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我的习拳之路[转贴]
胥荣东

   一九八三年秋,我由王玉芳老师介绍到选杰先生处习拳。在此之前,我大学四年级转到东直门医院进行临床见习,因对中医学习感到难于深入,多年的小周天练习因缺乏明师指导也难于深入而陷入停顿状态,加之对城市生活的不适应,身心非常疲惫,经常失眠,情绪非常低落。后经友人卓宏毅先生介绍在南馆公园和一位姓金的老先生习陈氏太极拳,金老先生曾得到过陈发科先生的传授,常常周日单独教授我练功,数月后我感觉到身心愉悦,初步体会到了太极拳的益处。后又经人介绍到太庙和王玉芳老师习大成拳养生功法,练功数月后,身体已由弱转强,初步体会到了神明体健的意境。及见芗老拳论,感觉与《黄帝内经》有相通之处,真是相见恨晚,而且中医学习也逐渐入门。一次在筒子河与曾一起练习过拳击的同学散步,看到练习大成拳的两个小孩儿在推手放人,从内心里感到羡慕,也非常想学大成拳的技击功法,但当时王玉芳老师只教养生功法,基本上不传授技击。恰好有一天选杰先生有事也去太庙,她老人家用手一指对我说:“那人就是王选杰!”语气中透着自豪与钦佩。我向不远处望去,只见选杰先生正在转圈渡步,形神潇洒,令人敬畏,身边带着几名弟子,似乎有随时准备动手,使人有不敢近前之感。当时我立刻感觉到:这才是真正的中国武术,而平时在影视及公园中所见的武术,不过是花架子而已,并马上产生了随选杰先生学习大成拳的念头。其实,在此以前早就常听王玉芳老师弟子小郑等人谈论过选杰先生,不过每个人说的都不太一样,但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此人不好惹,功夫很厉害。

  王玉芳老师可能早就看出了我的想法,现在想来,一个二十岁年轻人的想法及神态是逃不过老人眼睛的。一天她家里对我说:“你想学技击就去找选杰吧,他那里真打!”。但是王老师长子金柽华先生则表示反对:“那里太危险,不要让小胥去!”。因为当时我较文弱,他担心我受不了严酷的实战训练。实际上柽华先生对选杰先生印象非常好,他曾经将自己亲自拍摄的选杰先生练功照片数张送我,我至今仍珍藏着,其中有两张是先生与王玉芳老师推手的照片,还有一张是他立于先生身后而先生座于沙发之上,他将手亲热地搭于先生肩上。他曾指着一张先生的练功照对我说:“你看王选杰做的多整,多漂亮!”。这话若出于一般人之口倒也没什么,但出自柽华先生之口就不一样了,因为柽华先生的功夫亦非一般人能比,而且他是学美术出身,我知道他是不随便称赞别人的。当时我正想进入这样的技击环境,第二天就去西四北二条去找选杰先生,当时先生不在,等了好久才回来。当先生看我时,从他的目光中我感觉到大成拳的威慑力,有不寒而栗之感。我说明来意后选杰先生说道:“王玉芳介绍来的不能不教!”。遂将我叫到院中,摆好姿势,并用手将我的脚扶正,这个动作我一生都不会忘记。大家知道八十年代初北京的街道并不是很洁净,作为学生的我鞋也较破旧,我想任何一个有良知的人都不会不为之心动的,这与方才那个威不可犯的武术家形象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当时我因一直练习养生功法,间架较低且以放松为主,只是稍节稍用力而已。选杰先生则将我的双手摆至约与眉高,双手各抱一球,而且是肩撑肘横,双手左右开展,五指分开(但是却不强调稍节用力),也没让我用什么具体意念,当时我感到肩部非常紧张,全身也不能放松,很不适应,忍不住问道:“不是要求放松吗,这样怎么能够放松?”选杰先生反问道:“什么叫放松?”随后转身进屋和客人聊天儿去了。开始我感到很不习惯而且非常疲劳,几乎站不下去了,但我想就这样放下人家可能就不会再教我了,所以还是咬牙坚持了下去,边站边想:小时候在山上扛木头不比现在还累吗,忍一忍也就过去了,后来累的整个人都有些麻木了。等到选杰先生想起来看我时,两个多小时已经过去了,最后我累的连两只手都放不下来了。选杰先生对我说道:“你自己怎么就不知道放下来呢?不过这样练也好,光肢体累不怕,只要心里不难受就行”。这样,第一次见面给选杰先生留下了较好的印象。

