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李明:关于国展楷书创作的几点思考

初学入门时,我临写了很多楷书法帖,并做过些相对系统的训练,后来以行草的创作为主。但我的楷书创作一直保持着自己的状态和取向,创作水平一直在不断调整、提高,第二、五届中国书法“兰亭奖”,十一届国展我都是以楷书获奖。十二届国展截稿在即,关于楷书的创作我有以下几点思考和体会,供书友参考。

一、把握好楷书书体的基本特征

楷书须有正大气象,要做到沉静肃穆,端正安详,静中有动,刚柔相济,典雅精致。楷书的“楷”字即有“楷模”的意思,所以写楷首先要有正气。楷书若写得东倒西歪、支离破碎,便缺乏正气。楷书的点画书写需要体现安静的状态,要从容不迫,散怀虚静,不能心浮气躁。楷书最重骨骼,笔画劲挺,骨架刚健,立得住、结得稳,才能体现楷书的精神和意味。楷书又是精微的,要细致入微,丝丝入扣,细节中尽显法度。

二、楷书创作要做到功性结合

楷书虽然是静态的,但应该又是生动的,在严谨端庄中去表现丰富的变化。古人说:“有功无性,神采不生;有性无功,神采不实。”楷书既要体现严谨的楷法,又要神采飞动。苏东坡说:“真书难于飘扬,草书难于严重”,抓住楷书书写的生动性,是楷书创作的关键。点画须有表情和意味,注意书写的节奏变化,避免刻板、拘谨,在端正的书写中体现书者的性情。我认为没有性情的作品是没有个性的,也是没有灵魂的。

三、善于利用丰富的楷书资源

历史上楷书资源丰富,从魏碑到唐楷,从魏晋、隋唐到宋、元、明、清,每个朝代、每个体系都有很多代表书家,每个书家还有不同时期的作品,姿态纷呈,风格各异。尤其近年不断出土的碑版、墓志、契书等,包括历史上一些民间书手的楷书也得以窥见。另外还有《敦煌写经》中的丰富素材,这些都是我们创作的源头活水。若能在创作中利用好资源,找到创作的结合点作为支撑和依托,会有与众不同的效果。

四、楷书创作要体现丰富的内涵和个人风格

当下的楷书创作大多缺乏技法的深入,在用笔和结构的变化上缺乏表现手段,内在的丰富性不够。很多人什么帖都写过,什么帖都未深入过,作品中看不出清晰的取法,没有独立的理解和融通,就很难有个人面目。创作要能够独立地从经典碑帖中吸收消化,不要盲目跟随和抄袭他人。要体现想象力和原创精神,要敢于在传统中去寻找共性和可以融通之处,会古通今,集小成大,入古、通古、变古,做到“古不乖时,今不同弊”。

五、敢于挑战难点,尝试大字楷书的创作

在各类展览中,大字楷书作品一般出现得很少。一件大字楷书作品在展厅之中的视觉冲击力和分量是小字楷书无法相比的。大字楷书的字径通常在15厘米以上,所以创作难度很大。楷书对法度的要求本来就高,放大以后,难度就会增加很多。作品中出现的问题会同时被放大,在观者眼里会一览无余,“不遮丑”。但凡世之所贵,皆贵其难。若能在国展的千军万马中走出一条生路,难点往往既是挑战又是机会。

李   明 十一届国展优秀作品

李   明(安徽) 楷书节录米芾《书史》中堂 235cm×129cm

提名评委:刘洪彪

作者因其传统技法之娴熟、经典碑帖之博涉、创作理念之先进、审美趣味之高雅,近年于高端书法活动中表现突出,备受关注。其往常多以行、草书作品面世,给人以典雅而隽美、精严而率逸之总体印象。此次展览,作者一改常态,勇弃惯式,用八尺整纸,作大字楷书,在入展楷书作品中兀然醒目,赫赫提神。尤可喜者,此作唐楷加魏楷态势,楷书参行书意趣,不求字字体量一致,不事行列齐整分明,将书卷之气转化至大字巨幅之中。作者于点画之启承转合、造型之俯仰向背、行间之呼应关联、墨色之湿行涩进,皆自由挥运、任达不拘,无矫揉造作之感,为当代楷书之艺术表达提供了一个新颖鲜活、可资借鉴之范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如何欣赏书法
书坛新锐 | 十一届国展· 优秀书法家推荐之二十五——?李明
我临小楷的三个心得
【书法入门】学习书法的入门知识
论书法审美的三层境界
白砥 | 顶级书写 捍卫与追求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