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一桩浑圆定乾坤(转载)
                                   一桩浑圆定乾坤
                                   ——记浑圆武学的创始人王安平先生
                                           记者:李浩源

    浑圆武学的创始人“浑圆子”王安平,字治顺,1938年出生于中国国画之乡安徽萧县。自幼习武,先后习练少林、太极、八卦、形意等传统武术,1956年入伍后,1958年参加解放军全军武术培训队,有幸结识形意拳、意拳大师王斌魁先生,由于天资聪颖、勤奋好学,深得斌魁先生厚爱,遂拜入王斌魁先生门下,成为入室弟子。1959年参加山西晋北武术竞赛,获太极冠军、棍术亚军、剑术第四名。1980年开始专事武术教学活动,后博采众家所长,创立浑圆武学,王安平先生先后担任河南省武协委员,河南省意拳领导小组组长,开封市太极拳教研组副组长,江西省意拳研究会会长、江西省武协常委、江西南昌浑圆武术院院长,现任江西省健身气功协会副主席。

A、“浑圆子”与 五形动法

    在风景秀丽、气候宜人的江西南昌湾里的洪崖丹井景区内,有一个浑圆山庄。这里群山叠峦,两条翠岭由低而高左右环绕拥抱山庄,山庄犹如处于盛开的莲花蕊中,有地气聚集、菁华内蕴之妙。山上松、柏、杉等各类树种繁茂青翠,山庄内数百盆景神态各异,郁郁葱葱。堪称一代武学大师的浑圆门宗师“浑圆子”王安平先生就居住在这里。
    初见“浑圆子”王安平先生,给我的印象是,个头不高,身材结实,身手异常敏捷,走起路来几乎没有响声。面色红润,双目炯炯有神,精气神很足,声若洪钟。最富有标志性的是额头上的凸起部分,像一颗丰满的桃子,仿佛老寿星再世。老人很慈善,也很健谈,非常有亲和力。
    “浑圆子”王安平先生出生于中医世家,自幼随村中老拳师学拳。在耳染目睹中,深深地爱上了中华传统文化与武术。上世纪50年代参军来到部队。凭着自幼学过的武术技艺,被入选解放军竞赛散手集训队。后师从主教练、著名武学大师王斌魁先生学习意拳,成为意拳宗师王芗斋先生的再传弟子。从此开始了意拳武学训练。
    经过多年的苦练、钻研,王安平先生的武学造诣已达炉火纯青。为了让更多的人受益,他根据自身实践,博采众长,深研内功精华,吸取传统武学的精髓,仿效鬼谷先生的仿生学,依照“猴的灵活、蛇的敏锐、虎的威猛,鹤的轻盈、熊的拙实”,创编了“五形动法”,让习练者动静结合,在站好浑圆桩的基础上,配合“五形动法”的训练。经过几十年的实践证明,“五形动法”不仅健身效果非常好,结合试力要求练习,能练出高级武功,深受广大习练者喜爱。2004年受邀参加在郑州举办的“首届世界传统武术节”,王安平先生的弟子学员向参会的60多个国家的代表演示了“五形动法”,一举获得国家体育总局颁发的“优秀全民健身项目一等奖”,并作为向全国推广的健身项目之一。《五形动法》一书也经体育总局推荐由人民体育出版社出版发行。

B、浑圆桩法的功效

    浑圆桩是养生和保健的上乘功法,简单易学,浅入深成。坚持每天站浑圆健身桩能调节气血运行,有病治病,无病健身。是目前所有调整身体的训练方法中最简捷、最便利,而且见效最快的方法之一。它能用最简单的方法使身心放松,提高自身的免疫功能,增强健康水平。
    浑圆桩法是一种外静内动的锻炼方法,除了对形体的锻炼,又通过良性意识诱导促进气血运行,内外兼修,对于各种慢性病都能有效的调理,比如由各种因素造成的失眠、健忘,胆怯、多梦、抑郁症、高血压、低血压、心脏病、糖尿病、神经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等几十种慢性疾病都有明显的疗效。在浙江浦江地区,60多岁的冯先生经过三个月的站浑圆健身桩锻炼,前列腺炎好了;一位方女士的糖尿病也恢复正常;还有多位高血压患者的血压降为正常。张女士站了一年浑圆桩,老花眼也好了,现在不仅看书看报不用戴眼镜,连小药瓶上的说明都能看清楚。长期坚持练习浑圆桩法还可以收到很好的减肥效果,延缓衰老,而且能炼就不怕一般人拳打脚踢、推拉不动的武功,同时又是上乘武功的必经之路。
    王安平先生认为,浑圆桩与我国传统的中医不谋而合,我国传统医学认为阴阳和调则百病不生,阴盛阳衰则机体失调,阴沉阳亢则脾气暴燥。因此,养生长寿第一步要做的便是平秘阴阳,调和心态,这也是最基本的一步。浑圆桩法内养原则是安静身心,超越自我,超长寿的生存。其具体的内修法也就是进行生理上阴阳平衡的修炼,即从“独立守神、抱圆守一”的浑圆养生桩修炼开始。浑圆养生桩是浑圆武学(浑圆文化)中的基本养生手段,也是积蓄高能量,调整心态阴阳平衡的最佳方法之一。这与我国中医学阴阳平衡学说是非常契合的。

