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魏晋尚韵”
userphoto

2024.04.12 甘肃

关注

从汉字书法的发展上看,魏晋是完成书体演变的承上启下的重要历史阶段。是篆隶真行草诸体咸备俱臻完善的一代。汉隶定型化了迄今为止的方块汉字的基本形态。隶书产生、发展、成熟的过程就孕育着真书(楷书),而行草书几乎是在隶书产生的同时就已经萌芽了。真书、行书、草书的定型是在魏晋二百年间。它们的定型,美化无疑是汉字书法史上的又一巨大变革。这一书法史上了不起的时代,造就了两个承前启后,巍然绰立的大书法革新家-钟繇,王羲之。他们揭开了中国书法发展史的新的一页。树立了真书、行书、草书美的典范,此后历朝历代,乃至东邻日本,学书者莫不宗法“钟王”。盛称“二王”(王羲之及其子王献之),甚至尊王羲之为“书圣”。又有王珣 (羲之侄)善行书,有《伯远帖》传世。

魏晋时代是书法使用性目的逐渐转化为审美性的阶段,是中国书法极盛而书学自觉的时期。晋人尚韵体现在钟繇的“用笔者天(界)也、流美者地(人)也”,体现卫夫人的笔力、骨筋肉的论述中,更体现在王羲之的“意在笔先”的尚韵重意的美学思想中。魏晋风度体现在书法上,是一变汉代那种大气磅礴、森严归正的书风,而追求意趣韵味、追求动态之美、蕴蓄之美。魏晋书法成为一种自由的生命形式,反映着书家最深层的生命节奏和韵律。由于让会变幻莫测,寄情文学艺术就成为文人士大夫阶层为了躲避政治灾难的一种方式。综观魏晋书法及书论,其中所体现的艺术精神包含了两种意识形态:儒家中和的审美意识,道家物我同一的审美观念。

魏晋南北朝是我国古代书法理论的成熟期。这一时期,书法艺术非常兴盛,出现了一大批书法名家。书法艺术的发展也带动了书法理论的研究。西晋时,出现了一批以自然界中千姿百态的物象、动态来描绘、比喻各种书体形态美的理论著作,如成公绥的《隶书体》、卫恒的《四体书势》、索靖的《草书状》、刘劭的《飞白势》、杨泉的《草书赋》等,表现出一种“尚象”的审美趋向。东晋时,书家已不满足于对书法外在形态的描述,而开始探求用笔、结体和章法技巧的规律,并注意研究人的主观意志与书法的关系。如世传卫夫人的《笔阵图》、王羲之的《题卫夫人笔阵图》、《书论》、《笔势论》、《用笔赋》、《记白云先生书诀》等,都是这方面的重要书论。至南北朝时,受时风的影响,开始重视对各个书家的评论。这方面有影响的著作有羊欣的《采古来能书人名》、虞和的《论书表》、瘐肩吾的《书品》等。尤其是王僧虔的《书赋》、《论书》、《笔意赞》等书论,着意探求书法创作的过程和特征,对后世书法艺术的发展影响深远。

一、晋代书法为何“尚韵”?韵是怎么回事?

韵,是一种无形而又高尚的东西,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却可以感觉出来。比如,诗歌有没有韵脚,音乐有没有韵律,艺术品有没有韵味,都是靠人去认识、体验、感觉出来的。

王羲之《初月帖》

人们常说书法作品或者某件艺术品很有神韵,指的就是它的韵味很浓烈、很高雅,能使人赏心悦目、神情舒畅。按字典解释,所谓韵,是好听的声音,是情趣、风雅、气度。

书法不是音乐,当然不属于听觉的范畴。书法是视觉艺术,可以从作品的形式和内涵中体察到作者的情态,观察出作品的风格、意韵。晋人书法就明显地具有这种特色。

王献之《中秋帖》

晋人尤其是文人学士,性格直率,性情闲散,行为自由,言谈放浪,喜欢无拘无束,借文章诗歌抒情明志、寻求寄托,借自然风光感喟人生、释放情绪。体现在书法上,其风格多是行云流水,清爽雅美,洒脱自如,萧散逸致,情趣盎然,韵味十足。

王献之《丫头丸帖》

为什么晋人书法能形成神韵潇洒的典型风格?主要原因有如下几点:

一是晋代文人自有一种风雅气。

两晋十六国,分封割据,互相残杀,争不断,社会动荡,是中国政治上社会上最混乱、最痛苦的时代,当然也是精神上极自由、解放的一个时代。

面对如此特定的社会局面,文人学士们不问政事,一头扎进大自然的怀抱,开辟另一块情感天地,寻求精神上的自慰寄托,像王羲之那样,在崇山峻岭之中、天朗气清之时,邀一伙文人贤士赋诗作文,舞文弄墨,畅叙幽情,尽兴抒怀,躲避现实,悠哉乐哉。

