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二轮复习地理地域考点]大洋南极

大洋洲、南极洲

[考纲要求]

各区的位置、范围;主要国家及主要城市;主要区域特征。世界主要国家的地理特征澳大利亚

[知识讲解]

一、大洋洲

1.概述

    (1)世界面积最小的一洲

位置:介于亚洲和南极洲之间,西临印度洋,东临太平洋,并与南北美洲遥遥相对;已成为亚洲、非洲与南、北美洲之间船舶、飞机往来所需淡水、燃料和食物供应站,又是海底电缆的交汇处,在交通和战略上具有重要地位

组成:澳大利亚大陆、塔斯马尼亚岛、新西兰南北两岛、新几内亚岛及太平洋上波利尼西亚、美拉尼西亚和密克罗尼西亚群岛

居民:绝大部分是欧洲移民后裔,土著居民为黄种人和黑种人

    (2)成因不同的三种岛屿

大陆岛:新几内亚岛(伊里安岛)、新西兰南北两岛等。原为大陆一部分,后来由于地壳陷落或海平面上升同大陆分离。面积较大,地势较高

火山岛:海底火山喷发而成,海拔较高,地势险峻,如夏威夷群岛

珊瑚岛:由珊瑚的遗体堆积而成,面积不大,地势低平

2.澳大利亚

    (1)大洋洲最大的国家:领土包括澳大利亚大陆和塔斯马尼亚等岛屿,世界上唯一独占一个大陆的国家、地广人稀,居民以英裔为主,讲英语

    (2)东、中、西部地形不同

东部:大分水岭,全国最大河流墨累河发源在其西侧,注入印度洋

西部:低矮高原,占全国面积一半

中部:平原,有大自流盆地和地势最低处艾尔湖

    (3)特有动物

种类:具有古老性和独特性,如袋鼠、鸸鹋、鸭嘴兽

原因:位置孤立,自然条件单一,动物演化缓慢

    (4)人口分布与环境的关系

人口城市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中部和西部内陆地区人口少,东南沿海气候温和湿润、宜人,交通便利,开发早工农业发达;内陆和西部气候干燥,东北部湿热,有大堡礁不利建设港口

    

澳大利亚气候呈半环状的原因:

北部西北季风与东南信风影响,降水季节性变化。

东部迎风坡降水丰富,低纬度形成热带雨林气候,南部为亚热带湿润气候;背风坡降水减少,草原向沙漠过渡。西风带控制区形成温带海洋性气候。

南部副热带高气压带与西风带交替控制形成地中海气候,向内陆过渡为草原、沙漠。

西部常年受副高影响,降水稀少,形成沙漠气候。

(5)经济

有现代化的农牧业和工矿业,羊毛、小麦著名世界,被称为“骑在羊背上的国家”。煤和铁矿石出口多,被称为“坐在矿车上的国家”目前,服务业大大超过农牧业和工矿业成为经济支柱

