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朱关田:颜真卿书法艺术及其影响

颜真卿(709—785)作为有唐一代著名的忠臣和书家,其书迹具有文物、文献、书法艺术三重价值。“安史之乱”以后,历代统治者无不以颜鲁公作为维护正统思想和王权利益的典范,而鲁公终以雄秀独出的艺术面貌为一代流风。两宋以来,颜真卿书法艺术作品之所以比其他书家流传更多且广的原因就在于此。也可以说,颜真卿书法艺术在历史上的地位,首先是与他的政治品质和当时政治需要有着密切的关联。

颜真卿出身于世代讲究文字训诂和书法技巧的名门大族,自幼秉受家训,“慎勿以书自命”,故不以书名自重。诚然,唐代对书法十分重视,曾经出现以“书判取士”的事实。贞观初,虞世南、欧阳询奉敕教示楷法,同时又仿汉制,设立书科,工书者可以藉此入仕。但书学小道,类于伎艺。至于颜真卿,并不像元初郝经所叹惜的那样“以技掩节”,相反恰恰是“以节彰技”。《集古录跋尾》的作者就把颜书比作“忠臣烈士,道德君子”。从中可以说明,颜书之所以为历代君王、文士所重视、所利用,使之流传广泛、影响深远,不仅仅是颜书破二王书体,别树一帜,更重要的是由于颜真卿的“忠节”,可以为统治阶级“表忠义,劝来世”(曹辅《费县颜鲁公新庙记》)。正是由于颜真卿的忠臣形象,又加上颜书的独特风格,而这种独特风格符合儒家雅正的艺术标准,更能起到积极的宣传作用,所以在宣传过程中常常突出他的继承性,甚至把他的书法艺术直接归纳到王羲之正统的轨道上,有意无意地掩盖了颜真卿推陈出新,移风易俗,顺应历史发展规律,大胆变革的进步作用。

颜氏世重训诂,深研文字。颜真卿秉承家学,小学工夫不下李阳冰,且编纂《韵海镜源》,探讨字样,有硕儒之称,故而所写字体,全合字样,其书法又能吸取北朝雄浑气质,融合唐初的秀逸风雅、盛唐的肥劲宏博,转益多师,博取众长,几乎魏晋以下诸家皆归概括。有唐三百年,能做到文字、书法并臻雅正的书法家实仅鲁公一人。所以,苏轼说:“颜鲁公书雄秀独出,一变古法,如杜子美诗,格力天纵,奄有汉、魏、晋、宋以来风流,后之作者,殆难复措手。”(《苏轼文集》卷六九《书唐氏六家书后》)又说:“君子之于学,百工之于技,自三代历汉至唐而备矣。故诗至于杜子美(甫),文至于韩退之(愈),书至于颜鲁公,画至于吴道子,而古今之变,天下之能事毕矣。”(《苏轼文集》卷七○《书吴道子画后》)

图1 《颜谦妇刘氏墓志》,东晋永和元年(345年)刻,砖质,长方形,长32cm,宽14.5cm,厚4.5cm。现藏南京市博物馆。志文为:琅邪颜谦妇刘氏,年卅四。以晋永和元年七月廿日亡,九月葬。

颜真卿书法艺术风格的形成,同其他艺术品类风格的产生一样,都有一个继承前人艺术成果,加以发挥光大,从中推陈出新,逐渐形成自己艺术风格的过程。也与任何书家一样,他的艺术风格不是也不可能孤立地突然产生,它有着一个渐变的过程。魏晋以来,我们可以从诸如《颜谦妇刘氏墓志》(图1)、《泰山经石峪金刚经》《文殊般若经》等碑版中,找到与颜真卿书体中某些风格相近似的地方,这些碑版的艺术风格,在当时非同一般,但尚未定型,可以说是颜书的先河。我们寻味他那种厚重的用笔,茂密的布白,郁勃的神韵,大都胎息于两汉隶碑,非初唐诸家所有。当然我们也可以在张旭、褚遂良乃至王羲之、王献之以及同时代人的传世作品中,诸如(传)李白《上阳台帖》(图2)、无名氏《左憧熹买奴契》中,找出与颜真卿书体中某些风格类似的地方。一则,时代衍接,不无影响;二则,颜真卿可能取法于他们或吸取他们的长处,作为自己书法的基础。颜真卿师承张旭是众所共认的,他自己也说:“早岁尝接游居,屡蒙激劝,告以笔法。”(怀素《自叙》引言)例如,《宋广平碑》(《宋璟碑》,图3),受褚遂良影响十分明显;至于《多宝塔感应碑》匀稳腴劲、秀媚多姿的体态,更留下了颜鲁公早年承受二王书风,虞、褚遗习,包括殷令名书法艺术熏陶的痕迹。