王僧虔《王琰帖》

二是当时的楷、行、草书日渐成熟。

特别是东晋时期,文人墨客们出于表达心境、情绪的需要,更喜欢这些字体。因为书写这些字体尤其是行书和草书,相对于篆、隶、章草来说,更能体现个性、宣泄感情、表露心迹。

三是儒家思想的束缚已被突破。

到魏晋时期,道教和佛教开始兴起,儒家学说逐渐衰落,社会和思想环境日益宽松,这就使文人学士们可以更加自由地利用书法彰显自己的个性和情趣。

于是,秀丽妍媚、丰神洒脱、清逸雅淡的书风在当时非常流行,成为晋代书法“尚韵”的典型特征。

王徽之《新月帖》

四是魏晋以来书法理论异常兴盛。

当时卫恒的《四体书势》、索靖的《草书状》、卫夫人的《笔阵图》、王羲之的《书论》等许多书法理论不断问世,影响很大,对当时的书风向华美、清雅方向发展起到了极大的导向作用,书法家们几乎都走在了同一条路上,致使“尚韵”之风愈演愈烈。

王羲之《兰亭序》

在晋人书法作品中,最具代表性的经典之作当属《兰亭序》。王羲之的千古名篇成为体现“晋尚韵”的不朽之作,成为“晋韵”强大艺术生命力的象征之作,成为后人争相仿摹的“天下第一行书”。

二、魏晋南北朝的“尚韵”之风

宣示表(小楷) 钟繇

忧悬帖(行草) 王羲之

魏晋南北朝分为魏朝、西晋和东晋、南北朝三个阶段,政权更迭频繁,是中国历史上一段动荡不安的时期。长期的封建割据和连绵不断的战争,使这一时期中国文化的发展呈现出极其明显的时代特征。

美学史上有魏晋风度一说,这是形容在变幻异常的时代背景下所呈现出的风流竞逐、异彩纷呈的风貌。就书法这一领域的发展来看,魏晋时期完成了书体的演变,是一个承上启下的重要历史阶段,篆、隶、真、行、草各种书体都已臻于完善。汉隶的定型为后世的方块汉字确立了基本形态。隶书的产生、发展和成熟虽然时间跨度并不大,但在过程中就已孕育了真书(楷书),而行书和草书也几乎萌芽于隶书产生的时期。在魏晋的200年间,真书、行书、草书相继定型并得到美化,堪称是中国书法史上的又一次重大变革。处于战乱、动荡、分裂的魏晋南北朝,却是书法史上了不起的时代。两个承前启后、成就卓著的书法集大成者——钟繇和王羲之,都活跃于这一时期。他们两人的书法实践揭开了中国书法发展史上崭新的一页,为后世的书写定了“法”,确立了真书、行书、草书美的典范。此后1000多年,在中国乃至东亚文化圈,书法的学习者莫不宗法于钟、王二人。

从汉字萌芽期到秦汉时期汉字发展为自觉的书法艺术,书法的实用性一直凌驾于审美性之上。到了魏晋时期,书法极盛,美学意识抬头,书法开始由实用性向审美性转化。晋代的批评家提出“尚韵”的理论。书法的“韵”,在钟繇的“用笔者天(界)也、流美者地(人)也”中有体现,在王羲之“意在笔先”的尚韵重意的美学思想中也有体现。宏观意义上讲,书法领域的魏晋风度,意味着将汉代那种大气磅礴、森严归正的书风,发展为追求意趣韵味、追求动态蕴蓄之美。

但是,文化毕竟不能完全独立于政治。魏晋时期,书法家置身于风云变幻之中,书法即体现出一种自由的生命形式和韵律。剧烈动荡所带来的不确定性,使文人士大夫阶层将寄情文学艺术作为一种躲避政治灾难的方式。将魏晋时期的书法作品和书法理论做一个综合梳理,可以发现其中所体现的艺术精神包含着两种意识形态:自儒家“中和”精神而来的审美意识,以及脱胎于道家“物我同一”世界观的审美观念。

书法理论在魏晋南北朝时以惊人的速度进入成熟期。一方面,魏晋南北朝盛行的“清谈”“品评”不可避免地将书法纳入其中;另一方面,这一时期书法艺术十分兴盛,出现了为数众多的书法名家,可以说,书法本体的发展也推动了书法理论的发展。

早在西晋时期,出现了一批令人耳目一新的理论著作,以自然界中千姿百态的物象来描绘书体的形态美,以物象的动态来比喻各种书体的动态美。如成公绥的《隶书体》、卫恒的《四体书势》、索靖的《草书状》、刘劭的《飞白势》、杨泉的《草书赋》等,都表现出一种“尚象”的审美趋向。而在东晋时,艺术发展的内动力驱使众多书家不满足于仅对书法的外在形态进行描述,而开始在更深的层次探求用笔、结体和章法技巧的规律。更大的突破是,此时期的书家已经开始注意研究人的主观意志与书法的关系。如世传卫夫人的《笔阵图》、王羲之的《题卫夫人笔阵图》《书论》《笔势论》《用笔赋》《记白云先生书诀》等,都是体现这一思想的重要书论。再到南北朝时期,理论和实践已有并驾齐驱之势,偏重理论的文人已经开始重视对各个书家的评论。有影响的著作如羊欣的《采古来能书人名》、虞和的《论书表》、瘐肩吾的《书品》等。其中尤以王僧虔的《书赋》《论书》《笔意赞》等书论为善,此三者着意探求书法创作的过程和特征,对后世书法艺术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纵观南北朝时期,基于割据思想的对抗和融合为主流,这种动荡也对书法艺术本体及其审美的趋向产生了或多或少的影响。南北朝时期的书法是对东晋风气的继承,上至帝王,下至士庶都喜闻乐见。南北朝时期的书法美学整体承接了魏晋“尚韵”的重意思想,并在此基础上有所突破,开始有脱离书体书势的微观审美而从精神层面上分析书法家的论著。对人物风神个性的品评,更直接地显示出创作主体自我意识的觉醒。

