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七上地理期末试卷

七年级地理试卷解析版

一、 选择题

1. 人类用自己的足迹最先证明地球是球体的事件是:(  )

A.哥伦布到达美洲大陆 B.麦哲伦环球航行

C.人造卫星发射和使用 D.人类测量技术进步

答案:B
解析: 人类用自己的足迹最先证明地球是球体的事件是麦哲伦环球航行。A不能证明地球为球体,CD较之B更晚。
考点:本题考查地球的知识。
点评:本题较为简单,本题还可以考查地球为球体的证据,主要有登高望远、月食、卫星照片、环球航行、帆船从远方驶来,总是先看到桅杆,再看到船身。

2. 北京的贝贝同学家住一楼,他发现同是中午时分,在寒冬时节门前院子被前面的楼房遮住阳光;炎炎盛夏,整个院子洒满阳光。产生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

A.地球绕地轴不停自转

B.地球上有五带分布

C.地球绕太阳不停公转

D.地球是个椭球体

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地球运动的相关知识。北京的贝贝同学家住一楼,他发现同是中午时分,在寒冬时节门前院子被前面的楼房遮住阳光;炎炎盛夏,整个院子洒满阳光。产生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地球绕太阳不停公转。

3. 2009年1月17日,我国成功建立南极内陆科考站昆仑站。读图,回答问题
下列四地不会出现极昼、极夜现象的是

A.长城站 B.中山站

C.昆仑站 D.南极点

答案: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南极地区的相关知识。长城站位于南极圈以北,无极昼极夜现象。

4. 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海拔约为8848米,世界陆地最低处死海低于海平原约400米,两地的相对高度是(  )

A.9048米 B.8448米

C.8852米 D.9248米

答案:D
解析: 我们把某点高出另一点的垂直距离叫相对高度。珠穆朗玛峰的海拔高度为8844米,死海湖面在海拔-400米,二者的相对高度就是二者海拔高度的差,即8848-(-400)=9248米,故本题选D。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地图。

5. 下列四幅等高线图中,表示盆地的是(  )

答案:B
解析: 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则为山顶;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则为盆地;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则为盆地,据图可知:B图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为盆地,故本题选B。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地图。

6. 读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下题。


为了加强农田基本建设,实现旱涝保收,村民拟在图示区建一蓄水量最大的水库,合适的坝址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答案:C
解析: 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则为山顶,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则为盆地,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等高线重合的地方为陡崖.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越密集,表示坡度越陡,等高线越稀疏,表示的坡度越缓。为了加强农田基本建设,实现旱涝保收,村民拟在图示地区建一蓄水量最大的水库,合适的坝址是丙,因为丙处为最窄处,省时、省力、省工,故本题选C。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地图。

7. 造成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是(  )
①海平面的升降   ②地壳的变动

③自然灾害 ④填海造陆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答案: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海陆变迁的相关知识。造成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是海平面的升降、地壳的变动。

8. 下列关于板块构造学说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板块内部地壳比较活跃,板块与板块的交界地带地壳比较稳定

B.板块学说认为,由岩石组成的地球表层并不是整体一块,而是由若干板块拼合而成

C.世界上的火山和地震多分布在板块交界的地带

D.全球大致划分为六大板块,各大板块处于不断的运动中

答案: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板块运动的相关知识。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的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多火山地震。

9. 下面四个半球中海陆比例最大的是

答案: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海陆分布的相关知识。南半球的海陆比例相差最大。其它半球的陆地面积都南半球的陆地面积大。

10. 对该图A B C D 四地描述错误的是(  )

A.A地是南美洲,其西部有世界最长的山脉安第斯山脉,东部是高原和平原相间分布。

B.B地是海拔第一高的大洲南极洲,该大洲属于冰原气候,终年寒冷干燥。

C.C地是亚洲,其面积最大,与欧洲的分界线是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大高加索
山脉--土耳其海峡

D.D地位于南半球,该大洲有世界最小的大陆----澳大利亚大陆。

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大洲的相关知识。C地是欧洲,与亚洲的分界线是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脉--土耳其海峡。

11. 以下四幅图中,能正确表示锋面雨的是

答案:B
解析:我国的降雨类型共有四种:锋面雨是由于冷暖锋交会,暖锋主动抬升或被动爬升,在上升降温过程中冷凝致雨。对流雨是由于高空和地面的空气对流强烈,地面热空气对流上升冷却过程中形成降雨。地形雨是由于湿润的气团遇到高大山地的阻挡,在爬升过程中冷却形成降雨,一般多发于盛行风的迎风坡。相应的,盛行风的背风坡则形成了“雨影区”,降水稀少,气候干燥。台风雨,顾名思义是由台风引起的降雨,一般雨势很大并伴随着大风,常常出现“狂风骤雨”。台风雨持续的时间不一,有时很短,只有几小时甚至几分钟,有的很长,可以达到几天,这全看降雨的地方是出于台风近中心还是台风边缘。故本题选B。

