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94方李叔同的自用印

杭州孤山西麓的西泠印社,园林面积不大,却方寸之中,气象万千。由月洞门而入,可谓步步皆景,30余处景点,每一个都深藏着先贤们的过往与故事。例如“藉导游人登山之兴”的前山石坊;供印社诸子及同道藏印、论印,研讨学问的山川雨露图书室;吴昌硕曾小住的观乐楼……

而在连接孤山上下的中部,依山而建的小径上,有一春日紫藤覆棚的鸿雪径。“鸿雪径”筑于1913年,语出苏东坡《和子由渑池怀旧》诗:“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印藏”小碑,一尺见方,就这样在鸿雪径的台阶上与人擦肩相遇。

而“印藏”则是中国近百年艺术史上难得一遇的通才和奇才、西泠印社早期社员李叔同与西泠印社的缘分史迹。

▲李叔同像

李叔同,1880年10月出生于天津桐达李家,1942年10月圆寂于福建泉州。幼名成蹊,学名文涛,字叔同,别号漱筒,共有李息霜、李哀、李息翁、李婴、李欣、欣欣道人等四十多个名字。李叔同“二十文章惊海内”,是中国新文化运动先驱。他早年将西方油画、钢琴、话剧等引入国内,且以擅书法、工诗词、通丹青、达音律、精金石、善演艺而驰名于世,是才气横溢的艺术教育家。曾组织成立“上海书画公会”“沪学会”等文艺团体,为“南社”社员。1912年他到浙江省立两级师范学校任教,开始与西泠印社创始人叶为铭、王福庵等人有艺术来往,1914年成为西泠印社早期社员。1914年在浙一师组织师生成立金石篆刻研究会“乐石社”,任社长。1918年农历七月十三日,李叔同披剃于虎跑寺,取名演音,法号弘一,后成为一代高僧。
▲纪录片《西泠印社》中的“印藏”

1912年秋,由日本毕业回国的李叔同,在日本留学期间的好友经亨颐的邀请下,进入位于杭州的浙江省立两级师范学校(1913年更名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任教,教授图画和音乐。李叔同到杭州后就开始与西泠印社创始人叶为铭、王福庵等人来往,1912年秋参加了西泠印社孤山闲泉边的雅集。经叶为铭介绍,李叔同1914年成为西泠印社早期社员。


1916年夏,听好友、同事夏丏尊介绍断食之疗法后,李叔同经好友叶为铭推荐,转请虎跑寺大护法、西泠印社创始人丁辅之介绍,1916年冬在虎跑寺开始了十八天的断食,并写下《断食日志》记述了“身心灵化,欢乐康强”的过程。

1918年正月十五,李叔同正式皈依,法名演音,号弘一,成为佛门的在家弟子。此时,他已经在一件一件地了却俗世中的牵绊,把笔砚碑帖、珍玩、图书等赠与好友及学生等。

而当年5月,李叔同入虎跑寺正式出家前,将所藏的94方自用印赠给西泠印社。

叶为铭仿昔人“诗冢”“书藏”遗意,在孤山鸿雪径的石壁上开凿庋藏,外覆尺余见方的石碑,镌阴文小篆“印藏”二字,六行隶书跋文:“同社李君叔同,将祝发入山,出其印章移储社中,同人用昔人诗冢、书藏遗意,凿壁庋藏,庶与湖山并永云尔。戊午夏叶舟识。”

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印藏”石碑上应是做了掩盖,上面覆满了青苔,是西泠印社仅少数人知晓的一个秘密。

直到45年之后,1963年秋日,西泠印社召开建社六十周年纪念大会,印社有关领导暨老社员数人前往鸿雪径撬开石碑,取出印章,“印藏”才得以重现于世。

“印藏”出现后,在国内外引起了很大的反响,获得李叔同研究者和爱好者的广泛关注。这些印章曾先后数次展出,2018年12月在天津博物馆举办的“鸿雪留痕 金石情深⸺李叔同西泠印社印藏展”和2019年4月在杭州孤山中国印学博物馆举办的“孤山李叔同'印藏’原印展”,全面展示了这批印章,温州博物馆、杭州虎跑寺李叔同纪念馆也曾经借展“印藏”印章。

“印藏”既是珍贵的历史文物,同时也是研究李叔同的重要资料。从“印藏”这批印章,既可考证李叔同与西泠印社的往来,早期交游情况,还可对研究资料较少的李叔同任教浙江省立第一师范时所成立的学生艺术社团“乐石社”进行深度挖掘。而要使“印藏”这一宝藏受益更多人,传播更广,将其整理出版是最好的选择。

正是基于此,历时近两年的西泠印社社藏名家大系”之《李叔同卷:印藏》得以与大家见面。

微店+ , 交易担保 , 放心买 , 优惠预售!“西泠印社社藏名家大系”之《李叔同卷:印藏》 小程序


本书内容以李叔同1918年捐赠西泠印社94方印章为主,全书一函两册,布面精装四色印刷

一如既往的高标准制作:

1.高配制作团队

本书所用印章图片均为首次原石全方位拍摄,由著名摄影师、《中国印学博物馆展陈印章精粹》掌镜人蔡旭荣先生拍摄,布光精心,极尽精微,既从小处着手,又有宏大视角。这些照片多角度、多层次、全方位展示了印章的印面、边款、材质等细节,再一次呈现印章视觉盛宴。

除此之外,我们还邀请著名设计师聿书堂张弥迪先生排版设计。在内页排版上,简洁而富有节奏,紧扣主题色调。特别要提示的是,为了增加“印藏”重现的仪式感,在函套的外面加设了一个外盒,设计撕拉线,使读者在拆箱的时候能感同身受“印藏”小碑被打开时的惊喜