南北朝的书法家灿若群星,创作主体同样分为文人官僚和工匠书家,但就社会主流形式来看,南朝以上层官僚文人为当时书法实践的主要群体,在相对安逸的环境下,有些文人开始“玩”书法,而使南朝书法有靡弱之风,但他们的作品很少流传下来。北朝书法群体虽然以工匠为主,却成就不俗,有说法认为,南北朝书法以魏碑最胜。魏碑,是北魏以及与北魏书风相近的南北朝碑志石刻书法的泛称,是汉代隶书向唐代楷书发展的过渡。康有为说:“凡魏碑,随取一家,皆足成体。尽合诸家,则为具美。”初唐的几位楷书大家如虞世南、欧阳询、褚遂良等,都是取法于六朝,直接继承了智永(《真书千字文》)的笔法。尽管基础各异、风格不同,但南北朝的书家都继承了前代书法的优良传统,创造出不逊于前人的优秀作品,也成功地完成了承前启后的时代任务,为开创唐代书法百花争艳、群星闪烁的鼎盛局面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三、飘逸潇洒的精神气度——尚韵的魏晋书法

王献之送梨帖

东汉末年,社会陷入了空前的战乱之中。至魏晋社会动荡,南北分裂,生灵涂炭。感叹人生无常、寻求逍遥境界成为主旋律。追求个性之美,对精神自由空前向往,对美好事物眷念,对内心自省,构成魏晋时期的主流审美观。提起魏晋,不得不说世族的影响。东汉末年兴起的世家大族,他们垄断做官的权力,有着自己的政治特权与庄园经济,可与皇权平分秋色,东晋时就有“王与马,共天下”之说。当时的名士大部分是世家大族人物,比如王谢家族,他们既是政治与经济上的大族,也是文化的大族,谢氏是诗歌家族,王氏是书法大族。士族阶层名士的活动和审美价值取向形成蔚为壮观的魏晋风度。

所以魏晋风度既是名士凭借经济与政治上的特权而形成的,它是特殊时代产生的一种人格精神与生活方式的统一体。体现在书法上,是一改汉代那种大气磅礴、森严归正的书风,而取追求顺其自然,崇尚清淡简约,讲求韵味,表现平稳沉静的美。老庄“天人合一”的思想成为书法中的精神支柱。所以王羲之《兰亭序》皆旨“平静均衡自然”,标榜飘逸潇洒的精神气度;外在形态章法气韵流畅自然,而内在却涌动着欲罢不能的动荡感,恰好表现了魏晋名士表面风流潇洒,内心却充满哀怨不平的心理和情绪。这种种情感在《姨母帖》和《丧乱帖》中表现得淋漓尽致,表现出书法创作从表现自然精神到人自身精神的重心转移。

快雪时晴帖局部

魏晋在人物品评中讲求超逸的“骨相”。可以说,晋人书法外在之“ 骨法用笔”与内在的风骨气韵达到了和谐的统一。魏晋反对软媚无力的书风, 把“骨”、“力”作为重要的审美标准。

王珣《伯远帖》

寄情文学艺术成为文人士大夫阶层为躲避政治灾难的一种方式,对平静安宁的渴望 , 自然山水韵趣的熏陶 , 清淡风气之感染 , 使书法家们向往和表现一种“平和”静谧的艺术境界。

兰亭序

晋人这种刚柔相济、骨丰肉润、具有“平和”之韵的书法,这种“中和”之美 , 严格地控制在理性、理智的规范之中,它不同于后来以法、 理胜的唐书 , 也不同于以意趣、情感、个情胜的宋书。正是以上种种背景下,当时的文学活动成为士人生命精神的升华。


梁诗正行书跋快雪时晴帖

王羲之与名士在兰亭写的诗作,充斥着借赏会稽山水慨叹人生,聊以自慰的内容,与西晋石崇发起的金谷诗会“感性命之不永,惧凋落之无期”的主调如出一辙。这种活动使纯粹出于自然发展的书法,走进玄远精致的神韵境界。使书法不仅表现出多变的技法之美;而且表露出种种人格之美。

四、晋人书法“尚韵”的美学观照

(一)晋人“尚韵”论断的由来

对每个时代的书法艺术风格作出最简练的理论总结和理性评价,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对于晋人的书法风格,元代柯九思首先提出“晋人书以韵度胜”这种最具代表性的论断,他在跋赵孟頫小楷《黄庭经》中,初步理性地总结了晋代书法特征:“晋人书以韵度胜,六朝书以丰神胜,唐人求其中,丰神而不得,故以筋骨胜。”他分别以韵度、丰神、筋骨三个美学概念定义晋、六朝和唐的书法特征。董其昌《容台别集》说“晋人之书取韵,唐人之书取法,宋人之书取意”,进一步明确晋、唐、宋三朝书法的艺术风格。

