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东汉隶书《封龙山颂》
userphoto

2023.04.14 甘肃

关注

《封龙山颂》是刊刻于东汉延熹七年(公元164年)十月的一方碑刻,全称“元氏封龙山之颂”,又称“封龙山碑”和“封龙山之颂”等,无撰书人姓名,属隶书书法作品,原在河北元氏县王村山下,已下落不明,现有重立碑存于河北元氏县封龙山双龙寺。 [1-2]  

《封龙山颂》无额无穿,碑文15行,每行26字,记述常山相蔡爚、长史沐乘等修祠祭祀封龙山以求国富年丰之事。书法上,其线条圆实,笔力遒劲,波磔不甚明显,立体感强,有篆籀笔意;结体宏阔,博大雄伟,气象宏大,豪放中见凝重。

《封龙山颂》东汉延熹七年(164)正月刻立于常山郡元氏县(今河北地区)封龙山。隶书十五行,满行二十六字。道光二十七年(1847)十一月,在元氏县三公祠遗址重新发现此碑,因为碑石过重无法搬运此碑,故凿断后移运至城中,此后始有拓本流传。但至今并未见到此碑有道光之前的拓本。

《封龙山颂》最初拓本的记载,可见于明代杨士奇在《东里集》续集一书卷二十《跋汉封龙山碑》中写到:“右《封龙山碑》,在元氏县。汉延熹七年至今千二百余年,石刻虽颇剥蚀,而文字尚可寻究。碑首云:'封龙山者,北岳之英也。’此本得之刘智安主事。”

而赠给杨士奇《封龙山颂》拓本的刘智安,在《东里集》卷十中的《题坛山石后》记载可知其曾经在元氏赞皇这一区域主政,他赠予杨士奇其辖境内包括《封龙山颂》在内等石刻制成的拓本。这应是《封龙山颂》有文献记载的最早拓本,但未见此拓本流传。

《封龙山颂》原碑已毁,除晚晴、民国时期遗留下来的大量拓本之外,无明拓、清初拓等古旧善本可以参考,故《封龙山颂》初拓本问题,一直是学界有所争议的话题。

在众多的汉隶碑刻中,《封龙山颂》虽出土时间较晚但风格可谓独树一帜。清代方朔跋曰:“《封龙山颂》字体方正古健,文尤雅伤,确是东京人手笔。”东京便是现今河南洛阳,时为东汉都城,作为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诸多名碑皆出于此。

《封龙山颂》碑刻形制上并无汉代碑刻中常见的额、穿,其书法风格却类兼有摩崖、碑刻之美。以字形结体上来看,整体字形偏长,与成熟的“八分”隶书体势迥然有别,且字形重心偏高。平中显奇,稳中寓险;从用笔上来看,又与《石门颂》相似,保留了大量的篆书遗意,突出表现为宽博、豪放、咨肆的雄壮之美,字态率趣自然,佳构叠出,宛若天成,是东汉隶书作品中不可多得的“无意于佳乃佳”的代表之作。

《封龙山颂》隶书承袭篆籀笔法,取势极其富于变化,笔力遒劲豪放,相较东汉时期成熟隶书所常见的拨挑样式“蚕头燕尾”则少见,横笔方圆藏露多率意为之,尖锋起逆走笔又自然收笔,不做装饰;垂笔多做“悬针”,与一般隶书以圆劲用笔为主不同,篆书意味和金石气息浓郁。给人以古朴深邃、简静冲和之气。

《封龙山颂》字形结构偏长、方者居多,在字形势态上基本和东汉时期成熟一路的隶书风格类似,结构规整,笔画雄逸,字与字的空间布局在趋于均匀和稳正的同时,有保留有疏密感。

加之碑石立碑时间久远,石化满身,字口磨锄严重,金石气十足,使得字形结构面貌增添古拙和苍浑之感,由此而来的气韵也让方正的字形表现出极为气韵生动的一面。同时在整体规整感的基础上,又时有纵逸感出之。长短方圆的造型在碑刻上相互辉映,既不似成熟“八分”汉隶的呆板,又流露出自由放纵的特征,方正的结构,古朴雄健笔画的风格十分突出。

《封龙山颂》属官方刻立祭祀颂德之碑,碑刻篇幅较大,行字多,章法行列整齐。因字形偏长,上下字距、左右行距皆间隔紧凑,更加增加其醇古、雄伟之气息。笔画形态苍茫质朴,筋骨内涵,横向笔划茂密,结体宽博,笔画提按变化不大但点画极具张力,并不着意于波挑,毫无藻饰之感。形成了独具一格的阳刚之美。清杨守敬评其:“汉隶气魄之大,无逾于此。”的确实至名归。