  其后我基本上以此强度去练习,当然还是很累的,但后来也就渐渐习惯了,所以进步很快。选杰先生也很高兴,不久就让我和练功数年的弟子进行推手练习,果然验证了金柽华先生的话,对方根本不管你的水平如何,推两圈儿就放人,有时头撞在墙上瞬间好像意识已经丧失了,我不但没有畏缩,反而感觉到了大成拳的威力,虽然挨摔但心里却非常高兴,同时激发了我的自尊心,时间不长我也逐渐能放人了,回想起来,那种放人的体验真是令人激动。

  后来选杰先生的反问一直回响在我的耳边:“什么叫放松?”此问真如禅宗之棒喝,全面改变了我以前对大成拳的理解,使我深刻的体认到了:“松即是紧,紧即是松,松紧紧松勿过正”的真实含义。

  当时我年幼无知,对介绍他用手指轻轻一触就将人凌空抖起的文章表示怀疑,先生一点也不生气,并当场示范:当我向他扑去时,他右手半握拳,当大指触及我胸部时,猝然发力,我双脚腾空,落于身后床上,但我并无任何不适,因为先生用的是杠杆力而非螺旋力。但当后来我练功十余年而有些气盛时,一次先生示范栽拳,轻轻触及我胸部,顿觉莫可名状之难受,并伴有深深的恐惧感,至今难忘。我想当年泽井健一体会芗老的螺旋力时也是这种感觉,当时先生说:“我才用不到一分的劲,再大就麻烦了!”先生待人随和,不拘于师徒之礼,一次我坐在他的椅子上,而他站在我的身后,突然用手一拍我的双肩开玩笑道:“兄弟!”,当我正发愣时,他却爽朗大笑,但我从内心里更加尊敬他。然而当我练拳不太用功时,他则十分生气,有一次当着许多外地学员的面严厉地批评我,我虽很难堪但内心却十分感动。

  开始我感觉自己练拳较笨,可能是因为小时干体力活过多之故身上很紧,但经过刻苦练习之后,很快将僵劲儿化掉,选杰先生高兴的说道:没想到你能练出来!在教授推手时,选杰先生十分强调“点紧身松”的要领,一般是他先亲自带着推一会儿并讲述要领,然后再让我和一位有经验的老师兄长期练习,基本上是每周推手半天,经过半年左右的练习,待推手基本动作定型后才让与其他弟子及外来者推手以增长见识,期间我曾与其他人推手,遭到先生的严厉训斥:“没有几个真正会推手的,把你带偏了就不好改了”。在开始学习放人时,虽然有时对方的力量并不大,但自己却怎么也放不利落。为此我请教先生,先生答道:“知道什么叫看人如蒿草吗?”我当下大悟,自己之所以放的不脆,是因为自己太执着对方了,精神拘紧力量自然也不舒放,我同时想到了先生常讲的话:推手就是双人试力。从此以后在和同伴儿推手时我想象只是自己在练试力,如是去做果然效果大不一样,有时居然能将人凌空抖起,选杰先生看到后也很高兴。

  当时常有其他门派及外地的武术爱好者及一些名家来访,选杰先生一般多让我们这些新手与其切磋,当一些同道得知我们才练功两三年时,均表示诧异,甚至不相信。通过这样交流我们这些新手到了很好的锻炼,同时也从其他门派学到了许多有益的东西,先生可谓用心良苦。开始学习放人因只是在师兄弟之间练习,大家多是喂着劲儿练,所以较为容易,在和外人叫起劲儿来就没那么容易了,因为来者多为武功高强在当地颇有名气者,且多为不服气而来试技者,只是因为实作太危险而改为推手比试,谁也不愿意让个新手放出去,所以对方脚下很活,推手放人难度很大,而且稍不留神就出现危险。为此先生对我们加强了步法、双推手及部分实作训练,此后在与外人切磋推手时就初步有些如鱼得水的感觉了,即便这样还是常常有意外出现。因为自己技艺不精,常将人扔到墙上造成头部外伤,有时不留神将人头部打破,或者掌根撞到对方胸部造成内伤,也有时自己防护不当被人拳肘撞到面部及胸部,幸好都是前来切磋技艺的并不会造成多大的误会,大家倒是容易成为朋友,真是不打不成交。

