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王世红:“草圣”张芝籍贯考析
userphoto

2023.04.19 甘肃

关注

摘 要:张芝是我国东汉时期的著名书法家。他在学习和继承前人书法艺术的基础上大胆创新,把当时已经成熟且极为流行的“章草”革新为“今草”,创造了中国书法史上一种崭新而独特的书体,张芝因而被人尊为“草圣”。但由于史料记载上的讹误,致使张芝的籍贯在学术界历来众说纷纭,争论颇多。

关键词:张芝;籍贯;酒泉说;敦煌说;渊泉说

在中国五千年的书法发展历程中,两汉时期是一个极为重要且有特殊意义的阶段。特别是到了东汉后期,中国书法的五种书体篆、隶、草、行、楷,首次集体亮相于这个时期。篆书作为中国最古老的书体,在汉代逐渐失去了书坛霸主的地位,被新兴的书体隶书所取代。东汉时,隶书高度成熟,异常兴盛,成为那个时代的主流书体,以至于被后世称为“汉隶”。此时,章草也从隶书中脱胎而出,并在汉代成为一种成熟的书体,逐渐向今草演变。楷书和行书在此时虽然还没有完全成熟,但“楷书和行书的一些因素在隶变中出现,到东汉晚期开始以字的面目出现”,“已有相当明显的行书和楷书意味”。[1]所以,整个汉代书坛的情况是:篆书逐渐衰退,背影依稀可见;隶书蓬勃兴起,如日中天;草书日趋成熟,并继续完善;楷书和行书,崭露头角,初见端倪。就在这样一个书坛急剧变革的时代,出现了一位对后世书法产生巨大影响,被誉为“草圣”的著名书法家,他就是张芝。

一、张芝简述

张芝,字伯英,是东汉名将张奂的长子,著名书法家。他在学习和继承前人书法艺术的基础上,熟练掌握了篆书、隶书、章草等多种书体的书写技艺,进而大胆创新,把当时已经成熟且极为流行的书体“章草”革新为“今草”,创造了中国书法史上一种崭新而独特的书体,张芝因而被人尊为“草圣”。他还撰写了《笔心论》等五篇书法理论文章,他也是中国书法理论研究的开创者。由于张芝在中国书法史上的独特贡献和巨大影响,历代书家对他极为推崇,也吸引了后来的学者对他本人及其书法艺术的研究。在对张芝的研究中,关于他的籍贯的争论与研究也是一个重要内容。

二、张芝籍贯不一的缘由

张芝的籍贯在学界向来众说纷纭,大体上有酒泉说、敦煌说、敦煌酒泉说、渊泉说、弘农说等。说法虽然不同,但除弘农说外,诸说大体上都围绕酒泉及其辖域内的瓜州、敦煌等地展开。诸多说法的产生,其实都源于古代典籍记载的粗疏或错误。

关于张芝的籍贯,最早见于《后汉书·张奂传》。张芝的父亲张奂是东汉时期的著名将领。《后汉书》中虽然没有张芝独立的个人传记,但其父张奂却有长达两千多字的长篇传记。在《张奂传》的开篇写道:“张奂,字然明,敦煌酒泉人也”。在《张奂传》的末尾写道:“长子芝,字伯英,最知名。芝及弟昶,字文舒,并善草书,至今称传之”。这就是史书中张芝籍贯的源头。

把《后汉书·地理志》与《后汉书·张奂传》对比研读,就能发现其中关于张奂籍贯的记载与东汉的行政建制相矛盾,这使张奂父子二人的籍贯成了历史上的一团迷雾。《后汉书·张奂传》云:“张奂,字然明,敦煌酒泉人也”。但《汉书·地理志》记载,西汉时的敦煌郡下辖敦煌、冥安、效谷、渊泉、广至、龙勒六个县。另据西晋史学家司马彪的《续汉书·郡国五》记载,汉代的敦煌郡下辖敦煌、冥安、效谷、拼泉、广至、龙勒六个县。这两志所载的敦煌郡中均无酒泉县。这表明,《后汉书》中关于张奂籍贯的表述是错误的。作为张奂儿子的张芝,后来所有文献中对他的籍贯的混乱介绍均源于此。这就是造成张芝籍贯历来众说纷纭的原因。