汇聚古意,隶书瑰宝——《元氏封龙山之颂》

《封龙山颂》,这是一部源于东汉时期的璀璨瑰宝,此碑不仅是一方具有历史纪念意义的碑刻,更是一部隶书艺术的巅峰代表作之一。碑刻原先位于河北元氏县王村山下,如今虽已失踪,但幸存的重立碑仍然保存于元氏县封龙山双龙寺,见证着这部传世之作的韵味和风采。

《封龙山颂》不仅记录了当时常山相蔡爚、长史沐乘等修建祠堂祭祀封龙山的盛况,以求国家繁荣昌盛、五谷丰登,更展现了古人对神山的虔诚敬仰之情。这部作品书法上别具一格,线条圆润饱满,笔力流畅有力,笔画间波磔之趣不太明显,却更显立体感,展现出一种隽永之美。

《封龙山颂》作为汉隶书法的代表,结构宏阔、气势磅礴,即使在豪放之中仍不失沉稳。其字形虽然相较于其他汉隶字形略显方正,但字里行间却流露出一种紧凑而宽松的风采,既端庄大方,又富有生动活泼之气。碑文在隶法的基础上,还融入了篆书的元素,使得整体风格更显古朴、典雅,充满了浓厚的古意。

此外,《封龙山颂》在章法上展现出疏朗大气的氛围,行文间距疏密有致,既不显得拥挤,也不显得疏漏。全文采用分段书写的方式,使得下部更显空灵,更能让人感受到古人在艺术上的匠心独运和追求卓越。《封龙山颂》是一部汉代隶书的瑰宝,更是中华民族书法艺术发展史上的一部分。

释文:

元氏封龙山之颂。

惟封龙山者,北岳之英援,三条之别神,分体异处,在于𨛁内。磥硌吐┘名,与天同燿。能烝云兴雨,与三公、灵山,协德齐勋。国旧秩而祭之,以┘为三望。汉亡新之际,失其典祀。延熹七年,岁贞执涂,月纪豕韦,常山┘相汝南富波蔡爚、长史甘𨹧广川沐乘,敬天之休,虔恭朙祀。上陈德┘润,加于百姓,宜蒙珪璧,七牲法食,……┘圣朝克朙,靡〔神〕不举。戊寅诏书,应时听许。允勑大吏郎巽等,与义民┘修缮故祠。遂采嘉石,造立观阙。𥞫稷既馨,牺牲博硕。神歆感射,三灵┘合化,品物流形。农实嘉谷,粟至三钱,天应玉烛。于是纪功刊勒,以炤┘令问。其辞职曰:┘天作高山,实惟封龙。平地特起,灵亮上通。嵯峨𡷽峻,高丽无双。神燿┘赫赫,理物含光。赞天休命,德合无疆。惠此𨛁域,以绥四方。国富年丰,┘穑民用章。刻石纪铭,令德不忘。┘

□□□□□元氏郎〔巽〕,平㯤李音,史九门张玮,灵寿赵颖,县令南阳┘□□□□□□□□韩〔林〕□□纵王。石师□文逪仲张川绛伯王季。┘ 

附记:

在旧拓本上,第六行下空白处有后人所刻文字一行:董自英十七九月六日。

(说明:□,表示一个无法确认的字;加粗,表示碑作异体;〔〕,表示据上下文等所补文字;……,表示若干个无法确认的字;┘,表示分行。)

汉代是典型的农业社会,水利灌溉尚不发达,农业生产的丰歉绝大多数是受天气左右的,雨量充沛与否直接影响着农业的收成。当时,人们认为兴云布雨的权利都掌握在名山大川之神的手中,只有经常祭祀这些山川之神,才能获得足够的雨水,农业才能丰收,国家社稷才能生存。据《汉书》记载,汉文帝前元十五年(公元前165年)至雍郊祀天地后,即诏布天下郡国:“修名山大川尝祀而绝者,有司以岁时致礼。”此后,各地官员,特别是地方官员,按岁时都要去奉祀山川之神。只有这样,才有希望获得足够的雨水,才会看到“农有嘉谷,粟至三钱”的丰收景象,国家政权、社会生活也由此才能得到保障。据碑文,从新朝始建国元年(公元9年)至东汉延熹七年(公元164年),封龙山的祭祀就停止了百余年,故祠应早已圮坏。所以常山国相蔡爚等于东汉延熹七年(公元164年)十月修缮故祠,请复旧祀,设祭,作颂,故立《封龙山颂》,希望封龙山的神灵能蒸云兴雨,与三公山的神灵、灵山的神灵协德齐勋。