图2 (传)李白《上阳台帖》,纸本,纵28.5cm,横38.1cm。草书5行,共25字,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图3 《宋广平碑》,又称《宋璟碑》,大历五年(770年)书,四面刻,三面楷书,一面隶书,总高4.2m(碑身2.85m)、宽1.47m、厚0.42m。此碑初立之时,前后及右侧刻了碑文,大历十三年(778年),年已70岁的颜真卿又重写了补文,第二年刻于碑左。

同样,颜真卿的书法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一般来说,《与郭仆射书》顿挫郁屈,天真奇宕;《祭侄稿》纵横磅礴,气势奔放;《颜勤礼碑》丰神饱满,用笔奇伟;《大唐中兴颂》意气风发,宏伟浑厚;《颜氏家庙碑》大书深刻,庄重遒劲,综合成颜鲁公刚健雄浑的代表书风。然而其中也不免时时透露出风雅秀逸的气韵。最可以说明问题的是大历五年《宋广平碑》和大历六年的《麻姑仙坛记》(图4)。《宋广平碑》仅仅早于《大唐中兴颂》(图5)一年,书风已迥异于《大唐中兴颂》,显得宽博疏朗,方正虚和;《麻姑仙坛记》与《大唐中兴颂》仅隔二个月,而持重舒和,秀逸超举,神采顿殊。这里不仅说明颜鲁公的书法艺术,是不断地随着他年岁的增长,笔力的老劲,技艺的熟练,书写经验的积累,表现手法的丰富而逐渐炉火纯青,人书俱老,也可说明颜真卿的书法艺术风格常常因为书写内容的不同,书写情绪和目的、对象的差异,产生各种不同的艺术效果。同时,还有由于书写方法的不同所产生的差异。颜真卿喜欢写大字,这是颜氏的家传,也是殷仲容写榜书的影响。大凡擘窠大书,必须撮管悬腕、粗锋饱墨方能如意,这当然不同于一般用健锋和秃锋书写,尽用腕力的中、小字,更不同于平常伏案任意书写的文稿。而颜真卿传世的碑版文稿,大、中、小三样字体俱全,正、草、行三种书体也齐全,所以,风貌种种,各不相同。颜真卿的书法艺术,也正是在多种艺术手法、多种艺术特点所组成的辩证统一关系下形成的,这便是他的书法艺术生命力之所在。

图4 《麻姑仙坛记》,大历六年(771年)四月书,颜真卿时年63岁。大历六年(771年),颜真卿在抚州刺史任上,当年四月游览南城县麻姑山并撰文记述麻姑得道成仙之事。


图5 《大唐中兴颂》,大历六年(771年)六月书。纵422.3cm,横416.6cm。凡21行,行25字。刻于湖南祁阳浯溪崖壁,竖写左行。

颜真卿书法迥绝于古人,已与王字截然两途。以格局而言,其恢宏正大,也正是晋韵不可企及处,所以郝经有“超出二王”之说。唐楷,以平画宽结为特征的一类,初则褚氏变古制今,以秀朗细挺为开山,后则颜氏开物成务,以浑厚圆劲为极致,遂使有唐楷书,继秦篆、汉隶、晋行(草)之后,在中国书法史上,异峰突起,雄峙千古。若秦篆、汉隶、晋行(草)分别以李斯、蔡邕、二王为典型,则唐楷当以褚、颜为代表。惟鲁公人品、文章以及字法并高于褚氏,影响所及,后之论者遂独言颜氏,奉为统宗,二王之外,则始标旗帜。