         分布:国土东南部和西南部草原地区

         经营方式:种植小麦和牧羊混合经营

         主营牧羊带:墨累—达令盆地

                           农场是一个良性的农业生态系统。有利于保持土壤的肥力

                           农民可有效地利用时间安排农业活动,小麦耕作活动与牧羊活动交替进行

                           农业生产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和对市场的适应性

          混合农业特点:主要是家庭农场、农场规模大、机械化水平很高,主要出口到英国

          墨累—达令盆地农业不利条件及解决措施:处于大分水岭西部,属雨影区,降水

稀少,灌溉成为农牧业的限制性条件,政府实施西水东调促进发农业发展

城市:首都堪培拉,最大城市和港口悉尼

   二、南极洲

1.地球上位置最南的大洲

位置:几乎全部在南极圈内。四周被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包围

面积:世界第五大洲

重要性:未来南半球大洲横越南极空中交通的惟一中间基地

2.冰雪高原

平均海拔最高的一洲,冰层平均厚2000千米,有“冰雪高原”之称

3.寒极和风库

特点:酷寒、干燥、烈风

原因:纬度高、地势高、高压中心,冰层反向太阳光

暖季:11月~次年3月

4.资源和科研宝地

淡水资源:体积占冰体积的90%以上,是世界上淡水资源最丰富的大洲、周围海洋上多冰山

矿产资源:煤(维多利亚地)、铁(印度洋沿岸)储量最丰富

生物资源:磷虾、鲸、海豹、企鹅

原始的自然环境,最广阔的天然实验室

最好考察时间:每年9月~次年3月,极昼、暖季

我国的南极考察站:长城站(不在南极圈内)、中山站(在南极圈内)

南极条约:利用只限于和平目的,禁止一切军事活动和任何核爆炸或处理放射性废物等

[能力训练]

一、选择题

某游轮2002年6月15日6时从澳大利亚悉尼港(34°S,151°E)出发,驶向目的地智利海港瓦尔帕莱索(33°S,72°W),据此回答1-3题

1.整个航程行驶方向 (    ) 

A.先东北,后东南 B.东南方向 

C.先东南,后东北  D.西南方向

2.整个航程中,几乎迎着日出方向航行的是 (    )

A.前段   B.中段 C.后段 D.全程

3.整个航程中,利用价值最大的海流是 (    )

A.东澳大利亚暖流 B.西风漂流 C.南赤道暖流 D.秘鲁寒流

读大洋州局部图,回答4-5题:

4.下面岛屿中,地跨亚洲和大洋洲两大洲的是 (    )

A.A岛    B.B岛     C.C岛  D.D岛

5.甲地区发展牧羊(绵羊)业的有利条件是 (    )

水草丰美②气候条件适合③人口多,羊毛、羊肉需求量大④没有食肉猛兽

A.①②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在我国西双版纳地区,人们模拟雨林结构,建立起多层次的人工经济林,以橡胶为上层乔木树种,下面种植茶树.咖啡等灌木植物,在灌木层之下再种植草果等地被植物,达到一地多用,增加收益的经济效果。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在日常生活中,或者从旅行中获得对地域差异现象的感性认识,从华南到北方,从东南沿海到西北内陆,从高山的山麓到山顶,都可以观察到陆地环境及其组成要素的显著差异。

据此回答气候等环境要素与植物分布及自然带关系的下面6—8题。

6.第一段文字中提到的现象和做法遵循的原理是 (    )

A.植物对热量需求的差异 B.植物对光照需求的差异

C.植物对水分需求的差异        D.植物个体高度的差异

7.从赤道到高纬度,自然带呈现由热带雨林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亚寒带针叶林带的变化,造成这种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

A.光照 B.热量 C.水分 D.地理位置

8.澳大利亚大陆森林、草原、荒漠的半环状分布体现了什么因素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

A.光照 B.热量 C.水分 D.地理位置

读图,回答9—13题

9.若该图为地球侧视图且大圆为经线圈,P点自转线速度为零且位于一大陆上,则M点的

   常年盛行风为 (    ) A.西北风   B.西南风   C.东北风   D.东南风

10.若该图为北极投影图,P点在昏线上,M点已经日落,则下列地点的昼长从长到短的正确排序为 (    )

A.休斯敦、新加坡、悉尼、开普敦     B.悉尼、新加坡、休斯敦、开普敦

C.开普敦、悉尼、休斯敦、新加坡     D.开普敦、悉尼、新加坡、休斯敦

11.若图为北半球—气压中心,P点气压为1005百帕,M点气压为1000百帕,则M点的风向为 (    )

A.北风   B.东北风 C.西南风 D.东南风

12.若上题所述气压中心位于印度北部地区,则下列现象正确的是 (    )

A.南亚为一年中的旱季 B.我国长城站正值极夜期间

C.巴西高原草木茂盛  D.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比较严重的季节

13.若图为南极投影图且大圆为0°纬线,则M处的洋流方向和性质分别为 (    )

