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苏轼 行书《寒食帖》
userphoto

2023.05.29 甘肃

关注
北宋元丰二年(1079年),一场针对苏轼个人的文字狱“乌台诗案”爆发,前前后后二十余人受其牵连,苏轼本人也因此被贬黄州团练副使。
苏轼这段极度痛苦的人生经历也造就了“天下第三行书”《黄州寒食帖》。此作于近代流入日本,险些毁于日本1921年的东京大地震中,最终收归台北故宫博物院。
后来台北故宫博物院曾展出过一件7.3米长的《寒食帖》真迹复制品,像这样的复制品,当时全世界也只有10件,立即引起了世界书坛的巨大震动。
复制品展出也能震动世界,即便是《兰亭序》也没有这样的“殊荣”。今天我们来聊一聊《寒食帖》为何会有这样大的影响力?
总结一下书法史,我们不难发现,凡是那些做到了将心境与笔意完美融合的作品,在书法史上几乎都排在顶级作品的行列,比如《兰亭序》《祭侄文稿》《争座位帖》 ……
《黄州寒食帖》是苏轼在人生的凄风苦雨中写下的,正是孙过庭《书谱》中说的“达其情性,形其哀乐”的作品。说到底书法艺术的背后是人文。
宋代流行“尚意”书风。关于“尚意”,明朝书法家项穆的解释是:“笔随心发,既形之心也”,用我们普通老百姓的话来说就是追求个人情怀、个性的表现,而不过分强调法度的约束。
从这个角度上来说,宋代的“尚意”书法是最接近书法艺术本质的,而苏轼就是“尚意”书法的先行者,领军人,《寒食帖》就是“尚意”书法最好的代表,也是书法本质的具象作品。苏轼写的不是书法,而是人生。
了解了这些背景,我们就可以更好地理解分析《寒食帖》的技法和精神境界,理解书法的本质。
在这件作品当中苏轼毫无保留地向我们披露了一个真实的自己。如果才从文学的价值上来看,《寒食诗》就是苏轼的血泪凝结。
经历了“乌台诗案”的苏轼,不再是那个刚从蜀中出来踌躇满志、志得意满的大才子,他是一颗风雨中飘零的浮萍。
这件行书越往后走,字势越开张,代表着苏轼情绪也越来越难以自抑。比如写到“破灶烧湿苇,那知是寒食”这一句时,东坡的落笔尤为沉重,墨色浓重,显出力透纸背之感。
写到“但见乌衔纸”这一句,最后一个字收笔被拉得很长,这一笔里不就是藏着一个哀伤延绵不绝的苏东坡吗?
如果我们从其错落的章法,扁平的结体这些书法技法的套话去分析这件作品,我觉得反而会显得乏味和苍白。如果能将自己对东坡的感情带入其中去理解这件作品,方才不辜负它。
每一个人面对《寒食帖》都会有不同的领悟,都能从它的字里行间见出一个真实的自己,一个真实的苏东坡。这就是顶级才子所作的顶级行书的魅力。像这样的作品,我们建议大家都能收藏,时常欣赏。
又是一年寒食节,不知不觉忆起了宋代大文豪苏东坡写的“寒食帖”。“子推言避世,山火遂焚身。四海同寒食,千秋为一人。”唐代诗人卢象这首《寒食》诗,所言即是寒食节的来历。元丰五年的这一天,因“乌台诗案”而被贬的苏东坡,郁闷地写下了旷世神品《寒食帖》,被称为“天下三大行书”之一,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1、清明前一天为寒食节
我国好多地区,清明节前一天仍保留着寒食节传统。
《荆楚岁时记》称:“去冬节一百五日,即有疾风甚雨,谓之寒食,禁火三日。”寒食节的起源,据说是与春秋的晋国公子重耳的臣属介子推有关。重耳流亡国外十余年,介子推护驾有功,当重耳返回故国即位,介子推却躲入深山,避官上位。重耳以放火烧山企图逼出介子推,不料山火却将介子推烧死了。为了纪念介子推淡泊名利的高风亮节,民间便有时日禁火之举。在古代寒食禁火,只能吃冷食,家家户户在节前就纷纷制作甜干饼、锅摊饼、冷粥以便下咽充饥,寒食节里街上卖干饼的小贩特别多。有诗云:“草色引开盘马地,萧声催暖卖饧饼。”