颜真卿独具一格的艺术风格被社会所承认,也有一个认识过程。当时怀素说他:“书家者流,精极笔法。”(《自叙帖》)陆羽认为他“得右军筋骨心肺”(《论徐浩、颜真卿书》),令狐峘《颜真卿神道碑铭》则以“尤工文词,善隶书,书格劲逸,抗行锺(繇)张(芝)”来隐喻王右军。但是,当时论书者如窦臮列评当代书家如李阳冰、韩择木、徐浩诸人,竟无一言记述鲁公。至于史学家,同代人李肇《国史补》只说他得笔法于张旭,其他一无评语。唐末刘昫等人修撰的《旧唐书》则更是轻描淡写,只提了一句“尤工书”而已。可见,当时颜真卿在史学家的心目中只是一个忠臣形象。他的书法艺术成就,并未为他们所承认。后来由于忠君的需要,颜真卿的书法声誉日隆,排闼向前,直趋书圣王羲之,庶几乎取而代之,这当然无需史学家的承认了。

颜真卿书法见称于书论家,始于晚唐吕总《续书评》,其后释亚栖《论书》主张通变,遂与有唐诸名家并列。李后主虽然颇恶颜书粗鲁若叉手并脚田舍汉,但其仍视颜书为典则,并列鲁公于欧阳询、褚遂良、陆柬之之俦。至北宋朱长文作《续书断》已列颜真卿为神品,且说:“其发于笔翰,则刚毅雄特,体严法备,如忠臣义士,正色立朝,临大节而不可夺也。扬子云(雄)以书为心画,于鲁公信矣……自羲、献以来,未有如公者也。”黄庭坚谓:“盖自二王后,能臻书法之极者,惟张长史(旭)与鲁公二人。”(《山谷题跋》)元郑枃《衍极》视颜鲁公书“含弘光大,为书统宗,其气象足以仪表衰俗”,郝经则进一步认为颜书超越古今百家,成就在二王之上(《书摩崖碑后》诗)。以上诸家所评,虽然难免有出于文人意气、文辞有所夸饰的成分,但也可以想见颜真卿及其书法在宋元人心目中的地位。

书法艺术也与四时的自然现象一样,端正即无飘逸之气,浑厚难有和美之趣。颜真卿的书法,尤其楷书稳实端庄,尽合字学,不独可以陶冶性情,适合于官场文书的应用,而且便于题署书丹,书写大字,所以,颜书一出,学者不绝。至范仲淹《祭石学士文》称颂石延年书法,有“曼卿之笔,颜筋柳骨”之句,“颜筋柳骨”遂为定论。后人则多以颜柳并称,且以此视颜、柳为一路,解缙《春雨杂述》则直记柳公权为鲁公嫡系。五代之世,杨凝式笔势雄杰,书学颜真卿,有“继轨”之称。自此也可见颜真卿这种提挈时代的书体是不易突破的。

颜书在宋最为珍重和显赫,流行之广,摹习之众,可谓空前未有,一代书家无不受其影响。自欧阳修(1007—1072)、韩琦(1008—1075)之后,影响所及,一代文士莫不效颦,竞仿颜氏。书史最见擅名的“宋四家”无一不受颜书孳乳,然结果各不相同,高低也由此分了。编次鲁公文集之风也随之而起,吴兴沈氏、宋敏求先后编次《颜鲁公文集》,其后宋室南渡,留元刚于嘉定年间复加编集。留氏不独有功于鲁公文章,鲁公遗迹也赖其收录。其中有不少精本、稀见本,即使所收平常之帖,以其刻工精善,较之他刻也神采奕奕,传真程度很高。对于当时以及后世研习颜书者,具有重大的影响。加之巩嵘续刻颜书几种,合为四十五通,终于成为我国辑录颜书最早最完善的一部专帖——《忠义堂帖》。

直至清代乾嘉,崇尚有唐字法,颜书偕欧、褚复为世俗所重,习颜之人也随之日益增多。综观清一代书家,学颜书而能入其堂奥者,有刘墉、钱沣、伊秉绶、何绍基、翁同龢数人,已成近世“颜字”一派规模,亦是书史佳话。

(作者系中国书协顾问、西泠印社副社长,本文选自1992年版《唐代书法考评》,有删节)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只需三步教你学会颜真卿最经典楷书法帖!
颜真卿临过谁的贴,其书法受谁影响最大?
颜真卿《东方朔画赞》据宋拓(高清版)
颜真卿《勤礼碑》最完整教程
颜真卿:颜氏三稿
如何临习颜体书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