之所以是柯九思最早将“韵度”归于晋人的书法美学气质,恐怕是因为,倘若仅赖于书法的本体与艺术性去对某个历史时期的书法艺术作高度的概括或者提炼,会显得单薄、片面而缺乏深厚内涵。书法赏鉴由于历史的原因,包含了对书写的内容、书体、传承、风尚以及时代背景思考等,客观世界的具象和艺术抽象之间穿插、交错的理解与感悟,不可或缺地融入绘画、文学、音乐、舞蹈、雕塑等艺术领域的审美因素,具有人文关怀与哲学思考的意味。柯九思是诗人、书法家,又是元代著名画家,而董其昌同样具有这种艺术禀赋,多重性的艺术天资使得柯九思和董其昌在考察每个时代的书法特征时,具有宏观、多维的视角,以美学来观照书法的时代特征,将文学、绘画、书法、哲学的艺术元素统一到书法的审美活动,进入形而上的学理认识。唯有这种深度的审美认知方能真正捕获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艺术风格。

清人梁巘《评书帖》中,归纳清以前历代书法的特征,并继承柯氏、董氏观点,将董其昌“取韵”的观点改为“尚韵”,加入对元明时期的书法评判,形成“晋尚韵,唐尚法,宋尚意,元、明尚态”这一具有清人视角的美学论断。梁巘对晋人书法的“韵”有特别的理解,着重反映的有关书学思想,也多是晋人书法中所流淌的风韵、圆韵、神韵等书法美学意象。比如他说:“晋书神韵潇洒,而流弊则轻散。唐贤矫之以法,整齐严谨,而流弊则拘苦。宋人思脱唐习,造意运笔,纵横有馀,而韵不及晋,法不逮唐。元、明厌宋之放轶,尚慕晋轨。然世代既降,风骨少弱。”通过这些品评,梁巘较为系统地梳理了晋人书法“韵”的内涵,比柯九思、董其昌更深入地解读了晋韵之所在。

及至当代,陈振濂在《书法美学》一书中认为“最典型的如'晋人尚韵’的口号,即是指王羲之等东晋士大夫在艺术观念上的萧散、简淡、雅逸的格局”。由此我们立意于当代书法美学批评,便有了较为清晰、直观的理解和感受,即“韵”是一种体现在书法艺术中的意境与格局,是一种时代的风气。

(二)晋人的艺术风格

无论是“晋人书以韵度胜”,还是“晋人之书取韵”,或者“晋人尚韵”,皆是后人对晋人审美旨趣的思考和判断,是基于论者自身的美学态度与书法、绘画艺术实践的自主理解。晋人对书法的美学态度与书法美的自我审视,当从晋人书家群体、士大夫的书法美学理想与个体审美情趣中去考察、回溯、体味。

以王廙为例。

晋室南渡后,在新崛起的书家、画家群体的先导和艺术思想的启蒙者中,王廙是最具代表性的人物。《晋书》载“廙少能属文,多所通涉,工书画,善音乐、射御、博弈、杂伎”,张彦远《历代名画记》誉其“过江后为晋代书画第一”。王廙的贡献还在于永嘉之乱时,他将索靖《七月二十六日帖》折成四叠缀衣中以渡江,在书法史上同王导携《宣示表》渡江有同等的意义。至于王廙的性格,《晋书》录:

廙性俊率,尝从南下,旦自寻阳,迅风飞帆,暮至都,倚舫楼长啸,神气甚逸。王导谓庾亮曰:“世将为伤时识事。”亮曰:“正足舒其逸气耳。”

即便在时事丧乱之际,通过王廙“倚舫楼长啸”仍能真切感受魏晋士人旷达、神逸的人格精神,而魏晋关于人的气质、神韵、才华、容止等的人物品藻,同样也是对人性价值、人格精神的审美观照。王廙的这种“逸气”,自然渗透进他对艺术的看法:“画乃吾自画,书乃吾自书,吾馀事虽不足法,而书、画固可法,欲汝学书则知积学可以致远,学画可以知师弟子行己之道。”(张彦远《历代名画记》)王廙“自书”“自画”的美学思想阐发他对书与画以真切体悟、真实感觉为主导的艺术思想,应该说魏晋时期关于“我”为主体、遵从个体内心的意识,在艺术理论上对个体性情、生命价值的认识,比西晋讲究玄学一派是更加深入的。它赋予艺术以思想的自由和自觉。

图1 (传)东晋王廙《廿四日帖》拓本

王廙的艺术理念仍然根植于传统儒学的政治伦理道德,与嵇康等人的思想、学术道路和人生是不一样的,他和统治集团紧紧捆绑在一起。《晋书》载王廙上疏《中兴赋》时说:“是以昔忝濮阳,弃官远迹,扶持老母,携将细弱,越长江归陛下者,诚以道之所存,愿托余荫故也。天诱其愿,遇陛下中兴。当大明之盛,而守局遐外,不得奉瞻大礼,闻问之日,悲喜交集。”在经历西晋末期的丧乱之后,他看到了新的希望。他是东晋政权的维护者和受益者,是统治阶级的一员。作为儒家道统的维护者和承继者,王廙深受当朝统治阶层的看重和倚仗。王廙去世后,晋明帝司马绍极其惋惜,写信给大将军温峤说:“痛谢鲲未绝于口,世将复至于此。并盛年隽才,不遂其志,痛切于心。”王廙积极用世的儒家思想,最终也深刻影响他书法与绘画的艺术美学观。