12. 自然景观出现了垂直变化的气候类型是

A.高山高原气候 B.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C.冰原气候 D.苔原气候

答案:A
解析:自然景观出现了垂直变化的气候类型是高山高原气候,随海拔的高低,地面植被不同。故本题选A。

13. 下列四幅气候资料图所表示的气候类型中,在地中海沿岸分布最典型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B
解析:地中海沿岸分布最典型的气候类型为地中海气候,特点为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暖湿润。根据图示,只有②符合,故本题选B。

14. 地球上四季更替最明显的地区是

A.低纬度地区 B.中纬度地区

C.高纬度地区 D.两极地区

答案:B
解析:中纬度地区四季更替明显因为地轴的倾斜再加上地球不断公转,使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这样就会使地球上同一地点的太阳辐射值发生变化,因此就会出现四季,而低、高纬度因为太阳的辐射的差异较小,因此四季变化小。故本题选B。

15. 某地突降大雪,在高速公路上滞留了约4000辆机动车。这个现象说明了  (   )   

A.天气与工业的关系

B.天气与军事的关系

C.天气与农业的关系

D.天气与交通的关系

答案:D
解析:某地突降大雪,在高速公路上滞留了约4000辆机动车。这个现象说明了天气与交通的关系.故本题选D。

16. 下列关于人口的叙述,错误的是

A.人口增加可以提供更多的劳动力,因此不必限制人口的数量

B.为了满足增加人口所需的粮食,乱垦滥伐会加重水土流失

C.人口自然增长率较高的国家一般都是发展中国家

D.目前人口最多的大洲是亚洲

答案: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人口的相关知识。人口增加可以提供更多的劳动力,但人口过多则会导致人口问题。

17. 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数量最多的大洲是( )

A.亚洲     B.非洲

C.欧洲     D.北美洲

答案: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大洲的相关知识。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数量最多的大洲是亚洲,总共有6个国家。

18. 人口增长对土地的压力增大,为了生产更多粮食,人类_____会加重水土流失。

A.在干旱地带垦荒种粮

B.在山坡上垦荒种粮

C.在田地上连续种粮 

D.围湖造田

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人口的相关知识。人口增长对土地的压力增大,为了生产更多粮食,人类在山坡上垦荒种粮会加重水土流失。A会导致土地荒漠化,C会导致土壤肥力下降,D会导致洪涝灾害。

19. 某跨国公司专门为黑种人研制的化妆品,比较合适在哪里销售(    )

A.南非     B.中国

C.日本     D.俄罗斯

答案:  A
解析: 某跨国公司专门为黑种人研制的化妆品,比较合适在哪里销售南非,黑人的分布地区,BC为黄种人,D为白种人。
考点:本题考查人种的知识。
点评:本题关键是理解各地的人种分布,撒哈拉以南地区是黑种人的故乡。本题还可以考查印度北部为白种人南部为黑种人、非洲北部为白种人、欧洲为白种人,印第安人与因纽特人为黄种人。

20. 决定人口自然增长率的是(   )

A.人口出生率

B.人口死亡率

C.人口出生率和人口死亡率

D.出生人数和死亡人数

答案:  C
解析: 决定人口自然增长率的是人口出生率和人口死亡率,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自然增长率。
考点:本题考查人口的知识。
点评:本题较为简单,本题还可以考查自然增长率的具体计算,各大洲的自然增长率的高低比较、以及自然增长率过高或过低带来的问题等知识。

二、 综合题

21. 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回答:



(1)在图上用箭头标出地球公转的方向。
(2)地球运行在公转轨道C的位置时,是每年的________月________日,此时中山市是________季(季节)。太阳直射在________,中山白昼时间较________(选填“长”或“短”),南极圈以内出现________(选填“极昼”或“极夜”)现象。
(3)北京时间2011年9月29日21时16分,中国首个空间试验室“天宫一号”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入轨后状态正常。当“天宫一号”发射升空时,太阳直射点在________半球,且正在向________移动(选填“南”或“北”)。
(4)当地球公转到C时,下列哪幅图昼夜关系表示正确(  )

答案:  (1)

