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医不传之秘在于量:超大剂量蒲公英治疗白血病、胃病(热证)、皮肤病(热证)

重用蒲公英经验


蒲公英最早载于《名医别录》,其性寒,味苦、辛;归心、肝经;其基本功效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利湿通淋。多用于乳痛、肠痈、疔疮、疖肿、痈肿不散、肝火上炎之目赤肿痛、虫蛇咬伤等。

临床常用量为9~15g

孙一民重用蒲公英治白血病
我国著名中医血液病专家孙一民教授治疗白血病以善重用中药鲜品出名,治愈了诸多当今血液系统之疑难病症。
如治杨某,男,23岁,农民。患者曾于1974年4月经地、市医院确诊为急性淋巴细胞型白血病,5月13日转北京某医院治疗。住院 10个多月,于 1975 年3月23日出院。出院时诊断为“急淋缓解期”。出院后继续用乐疾宁、甲氨蝶呤环磷酰胺、白花蛇舌草、狗舌草等中西药治疗。1975年4月13日来我处就诊。

当时患者鼻腔、齿龈出血,齿龈瘀紫肿胀,口唇发绀,面部发暄、面色觥白,精神萎靡,说话声音低弱,行走无力。

自述:烦躁,手足心热,汗出,口咽干,恶心,纳食不佳,遗精,小便黄,睡眠不宁。

舌质红,舌苔黄,脉细数。

根据上证乃系阴虚内热,血热妄行。

治法:以养阴清热、凉血解毒为法。

选方:犀角地黄汤加减。生地黄12g,牡丹皮9g,杭白芍15g,藕节、荷叶各 9g,石斛、麦冬各12g,山栀子9g,连翘15g,白茅根30g,建曲9g,竹茹6g,牡蛎24g,大蓟、小蓟、扁豆花各9g。

每日1剂,水煎服。

4月25日二诊:上方连服10剂后,病情略有减轻,齿龈、鼻衄暂止,饮食渐增,恶心减轻。仍烦躁,手心热,汗出,口咽干,遗精。按上方意,加量、调整:生地黄15g,牡丹皮9g,杭白芍15g,小蓟24g,藕节、荷叶各9g,石斛15g麦冬12g,山栀子9g,连翘18g,白茅根30g,竹叶9g,竹茹6g,陈皮9g,牡蛎、浮小麦各30g。每日1剂,水煎服。后又在上方基础上加减化裁。

11月28日复诊:上方加减服20余剂后,因连续感冒,发热,阴液受伤,内热仍炽,现在又见齿龈出血,口唇干裂,加重养阴清热、凉血解毒剂量。方用:生地黄、小蓟各 30g,白茅根60g,玄参30g,石斛、麦冬各15g,知母12g,连翘15g,山栀子、荷叶各9g,藕节15g,甘草3g,天花粉15g,金银花、蒲公英各30g。每日1剂。
在上方基础上,随证加减,服至1976年6月9日,经数月治疗,症状虽有好转,但患者内热及血仍时有反复,考虑是否某些药有副作用,服后助长了内热。针对这一情况,我们尚得患者同意,停用其他药物,并根据前段在治疗中临床观察,每用大剂量鲜药如鲜生地、鲜小蓟、鲜蒲公英、鲜白茅根等,效果比较好。

因之,每日只以4味鲜药加大剂量服用。

处方:鲜公英、鲜小蓟各 500g,鲜生地250g,鲜白茅根250g,切碎、洗净,每日煎1剂当茶饮。

上方鲜药服10余剂后,齿龈出血即止,遗精亦愈,阴液渐复,内热渐清,口咽干减,饮食增加,精神好转。到1977年5月15日为止,共服上方 158剂,患者精神很好,无出血,无发热,无明显贫血(血红蛋白80%),肝脾不大,周身淋巴结不肿大,神经反射正常,齿龈瘀紫肿胀消失,日吃主食约1斤半,已能从事重体力劳动。
在辨证论治处方用药的基础上,孙氏选用了鲜药,在治疗过程中,孙氏选用了四味鲜药作为治疗的主药。

