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马啸:汉魏风骨,中国文人书法传统的起源
userphoto

2023.04.11 甘肃

关注
凡中国,王羲之几乎人所皆知,人们都知道凡习书法都要学“二王”、学魏晋的传统。但是今天我们论述的不是魏晋书法,而是汉魏书法,也就是王羲之的“老师”们生活的那个时间段的书法。这个非常关键,如果你不了解这一时间段,就不会了解王羲之那部分人是怎么产生的,为什么他有这样的作品风格、审美情趣,为什么能够产生后来的书法形式。所以我们弄清这段时间的书法对我们现在的学习极具帮助作用。
什么是“风骨”?“风骨”是中国文化中最重要的概念,如果不理解这个概念,就不能理解整个中国文化的样式以及中国文化的审美心理。“风”,我们从生活日常上讲,或者从普遍知识的概念来讲,从物理学上讲,就是空气的流动,但是中国人把自然界的现象变成一个文化的概念,“风”在中国文化里面代表着存在于自然、社会或人身上的一种活性事物、状态,如“风气”。再把风延伸一点,就有了“气度”、“风度”、“风采”、“风格”这样的概念。总之,“风”是指活的、流动的东西。中国人审美是不讲死的东西,一个死的东西是不能进入中国人审美的范畴里面,所以中国人一直讲活的东西。

什么是“骨”?在汉代的时候流行骨相学,认为人的命运就由骨头的长相来决定的。渐渐地,世俗“骨”的概念延伸到一个文化里面,并与“风”结合起来,用以表达非常生动的、有内在韵味的、有内在力量的审美存在、艺术形式,中国人把它称为“风骨”。

以“风骨”用来品评人物,始于汉末,魏晋以后曾广泛流行,如《宋书·武帝纪》称刘裕“风骨奇特”,《世说新语·赏誉门》刘孝标注引《晋安帝纪》称王羲之“风骨清举”,《南史·蔡撙传》称蔡撙“风骨鲠正”等。当时所谓“风骨”,一般指人的气质、风度方面的特点。这一品评人物的概念,不久即为文论和画论所采用。而以“风骨”评诗论文最为完备、最为系统的是南朝刘勰的《文心雕龙》。他说这篇后来成为中国美学与艺术的纲领性文献的著作中指出:“用以怊怅述情,必始乎风,沉吟铺辞,莫先于骨。故辞之待骨,如体之树骸,情之含风,犹形之包气。结言端直,则文骨成焉;意气骏爽,则文风生焉。……故练于骨者,析辞必精,深乎风者,述情必显。捶字坚而难移,结响凝而不滞,此风骨之力也。”
[晋]  顾恺之《女史箴图》(宋摹)
汉魏为什么这么重要?艺术存在两个重要方式或决定性条件:样式与气质。这两者在汉魏时期都已具备。

第一个决定性的因素,汉魏是中国书法、文字史上变化最为激烈、形式最为多样、内涵最为丰富的时期。中国书法零零总总的书体,篆、隶、行、草、楷,到了汉朝都有了。汉朝是整个书法体式的一个总结的阶段,不仅书体样式完备了,书法的基本笔法都已经具备了,虽然后来还有王羲之、怀素这样人的笔法出现,但是基本的笔法在汉朝时都已经具备了。所以如果我们要追溯书法史,汉魏是一个绝对绕不过去的重要的时期。

第二个决定性因素是气质。刚才我们说了风骨、风采等,联系起来就是气质。中国书法的基本气质在汉朝基本上具备。换句话说,汉魏时期文人士大夫的审美趣味,决定了整部中国书法史走向及其作品的气质。后世的人们学习书法,最后要把它追溯到汉代。当然汉魏还要和后面的两晋相结合,就有了魏晋书法,实际上汉晋文化是不分家的,政治体制、文化样式、审美习性有一致性,两者加在一起,决定了中国后面书法的走向。

那么,汉魏时期如何引发文人书法传统的兴起?汉魏书法包含了中国人怎样的文化精神?这种文化精神怎样构筑了中国后世艺术的审美原则?我们不妨作一番解析。
[晋]  谢安行书《中郎帖》