到了今天,寒食禁火的习俗早已销声匿迹了。但介子推淡泊名利,激流勇退的精神,值得纪念。
2、大文豪郁郁不得志写下《寒食帖》
《寒食帖》又名《黄州寒食诗帖》或《黄州寒食帖》。是苏轼撰诗并书,墨迹素笺本,横34.2厘米,纵18.9厘米,行书十七行,129字,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元丰三年(1080年)二月,苏轼四十五岁,因宋朝最大的文字狱“乌台诗案”受新党排斥,被贬谪黄州,因此,在精神上感到寂寞,郁郁不得志,生活上穷愁潦倒。在宋神宗元丰五年(公元1082年),即苏轼被贬黄州第三年的寒食节,有感而发,作此两首寒食诗抒发心中的惆怅孤独,书写此卷的时间大约在翌年,或元丰七年离开黄州以后。
此书通篇起伏跌宕,光彩照人,气势奔放,而无荒率之笔。是苏轼书法作品中的上乘,被称为“天下第三行书”。元符三年(1100),是卷收藏者蜀州张氏取之,邀黄庭坚观赏,并书一则题跋,与原迹可谓互辉意映。
3、解读旷世神品《寒食帖》
历代鉴赏家均对《寒食帖》推崇备至,称道这是一篇旷世神品。
南宋初年,张浩的侄孙张演在诗稿后另纸题跋中说:“老仙(指苏轼)文笔高妙,灿若霄汉、云霞之丽,山各(指黄庭坚)又发扬蹈历之,可谓绝代之珍矣”。自此,《黄州寒食二首》诗稿被称之为“帖”。明代大书画家董其昌则在帖后题曰:“余生平见东坡先生真迹不下三十余卷,必以此为甲观”。清代将《寒食帖》收回内府,并列入《三希堂帖》。乾隆十三年(1748年)四月初八日,乾隆帝亲自题跋于帖后“东坡书豪宕秀逸,为颜、杨后一人。此卷乃谪黄州日所书,后有山谷跋,倾倒至极,所谓无意于佳乃佳……”为彰往事,又特书“雪堂余韵”四字于卷首。
苏轼是一位天才形的书法家,用他的话说:“我书意造本无法,点画信手烦推求。”实为此卷的写照。《寒食帖》的内容苍凉惆怅,书法也正是在这种心情和境况下,有感而出的。通篇起伏跌宕,迅疾而稳健,痛快淋漓,一气呵成。其章法:浑然天成,自然生动,形成强烈的节奏韵味;结构:结体钭正、大小变化悬殊,时往东去,又往西来,斜斜正正,大大小小,左右疏密相间,时紧时放,短长肥脊,变化万千;笔法:浑厚中带俏丽,圆转中又见劲挺。用笔率意奔放,恣肆挥洒。
《寒食帖》的杰出就在于既包容了苏东坡扁平的“石压蛤蟆”之讥,和肥厚的“墨猪”之嫌的风格和技巧,又超出了他平时书写的水平,可谓是神来之笔。
因为有诸家的称赏赞誉,世人遂将《寒食帖》与东晋王羲之《兰亭序》、唐代颜真卿《祭侄稿》合称为“天下三大行书”,或单称《寒食帖》为“天下第三行书。”还有人将“天下三大行书”作对比说:《兰亭序》是雅士超人的风格,《祭侄帖》是至哲贤达的风格,《寒食帖》是学士才子的风格。它们先后媲美,各领风骚,可以称得上是中国书法史上行书的三块里程碑。
4、命运多舛的《寒食帖》
到了近代,《寒食帖》的命运多舛。
清咸丰十年(1860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寒食帖》险遭焚毁,旋即流落民间,为冯展云所得,冯死后为盛伯羲密藏,盛死后被完颜朴孙购得,曾于1917年在北京书画展览会上展出过,受到书画收藏界的密切关注。1918年转传到颜韵伯手中。当年12月19日为苏轼生日,颜韵伯作跋记录此事本末。1922年,颜韵伯游览日本东京时,将《寒食帖》高价出售给日本收藏家菊池惺堂。1923年9月,日本东京大地震,菊池家遭灾,所藏古代名人字画几乎被毁一空,当时,菊池惺堂冒着生命危险,从烈火中将《寒食帖》抢救出来,一时传为佳话。震灾之后,菊池惺堂将《寒食帖》寄藏于友人内藤虎斋中年年有余。1924年4月,内藤虎应菊池惺堂之请,作跋以记《寒食帖》从中国辗转递藏至日本之大概情形。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东京屡遭美国空军轰炸,《寒食帖》幸而无恙。