C、浑圆桩法的要领

    “浑圆子”王安平先生介绍了浑圆桩的基本姿势:分别是:站式、坐式、卧式。每个桩式又分若干个动作。
    以站浑圆桩为例:基本的要领是,两脚与肩同宽,脚尖向前平行站立,身体正直,小腹放松;两手抬至胸前,手指微张,两手相距不小于30厘米,环抱成半圆形;两手臂高不过肩,低不过脐;头正,下颚微内收。两眼向前平视,闭目或半闭目均可。口似张似闭,以鼻自然呼吸。臀部似坐非坐。
    浑圆桩分三层。一:即皮下肌肉气血通;二:内脏器官通;三:骨骼通。
    练浑圆桩时,先想到手部的麻热胀,快则几秒钟,慢则几分钟就会在手指、手心、手背出现或麻或热或胀的反应。一旦出现麻、热、胀三种反应中任一感觉即为上功、得气了。有功感就不要让他跑掉,想到它往小臂上走,小臂有了感觉,想它往大臂上走,大臂有了感觉引导它往肩部走、背部、循序渐进,直至脚部为止,说明从上到下、从肢体到整体部分产生了功感,即皮下肌肉层,(第一层)功夫已初步炼成。当身体内外三层有了麻热胀感觉以后,不要再想麻热胀了,应以独立守神、抱圆守一的心法为主导。  
    王安平先生是国内外享有盛誉的武术名家和养生学大师,是一位文武兼修的大师,经过多年的苦练和潜心研究,先后出版了《意拳气功》《修真心语》《中华浑圆功》《五形动法》等专著,发表论文数十篇,编印教材数十万字。中央电视台、中国网络电视台以及河南、安徽、海南、江西等地方电视台,《武魂》《武林》《中华武术》《体育报》《知识窗》《武当》等数十家媒体从80年代初起先后对王安平先生和他的浑圆桩法以及浑圆武学做过报道或专题介绍。其中江西电视台一套曾播发采访“浑圆子”的专题报道,即13集教学片《走进王平安》,连续播放三个月。央视网的“华人会客厅”录制和播放了王安平先生和浑圆桩法和浑圆武学的访谈节目。为渴望学习浑圆桩法和浑圆武学的人们搭建了直观的学习平台。
    “浑圆子”王安平先生用自己半个世纪以来对以老子《道德经》和鬼谷子《修为经》为代表的仿生学、修真养生学的研修成果以及50多年来的武学高功内修的理法精华,为习武强身、防病治病、养生怡情、由武入道者提供了一法多能、一步到位、简洁直指、实修性强的修炼指导。国内外数以万计的祛病健身者、习练武功者、修真养生者均深受其惠。浑圆桩法以它独有的不可抗拒的魅力和不可撼动的养生功效,不但在国内深受青睐,也敲响了世界之门,如今“浑圆子”王安平先生的浑圆门弟子、学员遍布海内外。
    如今已70多岁的王安平,仍然坚持在教学第一线发挥着余热,他希望为社会培养更多的养生和武学人才,希望大家都能立足于身心健康、家庭和睦,为社会、国家的和谐尽到一个公民的本份。

摘自《今日健康》杂志2014年第2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内功与养生
太极拳与桩
北侠张广玉亲身体验意拳凌空劲
视频:王安平先生示范讲解浑圆桩
《修真心语》导读
王安平及其中华浑圆功给我的困惑(2)——“麻热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