一、“隶变”将书法带入了一个全新阶段
第一个就是汉朝进行了一场重要的革命,这里指的不是社会革命,而是书法的革命。我们现在的人为什么写字是这个样子?为什么现在中国人认识的字是这样的字?这样的字为什么普遍的人都能认识?和这样的字不同的为什么我们不认识?所以我们要讲那场革命,这场革命最后决定了我们现在的中国人认识的字体是这样子,这就是“隶变”,它是中国书体上最重要的革命,当然也是中国文字史上最重要的革命。“隶变”是什么?简单来说就是从篆书变成隶书的革命。这场革命最初开始于春秋战国,从考古发现的秦系文字的资料上看,战国晚期是隶书的形成时期。在秦孝公时代的铜器铭文里,就可以看到正体和俗体并存的情况,秦孝公以后,随着书写的频繁,俗体也随着越来越流行,在铜器铭文、漆器铭文、以至印文、陶文中都可以看到俗体字。这些字体,改变了正规的篆文圆转的笔道而带有着隶书的意味。从现有的秦简文字材料看,隶书在战国晚期已经基本形成,至东汉中期宣告完成。

春秋战国的时候是写篆书,大家知道篆书除了专门做书法的、做文字学研究的人之外,很多人不理解。为什么?它是属于另外的文字体系,这个文字体系称之为古文系统,从隶书开始称为今文系统,所以隶变用一句话来说就是由篆书变向隶书的革命。从隶书开始,中国文字转入了另外一个非常容易识别、容易书写的一个字体的阶段。正因为有了隶变,以后很多的东西变得比较简单、简练。文字总是被人使用的,总是要趋向方便、易用,所以文字不会越来越复杂,只能越来越简单。

隶变的革命是中国书法发展史上最重要的里程碑,是新旧书体的一个分水岭。楷书、行书等书体很多的变化因素实际上已经包含了隶书里边了。
[晋] 陆机 草隶《平复帖》
经过隶变,不仅字的结构发生了变化,用笔也更趋丰富。隶变不单是指篆书转向隶书,同时也是楷化的过程。

首先讲结构方面。

第一个特征,是在造型方面。大家知道篆书都是圆的,隶书就是从大的构成形式来讲是扁的或方的,而篆书却是圆的或椭圆形的。就像建筑一样,古典建筑都要讲究曲线,现在都是讲究直线,这是很大的不同。不仅是房子,汽车也是一样,五六十年代的汽车都是圆乎乎的汽车,现在的汽车都是讲究直线为主的,加上流线型的这是很大的不同。

第二个是偏旁开始变化,有两个方面:第一个是分化偏旁,第二个是合并偏旁。这很有意思,本来是偏旁相同的字体,变成不同的偏旁,如“先”、“往”部首中本来都有相同“止”,到隶书中分别变成了完全不同的样式;与此同时,一些字中原本不同的偏旁在隶书中却不同的变成了同一个偏旁,比如“期”字本从“月”,“胡”字本从“肉”,“服”字本从“舟”,到了隶书均被统一成“月”旁。这起先可能是民间的书写习惯,后面被官方用作了规范。

第二,有删繁就简。隶书把篆书繁复的结构变成简单的结构。这个大家都可以理解,为什么篆书我们很难认得,隶书却基本上都认得,就是因为篆书太繁,隶书变得简洁。

除了造型和结构上的变化,还有用笔上的变化。

我们经常把文字的发展历史和书法的发展历史混淆起来,的确文字发展的历史和书法史有很大一部分是重合的,特别是在魏晋以前的历史很多是重合的。但是在字、书的重合里面有一点不同,我们研究书法的时候要研究笔法,研究文字发展史可能不需要或很少需要研究笔法。但是,这看似无关紧要的笔画的写法(书法中称笔法)改变在却引起整个字体的变革。隶变就是这样的,它首先是从笔画开始。

很多人平常都写过篆书。篆书的笔画的书画是一种来回的运动。起点在这,然后终点要指向终点,就像个“回”字,走三步回一步。但是隶书大大简化了这个过程,此时人们在书写一画时,到最后不需要再回过来。如果说篆书的运笔动作中有一个来回的双向运动的话,那么隶书把这个过程变成单向运动。回过来的笔画很复杂,就像走三步要回一步,它就制约了篆书的书写速度,而隶书却便捷得多。
马啸书法作品
同时,隶书又把本来曲的笔画变成直的。篆书时时讲究曲,直的笔画在运笔过程中也要讲究曲,但是从隶书开始,许多时候,曲笔被直笔、或折笔替代。这样的直笔,直接造就了汉字形态的方块化(所以有了方块字的概念)。以前的篆书基本上都是圆的或者是椭圆形的字,有的纯粹就是圆的字,从隶书开始变成方块字,当然隶书之前有一个既像篆书、又像隶书的过程。你们到北方去看看早期的汉代大墓,我知道广州有一个南越王墓,里面也有篆书的东西、包括印章,也有方圆结合的过程,既像篆书、又像隶书的阶段,但是从隶书开始,真正变成方块字,形状变成方,用笔是把曲的东西拉直,只有把它拉直才能变成方,否则永远曲的笔画不会变成方。