三、关于张芝籍贯的不同说法

(一)酒泉说

商承祚编著《中国历代书画篆刻家字号索引》将张芝的籍贯注明为“甘肃酒泉”。[2]

(二)敦煌说

敦煌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纂的《敦煌市志》:“芝(?—192),字伯英;昶,字文舒。献帝时敦煌人,并善草书”。[3]李富华、姜德治编著的《敦煌人物志》:“张芝(?—192),字伯英;张昶,字文舒。献帝时敦煌人,并善草书”。[4]

(三)敦煌酒泉说

《辞海》(修订本):“张芝(公元?—约192年),东汉书法家,字伯英,敦煌酒泉(今属甘肃)人。”。[5]丁文隽《书法通论》:“张芝(?—192年),东汉书法家。字伯英,敦煌酒泉人”。[6]

(四)渊泉说

张克复主编的《甘肃史话》:“张芝,字伯英,东汉敦煌渊泉(今甘肃瓜州)人,著名书法家。”[7]酒泉市地方史志办公室主编的《酒泉市志》:“张芝(?—192),字伯英,敦煌郡渊泉县(今安西县三道沟镇)人。[8]

(五)弘农说

弘农郡为汉武帝在西汉元鼎四年(前113年)设立,郡治在函谷关附近(今河南省灵宝市东北)。持弘农说的人主要有西晋的韦恒、东晋的羊欣等。韦恒《四体书势·草书》载:“弘农张伯英者,因而转精其巧,凡家之衣帛,必先书而后练之。”羊欣《采古来能书人名》载:“弘农张芝,高尚不仕,善草书,精劲绝伦”。这种说法其实也来源于《后汉书·张奂传》。在《后汉书·张奂传》中有这样的记载:“永康元年春,东羌、先零五六千骑寇关中,围祋祤,掠云阳。夏,复攻没两营,杀千余人。冬,羌岸尾、摩蟞等协同重复抄三辅。奂谴司马尹端、董卓并击,大破之,斩其酋豪,首虏万余人,三州清定。论功当封,奂不事宦官,故赏遂不行,唯赐钱二十万,除家一人为郎。并辞不受,而愿徙属弘农华阴。旧制边人不得内移,唯奂因军功特听,故始为弘农人焉。”正是因为在平定东羌、先零之乱后张芝随张奂移居弘农华阴,所以称张芝为弘农人。

四、张芝籍贯考析

既然张芝籍贯的混乱是由史料的错误造成的,要弄清张芝的籍贯,就要从辨析相关史料入手。

(一)汉代没有酒泉县这一建制

据《汉书·武帝纪》记载,武帝元狩二年(前121年)秋天,“匈奴昆邪王杀休屠王,并将其众合四万余人来降,置五属国以处之,以其地为武威、酒泉郡”。元鼎六年(前111年),又“分武威、酒泉地置张掖、教煌郡”,这就是历史上的“河西四郡”。

关于敦煌郡,《汉书·地理志》记载其下有敦煌、冥安、效谷、渊泉、广至、龙勒六县;《后汉书·郡国志》记载其下有敦煌、冥安、效谷、拼泉、广至、龙勒六县。关于酒泉郡,《汉书·地理志》记载其下有禄福、表是、乐涫、天()、玉门、会水、池头、绥弥、乾齐九县;《后汉书·郡国志》记载其下有福禄、表氏、乐涫、玉门、会水、沙头、安弥、乾齐、延寿九县。

由此可以看出,两汉时期,河西地区只有敦煌郡和酒泉郡,这是两个平级的政区,互不统辖,且两郡下均无酒泉县。所以,在汉代,根本就不存在酒泉县这一建制。这说明,《后汉书》等文献中关于张奂籍贯的表述有误,因而说其子张芝是酒泉人或敦煌酒泉人都是错误的。