因为鲜药含有自然汁,其养阴清热等作用比干药好。

如梨有清肺润肺的作用,鲜梨含有大量自然汁,所以吃鲜梨比梨干的作用好得多。

张锡纯认为:“小蓟能清血分之热,此血热之妄行,单用小蓟根数两煎汤,或榨取其自然汁开水冲服效佳。

茅根善清虚热而不伤脾胃,为涵养真阴之佳品。”

鲜生地长于清热凉血,生地黄的提取物有促进血液凝固而起止血作用;

蒲公英有清热解毒的作用。可见鲜药的自然汁中所含有效成分较干药高。

这可能与在干燥过程中丧失某些有效成分有关。所以我们选了鲜生地等四味药作为主药,终于取得了良好效果。

关于用药剂量:本例患者从诊断到治疗,从选方到用药,都以极谨慎的态度来对待,但患者内热出血却时有反复。问题在什么地方呢,考虑患者齿龈瘀紫肿胀,似为血分热毒较甚,内伏较深,轻者齿龈出血,重时很可能腐溃化脓。

前一段治疗,虽药证相符,奈热毒根深蒂固,病重药轻,犹如“杯水车薪”,疗效不大。随在不影响胃纳的情况下,逐渐加大了剂量,最后加至每日量达1500g经长期服用,终于取得比较满意的疗效。孙氏认为对这例患者的治疗,最后加大了药量,是提高疗效的一个重要因素。这对我们今后在治疗某一特殊病例疗效不明显时,是认为病不容易治,还是剂量没到位呢?这确实是值得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又如治牛某,女,52 岁,营业员。患者从1979开始感觉低热,乏力,纳呆,五心烦热。1980年春节前,又感左下肢关节疼痛,同时发现左腹部有一肿块,因身体逐渐消瘦、乏力加重而停止工作。1980年4月1日在地区肿瘤医院检查:超声波提示:脾脏最大厚度9cm,肋下7.5~9cm;左上腹部有一肿块,最大直径9cm,肿块区波型为微小低波。周围血常规:白细胞153.6x10,中性粒细胞61%,淋巴细胞 7%,嗜碱性粒细胞 7%,嗜酸性粒细胞5%,幼稚细胞 20%,血红蛋白10g%。4月4日骨髓穿刺检查意见:慢性粒细胞型白血病。予以化疗:口服白血宁1周,后又改服马利兰,效果不佳,病情未得到控制,白细胞计数继续增高。

4月11日血检:白细胞258x10/L,中性粒细胞39%,淋巴细胞2%,嗜碱性粒细胞2%,嗜酸性粒细胞2%,杆状核细胞2%,早幼粒细胞4%,中幼粒细胞22%,晚幼粒细胞23%,晚幼嗜酸粒细胞 3%,原始粒细胞1%。

于1980年4月17日来院就诊。

主症:低热,五心烦热,齿龈瘀紫肿胀,关节疼痛,腹中痞块纳呆,神疲乏力,舌质嫩、尖红、中心有裂纹,苔白,脉细微数。心肺无异常,肝未触及,脾大肋下约9cm,左腹部触及一可移动性肿块,约 9cmx5cm,质软,无压痛。

西医诊断:慢性粒细胞型白血病。

中医辨证:阴虚内热,热毒蕴伏血分。患者低热,五心烦热,舌红、有裂纹,脉细数等症,系阴虚内热所致。血分热毒壅盛,则发生白细胞恶性增生,进而出现脾大,腹部痞块,关节疼痛,齿龈瘀紫肿胀等浸润现象。