其次,从隶书开始,用笔变得很丰富了,就像我刚才说的,篆书一直是回环的,处处要讲究中锋,是非常小心地来画这个线条,而且要画一个很均匀的线条。就像我们小时候骑着自行车,有时候同龄人之间要进行比较,比较什么呢?骑自行车要匀速的来骑,这样的速度是比较难的,你有时候快、有时候慢。篆书要把匀速的线条画出来,同时绝对要有中锋,像楚国的文字,中锋里面加了侧锋,但是其他绝大部分篆书就是中锋的线条,中锋画出来非常难,而且要画得匀称更难。但是从隶书开始不一样,隶书不一定要讲究匀速、不一定要讲究处处中锋,有时候可以带一点侧锋,还可以把笔锋往旁边走一点,就是讲究侧锋,这个过程更接近了平常我们书写的状态。实际上篆书写的不是平常的状态,篆书写的是更官方的状态。所以在汉代早期的时候,所有汉碑的碑文都是用篆书写的,就像我们现在读一个文件一样,红头文件抬头的字都是更正规的东西,所以场合不一样。就像隶书的“隶”字一样,为什么有这个“隶”字的意思呢?隶书有着隶属的意义,有人说隶书是产生于一帮囚徒,隶的本意就是囚犯的意思,相当于现在的民工、下等人、监狱犯人的概念,创造这个字的人本身身份比较低,同时有这个需要,因为书写的时候他这样的身份不可能做到很正而八经,所以有了这样的文字。

这是第一个重要原因,因为隶变,使得结构上、用笔上变得更丰富,使得后来产生行书、楷书、草书变成了一种可能,如果永远停留在大篆、小篆阶段,永远画着中锋等线的线条,是不可能有后面的书法形式的。这样的基础使得后面所有把书法变成艺术形式、变成一种艺术创造这样的努力成为一种可能。

“隶变”开始于战国晚期,完成于东汉中期。其基本动因是实用性:方便、快捷,易于书写和辨识。

二、皇帝倡导、政策扶持,善书者纷纷涌现
接着,我们要讲在东汉末年产生的另外一件重要的事情,就是诞生了一所大学。大家很奇怪,大学在中国是很晚才产生的,只有到晚清、民国的时候才开始有大学。实际上,大学中国很早就有了,只不过与现在的体制不同。在汉朝的时候,最高的学府叫做太学。但太学是不能随便进的,只有王公贵族子弟或者一个国家很有影响的知识分子才能进入,鸿都门学不一样,它广开招生渠道,只要各个县里面好学的、有才华的人考试合格都可以进来,就像现在的学校一样。这个鸿都门学就是后来科举制度的雏形,有了鸿都门学,才有了后来的科举制度。

鸿都门学诞生于汉灵帝光和元年(公元178年),因校址设在洛阳鸿都门而得名。它创立的原因有两个。一是汉灵帝与其所依靠的宦官派为了与所谓忠臣遗老、士大夫相抗衡,因而特辟一个场所吸纳人才,进行教学,培植自己的势力。二是汉灵帝追求享乐,酷爱辞、赋、书、画,所以创办了这所新型学校。

是皇帝与旧臣掌握着的太学相抗衡的产物,它是中国第一所文学艺术类的专业学校。它教的是什么?大家知道从汉朝开始主要的学问就是儒家经典,孔孟之道,但是鸿都门不是专门学教儒家经典,主要学的是文化艺术,包括诗歌、辞赋,还有书法、绘画。文学艺术相对于儒家经典来讲是更低的一个学问,但是汉灵帝喜欢文学艺术,所以它在鸿都门学中占有重要位置。