  有一次胡魁英先生(芗老之外孙)带来一河北形意拳传人前来拜访选杰先生,当时我正在院子里在教几个外地拳友在练推手,胡先生向来人介绍道:“这位是小胥,刚练没几年,你先和他推推手吧!”,来人面露不屑,不愿和我推手,不仅言语间流露出傲慢之意,而且称自己是形意拳正宗传人,大成拳虽然宣传很成功,但功夫不是吹出来的,言外之意大成拳只是瞎吹罢了。我当时也是年轻气盛,对来人说道你朝我肚子上随便打没关系,对方称千万不可以,打出事儿来就麻烦了,在我的一再坚持下,对方用三分劲儿打来,我说你真打没关系,对方又用力打了一拳,我说没事儿你再用些力量没关系,对方遂以上步崩拳打来,出手之狠出乎我的意料,我身体本能一紧的同时稍一下坠,对方的力量立刻被化解。我仍谈笑自如,因围观者甚众,对方脸上有些挂不住,遂对我说到你打我一拳也没关系,我说算了吧,对方坚持要打,我只用了三分劲儿,轻轻朝其腹部一击,对方当即双手捂住肚子蹲在地上,面色苍白,不能言语。当时我也慌了神儿,因为即便是中学生互相开玩笑也会造成脾脏破裂的,我遂和胡先生商量是否送医院,但对方一再用手示意没事儿,大约过了半小时对方才缓过劲儿来,事后我遭到了选杰先生的严厉批评。大约过了四五年后我去选杰先生处,一人老远就和我打招呼,我早已忘记对方,他解释道是当年我的一拳使他步入大成之门,并对我一再表示感谢。

  从一九八六年始选杰先生就多次在北京中医学院讲授大成拳,为了锻炼我,先生每次都让我去教拳。因为当时常有武友前去交流,切磋技艺,个别时候也有寻衅者前往,一般多是比试推手等。开始心里真是没底儿,一定要拉一位师兄去助阵,后来也就自己能够应付了,而且是来者不拒,正是在这当中锻炼了自己,选杰先生也为我的进步感到高兴。当年曾有一位练散打的武友也在中医学院教拳,有好事者造谣怂恿,我当时也是年轻气盛,遂前去找其比武,其实我当时根本没练过实作,后来的结果是以对方放弃而告终。当我得意的向选杰先生汇报时,谁知遭到了他老人家的严厉训斥:“你知道什么叫清逸大勇吗,无故加之而不怒,你只不过是匹夫之勇。而且你现在根本不会实作,要打也只会胡拚乱击,手底下根本没准儿,另外你也不一定打得过人家,要是人家把你打败还好办,因为对方手轻,要是你轮上人家一拳可就麻烦了,轻则会骨折,重则会出现意外,人家和你又没仇,你对得起人家吗!还有,真出了事儿你赔得起吗?你回去好好想想吧,要不然你还是回王玉芳老师那里吧”。当我真诚表示悔改以后,选杰先生又讲了自己熟人当中不少血的教训,许多人因将人打残而给他人造成终生的痛苦,同时也给自己增添了无尽麻烦,甚至有的人因此而被劳教。同时告诉我真正的大成拳技击是在严格的“六妙法门”尤其是双推手、单操及步法练习功深之后,在加之相应的实作训练,才能够逐步进入与外人比拳阶段的。如果水平相差悬殊,在比拳中要根据对方的水平来决定自己的出拳力度,高级阶段则是用扑放之法,这样就不会伤着对方。当时才感到自己行为后果的可怕,从那以后我逐渐改变了以前气盛浮躁的性格。据和振威师兄和我讲:选杰先生在和人比拳时多是用放法,在和名家比武时也是一样,故极少伤人,许多人在比拳后多和他学艺,因为功夫相差太悬殊之故。

  当时选杰先生住在西四北二条房管所的北屋里,冬天屋里不生火,我给他买的电褥子他也不用,当时我上班工作不是很忙,故几乎每天晚上都骑车去他那里练功,有时周六晚上太晚了就住在他那里,电褥子也就留给我用了,后来先生又搬到西直门内南草场胡同住。我记得张立德、何镜平、史凤岐、李荣玉、杜洛伊、崔有成、赵续全、张鸿诚等先生等常去找选杰先生聊天儿,谈话的气氛很融洽,我也从中学到很多有益的知识。

   一九九八年医院决定派我前往瑞士工作,后因故拖延了一年多,在这一年里先生系统的教授了我大成拳的全部功法,尤其是先生很少授人的器械练法及用法,包括棍法及剑法练习,并告诉我“拳不成兵器找”的练功秘诀。期间曾多次语重心长的对我说:“你要一定要好好用功!”以前我不用功时先生的口气一般是批评,我当时感到有些奇怪,现在回想起来先生对自己要走是有预料的,因为我后来了解到还有些事情他老人家也都有安排。

  近来有朋友问我选杰先生的早逝是否和练功过度有关,实际上选杰先生出生三年后父母才给他去报户口,因为他出生后体质非常弱,当时父母一直担心他能否活下来,此事张亦峥先生早在前几年的文章《杰中选杰》一文中就有记载。自从我到选杰先生门下以后,他就一直忙于著书立说,推广宣传大成拳,四处奔波,终日忙于辅导各地来访的大成拳爱好者,据我的粗略估计经他本人亲自辅导过的人远不止三千,故很少见到他有时间练功,我和几位师兄曾多次劝说亦未见效,要是他老人家多照顾些自己多练练功情况会好些的。其实选杰先生原来是个胖瘦适中之人,正是由于晚年疏于运动才开始发胖的,有人将其发胖及早逝归于练习大成拳用功过度的观点是不正确的,他的情况和杨澄甫先生有些相似。

