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一、温度 

1、 定义: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 

2、 单位: 

① 国际单位制中采用热力学温度,单位:开(K)。 

② 常用单位是摄氏度()。规定: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度,沸水的温度为100度,它们之间分成100等份,每一等份叫1摄氏度。某地气温-3℃读做:零下3摄氏度或负3摄氏度 

③ 换算关系T=t + 273K 

3、测量——温度计(常用液体温度计) 

温度计的原理: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进行工作。 

分类及比较: 

分类         实验用温度计            寒暑表                        体温计 

用途         测物体温度               测室温                        测体温 

量程         -20℃110℃            -30℃50℃                35℃42℃ 

分度值      1℃                           1℃                              0.1℃ 

所用液体  水银煤油(红)         酒精(红)                 水银 

特殊构造                                                                     玻璃泡上方有缩口 

使用方法  使用时不能甩,测量时不能离开物体读数    使用前甩可离开人体读数 

常用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使用前:观察它的量程,判断是否适合待测物体的温度;并认清温度计的分度值,以便准确读数。使用时: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温度计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中稍候一会儿,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二、熔化和凝固 

物质的三种状态:固态、液态、气态

熔化: 

定义:物体从固态变成液态叫熔化。熔化吸热。

熔点:晶体熔化时的温度叫做晶体的熔点。不同晶体的熔点一般不同

固体分为晶体和非晶体,它们的主要区别是晶体有一定的熔点,而非晶体没有。

晶体物质:海波、冰、石英、水晶、食盐、明矾、奈、各种金属,非晶体物质:松香、石蜡、玻璃、沥青、蜂蜡。

熔化图像: 

凝固:

定义: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 叫凝固。凝固放热。

凝固点:晶体凝固时的温度叫做凝固点。同一晶体的凝固点和熔点相同。

凝固图像: 

三、汽化和液化:     

① 汽化——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汽化有两种方式:蒸发和沸腾。汽化吸热。

沸腾:在一定温度下,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沸点:液体沸腾时的温度。不同液体的沸点一般不同。水的沸点是100℃

沸腾条件:达到沸点。继续吸热

沸点与气压的关系:一切液体的沸点都是气压减小时降低,气压增大时升高。

蒸发:液体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的,并且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缓慢的汽化现象。

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液体的温度;液体的表面积 液体表面空气的流动。 

作用:蒸发吸热(吸外界或自身的热量),具有制冷作用。

② 液化: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 叫液化。液化放热。

方法:⑴ 降低温度;⑵ 压缩体积。

四、升华和凝华: 

升华: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升华吸热,易升华的物质有:碘、冰、干冰、樟脑、钨。

        ②凝华: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过程,凝华放热。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物态变化》复习
2014全国各地中考物理分类汇编-物态变化
2020北京初二物理上学期期中汇编:物态变化(填空题)(教师版)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物态变化》单元测试题
【初二物理】初二物理上册知识点分析(声、光、透镜、物态变化、电流和电路)
初中物理,物态变化的几个考点全在这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