宦官派为了壮大自己的势力,对鸿都门学的学生特别优待。学生毕业后,多给予高官厚禄,有些出为刺史、太守,入为尚书、侍中,还有的封侯赐爵。《汉书·艺文志》《说文·序》等曾记载:吏民上书,字或不正者,须以举劾。贵族知识分子的书法造诣深浅,关系到仕途的升迁,被选人材,无一不首过文字关,即所谓“文吏试笺奏”。上层统治者对善书人是另眼相待的,明帝好书法,惜人才,知班超“为官写书,受值以养老母”,“乃除超为兰台令史”。昭、宣时有张安者,因“善书”而供职尚书,后升为重臣。安帝时尚书令李郃,尚书单飏、张驯,皆以善书而入仕。

由于皇帝的倡导,客观上提高了文艺人才的地位,为整个汉代中后期文化艺术的繁荣提供了契机。同时由于鸿都门学办学的面、招收学生的面很广,极大地带动了社会各个阶层的人来学习书法。以前掌握知识的都是高层的贵族,鸿都门学招收平民子弟入学,从鸿都门学开始掌握知识的人就变得比较普遍,一般老百姓甚至寒门出身的人都有可能掌握知识。所以,整个汉代末期的艺术、文化形成了很繁荣的局面。

鸿都门学冲破了太学自建立以来将经学作为唯一教育内容的藩篱,它虽然设立时间不长,却出了一些著名的书法家,他们主要擅长鸟虫篆和八分书,代表人物有师宜官、梁鹄、毛弘等。

鸿都门学不仅是中国最早的专科大学,而且也是世界上创立最早的文艺专科大学。在“独尊儒术”的汉代,改变以儒家经学为唯一教育内容的旧观念,提倡对文学艺术的研究,是对教育的一大贡献,也为整个汉以后文学艺术的繁荣与发展创造了条件。
[晋]  王珣行书《伯远帖》

三、文人士大夫作为创作主体登上历史舞台  
在汉代以前,写字是一项实用性很强的工作,无论抄书或刻字,都是由专门的职业技术人员承担,他们有的是纯粹的匠人,有的是初级小官。汉代士民习书的风气极盛,善书者通过考课选拔即能谋得各级官署的文吏之职。这类专职担任文书管理和记录缮写的令史、书佐之数量庞大得惊人。中央政府且不说,地方上郡太守和王国之相都有主记室史,其职主录记书、催期会。直属和下设诸曹都有书佐,干主文书。县、邑、道之令长下属也有令史、书佐。如河南尹有书佐50人;雒阳令有斗食、令史50人,书佐90人。它们构成了整个汉代书法的主体。我们现今见到的汉碑、摩崖石刻、墓志、汉简、帛书、砖文、陶文、壁画题记等等几乎都是他们的创造物。

但从汉朝末年开始,情况有了变化,一部分官方人士,特别是贵族知识分子开始不将写字看作是一项事务性工作、更不是养家糊口的手段,他们将变为一种表达自己价值观和审美观、抒发内心情感的手段。于是,书法成了精神性劳动。那个时候有一个伟大的人物——蔡邕(133-192年),它是蔡文姬的父亲,也是汉灵帝时期的人。

蔡邕厉害在哪里?蔡邕除通经史,善辞赋等文学外,还精通书篆、隶书,尤以隶书造诣最深,名望最高。

在历史上,蔡邕最具影响的是他写了《熹平石经》。当时蔡邕认为儒家六经典籍中,由于俗儒芽凿附会,文字误谬甚多,便奏请正定这些经文。蔡邕的建议得到皇帝准许后,便亲自书丹于碑,命工镌刻,立于太学门外。这便是《熹平石经》,亦称《鸿都石经》,共有碑46块,。据说石经立后,每天观看及摹写人坐的车,有1000多辆。《熹平石经》普及了知识与扩大了艺术的传播。除此之外,史传蔡邕还受到工匠用扫白粉的帚在墙上写字的启发,创立“飞白书”。
国家博物馆藏熹平石经残石
可惜,由于时间的久远,蔡邕的真迹我们无法得见,南朝有一个著名的皇帝叫梁武帝,名萧衍(464-549年),写了本书叫《古今书人优劣评》,对蔡邕有个评介:“蔡邕书骨气洞达,爽爽有神力”。从这时开始,“骨”这个概念提到议事日程,进到审美的范畴。

蔡邕不是历史上有记载的第一个书法家,也不是第一个善书法的士大夫,但他是是整个汉代最有影响、最重要的书法家之一,他同时还是书法史上第一个有记载的书法理论家之一,他曾写了《篆势》《笔论》《九势》等一系列文章专门来论述书法,把书法提到很高的高度。从这些文章中,我们可以看出蔡邕已完完全全将为书法作为一种很高的精神性创造。书法从他那个时代开始走向了更高层面、更高境界,变成了一种纯粹的艺术,成了抒发内心情感的东西。