《寒食帖》流失海外,一直使华夏子孙耿耿于怀。
二战刚一结束,国民政府外交部长王世杰私嘱友人在日本访觅《寒食帖》,当知下落后,即以重金购回,并题跋于帖后,略述其流失日本以及从日本回归中国的大致过程,千年国宝赖王世杰先生之力回归祖国,至今仍珍藏在台北故宫博物院。
《寒食帖》又名《黄州寒食诗帖》或《黄州寒食帖》。是苏轼撰诗并书,墨迹素笺本,横34.2厘米,纵18.9厘米,行书十七行,129字,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那时苏轼因宋朝最大的文字狱,被贬黄州第三年的寒食节作了二首五言诗:“自我来黄州,已过三寒食。年年欲惜春,春去不容惜。今年又苦雨,两月秋萧瑟。卧闻海棠花,泥污燕支雪。暗中偷负去,夜半真有力,何殊病少年,病起头已白。”;“春江欲入户,雨势来不已。小屋如渔舟,蒙蒙水云里。空庖煮寒菜,破灶烧湿苇。那知是寒食,但见乌衔纸。君门深九重,坟墓在万里。也拟哭途穷,死灰吹不起。”
此帖是苏轼行书的代表作。这是一首遣兴的诗作,是苏轼被贬黄州第三年的寒食节所发的 人生之叹。诗写得苍凉多情,表达了苏轼此时惆怅孤独的心情。此诗的书法也正是在这种心情和境况下,有感 而出的。通篇书法起伏跌宕,光彩照人,气势奔放,而无荒率之笔。《寒食诗帖》在书法史上影响很大, 被称为“天下第三行书”,也是苏轼书法作品中的上乘。正如黄庭坚在此诗后所跋:“此书兼颜鲁公,杨少师, 李西台笔意,试使东坡复为之,未必及此。
因为书画文物的特殊贮藏条件,那些特别珍贵的文物,博物馆一般是不会对其进行常年的对外展出的。
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台北故宫就展出了一件苏轼的行书复制品,即便只是复制品展出,依旧引得万人空巷,让大众慕名前来观瞻。
这件作品就是苏轼一生中公认最好的行书作品《黄州寒食帖》,它让苏轼稳坐北宋书坛的头把交椅,与王羲之的《兰亭序》、颜真卿的《祭侄文稿》并称为“天下三大行书”。
要读懂这件行书,我们必然要了解它的创作背景。
北宋元丰二年(1079年),苏轼被政敌构陷入狱,此后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史称“乌台诗案”;“乌台诗案”也是他人生最大的转折点。
在黄州,苏轼忍受着身体和精神的双重折磨,在黄州的第三年,他写下了两首《寒食诗》, 诗中的“何殊病少年,病起头已白”;“空庖煮寒菜,破灶烧湿苇”就是苏轼在黄州生活最真实的记录。
这件行书是由苏轼的血泪凝结而成,用乾隆的话来说,这和《兰亭序》、《祭侄文稿》一样,是一件“无意于佳乃佳”的作品。
苏轼将自己的心境融合在了书境之中,此作中锋、侧锋转换自如,文字点画和结体整体偏于肥厚,是典型的“石压蛤蟆”体;其点画带有颜真卿的沉雄和厚重,但是在行笔上,又不失杨凝式的潇洒狂狷。
在章法上,作品前半部分还较为收束,越往后就越加开张,行列间距逐渐拉大,字势跌宕起伏,尽显文人气、潇洒气。将诗境、画境和书境三者完美地结合在了一起。
自台北故宫收入《黄州寒食帖》以来,其真迹从未对外展出过。这件作品历来被奉为书坛里程碑式的创作。
黄庭坚曾在卷后有题跋:“东坡此诗似李太白,犹恐太白有未到处,此书兼颜鲁公、杨少师、李西台笔意。试使东坡复为之,未必及此”。