治拟滋阴清热、凉血解毒为法,停止其他一切治疗。

处方:鲜蒲公英、鲜小蓟各250g,鲜生地60g,每日1剂,水煎服。

5月19日血检:白细胞10.2x10/L,中性粒细胞5%,淋巴细胞44%,嗜酸性粒细胞1%,血红蛋白145%,血小板116x10/。处方:①鲜生地100g,鲜小蓟40g,鲜蒲公英400g,每日1剂,水煎服。②建曲 9g,谷芽、麦芽各15g,焦内金9g,佩兰9g,云茯神 15g,白芍12g,甘草3g。3 剂,水煎,另服。
7月14日复查:未见异常,服下方继续观察。处方:鲜生地250g,鲜小蓟500g,隔日1剂,水煎服。8月6日骨髓穿刺检查:基本缓解。
按语:临床治疗白血病,多以化疗为主,但药物副作用对身体损害较大,往往邪正同衰,病情易反复。

孙氏通过长期临床实践,发现用大剂量凉血解毒、甘寒养阴的鲜中药来治疗,既祛邪又扶正,可达邪去正复之目的,与其他治疗白血病的药物比较,不仅疗效显著,且没有什么副作用。

【仙君学思:仙君看了不少中药治疗白血病的文章、医案,基本上是血虚、血热、血瘀相互混杂的,学医之人于学医之初往往自傲世上无病可医,学医之后往往感慨世上无药可医,故愈学愈谦虚谨慎,白血病的确难治,仙君坚信中医是最好的办法,诸君同努力。】

名医王幸福重用蒲公英治疗胃病

对于胃溃疡,糜烂性胃炎,胆囊炎,胰腺炎等病症上,重用其为主药,轻则30g,重则60g,屡建卓效。

这些胃病凡是经胃镜捡查,呈现病灶红肿溃烂,一律加用重量蒲公英,消炎生肌。

此做法来源于巳故著名中医胡希恕和东北名医李玉奇的认识,这类胃病一律按胃痈处理,实践证明是正确的和可靠的。

患者:蔡某,女,45岁,患胃病多年;

主症:胃脘胀痛,不能食,兼有返酸,舌淡红,苔白腻,脉浮滑,大小便尚可,月经正常,巳育二子。

胃镜捡查:糜烂性胃炎,镜图观粘膜红肿,散性溃点。先用西药奥美拉唑四联治三个月不效

用甘草泻心汤加减,处方:

甘草30g 黄连15g  公英50g  败酱草30g  生地榆30g  半夏10g  党参15g 干姜6g  生蒲黄30g  煅瓦楞30g  厚朴10g  莪术10g  炒谷麦芽各30g  吴茱萸6g  九香虫15g

七剂,水煎服,日三次。


一周后复诊,胃脘胀痛大大减轻,上方去吴茱萸,干姜,加香橼佛手各15g,续服十五剂,痊愈。


王幸福按:

此类病人我治疗甚多,其中加不加蒲公英大不一样,我曾观有些中医治疗此类病的方子,其它方药基本雷同,大同小异,就是效果不明显,其中缺少的就是蒲公英。我之所以治疗此病有效,实际上蒲公英起了很大作用,其清热消炎,生肌止痛作用尤为明显,这不仅在治疗胃痈上显示,而且在治疗其它痈证上也是表现突出。诸位同道不可小视。

中医大师裘沛然重用蒲公英治疗皮肤病

患者:陈某,男,8岁。1969年11月9日。下肢频发皮疹半年。今岁入夏以来,两下肢皮肤出现大小不等的红斑、丘疹,瘙痒不休,伴有水疱。外院诊断湿疹,应用西药内服外治,疗效不显。

入秋以来,下肢红斑、丘疹未减,瘙痒较剧,浸淫流水疱,口稍渴,喜冷饮,两便畅通。舌苔薄白,舌质稍红,脉沉细。
辨证:湿热留滞,日久化火
治法:清利湿热,泻火解毒
处方:
苦参片12g  川黄柏12g  净蝉衣12g  浮萍12g  鲜生地24g  土茯苓30g
蒲公英30g   3剂
附:鲜蒲公英、鲜野菊花,适量捣烂外敷。
二诊:瘙痒明显改善,已无浸淫流水疱,局部已结痂。
处方:
净麻黄6g  连翘壳9g  赤小豆24g净蝉衣6g  苦参片9g  川桂枝6g蒲公英30g  浮萍18g  鲜生地18g    4剂
附:浮萍30g,煎浓汤洗下肢。
三诊:已全部结痂,未见新疹,瘙痒消失。嘱再服2剂,以资巩固。