当然他并非强调艺术的自主性,而更多是表达个体对艺术的认知,强调以主体的感受为艺术表达的灵魂。由于博学的缘故,王廙对书画的理解,或许比一般的书家、画家要透彻,或者说复杂。他当能体味到书、诗、画、乐等艺术本质激发人的美感的共同之处。这一点或许和柯九思、董其昌相类似。譬如,王廙《春可乐》一诗,我们不仅能从这首诗中看到东晋时期的社会风俗、上流社会士大夫的生活风尚,也可从中体味到魏晋时期士大夫的旷达、萧散风度和精神气质。比如诗中写道:“缥醪兮浮蚁,交觞兮并坐。气和兮体适,心怡兮志可。浮盘兮流爵,接饮兮相娱。上禊兮三巳,临川兮荡饮。”

诗中“气和兮体适,心怡兮志可”,尤其突出诗人对家族举行祭祀的盛大场景的自我内心感受,内心的美感和愉悦通过“气和”“心怡”这种心理主动的审美,抽象地加以表达,强调个体在创作上的审美主导作用。王廙诗中抒发的是一种志向满足而畅怀的情感,这也是东晋贵族士大夫所独有的一种气质,既不是西晋初阮籍、嵇康的激越、放浪,也非东晋末陶渊明的隐遁、淡泊。他流连于封建统治政权所给予的阶层地位以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同时又追求个体生命的价值与情感抒发。

这种审美格调所展现的雅逸、萧散的审美意境,与王羲之“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以及谢安“朝乐朗日,啸歌丘林”的美学意象,恰恰具有极其相似的个体体验与感受,成为东晋士大夫追求的文艺审美理想核心,并持续而深入地影响到后人。

“惠风和畅”与其说是一种心情,毋宁理解为是王羲之的美学理想。《兰亭序》中,在一个既能把握当下,又可观宇宙之大而悲悯人生的暮春时节,由自然山水之美推及理性的人文畅怀,这种美感体验带来的内心愉悦以及对生命短暂的叹息,正如孙过庭所说的“思逸神超”。《兰亭序》的审美是多层次、多维度的,丰富的笔墨情趣、线条的视觉美感、多次涂抹修改所蕴藉的心理跌宕,这样的文字和书法自其诞生便带有充沛的人文气息和生活情味,正是我们今天孜孜以求的艺术韵致,也是中国传统美学所追求的一种精神。

王献之对书法审美的时代风气有着敏感把握,从劝父改体可以看到王献之的审美旨趣,从他与谢安那段千载流传的对话“时人那得知”中更可体会到王献之对时代风尚的理解,以及他对这种理解的肯定与自信。这应该是晋人对当时社会书法审美风尚最有表达力的一种思考与反省。

图2 (传)东晋王献之《东山帖》摹本

(三)晋人的人格精神

从书法艺术中,我们在追寻美学的影子,并由此产生审美心理、审美趣味、审美取向以及审美活动,特别是当人们面对自然、面对社会、面对人生的诸多困惑、悲悯、激愤与感动之时,审美便是人们在心灵上得以解放的一种高尚手段。相信魏晋南北朝时士人的世界观是复杂而又矛盾的,儒家的礼、道家的逍遥、玄学的任诞相互碰撞,继而在东晋又与佛的“来世”思想进行妥协与纠缠。即便在如此矛盾的社会中,儒学思想的传统道德终归回到社会的中心,对艺术的理解,则是人格、生命价值在创作思想和审美层面的回归。文学、书法、绘画、音乐、雕塑等的审美,追求和谐的、跳跃的、挥洒着神采和生命气韵的艺术理想,既以萧散而雅致的韵味为主,又显露着士大夫清虚而简静的美学性格。特别是东晋士人中的书家群体对艺术的审美追求,具有自由思考和深度实践的特征。对于书法而言,追随这个时代最流行的书风,追摹最流行的书写技巧,凭个体的理性和率真的性情而尽情地自由地书写,崇尚“力”“媚”“趣”,从而合力完成“韵”这种具有群体性格的美学风格的时代构造。

东晋时期进入一个相对稳定的社会形态,士大夫群体的宇宙观、哲学观、艺术观在社会变革的潮流中得以重塑。人们探索和描绘自然的美,思考人的生命存在价值,寻求那些可以愉悦心灵、慰藉生命的美,以书法、文学和绘画等艺术形态来表现那个时代的美学精神。

晋人的美是轻松的、洒脱的,是有人文精神和情感气韵的,当然也是雅逸俊秀的。谢安在《与王胡之诗》中表达了这样一种审美意境:

朝乐朗日,啸歌丘林。夕玩望舒,入室鸣琴。五弦清激,南风披襟。醇醪淬虑,微言洗心。幽畅得谁,在我赏音。

应该讲,晋人的人格精神具有放浪、旷达、萧散、俊逸的特征,正如袁昂于《古今书评》评王羲之书法:“如谢家子弟,纵复不端正者,爽爽有一种风气。”“啸歌丘林”也便成为一种畅抒胸中逸气、沟通人与自然的超脱的艺术审美活动。丘林、人、书、诗、乐,共同而无差别地拥有人的生命特质和形神气韵。晋人的审美具有丰富的人文主义精神。这是一个最尊重内心审美感受、表现个人情怀和审美理想的时代,并且这种审美理想与感受是主动、自觉的。这种美学理想引领东晋士人在诗歌、绘画、书法等艺术门类的审美取向。

同样,晋人的绘画理论对于人格本身所具有的活泼形象更加重视,通过外在的、客观而且可以直接感受的形象来传达人物本身的精神气格,而不是没有灵魂的形体。顾恺之画嵇康,暗合嵇康诗“手挥五弦易,目送归鸿难”,这也是顾恺之绘画思想的最佳写照,“以形写神”“传神写照”即是对人的自身——身体所生发的艺术人格、艺术形象的美感觉醒和认知。晋人绘画理论基于艺术自觉,自创立起便与书法和文学建立起血脉关系,共同构建晋人形、神、气、韵相统一的艺术审美格局。

图3 (传)东晋谢安《八月五日帖》(南宋绍兴御书院摹本)

(四)以美学思想观照“尚韵”的艺术本质

如前文所述,由于受特定历史阶段的社会背景、审美风尚、哲学思想等的深刻影响,以及艺术之间的相通性,很难单独对一个门类的艺术进行美学解析。就书法艺术而言,运用美学范畴的概念、方法、思想来审视书法艺术的美感,分析其产生的由来、影响,以及如何提升人们的审美趣味和创作能力,这是当代书法美学面对的实际问题。因此我们在对书法进行艺术解读时,通常会与诗、画、建筑、雕塑、音乐等一起对比,才能得以从深层去窥探其中的气质和内涵;在对魏晋南北朝的文学和绘画等进行分析时,势必联想到书法及其他艺术门类所展现的手法、发展的轨迹、思想的流变和对生命的尊重等,这既是中国美学的包容性体现,又是中国文艺批评和西方文艺批评理论相区别而独有的一个特点。

“韵”作为晋代书法最突出的艺术风格,其本质以优雅、萧散、平淡的意境美来表述或许更能接近晋人书法审美的灵魂。徐复观认为,“在历史中最先在书法上受到艺术性的欣赏的,当为后汉章帝时杜度的章草;由此流衍而为崔瑗的草贤、张芝的草圣”。由于东汉末至魏晋时期艺术精神的觉醒和个体艺术理想的萌芽,草书首先脱离实用性,这决定了书法艺术美的实践走向真正的自觉。当然彼时的审美境界,应该是懵懂而单纯的,意境也应该是简陋、粗浅的。曹操尽管将梁鹄的大字悬挂于帐中,也很难说他是否能体会到那种大字的韵致之美,甚至这些大字也未必能展现这样的意境。锺嵘《诗品》评“曹公古直,甚有悲凉之句”,诸如“对酒当歌,人生几何”,心情之沉郁悲怆,诗歌之苍凉雄浑,与王羲之“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之雅逸慨叹,二美之不同是非常明显的。如《诗大序》所言:“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基于文字传达的情感、志向的区别,庾肩吾《书品》中以为曹操书“隶墨雄瞻”,这种“雄瞻”体现的厚重雄阔,同样和东晋的流美风韵有天壤之别。

倘若以美学来观照晋代尤其是东晋时期的书法艺术,书法之于曹魏与西晋时期的质朴、天然、浑厚之美,东晋则是清爽、韵致、萧散之美。这既因为书体仍然在发展和嬗递的进程中,同时也依赖于物质的发展和社会文明的水平,书法没有脱离客观的社会发展进程的制约;郗愔、谢安、庾亮等贵族士大夫群体尚晕染魏晋古法,及至以王羲之父子为代表的东晋主流书家群体,将汉魏古意从不自觉到自觉地完全抛弃,冲破了“古质”的束缚,拥抱书法新风,从而使书法进入遒劲、流美的新阶段。

小结

理解晋人书法的“尚韵”,要认识到用一句话甚至一个词语来描述一个时代、百年甚至数百年的书法艺术风格,这不仅难以做到,甚至几乎不能实现。因此,无论对于“尚韵”还是其它美学的词汇,其审美内涵都无法容纳魏晋时期这个多元、自由、开放且浪漫的书法美学人格所具有的一切特质。尽管如此,美学仍不失为一种有效的认识手段,能帮助我们深入晋人士大夫群体的艺术思想领域,去不断地探寻与思考。

五、深度剖析:晋尚韵与宋尚意的联系与区别

自清代梁巘提出的“晋尚韵,唐尚法,宋尚意,元、明尚态”的观点后,书法学界基本赞同这样的观点。

当然这个观点不是梁巘创造的,早在明代的董其昌就提出“晋人书取韵,唐人书取法,宋人书取意”。

唐尚法和元、明尚态比较好理解,“法”就是法度、规矩,“态”指的是字形姿态,结构体态。

而晋尚韵与宋尚意就比较难理解了,这两者意思非常相近,不好辨别,他们到底有什么区别与联系呢?