A.顺时针、暖流   B.顺时针、寒流  

C.逆时针、暖流   D.逆时针、寒流

读图,完成14—15题

14.甲、乙、丙三艘船同时出发驶向180°经线,而且同时到达,速度最快的是 (    )

A.甲 B.乙  C.丙 D.乙和丙

15.有关甲、乙、丙附近三个阴景区域比例尺大小叙述,正确的是 (    )

A.甲的比例尺最小,丙的比例尺最大 B.甲、乙、丙的比例尺相同

C.甲大于乙、乙大于丙 D.乙的比例尺最小

2001年11月15日图瓦卢领导人在一份声明中说,他们对抗海平面上升的努力已告失败,2002年举国移民新西兰。结合右图,回答16—17题。

16.使图瓦卢成为第一个“环境难民国”的主要原因是 (    )

A.冰川融化 B.全球变暖 C.海水膨胀 D.地面下沉

17.气候因素是造成海平面上升的主要原因,为控制海平面上升,发达国家应该 (    )

A.绿色消费 B.减缓工业化进程

C.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D.援助发展中国家

18.读“地球南北半球的极地俯视图”,左图阴影部分表示东半球,右图箭头为极地东风带

    的位置示意图,那么甲地在乙地的 (    )

A.东南方向 B.西南方向 C.西北方向 D.东北方向

读1989年中、美、苏、法、英、日六国组成的国际横穿南极队考察路线图,回答1921题。

19.当图中A点时间为1989年12月12日12时,北京时间为 (    )  

A.12日14时 B.13日2时 C.12日2时 D.13日14时

20.在上题情况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12日、13日的范围相等 B.12日的范围是13日的一半  

C.12日的范围是13日的3倍   D.13日的范围是12日的一半

21.当考察队到达东方站这天,考察队员回忆的下列有关情况,正确的是  

A.太阳从西南天空下落,又从东南天空徐徐升起  

B.中国的五星红旗迎风向北偏西飘扬  

C.天气异常寒冷,气温低达-70℃  

D.夜晚睡觉时,考察队员的房子时常被烈风掀倒

22.有关南极洲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世界上平均海拔最高的大洲  B.世界上最寒冷的大洲

C.特有的鸟类是企鹅          D.每年的7月到9月是暖季

23.跨经度最多的大洲 (    )

A.北美洲       B.亚洲      C.欧洲       D.南极洲

24.世界上面积最小的大洲是 (    )

A.欧洲       B.大洋洲        C.南极洲        D.南美洲

二、综合题

25.读东南亚和大洋洲局部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岛多火山的原因是                                                      

                                                

(2)图中B区域的气候类型是              ,其形成原因是                          

                                                

(3)图中C区域农业生产地域类型是            ,为减小自然条件对该地农业生产的限制,该国政府实施了                   工程。

26.读南极地区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南极洲图上填出中国科考站:A              

B             

(2)没有极昼极夜的科学考察站是                

(填字母)

(3)大陆漂移说除了找到岩石性质相似的证据   

外,还在南极找到什么证据?          

                                                                           。 

(4)南极特有的鸟类是       ,在其体内发现    

了DDT说明了                                  

(5)在南极大陆上空还出现了什么环境问题?                       。其成因是什么?

