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唐宋“朱记”官印
userphoto

2023.01.13 甘肃

关注

唐至宋元, 乃至南北朝,是中国印章艺术的相对低潮时期。唐宋官印存世极少。唐代制度据宋人宋敏求《春明退朝录》记载,规定要上缴废印,一律送至礼部员外郎,先在厅前的大石上碎其字然后再销毁,故传世唐印很少。

唐宋时期,出现了一种末尾不用“印”,而用“记”或“朱记”的官印,后人谓之“朱记”官印。唐宋“朱记”官印,具有特定的格式。

朱记的独特趣味和意境为丰富印章艺术做出了贡献, 其与众不同的形制, 在洋洋大观的篆书印林中独树一帜, 开了隶、楷书入印的先河, 启发了后世篆刻家不拘成法, 勇于创新的思路。

它的主要特征为:

不全用篆书入印, 而出现以隶书或楷书入印;印文较少盘曲折叠, 章法结构拙朴自然, 不作刻意安排;四面多是长方形状的;最后一条,也是最显著的一条, 印文最末均有“记”或“朱记'的字样。

官印欣赏:

这类官印是中下级官印的专利品,其文字朴实、稚拙,自然真率,绝无一般官印排叠装饰、基本布满的特征, 给人以满不在乎、不经意而为之的感觉,甚而影响北方的辽、金。但正是这种不事雕饰的风貌, 倾倒了后世无数篆刻家。结构随意恣肆, 笔画欹斜参差, 体势屈伸,无所顾忌, 字字体现出童稚之趣, 给人以憨态可掬、忍俊不禁的诙谐感。但这种似跌跌撞撞的不成熟的个体, 被有机地组合在一起后, 整体无不包含内在的和谐与均衡。

但这种似跌跌撞撞的不成熟的个体, 被有机地组合在一起后, 整体无不包含内在的和谐与均衡。它的美正在于有着活泼灵动的气息, 在篆法上不沿袭一般官印的规整、排叠之陈习, 不追求横平竖直, 布白均匀的模式, 在欹斜与挪让中配合默契。有时将笔画隶化或楷化, 增加了线条的变化。它的无拘无束, 也使不加修饰的章法布白构成那种极端无序, 反而有更高层次的意境之美。它既不同于官印的整肃, 也与文入印的典雅相去甚远, 而与下层百姓的质朴之风一脉相承, 是传统民间艺术在印章上的反映。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朱记”官印
=唐宋文人士大夫印
印文与印风(七)(图文)
印章的名称:历经时代的演变,原来传国玉玺只是个印章?(二)
从印章治拉肚子说起……
半通印章选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