来有自,我从跟李老学习以来,临床工作将近20年,可是从来没有接触治疗过温病,虽然帮助李老系统的整理了李老关于治疗温病的经验以及反复多次的听他讲述他救治流脑、乙脑的传奇经历。

我们学校还根据李老的这一真实事迹拍成了电影《大医精诚》,我也只是听说而已,从来没有过真实的治疗经历,如果长此下去,中医治疗温病的经验将何去何从。

李老在2010年和2011年两次在《中国中医药报》发表文章建议国家建立中医传染病基地。并写成文件上报省中医院管理局,如果这一措施得以实施,对这次抗击新冠疫情的作用会更加的显著。

一饮一啄,莫非前定。

一晃老师都仙逝三周年了,在疫情期间我时刻关注着新冠疫情的发展和中医药治疗的取得的效果,不管是轻症的方舱医院,还是危重症的中医抢救,如果老师在又会如何治疗,各种如何,又把老师的文章拿出了反复的阅读,虽然这些文章都读了很多遍了,还有很多都是老师口述我整理的,可是还是读不够,觉得没理解透彻。

我相信老师是会看到了这次疫情中医药取得的效果而开心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中医药预防治疗
『秘方集』温病学142方证94.流脑协定方-《传染病实用方》
#疫情指南针#古时瘟疫怎么度过的?从中医经典解析新冠肺炎(上
名老中医之路之(31 )洪子云
不管是感冒,还是咳嗽不停,这一土方子很管用!
预防和治疗初期感冒解表清热方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