晋尚韵——王羲之《兰亭集序》

晋尚韵——王献之《中秋帖》

(一)“韵”与“意”的含义

我们首先要搞清楚,“韵”与“意”的基本含义。

1、何为“韵”?

“韵”字左边是音,右边是匀,就是说音调匀称的、好听的音乐。“韵”是一个与音乐有关的词汇,固有“韵律”一词。

“韵”的本意是指那些让人听起来非常舒服、惬意、动听的音乐,也是和谐的节奏美。延伸到书画领域就有“气韵”、“雅韵”、“远韵”、“韵味”一说。都是指外界物质给人带来的美感。

但请注意,“韵”给人带来的美感是有特指的,那种悲伤、大气、雄浑的美感不属于“韵”的范畴。

所以“韵”常常和婉转、研媚、流畅 、潇洒、飘逸、悠扬、细腻等词联系在一起,形成让人非常舒服、惬意、愉悦的美感。

2、何为“意”?

汉代董仲舒有言:“心之所之谓意”,一语道破“意”的本质。

“意”有个心字底,故其本意与“心”有关,即内心想说的话,内心表达的想法。

当内心想表达情绪状态时,就有情意、爱意一说。

当内心想表达理想和愿望时,就有意志一说。

当内心想表达道理时,就有道意、意思一说。

当内心想表达外界事物的给人带来美感时,就有意味、意象、意境一说,传递一种深邃的思想境界。

······

总之,“意”的含义非常广。

宋尚意——苏轼《治平帖》

(二)“韵”与“意”的异同

看了上面“韵”与“意”的含义,我不知道大家是否对两者的区别有没有感觉,没有也不要紧,下面我们仔细剖析其中的细微差别。

1、不同之处:

(1)词性区别:

“韵”相当于名词,他表达人对外界事物的一种感受,一种美感。

“意”相当于动词,是人的一个表达动作,有正在表达的意思。至于表达什么,取决于人当时的内心活动。

由于词性的差别,固有“意韵”一词,意即表达愉悦的美感。(理解这点很重要)

(2)表达程度区别:

“韵”有明确的美感取向,表达 一种舒服、惬意、愉悦的美感,是确切的。

“意”很模糊,含义很广,不确切,在不同的情况下,表达内容都不一样。

2、相同之处:

当“意”在某种情况下,表达的内容有可能与“韵”相同,这个时候“韵”与“意”的意思是差不多的。

如:当看到一副画时,画中的美女飘飘欲仙,面容姣好,谁不会产生愉悦的心情,然后仔细观察女子的神态,发现她似乎在传递什么意思,让人回味无穷,意韵深远,或者意境深远,韵味十足等。这里的“意”与“韵”意思相近,都是让人产生愉悦的审美感受。

也就是说,“意”的含义更广。

宋尚意——苏轼《渡海帖》

晋尚韵与宋尚意的联系与区别

魏晋时期的书法与宋朝时期的书法有些不同,不知道细心的网友有没有看出来。

1、风格不同

(1)魏晋风格单一,取向研媚流美。

魏晋时期书家很多,但流传至今的书法作品不多,有王羲之、王献之、王珣、陆机、索靖、钟繇等人,但能代表这个魏晋风韵最高水平的人只有二王,二王的风格决定魏晋风流的意韵。是一种比较单一的风格取向,其他风格虽然有,但是没见过,也没听说流传下来。

而二王的风格就是那种看起来让人很舒服惬意、很美的审美感受,飘逸、研媚、细腻不正是二王风格的特征么,所以用“韵”来概括非常合适。

(2)宋代风格多样,取向多样。

而宋代有宋四家,苏黄米蔡,每个人的风格都有很大的不一样,苏轼肥扁,黄庭坚开张,米芾多姿,很难用一个词概括。故含义不确定的“意”能够表达这种多样的风格。

2、风格相同

虽然宋四家和其他书家风格大有不同,但是有些还是和魏晋差不多,米芾就是王羲之很好的继承者。因此宋尚意是包含晋尚韵的风格的。但是宋的意更广,这刚好符合“韵”与“意”。

这就是晋尚“韵”与宋尚“意”基本理解,是从风格上的理解。基本符合“韵”与“意”的词义。但请注意这仅仅只是粗略概括,是一种抽象化描述,能够大致感受其中的含义就行,如果你要去较真,就大可不必了。

为何晋尚韵?为何宋尚意?

理解晋尚“韵”与宋尚“意”基本含义,就有必要理解为什么晋代与宋代会有这样的差异,为什么晋尚“韵”?为什么宋尚“意”?