下面,我们还要说一个人,这个人知道的更多,就是张芝,他也生活在汉代末年,年代基本上和蔡邕差不多,敦煌人,他祖父和父亲都是朝廷大臣,属名门望族。为什么要说他?不仅是因为他书法好、草书有名,而且因为他代表了中国书法创作主体其中很主要的一部分,就是纯粹的文人。我们前面说了蔡邕是士大夫,士大夫首先是文人,但文人不为官就只能是纯文人。张芝是那个时代纯文人的代表。那里,朝廷不断的下达旨意,让他当官。但是他就是不干,他在做什么?练书法。书法里面我有无穷的乐趣,我的全部人生价值都在书法里面实现,当然这是我的猜想。

敦煌是在河西走廊的终点、在沙漠的边缘,在汉朝的时候,敦煌是学习儒家经典最活跃的地区之一,有着良好的文化环境。张芝还有一个外甥叫索靖,是西晋的伟大书法家,以章草出名。可惜他们的真迹一件都没有。
马啸书法作品
张芝有一个很感人的行为,就是猛练书法。怎么练?在布匹上练,写了之后洗,洗了之后再写,结果把一个池塘都搞黑了。“墨池”这个词就是这么来的。同时张芝对书法方面有一个很伟大的贡献,就是创立了今草。以前有一个章草,带一个隶书的尾巴,张芝将这个尾巴去掉,加入了行书的成份,这就是今草。不仅如此,他还创立了一笔草,即狂草。一笔草是很不实用的,当时曾经有一个辞赋家叫赵壹(西北甘肃天水人)专门写了一篇文章叫《非草书》,抨击这个行为:“夫杜、崔、张子,皆有超俗绝世之才,博学馀暇,游手于斯,后世慕焉。专用为务,钻坚仰高,忘其疲劳。久畅不息, 仄不暇食。十日一笔,月数丸墨。领袖如皂,唇齿常黑。虽处从座,不遑谈戏,展指画地,以草刿壁,臂穿皮刮,指爪摧折,见腮出血,犹不体辍。然其为字,无益于工拙,亦如效颦者之增丑,学步者之失节也。且草书之人,盖伎艺之细者耳。乡邑不已此较能,朝廷不以此科吏,博士不以此讲试,四科不以此求备,征聘不问此意,考绩不课此字。善既不达于政,而拙无损于治,推斯言之,岂不细哉?夫务内者必阙外,志小者必忽大。俯而扪虱,不暇见天。天地至大而不见者,方锐精于虮虱,乃不暇焉。”意思是说,自从张芝这个人出来,你后面有一帮崇拜者跟着你走,不读儒家经典,不务正业,天天操练草书,搞得身上脏兮兮,指甲黑糊糊,人不像人,墙壁上都是墨。他们废寝忘食、日以继夜做的事一无用处,相反败坏了风气。从赵壹的描述来看,在汉代末年张芝那个年代开始,书法已经成为一些人的自觉的追求,这和现在痴迷艺术人的行为没有什么区别,它不再是一个职业的行为,或纯技术的追求,而是变成了精神的追求。

虽然根据历史记载,从西汉初年就有史游(汉元帝时任黄门令)这样的士人善书者出现,但大约从汉代中期开始,文人士大夫才纷纷出现在书法创作队伍中,到汉末形成一种风气,这些人中除蔡邕外,还有王次仲、崔瑗、杜操、刘德升等人。但张芝对中国书法史影响最深的汉末草书家,而且是中国书法史最早出现的纯文人艺术家,而非士夫艺术家。

唐代孙过庭的书法名篇《书谱》,开篇就提到两个人:“夫自古之善书者,汉魏有钟、张之绝,晋末称二王之妙。王羲之云:'顷寻诸名书,钟、张信为绝伦,其徐不足观。’可谓钟、张云没,而羲、献继之。又云:'吾书比之钟、张,钟当抗行,或谓过之。张草犹当雁行。然张精熟,池水尽墨,假令寡人耽之若此,未必谢之。’”
 
