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曲庆伟:学习楷书,必须加强结字的能力!

黄永晖 楷书东坡诗中堂


作品评语:黄永晖的习作出自魏碑,有《元桢墓志》《张猛龙碑》意趣。通篇章法尚合度,意见有三:一是注意单字结构的美观。二是注意上下左右字之间的照应,即大小粗细开阖等关系。三是落款的处理不能轻飘。此作优点是作者凭一己之感觉创作,不是机械地集字,虽不成熟,如日久坚持学而能用,会进步很快。拙见仅供参考。

主要批语:

1.篇首二字拘束。

2.横折钩过重。

3.“村”右部应上提,“入”的捺画入笔应方些。

4.“门”字可展开一些。

5.“马“”还”竖画起笔勿尖锋。

6.“走“”来“”有”撇画处理手法单一。

7.“春”字下“日”处折笔臃肿无力。

8.“了”字尖笔过于直露,起笔要藏锋出方。

9.“了“”野”钩画用唐法,无力度感。

10.“酒”字“酉”部上合下开势不当。

11.笔画少的字,可重些。反之,笔画多者,要轻些。

12.捺画邻近,注意收放关系。

13.“故”字“文”部应靠上些。

14.“人”字撇捺要搭接上。

15.“不“”用“”赋”三字无粗细之变,显得平板。

16.落款字少,单薄空乏。

 曲庆伟示范作品 

楷书东坡诗中堂


楷书学习应注意的问题
■曲庆伟

一般的学书者,都认为楷书是学习书法的基础。学习楷书,似乎也很初级。从书体的演变过程看,楷书是最后完善成熟的。学书先学楷书,大多数是从实用的角度说的。如果从艺术的角度看书法,入门未必从楷书学起。我认为,初学者还是要遵循先静后动的原则为好。篆、隶、楷三体属于正书,是静态的,而行书、草书是动态的。入门的书体,也可以是隶书、篆书。有了一定的正书基础,可以写一下行草。书体之间,也是互相补充的。长久单一地学习一种书体,再加上不善于思考,往往会技法僵化,止步不前。

楷书,有大楷、中楷、小楷之分。初习者,最好写中楷。有了一定的基础之后,再图大楷或者小楷也不迟。因为初学者习楷,重要的是要先解决笔法结构的问题。写小楷,起、行、收的用笔方法,往往因运笔幅度不大或者微妙,得不到很好的训练。写大楷,往往粗枝大叶,一些用笔的细节,也体会不到。所以,选择六到八厘米左右的方格习楷,对于初学者,非常恰当。一般人认为,唐楷呆板,魏碑灵活,这也是泛泛之谈。唐人尚法,故欧、颜、柳等风格都法度严谨,初习者往往拿捏笔法不准。其实,魏碑的一些名品,法度也有近于唐楷的严谨风格,而且笔法灵活多变。从技术难度到韵味绝不亚于唐楷。唐楷中的类似于褚体的一些风格,有行书笔意,笔致轻松流畅,也未必是严谨的。所以,魏碑不见得比唐楷易学,能不能学好、写得进去,还是取决于作者的灵心睿智、用功程度。

学习楷书,必须加强结字的能力。虽然一些楷书技法指导的教材,都是笔画结构分开编排的,这是为了教学的方便。但如果实践,笔法与结构始终是一体的。汉字的结构如上下、左右、包围、半包围等都有固定的规律,并不难把握。初习者不妨借鉴一下清人黄自元的《间架结构九十二法》,这虽然是针对欧体总结的,但对于楷书的结构把握,非常有见地,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有人认为这种总结很僵化,会束缚人。把握一般规矩的共性,在此基础上,寻求个性,应该是可行的。孙过庭《书谱》中讲,初学分布,先平正再险绝、后归平正的规律,是书法学习的指南。

楷书作品的呈现,往往会是多字数的。展览上常常会有五百字甚至是千字左右的作品,这是艰苦的劳动,更是作者灵性和功力的体现。楷书学习者,一定要有耐心,循序渐进。先写少字,再写多字,逐步提高字数。对于作品里经常出现的质量不过关的差字,要反复训练,个个击破。当然,风格的把握,是取法的问题,这里就不展开讲了。

曲庆伟
中国书协楷书委员会委员
中国书协书法培训中心课题班导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网友挑战书法名家写小楷,结果太惨了!
毛笔楷书系列知识(三)中国楷体字
小楷、中楷、大楷的用笔和书写有什么不同?
《中国古代书法
中国书法中魏碑之——(一)
初学书法之“四学四不学”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