书法上,《封龙山颂》的结体方正,较一般汉隶字形略方,但结字紧凑而有宽松之感,方正而有活泼之妙,隶法中有篆书遗趣,古意盎然。如第二行“处”字变隶书一般的上下结构写法为左右结构。第三行“旧”字基本上运用了篆书的结体,而用笔上则是隶书的笔意。第七行“时”字左旁“日”字变一般两旁并列的写法为向右倾斜,右旁的笔画大都表现出一种圆弧形的感觉,以配合“日”字的斜度。同时,用笔精细劲遒,直而不肆,弯而不柔,转折方圆皆备,悬针钝错并施,笔意和谐统一。如第三行“燿”字右旁上部用的是方笔而下部则是篆书用笔的那种“圆”,气韵高古,不是写“肉”一点儿就算“圆”了。第四行“典”字第三长横画,没有简单地做平直一线的处理,而是从起笔处开始,向上拱去,有一弧度,结体、用笔就顿时显得丰富了许多;“祀”字左旁中下一笔悬针垂露之意尽显,而其左右撇捺两笔却短促有力,截铁钝钉。此外,章法疏朗大度,密而不挤,疏而不散。全篇分段书写,下部更显空灵。

《封龙山颂》的拓本主要有4种:

①清最早拓本。第一行“颂”字清晰。第三行“同”字下部完好。第四行“之”字、“汉”字可见大形。第八行“采”字上下均无泐痕。第十行“其”字完好无损。第十三行“章”字缺失,尚未寻得。最后一行“韩”字未损,“林”字可见大形。

②清咸同年间拓本。第一行“颂”字已泐。第三行“同”字下已连石花,中间“口”形尚在。第四行“汉”右旁中间部分可见笔画。第八行“采”字上下已有泐痕。最后一行“韩”字右上稍损,“林”字已泐无大形,“感”字尚存右大半。

③清同治年以后拓本。第四行“同”字已泐及中间“口”形,但仍可见“口”字上部一横画。第十三行“章”字寻得并镶上。最后一行“林”字全损无形,“韩”字右旁下部的左边可见两黑点,显示此处有笔画。

④清末民初拓本。第十三行“章”字已损,以上所列诸字则损泐更严重。

《封龙山碑》亦称《封龙山颂》,东汉延熹七年十月立。碑原在河北原是县西北之王村山下。清道光二十七年(一八四七)为元氏知县刘宝楠访得,移置城中文清书院。隶书,十五行,行二十六字。

《封龙山碑》书风雄强豪放,结体方正古健,笔意遒劲宽博。此碑虽发现较晚,但不失为学习汉隶书法的优秀范本。清经堂金石书画题跋》评其:“字体方正古健,有孔庙之《乙瑛碑》气魄,文犹雅饬,确实东京人手笔。”杨守敬《平碑记》云:“雄伟劲健,《鲁峻碑》山不及也。汉隶气魄之大,无逾于此。”

《封龙山颂》也称《封龙山碑》,东汉延熹七年(公元一六四年)十月立。原碑在河北元氏县西北之王村山下。清道光27年(1847)为元氏知县刘宝楠访得,移置城中文清书院。隶书,十五行,行二十六字。

这是一块在用笔上很近似《石门颂》和《杨淮表记》的汉碑。它圆笔中锋,锋芒内敛而奔放,极饶篆书意趣,因此突出地表现出宽博、豪放、雄肆的美感。杨守敬在《平碑记中》谓: “汉隶气魄之大,无逾于此。”

《封龙山颂》也称《封龙山碑》,东汉延熹七年(公元一六四年),为祀山颂神而立。清代此碑在搬移中断裂为三,现在断裂前的拓本,已是十分罕见的了。

《封龙山颂》在结体上也很有特色,大多字形偏长,重心较高,下半部时见散开,而左右两角又时有偏移,加上横画的运用或上斜,或下倾,从而形成了平中出奇,稳中有险的生动笔致,其妙在有意无意之间。

