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千寒易去,一湿难除
20年前,我学中医7年,一个山村的老大夫告诉我说:“以后有脾胃虚寒、湿气重的人来找你的时候,千万不要给他们开汤药,不要以为喝中药是在救他们,其实在是在害他们”。一开始我不服气,后来我才明白中医的博大精深。

当时正是7月,来了个女人,她说自己经常小腹冷痛,就算是夏天也手脚发冰,每天睡醒脸上出油,口苦,白天感觉精神疲惫,下地干活使不出一点力气,吃饭也是吃几口就饱了,夜里又常常做梦。

我一摸脉象很弱,女人的手冰凉无比,我心里有了计较,她这是寒湿气太重,无法排出体外,想要治好,只能用大热之物来温阳。

湿气重的人往往会有这些表现

湿气入肝

皮肤油腻、满脸油光

困倦嗜睡、头发油腻

脱发严重、脾气暴躁

口苦口臭、长斑长痘

湿气入心

心慌气短、身体疲倦

失眠健忘、胸中郁闷

焦虑烦躁、头晕耳鸣

全身乏力、发胖浮肿

湿气入脾

身体倦怠、食欲不振

身体虚胖、小肚子大

恶心呕吐、四肢酸懒

眼袋下垂、便不成形

湿气入肺

咳嗽痰多、诱发鼻炎

面色发黄、没有光泽

气虚无力、胸闷气短

口唇淡白、经常脱皮

湿气入肾

畏寒怕冷、四肢冰凉

腰部发凉、腰酸背痛

脸色苍白、面无血色

小便增多、黑眼圈重

我开好了药方,正要抓药,就在这个时候老大夫回来了,为我解释道:“她体内的确有寒湿气不假,但远远没有你想的那么严重。

脾被困于湿,导致无法排出,长久之下则会伤阳气,所以她的身体才会如此虚弱。至于你的药方没有什么大问题,但没有从患者的角度去考虑,俗话都说是药三分毒,况且她的病也并非一日两日,定然是长年累积下的。你用药太猛反而对患者本身会造成不小的伤害。”

祛湿先健脾,老中医为什么不建议喝药,喝药的同时也加重了脾胃的运化负担,更重要的是药三分毒,药物进入人体还要启用肝肾的解毒能力,对于本身就湿气重的人,更应该选择用食疗法

【“千寒易除,一湿难去!” 祛湿有妙招,想祛湿谨记这5点】

1、不要湿着头发睡觉

导致湿气重的外因,通常与环境和生活习惯有关系,如湿着头睡觉,容易使得湿气入侵。

2、增强锻炼

湿气重的人一般都很少锻炼身体,所以坚持锻炼可以有效的加快血液循环,促进身体的新陈代谢,体内的器官在运动,那湿气排出体外的速度也会加快,常见的运动方式有跑步,跳绳,骑车等。

3、饮食清淡

想要很快的祛除湿气,那就要有一个健康的肠胃系统,湿气重的人要注意清淡饮食,多吃一些有助于消化的食物,特别是多吃一些蔬菜和水果,少吃油炸食品。

4、泡脚

晚上睡觉前,可以准备一个泡脚桶,放点中药进去,泡30分钟,微微出汗即可,泡脚有利于全身血液的循环,这样湿气容易排出体内。

5、食疗法

俗话说:药补不如食补,湿气重的人,本身脾胃受困,无法吸收药物,应该用更温和的食补法,才好吸收。

《本草纲目》记载:赤小豆和薏苡仁为祛湿双雄!医书记载了健脾祛湿汤,组方由赤小豆、薏苡仁、芡实三种食材配伍,后经御医调配,加入茯苓、山药、橘皮、蒲公英等几种辅材,制成代茶饮,流入民间至今。

1、赤小豆、薏苡仁:脾虚天敌,祛湿双雄;

2、芡实:水中人参,健脾祛湿,脾胃守护者;

3、茯苓:一克茯苓金不换,消水肿的利器,改善湿胖。

4、橘皮:湿气的死敌,健脾的王者;

多种食材相得益彰、君臣佐使组成的赤小豆芡实茶,制成茶包,每天热水冲泡一杯,喝上2~3杯,无湿一身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湿气太重该如何调理?
6月,祛湿正当时,每天喝点它,排湿气,身轻松,自己在家就能做
食疗妙方|小暑开启蒸煮模式,身体也要开启除湿模式啦!
山药和什么一起吃,可以去湿气?
多吃什么可以有助于排出体内湿气?
中医用20年的祛湿方,湿气除得特别干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