 (6)大量利用南极洲的冰川资源有什么利弊?请运用你的知识发表你的见解。

27.读极地地图,回答下列问题: 

(1)A是           海峡。北美洲的土著  

居民         人,是1万年前踏着该海

峡上的冰桥从西伯利亚过来的黄种人。

(2)C岛上丰富的自然资源

             ,C、D两地纬度相同

但自然景观不同,原因

是:                    

(3)D半岛西侧幽深的峡湾是由            

作用形成的。其东侧海域盐度很低的主

要原因是                                      

(4)当B地昼长为24小时,下列现象正确的是 (    )

①C地日出时间是0点     ②北极熊正在冬眠

③地中海沿岸温和多雨     ④北印度洋上自东向西的商船顺风顺水

28.我国的一艘综合科学考察船于3月2日8:00从上海出发,先跨越太平洋,途径圣弗朗

西斯科(旧金山),经过整整20天的航行到达了南美洲西海岸的秘鲁首都利马(77°W,

12°S)。经过一段时间的休整后,再从利马航行到澳大利亚的悉尼。读下图后请回答: 

   (1)当船只航行至利马时,当地时间(区时)为            (月、日、时)。

   (2)从上海到利马的航行过程中,在北半球的航行基本上是           (逆或顺)洋

        流而行,到达利马后,船员发现正午时人影朝向           (南或北)。

   (3)在航行中,可信的现象有 (    )

A.从圣弗朗西斯科到利马途中,正午太阳高度不断增大

B.从圣弗朗斯科送到利马途中,海水盐度逐渐降低

C.从上海到利马的航行中,可能跨越的风带依次有西风带、东北信风带、东南信风带

D.从上海到利马的航行中,全球昼夜等长

   (4)从上海出发三个月后,轮船到达悉尼,此时当地的气候特征为           ,该地的典型植被为           ,当地河流正值           期(枯水/丰水)。

29.读澳大利亚图,回答下列问题:

   (1)填写图中字母所代表气候类型

A               、B               、C               、D                   、E                   、 F                   

(2)试分析澳大利亚气候呈半环状分布的原因。

[能力训练答案]

1-5CCBBB  6-10ABCAD  11-15CDBBD  16-20BCDBC  21-24ADDD 

25、(1)位于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处 (2)热带雨林气候  东南信风的山地迎风坡,东澳大利亚暖流的影响 (3)混合农业  东水西调

26、(1)长城 中山  (2)A   (3)南极有煤,说明南极洲曾经有大量森林存在   (4)企鹅 南极环境遭到污染    (5)臭氧层空洞 人类大量使用氯氟烃作制冷剂,破坏了大气臭氧层,使到达地面的紫外线增多    (6)南极洲的冰川量大、无污染,是人类利用优质水资源的一条途径。但是由于南极冰川具有很高的科学研究价值,可获得几十万年历史上各个时期大气成分和水环境的本底值,一旦遭到破坏,其损失不可估量。其次大量利用南极冰川使世界海平面上升,影响沿海国家的生存。世界水资源的解决只有通过生态环境保护和科技进步来实现。我们要切实保护南极洲的生态环境,在利用南极洲的资源和环境时要有可持续发展观念和措施。

27、(1)白令  印度安人和因纽特  (2)淡水资源  C地受寒流影响,D处受暖流影响  (3)冰川侵蚀(或冰川刨蚀)  纬度高,蒸发弱,海域封闭,四周河流淡水汇入。(4)①

28、(1)3月21日19时   (2)顺   南)   (3)C   (4)温和少雨(或低温少雨)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枯水 

29、(1)热带雨林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 热带草原气候  地中海气候  温带海洋性气候 热带沙漠气候 (2)东部地区:受东南信风和东澳大利亚暖流影响大分水岭以东降水多,形成热带雨林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背风坡降水逐渐减少,形成热带草原气候;南部地区:受副热带高压与西风带交替控制,形成地中海气候,40°S-60°S形成温带海洋性气候;北部受西北季风影响,形成热带草原气候;大陆内部和西部常年受副热带高压控制形成热带沙漠气候。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初一下册地理试题
南极洲气候特征:极地气候广泛分布,表现为酷寒、大风和降水稀少
南极洲气候特点及成因
2020-2021年七年级下册地理人教版 期末综合能力检测题
七年级下册地理第10章测试题
初中初一七年级地理上册复习教学知识点归纳总结,期末测试试题习题大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