这是一个综合性问题,需要从很多方面进行说明。

如果你能看懂以下晋尚韵与宋尚意形成的原因,那么将会有一个全新的认识。

1、晋尚韵形成原因

(1)政治宽松

魏晋时期,战乱不断,首先是三国战乱,全国人口减半,西晋又发生中国历史最为著名的八王之乱,东晋王室偏安江左,北方早就被五胡十六国搞得兵荒马乱。所以帝王们无暇禁锢世人思想,而是思考如何夺权,所以政治对思想的管制比较宽松。

(2)思想解放

政治宽松的好处就在于解放思想。在这样的年代谁还会信仰汉代的教条主义儒学,很多学者转而研究道家与玄学,崇尚得过且过、及时行乐、无为自然的思想理念,因为人们真正体会到了生死无常、命如蝼蚁。再加上政治对思想的禁锢大大减弱,人们在思想上得到了解放,个性得到了张扬。建安七子就是个性解放的代表。

(3)流行行草

在汉代,虽然五体都已形成,但是主流还是篆书、隶书,但是到了晋代,主流是行草书,这个只要看看王羲之的书信就知道了,人们互信往来用的都是行草。书写上的自由是在宽松政治、玄学思想的影响下慢慢形成,没有思想的解放,哪有书写的自由?所以无拘无束的书写成为书家的最爱。王羲之的革新也就不足为怪了。

(4)纸张普及。

另外,魏晋纸张的进一步发展,虽然纸张在汉代蔡伦的改造下普及起来,但是不够广泛,到了魏晋,纸张大量生产,书家有了更多的练习条件。《世说新语》载:“王右军在会稽时,桓温求侧理纸,王以库中五十万悉与之”,便是证明。

在这样的背景下,古厚的汉隶慢慢得被飘逸的行草所取代,孙过庭曾说“古质今研”,就是指这种书风的转变,“古质”就是指的汉隶等类似的风格,“今研”就是指的二王。到东晋,研媚成为主流,也就是后人总结的“韵”,指代二王那种飘逸、流畅、研媚的书风。

(5)家族传承

另外促成晋尚韵的一个重要因素是门阀氏族,在魏晋时期形成了很多有权势的士族,如:琅琊王氏、颍川庾氏、高平郗氏、陈郡谢氏等高门,其中琅琊王氏就是王羲之家族,谢灵运属于陈郡谢氏家族。氏族之间的书法风格通常不同,有的偏向新研,有的偏向古质,所以“晋尚韵”并不能代表整个晋代的书法面貌,晋代也与宋代一样,风格多样,只是在历史的筛选下,只有王氏家族的书法被后人传承了下来,其他氏族书法作品以及其他风格书法作品基本没有流传下来。所以我们会看到晋尚韵的单一风格面貌,也就是后人一直称赞的魏晋风流。

所以,一种书风的形成有其复杂的历史因素的,都不是偶然形成的。

2、宋尚意形成原因

(1)政治宽松

在政治背景上,宋代与晋代有很多相似的地方,晋代是大一统的汉朝经过三国战乱后,暂时部分统一的王朝,北方任然处于分裂状态,而宋代是大一统的唐朝经过五代十国战乱后,暂时部分统一的王朝,北方是辽与金。所以在政治上,对人们思想的管制比较宽松。

(2)思想解放

政治宽松,思想解放,只不过宋代流行禅宗,虽然儒学仍然没有褪去,但影响力远不如禅宗,禅宗思想的影响力甚至扩大到日本,使日本民族形成了简洁、精致、深邃的社会风气。

所谓禅宗是由印度佛教和中国老庄、魏晋玄学发展而来,也同样崇尚自然无为的思想,核心是“明心见性”、“直指本心”,也就是崇尚人的内心想法,把人的地位抬高起来了,因此也是属于思想解放潮流,故而唐尚法度的风气不复存在,无法便是法。

(3)流行行书

与晋代一样,宋代仍然流行行草书,只是行书多一点,为什么晋和宋都喜欢行书呢?因为行书或者草书适合表达情绪,书写更自由,在同样都是个性解放、自由的年代,都会不约而同的流行行书(或者草书)。

(4)纸张普及

在宋代,纸张又一次得到发展,造纸业和印刷术空前繁荣,使得大量印刷字涌入人们的视野,这其实就是唐楷规范到一定程度后的结果,导致书法实用功能衰退,因此书法艺术性得到发展,这也为行草书的盛行奠定基础。

(5)私学传承

另外一种促成宋尚意的因素是宋代的书法教育开始发生深刻变化,宋以前的书法教育是老师传给弟子,有严格的家族遗传,而经过五代十国战乱,师承关系不复存在,朱长文在《续书断·序》中说:“盖经五季之溃乱,而师法罕传,就有得之,秘不相授,故虽志与书者,既无所宗,则复中止,是以然也”。即可证明。取而代之的是刻帖和私学盛行。

宋代刻帖有《淳化阁帖》、《大观帖》等,刻帖的流行导致书法由一小撮人手中普及到广大群众中,书法教育普及空前扩大,因此宋代与晋代有个一个显著的不同就是学书人群由士族变为平民,因此私学盛行,各地私塾书法教育遍地开花,出现各类书院。

这一来就导致,书法的风格面貌异常之多,宋尚意的面貌就变得丰富起来。

3、晋尚韵、宋尚意形成原因的总结

可以看出,他们形成原因有很多相似之处,所以晋尚韵、宋尚意本身就具有相似性,容易混淆,都是个性思想的解放,都强调抒发个人真挚的情感,都是行草书,只是晋代风格较为单一,宋代风格多样。

宋尚意——蔡襄——唐尚法的遗韵   蔡襄《澄心堂纸帖》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魏晋南北朝的“尚韵”之风
书法知识问题大汇总(2)
孙过庭书谱(繁体)译文
书谱讲解----1--3
吴简与晋韵
魏老审美和创新意识的启示|百年启后——魏启后诞辰100周年纪念文集选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