该患儿家住农村,居住环境潮湿,又兼平素饮食不节,过食生冷,因而外湿、内湿结于体内,日久化热,湿热郁蒸肌表。此例除用药合拍外,还不拘泥于内服一法,结合外敷、洗涤,使药直捣病所,故能迅速痊愈。



中医人重用蒲公英案例

1.湖南中医学院教授谭日强

用蒲公英、白芍各15g,当归、柴胡、瓜蒌、薤白、法半夏、煅瓦楞子各IOg,枳实6g,陈皮5g,甘草3g,治消化性溃疡。

2.青海省中医院主任医师陆长清

用蒲公英、太子参各15g,黄连、乌梅各9g,法半夏12g,干姜3g,苏梗IOg,甘草6g,治慢性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胃与十二指肠溃疡、胆囊炎、肝胃不和等病证。

3.杭州市中医院主任医师杨少山

用蒲公英20g,配太子参、杭白芍、川石斛各15g,川棟子、鸡内金、延胡索、绿梅、佩兰各1Og,吴茱萸lg,生甘草5g,炒川连3g,治胃阴不足夹有郁热之慢性萎缩性胃炎。

4.江苏南通第一人民医院主任医师袁正刚

用蒲公英30g、生白芍1Og、生甘草6g、红花8g、徐长卿12g、陈皮8g、大母12g,治胃脘痛、滞胀纳呆属气滞络阻者(慢性胃炎、胃窦炎)。

5.江西省鹰潭市中医院主任医师李友余用

蒲公英治疗慢性胃炎、痤疮、急性结膜炎、急慢性肝炎。蒲公英30g,配合香砂六君子汤治疗慢性胃炎、胃窦炎、溃疡病等查到幽门螺杆菌者疗效肯定;蒲公英30g,配银花、白芷、野菊花、赤芍等,治疗痤疮;鲜蒲公英1OOg,煎水熏洗患眼,治疗急性结;配银花,治急慢性肝炎。

6.蒲公英清胃定痛:清·王洪绪《外科证治全生集》载:本品“炙脆存性,火酒送服,疗胃脘痛”,其效甚佳。从蒲公英之性味分析,其所主之胃痛,当属火痛之类,王氏之应用,炙脆存性,火酒送服,则其寒性已去,只存定痛之用矣。近代章次公先生治疗胃溃疡病,具小建中汤证者,以此汤加入蒲公英30g,疗效甚高。

蒲公英的镇痛作用不仅在于它能清胃,而且还能清瘀,凡胃脘因瘀热作痛,用其最为相宜。而胃溃疡之疼痛,配合养胃之品,又可奏养胃清瘀、镇痛医疡之功。如选用其根,晒干研末吞服,效果更佳。[四川中医,2004,22 (9) ]

上文摘自《中药临床妙用锦囊》 楼锦英编著



本文部分内容选摘自《中医不传之秘在于量》,本公众号仅做学术交流之用,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载请注明出处。

END

郑重提醒

本公众号内容仅为传播中医知识,里面涉及的中医药方,仅供学习交流用,中医奥妙无穷,需要辨证论治,圆机活用,整体调治,具体治疗,不可一叶障目,若有需要,请咨询医院里面的中医,谨听医嘱。

众人皆知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病也如此,古人云祸患积于忽微,对于身体微小之异常,切莫等闲视之。每日学习中医知识,为健康而努力,学会自救。请用心读完或者转发、点赞、同步看一看,造福更多的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白血病治疗医案(高东顺大夫推荐)
不传秘方:白血病不可怕秘方帮你解决它
鲜药=仙药 用鲜药治疗白血病
四鲜汤治疗白血病一例
蒲公英小蓟地黄白茅根治白血病(转载)
鄢荣光老中医诊治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经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