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祭侄文稿》 | 颜真卿第一墨迹的悲与痛


颜真卿是唐代书法集大成者,也是政治清廉的名臣,他一生忠义清廉、高风亮节、不畏权贵,被历代忠义之士奉为楷模,受人尊重。


安史之乱爆发,一时河北诸郡迅速瓦解,惟颜真卿的平原郡高举义旗,起兵讨叛,被推为义军首领。颜真卿堂兄颜杲卿时任常山郡太守(今河北正定)。叛军进逼,颜季明,即颜杲卿第三子,颜真卿堂侄,在其父揭旗反正,与颜真卿共同声讨安禄山叛乱时,由他往返于常山、平原之间传递消息,使两郡联结,形成犄角之势,齐心效忠王室,抵抗叛军。



颜杲卿与长史袁履谦设计杀死安禄山党羽、镇守土门(今河北井泾)要塞的李钦凑,夺回土门。一时形势好转。颜杲卿派长子颜泉明押送俘虏到长安报捷请求救兵。不料路经太原时为太原节度使王承业截留。


王承业想冒功,拥兵不救。安禄山闻河北有变,派史思明回兵常山。颜杲卿孤军奋战,苦战三日,粮尽矢绝,城破被俘。颜季明等被杀头,颜氏家族死者三十余人。颜杲卿被押解至洛阳,英勇不屈,先被断一足,后凌迟处死。



直到乾元元年(公元758年)五月,颜杲卿才被朝廷追赠太子太保,溢“忠节”。颜真卿时任蒲州太守,听到这个消息以后,即派侄儿颜泉明到常山、洛阳寻找杲卿、季明遗骸。只得到季明头部和杲卿部分尸骨,为了暂时安葬这些尸骨,颜真卿写下了这篇祭侄文草稿。


《祭侄文稿》高清  欣赏




《祭侄文稿》墨迹本高28.2厘米高,长75.5厘米。23行,234宇,钤有:赵氏子昂、大雅、鲜于枢等印,现存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写《祭侄文稿》的时候,颜真卿饱受战乱的痛苦,心中充满失去亲人的痛苦以及对叛军的无限仇恨。临文感慨,真情无以言表。



前十二行主要叙述个人身份以及其侄季明生前的各种情况,感情起伏还不是太大,因此写得规矩、圆浑。


从:尔既” 至“天泽”这一段直接写出了季明父子的功绩与牺牲。于是感情迸发,悲愤如潮涌般而至,达到不可遏制的地步。



写到“贼臣不救,父陷子死,巢倾卵覆”时,一个小小的停顿,暂时抑制住了这种悲痛的心情。这几行字打破了之前的规矩,变得错落参差,时而迅速,时而迟缓,精神恍惚,时有错误涂改之处。


谈及其侄的骸骨只剩头颅,心痛不已。直到末尾二行之“视而有知,无嗟久客”,特别是“呜呼哀哉,尚飨”,似乎已经没有再继续书写的心情,于是停笔,感情归为平静。


评论书法作字,向有字如其人之说。鲁公一门忠烈,生平大节凛然,精神气节之反应于翰墨,《祭侄文稿》最为论书者所乐举。



通篇使用一管微秃之笔,以圆健笔法,有若流转之篆籀,自首至尾,虽因墨枯再蘸墨,墨色因停顿起始,黑灰浓枯,多所变化,然前后一气呵成。


《祭侄文稿》既是起草文稿,其中删改涂抹,正可见鲁公为文构思,始末情怀起伏,胸臆了无掩饰,当是存世鲁公手书第一名墨迹。

【点时雅集】书法教育研究事务所 编辑整理




初学楷书专用|大楷兼毫毛笔

点击图片,查看详情

请点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毫发毕现,从涂抹痕迹背后看《祭侄稿》隐藏的历史细节
颜真卿书法中的儒家精神
颜真卿书法墨迹《祭侄文稿》附释文书法长卷书法欣赏
结体严整 | 《祭侄文稿》(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天下第二行书——《祭侄文稿》
天下第二行书——颜真卿《祭侄文稿》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