《封龙山颂》用笔圆润似《石门颂》,但外形方硬过之;笔划瘦硬险峻似《礼器碑》,但朴厚遒润过之。所以它兼有二者的美,又有自己独特的风格。

两汉是我国书法史上的第一个高峰时期。400多年间,经由各种书体的孕育和演变,隶书、草书以及行楷书在笔法、结构上打破了篆书相对单一匀称的格局,为中国书法史平添了一串铿锵有力的音符。

东汉时期的书法刻石蔚为大观,是我国书法艺术史上的一座丰碑。我国现存的汉代书法刻石原石绝大多数集中在东汉,而且主要是在东汉晚期,其中以河北元氏县的《封龙山颂》为杰出代表,可谓我国汉代书法艺术精神的代表作。

封龙山自古就是文化名山。据《禹贡》记载,封龙山一带古属冀州,春秋时为鲜虞国,后归属晋国,战国初属中山国。公元前400年左右,中山国在封龙山下设封龙邑,故封龙山之名称由来也许更早。在漫漫的历史进程中,渐渐形成了以封龙山为中心的一个多元文化圈。

东汉初年,光武中兴之际,政治清明,经济文化也有所发展。然而由于历史原因,生产力低下,其时的劳动人民在各种自然灾害的困扰下,因抗争无效,只有乞求神灵的庇佑。这是汉碑得以建立的主要根源之一。

《封龙山颂》东汉延熹七年(164)十月立,碑原在河北元氏县西北45里王村山下,清道光二十七年(1847)移址于城中文清书院内。此碑字迹笔画流畅,体势宽博,遒劲豪放,集阳刚与典雅于一身,为元氏汉碑中最为优秀者。就其书法艺术价值而言,可谓元氏汉碑之典范。更有专家称之为中国汉代艺术精神的杰出代表,为书法界所重。

此碑碑阳第一行竖刊“元氏封龙山之颂”,后世著述因而多称其为《汉元氏封龙山之颂碑》,一般简称之为《封龙山颂》或《封龙山碑》,亦有简称《封龙山》者。

《封龙山颂》道光年间才得以面世,流传较晚。但其不俗的风格、大气磅礴的艺术气息直逼此前面世的诸多名碑,备受书坛敬重。

清代方朔跋曰:“(《封龙山颂》)字体方正古健,有孔庙《乙瑛碑》之气魄,文尤雅饬,确是东京人手笔。”东京即今天的洛阳,其时为东汉之都城,作为政治、经济、文化的重镇,诸多名碑皆出于此地。杨守敬在《评碑记》中,盛赞此碑“雄伟劲健,汉隶气魄之大,无逾于此”。

汉碑书法由于风格繁多,将其分类研究,各家均有不同。王澍(1668—1709)在《虚舟题跋》中,将汉碑书风分为雄古、浑劲、方整三类,无疑,《封龙山颂》兼而有之。关于汉碑的分类比较研究,侯镜昶先生在《书学论集》(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2年)中《东汉分书流派评述》一文列出了14种流派及代表碑刻,较为详细,其说有一定影响。他将《封龙山颂》归入第十类,劲直派,应该是从该碑的用笔上加以归类的。对中国汉代碑刻研究卓有成绩的日本学者浦野俊则,从建立汉碑的目的出发,研究其分类及风格,他把歌颂神冥灵验者称为“神碑”。他说:

“《祀三公山碑》《封龙山颂》《白石神君碑》都在河北元氏县,与崇拜北岳有着密切的关系。元氏附近有《三公山神碑》《无极山碑》等,神碑类留存最多。”

他还说,此类名碑,字体方正,间架开张,波势强劲,严肃的字形似乎在显示着神的威严。

随着时间的推移,尤其是汉代书简的大量出土,当代学者对汉碑的研究更加深入、细致、全面,而且对《封龙山颂》的评价越来越高。

《封龙山颂》的形制简洁无华,长方形,纵166厘米,横100厘米。无额无穿。全碑共16行,满行26字。第1行刊“元氏封龙山之颂”7字。第6行空13字,第10行空21字,第11行为颂辞,第13行空14字,第14至16行因碑之右上角残损,缺字最多。碑文及颂辞为270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欣赏 ▌《封龙颂》(高清资料)
《元氏封龙山之颂》
隶书欣赏《封龙山碑》
東漢--隸書《封龙山颂》附譯文
青少年书法杂志 | 试论《封龙山颂》的艺术特色及其学习要旨
隶书范本之《封龙山颂》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