在书法史上,汉魏之际最具影响的人,除东汉的张芝外,另一个便是三国时期的钟繇(151-230年)。钟繇他是汉献帝的重臣,官至太傅,是东汉末年中央政府核心机构的成员,他支持曹操,曾经救过汉献帝。这个人的文化素养非常高,也是汉代末年的精神领袖。钟繇首先的贡献,就是把本来非常隶书化的书体变成了楷书。我刚才说,在汉魏的时代,所有书体都已经具备了、所有的笔法都具备了,其中楷书的笔法是钟繇完善的。明初陶宗仪编的《书史会要》说:“钟王变体,始有古隶、今隶之分,夫以古法为隶,今法为楷可也。”钟繇之后,许多书法家竟相学习钟体,如王羲之父子就有多种钟体临本。后张昶、怀素、颜真卿、黄庭坚等在书体创作上都从各方面吸收了钟体之长、钟论之要。总之,钟繇在中国书法史上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对于汉字书法的创立、发展、流变都有重要作用。
[唐]  颜真卿行书《湖州帖》
另外,特别重要的一点,钟繇的书法创立并引领中国艺术的最风范——“高古”。元代陆行直赞美《荐季直表》表:“高古纯朴,超妙入神,无晋、唐插花美女之态”,为“无上太古法书,天下第一妙迹”。什么是“高古”?“高”表示空间位置,“古”表示时间长度。现在的中国人越来越讲究新、喜欢通俗流行的东西,而我们的先人却不大讲究新创,反而觉得时间越久越有价值,就像“白酒”。

钟繇,被认为是中国书史之祖,其书法是二王书风的源头。他既是一个时代的终结和另一个时代的开端。他终结的汉魏时代,开启的是晋唐时代。

四、明确的创作与欣赏理论开始兴起  
汉魏时期为什么像有蔡邕、张芝、钟繇这些人的自觉的实践?就因为那时产生了自觉的书法理论。当时的一批对书法有极深见解、极高造诣的人写出一批书法论著,在这些论著中提出许多重要的范畴、概念和原则,成为后世人们创作的必然遵循的法则。

第一个理论,是中国人从的笔墨线条、汉字结构里面看到了天和人之间的关系。

东汉的崔瑗(77-142年)首先看到这种关系。他的《草书势》,虽是是谈论草书技法的,但最早提出书法呈现和反映的大自然和动物形态与精神。他说:“书契之兴,始自颉皇;写彼鸟迹,以定文章。……是故远而望之,漼焉若注岸奔涯;就而察之,一画不可移。”(崔瑗《草书势》)

蔡邕也进一步强化了这个理论,他说:“夫书肇于自然,自然既立,阴阳生焉;阴阳既生,形势出矣。”(蔡邕《九势》)他认为书法之美第一位的来自于自然,然后人们把它书写出来,变成人的风采的表达。

接着,钟繇将这种见解推进一步:“笔迹者,界也,流美者,人也。”(钟繇语,引自刘熙载《艺概·书概》)“用笔者天也,流美者地也,非凡庸所知。”(钟繇语,引自《书苑菁华·秦汉魏四朝用笔法》)在他看来,毛笔写的是具体的样式,使其出彩的却是人;为书法之美第一位的来自于自然,然后人们把它书写出来,变成人的风采的表达。
[晋]  王献之行书《东山松帖》
汉魏时期,书法理论另一个重要成果,是提出了“势”的概念。

西汉初年的萧何(前257-前193年)曾说:“夫书势法犹若登阵,变通并在腕前,文武遗于笔下,出没须有倚伏,开阖藉于阴阳。”(萧何语,引自明初陶宗仪编《书史会要》)

东汉的崔瑗说:“兽跂鸟跱,志在飞移;狡兔暴骇,将奔未驰。”(崔瑗《草书势》)

蔡邕更是写一篇《九势》来具体论述书法中的各种“势”。如“阴阳既生,形势出矣”、“势来不可止,势去不可遏”、“形势递相映带”……  “势”是什么东西?它代表了一种方向、趋向,是无形的东西,看不见摸不着。但就是这个看不见摸不着的概念,一下子使汉代人境界高深起来。因为他们不再只是从有形的角度来看待写字这个行为,而是反它放置到了无形的、看不见的高度来观察。现在的中国人太讲究物质化,从躯壳到精神全部被物质化的东西填满,但是汉代人不是,你去看看汉代的很多考古发掘的艺术品就可以看出,汉代的精神是很高的,他们重视“势”,势是什么东西?“势”是蓄势待发的状态,就像一个弓,拉满了没有射出去,千万不要射出去,射出去就没势了,这就是中国人的状态。这样一个概念,整个就决定了中国人后世书法乃至整个文化的状态。
王羲之行书《兰亭序》(传唐褚遂良摹本)
除“势”的概念之外,崔瑗、蔡邕等人还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为书法总结了一系列具体的创作原则:

“每欲书字,喻如下营,稳思审之,方可下笔。”(萧何语,引自明初陶宗仪编《书史会要》)  “书者,散也。欲书先散怀抱,任情恣性,然后书之。若迫于事,虽中山兔豪,不能佳也。”(蔡邕《笔论》)

——这是讲写字的心理准备,要求稳思、散怀、随性。

藏头护尾,力在字中,下笔用力,肌肤之丽。故曰:势来不可止,势去不可遏,惟笔软则奇怪生焉。”(蔡邕《九势》)
  
——这是讲用笔之法,要求笔锋内含、力在字中、骨肉丰满。

“凡落笔结宇,上皆覆下,下以承上,使其形势递相映带,无使势背。”(蔡邕《九势》)

——这是讲结字之法,要求上下呼应,左顾右盼。  

汉魏时期论著,虽篇幅不长,但提出了书法最为重要、最为关键的创作和欣赏原则,成引导后世书法发展最为重要的纲领性文献之一。
马啸书法作品

五、结语:伟大巅峰时代来临前精心准备 
近人马宗霍说:“书以晋人为最工,亦以晋人为只盛。晋之书,亦犹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尚也。夷考其故,盖有三焉:一则时接汉魏,诸体悉备,无烦极虑,便可兼通。择要而从,尤易专擅,不独为之华藻也,又从而绣其巩悦,济成厥美,亦固其所。一则隶奇草圣,笔迹多传,服凝有资,师承匪远,酌其余烈,自得新裁,挹彼遗规,成吾楷则,信埏填之罔穷,斯挥远之入化,虽曰前修已妙,转觉后出弥妍。一则俗好清谈,风流相扇,志轻轩晃,情鹜皋壤,机务不以经心,翰墨于是假手,或品极于峰秒,或赏析于豪芒,至乃父子争胜,兄弟竞爽,殚精以赴,疲神靡辞,以此为书,宜其冠绝后古,莫与抗行矣。”(马宗霍《书林藻鉴》)

汉魏处于整个中国书法全面觉醒的前夜,是文人士夫书法蒙醒的时期,它为即将到来的两晋书法的准备了全部的条件。

其一,汉魏时期,是中国书法史是书体最为多样、笔法最为丰富、变化最为复杂的时期。中国历史上的几乎一切写字样式、材质、手段在这一时期均能见到,如铭刻于金属、砖、石等材料之上的碑碣、摩崖、题记,手书于竹、木、麻、纸、墙壁等材料上的简牍、帛书、纸书、题壁,书体涵盖篆、隶、草、行、楷各体,完备程度超过所有时代。

其二,汉魏时期涌现了一支庞大而成熟书法队伍,其中既有功力超凡的职业写手,又有综合文化素质极高的文人、士大夫书家。

其三,文化、审美意识开始觉醒,诞生了一批书法论著,其中的许多观点成为指导后世人们学习和创作的重要原则。

在汉代及后世,书法虽然在大部分情形下表面上还属于实用艺术,但与先前相比,其功能用有了实质性的变化——书法,这个人们最常见的文字存在形式,逐渐成为文人士大夫诉说而心情感最直接、最有效、最常见的手段,并成为我们民族文化中最为本质、最为深刻的一种艺术存在形式。

从那个时代开始,中国人手里面握着的毛笔已经不再普通的书写工具了,他握着中国人自己的存在、自己的内心世界。握着这个毛笔,中国人的内心会变得很丰富…… 
作者简介:
马啸,1962年生于浙江省湖州市,1984年毕业于浙江大学哲学系。曾任《甘肃日报》记者、编辑,中国书法家协会学术委员、甘肃青年书协主席。现为中国国家画院教学部学术主持,同时任多家高校特聘教授、高端艺术研究机构研究员。被誉为当下中国书法界最具学术深度与影响力的艺术批评家之一、实践与理论兼擅的双栖艺术家。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章草、王羲之与魏晋风骨:漫谈草书发展及其时代语境
中国书法史话(东汉)
“飞白”疏论
中国书法简明历史年表(转载)
论中国书法艺术的自觉
汉碑与清代前碑派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