黄庭坚的这段题跋,一直被保存在《寒食帖》后方,被人称作与苏轼的墨迹是“珠联璧合”。
对这件《黄州寒食帖》,明代大书法家董其昌也说:“余生平见东坡真迹,不下三十余卷,必以此为甲观”。
《黄州寒食帖》被称为“天下第三大行书”,是苏轼血泪和他书法精华的凝结,是学习行书和收藏不可错过的作品。
《寒食帖》又名《黄州寒食诗帖》或《黄州寒食帖》。是苏轼撰诗并书写,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苏轼在写这个作品时,正是被贬职流放,处于人生的低潮时期,从书法的层面即可看出他的感情起伏波动。
在整体布局方面,前后文行距比较开阔,中间部分与《兰亭集序》相比行间距还是比较开阔的。如此布局,使得全文暗含浑厚、洪大的气势。这对于仕途失意的苏轼来说,就是当时他内心最真实的写照。
此时的东坡先生,沉怨,郁愤。
另外还有一处细节很有意思。“卧闻海棠花,泥污燕支雪”这一句,“花”和“泥”分别是断开两句中的两个字,而在本帖中,东坡先生却用了一个非常复杂的连笔方式,将之连在一起。在思绪上,“花”就如东坡先生自己,是美丽高贵的,而此时萦绕在“泥”上的连笔正是花为泥染的不快和郁结的体现。
全帖129字,开篇行文工整,书写平缓,字体端正;到了中间部分,字体变大,笔画变粗,笔势急促,行文紧凑;到了结尾,又逐渐回归开篇的平缓,端正。
以上这一系列的变化正显示了东坡先生的情感变化。可以完整地看出一个人的思绪起伏,高潮处如洪波汹涌,平静处厚实稳重。
从整体布局上看,书法讲究布白守黑,错落有致,开合启承。可以看出《寒食帖》整体的行距是比较开的,这正是豪放不羁,追求自由的心理体现。书写者的心理上期望有一个可以自由挥放的尺度。
从字体上看,疏落有致,粗细相间,正如东坡先生那一句“浓妆淡抹总相宜”,用在此处,说的不是西子西湖,而是先生自己。
写书法的人都会有一种感受,要做到收放自如很难,一开始下笔总是稳重有余,激情不足,而后来又难以收束。
仔细观察会发现《寒食帖》的字大都侧向左侧,这很像毛爷爷的书法,不由地会想起“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的意境。率性而为的东西是最难模仿的,所以《寒食帖》本身具有美学所讲究的自然不做作。
以上只是从书法的角度简单地谈了《寒食帖》的感受,其实这一张纸所包涵的内容远不止于此,说管中窥豹也好,只见一斑也罢,总算也品出一些味道。咀嚼历史,感受情怀,自不能当做专家教授的研究而论。
传承时间的痕迹不完全是东坡先生的字,而更是时间的痕迹,一张纸,经历了一千年,经历了人世间的沧桑,时间这样过去,“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
《寒食帖》是东坡先生1082年写的诗稿原作,上面重叠了许多时代的记忆。南宋亡国以后,董其昌在后面留下了跋文,清初纳兰容若也收藏过这卷作品,可惜这位被王国伟盛赞为清代最好的诗词大家的纳兰性德却没有留下文字题记。到了17世纪,乾隆皇帝收入内府,密密麻麻地在上面盖印(第一张图最左侧几乎都是乾隆的宝印),他几乎把自己一生的时间记录在《寒食帖》中。《寒食帖》经过了一百年的平静,最后到了纷纷扰扰的19世纪,欧洲列强攻进皇宫,火烧圆明园,《寒食帖》上火烧烟熏的痕迹直逼画心。20世纪20年代,《寒食帖》传入日本。经过东京大地震,又经过第二次世界大战美军轰炸东京,烟硝火燎之气,都在纸上,历史劫难历历在目。
释文:
自我来黄州,已过三寒食,年年欲惜春,春去不容惜。今年又苦雨,两月秋萧瑟。卧闻海棠花,泥污燕支雪。闇中偷负去,夜半真有力。何殊病少年,病起须已白。春江欲入户,雨势来不已。小屋如渔舟,蒙蒙水云里。空庖煮寒菜,破灶烧湿苇。那知是寒食,但见乌衔纸。君门深九重,坟墓在万里。也拟哭途穷,死灰吹不起。