   近日在网上见到一位网友写的有关文章,今摘录如下,供读者参考:

  社会上曾有这样一种说法:陈照奎先生英年早逝是因为他练陈式太极拳发劲过猛,对身体造成伤害而无法补救的;练杨式则不同,由于杨式松柔缓慢,练习者长寿。真是如此吗?请看下列一组数字对比,陈式太极拳前辈寿命分别是:陈长兴82岁,陈仲甡62岁,陈鑫80岁,陈发科70岁,陈照丕80岁,陈照奎53岁。杨式太极拳前辈寿命分别是:杨露禅73岁,杨班侯55岁,杨健侯78岁,杨少侯68岁,杨澄甫53岁。从上面的二组数字来看,太极拳陈氏家族中最长寿者是杨禄禅的师傅陈长兴,享年82岁,已入耄耋之数,在那个时代算是很长寿了,最短的是八十年代初去世的陈照奎,享年仅53岁。杨氏家族寿命最长的是杨健侯,78岁,而杨班侯55岁,杨澄甫53岁。以旧时代“人生70古来稀”的寿命标准看,班侯、澄甫都不能算长寿。

  由此可见,寿命的长短,与练哪一种太极拳没有直接关系。陈照奎先生早逝,与他后半生尤其是在文革期间颠沛流离的生活有关;杨澄甫先生早逝,正像《武林》2001年所刊瞿世镜先生文章中讲的,他生命的后期已不像年轻时那样练功,体力消耗并不多,但每天的饭量依然很大,导致高血压、高血脂,身体垮掉了。陈氏拳刚柔并济、快慢相间,杨氏拳运劲松融,速度均匀,二者都是最优秀的运动项目,无论练陈式还是练杨式,对健康都有极大的益处。


  最近还有个别人为了表现自我,对选杰先生的练功方法及武功提出非议,其实我曾亲自见过许多练习大成拳不得法者,在经过选杰先生的几次教授后功夫就突飞猛进的例子,这些人最后大多成为当今的武林高手,如李照山先生等。当然也有许多找上门来的学习者,选杰先生因感到对其人不了解而未予传授。其实先生传授技艺时非常严格的,只有对入室弟子才毫无保留的授艺,因为这样才是负责的态度,这在各门各派都是一样的,如太极拳门中就规定有几种人是不能教的:第一、不授不忠不孝之人,第二、不传根底不好之人,第三、不授心术不正之人,第四、不授鲁莽灭袭之人,第五、不传目中无人之人,第六、不传知礼无私之人,第七、不授反复无常之人,第八、不传得易失易之人。现在某些人未得到真传就妄加猜测甚至贬低选杰先生教授大成拳的内容,我和几位来往密切的老师兄谈到有些人所写的文章含沙射影的攻击选杰先生,并将这些人的文章及照片拿给他们,他们看到这些人的练拳照片及文章后,感到非常可笑,称之为形悖神缪。

  先生晚期的弟子中也有不少是前来比武称服后才从其学艺的,虽然此时先生已经多年不练功。如王尚文师兄曾对我讲,他当年练形意拳很苦,用功很深,常用前手拍击沙袋练习,加上自己身材又高大,和人比武常常一个照面儿就将人打晕,遍访各地高手均无败绩,到选杰先生这里也不是来学拳的,只是想试试手,根本没想到自己会输,而且会输的那么惨,遂拜在先生门习拳。当时在来京的火车上还站着练功,有一年夏天我看见他的腿都站肿了,后来尚文兄曾在杂志公开以武会友,亦未遇敌手。当今的王芗斋大成拳研究会主席张礼义师兄,亦为选杰先生弟子,曾获得过全国散打冠军,并曾在泰国战胜过泰拳的全国冠军。曾获十五省市散打冠军的于鸿坤师弟当年也曾遍访各地武林高手,后在京和选杰先生试技称服后才拜在先生门下的,我不知道在当时除选杰先生外还会有几个人能让这些武林高手心悦诚服。

  最后引用网友心剑先生在笔者纪念选杰先生文章后所写的文字来缅怀选杰先生:“读字如见人,虚怀本服膺,撒手乘鹤去,空留泪沾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陈氏太极 北派内家 自学功夫网】
陈照奎150多幅推手照片绝版提供
太极名师魏高申先生之《武氏太极推手歌》
跟随陈发科先生学拳——洪均生
关于“四大块”放松
【原创】陈发科先生教拳 —— 现身说法,从不保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