▲设置撕拉线,满满的设计感和仪式感

▲封面均做“印藏”小碑压凹效果

在印刷效果上也进一步提升。前期试用10余种纸,最终确定呈现效果最好的特种纸。印刷历时一周,编辑全程监样,确保颜色准确,尽可能还原印章本真色彩和精神

2.极高学术价值

本书开篇为西泠印社社务委员会文物管理处副处长、文博副研究馆员申俭撰写的长达60页的“印藏”综述性研究文章——《李叔同与“印藏”》,概述了“印藏”基本情况、李叔同其人,以及李叔同与“印藏”中的作者的交游考证。其中首次更正“印藏”中的印章数量为94方,而非此前西泠印社社史以及相关引用的93方;考证出落款“文叔”的“息翁”“李哀”二印出自李叔同学生、乐石社社友朱毓魁。此外还有很多新考证出的治印者资料,特别是乐石社诸学子,是为首次系统的研究。

本书上、下两册,根据治印者,将94方印章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西泠印社社员

“印藏”中,除了王福庵1方印章以外,还有叶为铭款1方、张惟楙1方、经亨颐5方、费砚1方、王世5方、胡然2方、俞逊款1方,以及李叔同的“文涛长寿”印,共计18方,组成“印藏”中的西泠印社社员部分。以上西泠印社早期社员,均为颇负盛名的篆刻家,其中几位如今存世的作品并不多,因李叔同的“印藏”得以播芳,实属珍贵。

▲胡然 但吹竽

▲经亨颐 李布衣

▲王福庵 息老人

▲王世 息翁大利

▲叶为铭制边款 一息尚存


第二部分:“印藏”中的好友

“印藏”此部分中29方印章来自李叔同不同人生阶段的好友,是他与朋友们笔墨情趣、铁笔钩画等艺事来往的友情纪念,有在上海游艺的徐新周、陈师曾、王道远、于宗庆,从事教育的戈朋云、钱厚贻、吴在,南京的丁二仲,南通的李苦李,还有少年时期的天津好友姚召臣。这些朋友大都与李叔同在上海时期交往、聚会,大部分印章亦为1912年去杭州之前受赠。

▲陈师曾 前世画师

▲钱厚贻 李

▲徐新周 三郎沉醉打球回

▲徐新周 漱筒长寿


第三部分:乐石社社友

乐石社是1914年下半年,在浙一师校长经亨颐,教师李叔同、夏丏尊、堵福诜、周承德等支持下,学生邱志贞等发起成立专事金石篆刻研究的文艺社团,取“吉金乐石”之意,李叔同担任首任社长,邱志贞任书记。乐石社主要活动时间为5年左右,28名成员中,既有浙一师老师,也有西泠印社社友及南社社友,主要成员是15名浙一师学生。

在李叔同的影响下,乐石社与西泠印社关系密切,西泠印社创始人之一叶为铭,杭县知事兼劝学所代表、西泠印社早期社员张惟楙分别制了乐石社印。西泠印社早期社员胡然参加乐石社春季大会后,还专门治印纪念。

▲张惟楙治“乐石”印
李叔同对乐石社倾注了极大的心血,1914年到1916年乐石社换任前连续主持出版八集《乐石集》,不仅刊出学生的作品,还邀请西泠印社名家叶为铭、楼辛壶、张惟楙、胡然及当时的名家陈师曾提供作品,并辑录林同庄收藏的篆刻名家何震、钱松的印章。

这么一个超豪华阵容的学生社团,放眼古今,难出其右。

“印藏”中数量最多的是乐石社社友的印章。浙一师教师夏丏尊和12名学生社友有47方印章,正好为“印藏”数量的一半。其中夏丏尊3方,邱志贞18方,陈兼善8方,徐葆玚7方,戚纯文3方,朱毓魁2方,陈伟2方,毛自明1方,楼启鸿1方,杜振瀛、徐志行、吴荐谊、关仁本等10人合刻一方,另有陈兼善等5人合刻一方。这些印文及边款,表意内容丰富精彩,有的是李叔同的命题作品,有的是学生敬赠,还有的是师生之间的思想情感交流,甚至有十名同学合刻一方印章赠送李叔同师,顽皮率真的学生形象和对先生的尊崇之情跃然石上。

▲陈兼善 丙辰息翁归寂之年

▲邱志贞 息翁

▲十人合刻 李息翁日利长寿之印

▲五人合刻 李息翁常吉

本书最后,还附有结合“印藏”所作《李叔同年表》,叙述李叔同生平

为增强本书收藏价值及纪念意义,特别限量制作特装本200部

▲特装本

随书赠送天津四宁草堂藏李叔同早年治印原石印花一纸,并手写编号。四款印花“多福”“多男子”“如山”“如川之方至”,随机赠送。

▲多福

▲多男子

▲如川之方至

▲如山

以上四方李叔同早年治印为天津名家龚望收藏。龚望(1914—2001),原名望宾,字作家,又字迂公,号沙曲散人、无漏居士,斋室名曰“四宁草堂”,天津市人,出身书香门第。龚望先生与李叔同篆刻老师唐静岩以及李家管家徐耀庭家均有往来。本书所赠印花,由龚望之子龚绶先生授权钤拓。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参观《鸿雪留痕 金石情深——西泠印社藏李叔同印刻展》1
【社史钩沉】李叔同自用印的出土
西泠印社社藏名家大系列 | 印藏(一)
【文化】弘一大师李叔同弥足珍贵的印章(图)
西泠印社早期社员:弘一法师
「近代印坛点将录」 李息(叔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