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语文现代文阅读指导:抓住哲学思维方法来训练
        导读:在高考的语文试卷中,现代文阅读的简答题是必不可少的题目,如何让这道简答题得到高分呢?

  现代文阅读的简答题之所以让人感觉有些困惑,原因之一是往往问题的背后隐含着哲学思维方法的要求。抓住这个要 求进行阅读,可以事半功倍。这决不是牵强附会,是阅读实践的客观存在。众所周知,哲学方法是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从事一切科学研究、进行各项实际工作的最根本方法。是分析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根本方法。专门的科学方法和一般的科学方法都是哲学方法的具体体现,都离不开哲学方法的指导,阅读当然也要接受 哲学思想方法的指导。具体说,阅读中的哲学思想方法主要有三种形式:

  一、形象与抽象的转换

  如1998年上海卷的阅读文本最后一段“东方的画师呀!麒麟死了,狮子睡了,你还不应该拿起那支当时伏羲画八卦的笔来,在朝阳的丹凤声中,点了睛,让 困在壁间的龙腾越上苍天吗?”纯粹是形象表达,考题是要写出文章的主题,学生要看出形象表述的意思是:我们原有的优秀的东西或已丢失或快要丢失,我们必须 模仿优秀的东西,复活我们原有的优秀的东西。这就是形象与抽象的转换。进而概括一下就是文本的主题。

  二、整体与局部的转换

  2006年江苏卷《一幅烟雨牛鹭图》第16题:阅读“有人在渴望它的改变,有人在期待它的延续——一切都在两难之中”(局部)这句话,结合全文,简要 说明作者对古老农耕文明的态度是什么。抓住这句话本身“渴望改变”、“期待延续”、“两难之中”(局部)等三处,联系全文“在朦胧的诗意氛围中,抒写农耕 生活的自然和谐之美,抒发作者迷茫的感情”的主题(整体),找到答案“眷恋古老的农耕文明,为其终将消失而惆怅”(局部所表现出的整体)应该不会太困难。 这道题表面考句意的理解,实际上考查由个别场面把握文本主题的能力。

  三、概括与具体的转换

  2008年全国卷Ⅱ第17题是“文中所说的‘光与影的对比’具体指什么?”阅读第10段,可知“光与影的对比”是指新旧时代马缨花的对比;再看作者对 “藏在我心中的这一个光与影的对比”的“爱”,可以归纳出由上文1至9段组成的两个大层次的内容,写出答案的另一层意思:“光”中的马缨花长在阳光下,充 满了生机和活力;“影”中的马缨花长在阴森凄苦的深院里,给苦闷寂寞的作者以心灵的慰藉。由文本到答案是具体向概括的转换;由问题到答案,是概括向具体的 转换。

  哲学思维方法还要求在现代文阅读答案表述时,讲究把握好“度”。所谓“度”,就是要求概括回答,只要比文本表述概括一点即可;所谓“具体”,只要比文 本表述具体一点就行。如果概括或展开力度太大,也会与命题的标准答案不一致,遇到机械阅卷的老师,也会因水平太高而枉送分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彻悟这一点,高考语文考试成绩至少能提高十分。毫不夸张!
马缨花
东西方哲学各自的特点
中学语文解题分析10个思维方法汇总
认识音乐功能的新视点
初中语文: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 4 个培养策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