《寒食帖》记录了苏东坡的两首诗,第一首大意是:自从我来黄州到现在,已经过了三个寒食节。每年都惋惜春天,春天逝去却容不得惋惜。今年又是下了两个月的苦雨,秋天那样萧瑟。躺卧中听说海棠花已谢,雨后凋落的花瓣被泥土染污了。时间被有力者半夜背负而去,就如同年轻人病后头发已衰白。
第二首的大意是春天江水漫涨快要侵入屋内,雨势没有停止的迹象。小屋像渔舟一样,飘荡在雾蒙蒙的水云里。空荡荡的厨房煮了一些冷财,破灶里烧着一些湿芦苇。看见乌鸦衔着纸钱,才知道今天是寒食节。想报效朝廷,君门却深九重;想回故乡,祖坟却远在万里。也想学学阮籍作穷途之哭,可心像死灰一样吹也吹不起。
与东坡其他豁达的诗词不同,这两首诗从头至尾表现的都是诗人郁闷颓丧的心情。寒食节在清明节前一天,自然是春雨纷纷,乍暖还寒,只能吃冷食,让人会有点不舒服。整首诗充满着“惜春”“苦雨”“萧瑟”“泥污”“病起”“须白”“空庖”“寒菜”“破灶”“湿苇”“乌衔纸”“哭涂穷”“死灰”“吹不起”等一系列颓唐的意向,弥漫着一种负面能量,显示作者当时的心情是灰色的。尤其是那句“君门深九重,坟墓在万里”,真是尽忠不被允许尽孝也不能,心就想死灰一样,想哭也哭不出来。哀莫大于心死。
书法中暗含的人物情绪
苏轼把自己的感受,用精湛的书法写到了一张信纸上。开头情绪平复的时候,他的字就写得略小一点,写到“萧瑟”、”海棠花”、“泥污燕支雪”这种地方,落笔加重,字也变大了。
然后写到第二首诗,当苏轼写到“江水欲入户”,他又放大了字体,强调江水之盛;写到“坟墓在万里”,就刻意落笔变轻。通过单个字体大小的变化,制作出了一种辽远的空间感。
当写到“也拟哭途穷”一句时,苏轼着重强调了“途穷”二字,表现出了自己的绝望;到了“死灰吹不起”时,字体又缩放了。
因为苏轼已经心如死灰,自然是气如游丝,所以也就不可能把字体写得方正饱满,只能写得歪歪斜斜的,去暗示读者。
整个《寒食帖》诗文的字体,一直随着苏轼情绪、心境的变化而变化。其技艺之高超,令人惊叹不已,也难怪可以媲美王羲之《兰亭集序》和颜真卿《祭侄文稿》的书法。
现在几乎不写毛笔字了,平时大家对书法也没有什么研究。因此有时候看到前人的书法,经常会觉得奇怪:为什么那些字写得东倒西歪,看上去乱七八糟的,还会成为名作?
曾经看到有人说,天下行书第二的《祭侄文稿》,上面还有似乎因为写错字的涂抹痕迹。那一团乱麻似的涂鸦,也能成为千古名作,到底是为什么呢?
如今看了苏轼的《寒食帖》才知道,好的书法并不一定要把字写得规矩方正,而是要像绘画一样,把感情融入到书法里面。
再运用不同粗细的线条,不同大小的字体,去打造一种近似绘画的纵深感、空间感。通过绘画技巧与书法技法的结合,以墨迹的形式传达出作者的情绪。
苏轼早年的书法,师法唐代颜真卿,但是他这幅作品之所以能成名,是在模仿前人之余,打破了传统书法字体排列呆板的方式。
因为不拘一格,随心所欲地调整、变化字的形状与布局,创造出了一种乱中有序,落拓不羁的行草风格,难怪《寒食帖》能天下扬名。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天下第三行书《黄州寒食诗帖》抒情写意、书文并茂的解析
【今日寒食节】寒食节说《寒食帖》,从此更懂苏东坡
被称为“天下第三行书”的《寒食帖》,经历了什么?了解一下吧
苏轼与天下第三行书《黄州寒食诗》
《兰亭序》《祭侄稿》《寒食帖》:天下三大行书与书法人生
天下行书,东坡的《寒食帖》被列为三甲,这字好看在哪?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