还有其他一些史料也可以证明汉代没有酒泉县建制。唐代李吉甫所撰《元和郡县图志》卷四十《陇右道下》记载:“(肃州)酒泉县,本汉福禄县也,属酒泉郡,自汉至隋不改。义宁元年,分置酒泉县。”这清楚地说明历史上的酒泉县始建于隋代恭帝义宁元年(617年),其地属于汉代酒泉郡的福禄县,在今酒泉市肃州区。而汉代敦煌郡所辖的是渊泉县,其地在今酒泉市瓜州县境内。酒泉县和渊泉县不仅在地理上有一定的距离,而且一个建于汉代,一个建于隋代,在时间上也相去甚远。

(二)“酒泉”应为“渊泉”之误

产生敦煌郡酒泉县这种错误,是由于南宋以后把“渊泉”讹误为“酒泉”所致。在《汉书·地理志》中,敦煌郡下有渊泉县。而在《晋书·地理志》中,却把渊泉改为深泉。这是因为《晋书》是唐朝初年房玄龄等人奉钦命而编撰,为避唐高祖李渊之讳,编撰者有意将“渊”改为“深”。章怀太子李贤所注的《后汉书》中也将“渊”避讳作“深”。据《资治通鉴》卷六十五胡三省注云:“张奂,敦煌渊泉人”。说明南宋时胡三省为《资治通鉴》作注时所依据的本子尚未讹误,讹误应该是后来造成的。清代钱大昕在其《廿二史考异》“张奂传”条下考辨说:“案,酒泉,郡名,非县名,当作'渊泉’”。在钱大昕之后,武威史学家张澍在《续敦煌实录》卷一《张奂传》按云:“太常(张奂曾官至太常卿)为敦煌渊泉人。渊泉为敦煌属县,后汉为拼泉。若酒泉,自为郡也”。甘肃文史专家李鼎文先生撰有《谈东汉张奂张芝父子》和《草圣张芝的籍贯问题》两篇文章,他通过多方考证,确定了张芝父子的籍贯为敦煌郡渊泉县,而渊泉故城在今瓜州县东北。

1965年,中华书局出版的校点本《后汉书》已经根据钱大昕等人的考证,将《张奂传》中的“张奂,字然明,敦煌酒泉人也”改正为“张奂,字然明,敦煌渊泉人也”。

总之,《后汉书·张奂传》中所记载的张奂籍贯“酒泉”当为“渊泉”之误,所以其子张芝不是酒泉人,而是渊泉人。

现在,学术界关于张芝籍贯的争论已经渐趋平息,张芝的籍贯已经尘埃落定。专家们通过对历史资料和相关文物的考证达成了共识,认为张芝是汉代敦煌郡渊泉县人,即今酒泉市瓜州县人。这一研究成果也得到了敦煌市、瓜州县的认可,再无异议。目前,瓜州县把张芝作为一个文化名片,着力打造“张芝文化”品牌,建设“张芝文化基地”,全县建成了多项以“草圣”“张芝”命名的城市建筑,举办了多项相关的文化产业活动。2012年,建成草圣故里文化产业园,内有张芝塑像和张芝纪念馆;同年,草圣故里文化产业园开园仪式和首届“张芝奖”全国书法大展开展仪式在瓜州成功举办。2013年,修建了“张芝”路民俗文化仿古一条街,瓜州县还被确定为中国书法家协会草圣故里文化产业园创作培训基地。2014年,首届张芝书法艺术节及张芝塑像揭幕仪式在瓜州举行。2015年,文化刊物《草圣故里》在瓜州创刊。如今的草圣故里文化产业园不仅是瓜州百姓的休闲公园,各地游客的观光乐园,也是全国书法家的精神家园。

参考文献:

[1]欧阳中石.书法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25.

[2]商承祚.中国历代书画篆刻家字号索引[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59.522.

[3]敦煌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敦煌市志[M].北京:中华书局,2007.964.

[4]李富华,姜德治.敦煌人物志[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09.7.

[5]辞海(修订本)[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79.2480.

[6]丁文隽.书法通论[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86.151.

[7]张克复.甘肃史话[M].兰州:甘肃文化出版社,2007.264.

[8]孙占鳌.酒泉市志[M].北京:方志出版社,2008.2141.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深读|草圣张芝
新玉门关考-中国长城网
卷一百六十五 ◎州郡部十一
冯玉 :西北汉简所见西域献畜的管理
「视点」敦煌汉简——华彩灿烂的中国书法艺术遗珍
三国时有两羊衜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