(2)6 22 夏 北回归线 长 极夜 (3)南 南 (4)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地球运动的相关知识。(1)地球公转是自西向东转;(2)地球运行在公转轨道C的位置时,是每年的6月22日,此时中山市是夏季,太阳直射在北回归线,中山白昼时间较长,南极圈以内出现极夜现象;(3)北京时间2011年9月29日21时16分,中国首个空间试验室“天宫一号”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入轨后状态正常。当“天宫一号”发射升空时,在D到A之间,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且正在向南移动;(4)当地球公转到C时,为北半球的夏至日,北极地区出现极昼现象,根据地球自转方向,南顺北逆,应为图B。

22.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本区域的地形类型是 。
(2)AB所示的地形部位是   。
(3)小河干流的流向是    。
(4)量得C、D两点的图上距离是2厘米,其实地距离为   千米。
(5)如果在C、D之间修建一条公路,为减少工程量,应选择 (①或②)线。
(6)根据因地制宜发展原则,下图中a、b、c各地段最适合利用为耕地的是 。

答案:  (1)山地 (2)山脊 (3)自西向东(4)6 (5)②(6)c
解析: (1)山地,是指海拔在500米以上的高地,起伏很大,坡度陡峻,沟谷幽深,一般多呈脉状分布,读图可知,该区域的地形类型是山地,海拔较高,坡度较陡.
(2)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故AB所示的地形部位是山脊,该处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出.
(3)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方法可得,图中小河干流的流向是自西向东.
(4)读图可知,此图的比例尺是1:300000,量得C,D两点的图上距离是2厘米,其实地距离为2×3千米=6千米.
(5)等高线稀疏的地方坡度较缓,等高线稠密的地方坡度较陡,故如果在C,D之间修建一条公路,为减少工程量,应选择②线.
(6)根据因地制宜发展原则,c地段最适合利用为耕地,该地区地形平坦,位于河流沿岸,水资源充足、交通运输便利.
考点:本题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23. 读六大板块分布图(图甲)和世界火山、地震带分布图(图乙),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⑴图甲中字母代表的板块名称是:B    板块,C    板块,D    板块。
⑵读图甲,根据板块分布及板块运动方向,下列推断中正确的是(  )

A.地中海会逐渐扩大,红海会逐渐消失

B.位于②处和⑤处形成的山脉都有可能继续增高

C.欧洲西部沿海比亚洲东部沿海地壳运动活跃

D.马六甲海峡附近的岛屿地壳活动比较稳定

⑶在太平洋上有一个小岛,这个小岛白天出现,晚间又消失了,这个小岛的这种变化是地壳变动的结果吗?如果不是,那么可能的原因会是什么?

答案:  ⑴非洲  印度洋  太平洋
⑵B  ⑶不是  海水的潮涨潮落(意思对即可)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板块运动的相关知识。⑴图甲中字母代表的板块名称是:B非洲板块,C印度洋板块,D太平洋板块;⑵地中海会逐渐缩小,红海会逐渐扩大,位于②处和⑤处的板块为挤压碰撞,形成的山脉都有可能继续增高,欧洲西部沿海位于板块内部,亚洲东部沿海位于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马六甲海峡附近的岛屿位于板块内部;⑶不是,海水的潮涨潮落。

24. 读世界年平均降水量分布图,回答问题。


(1)甲地的降水主要属于 降水类型,乙地的降水主要属于 降水类型。
(2)丙地的降水远远多于丁地,影响因素是   。
(3)戊地的降水比乙地   (多、少),影响因素是   。
(4)请你说出世界上降水比较多的地区有   、  、   、

答案:(1)降水主要属于  锋面雨 (2)地形  (3)少   海陆分布
(4)赤道附近地区 南北回归线穿越的大陆东岸 中纬度的近海地区
解析:(1)甲地位于赤道,降水主要属于降水主要属于类型,乙地位于我国东南沿海降水主要属于锋面雨类型。
(2)丙地与丁地由于安第斯山脉的阻碍,使得丙地的降水远远多于丁地,影响因素属于地形。
(3)戊地属于内陆地区,而乙地属于沿海地区,使得戊地的降水比乙地少,影响因素是海陆分布。
(4)世界上降水比较多的地区有赤道附近地区、南北回归线穿越的大陆东岸、中纬度的近海地区。

25. 读“世界人口增长”图并结合所提供的材料,完成下面的问题(15分):
材料1:据联合国统计世界人口每增加10亿所需要的时间:1804年-1927年从10亿到20亿123年,到1960年增长到30亿用了33年,到1974年用了14年增长到40亿,到1987年13年增长到50亿,到1999年12年增长到60亿。
材料2:2011年10月31日,丹妮卡卡马乔在媒体聚光灯的环绕下,于31日零点前2分钟在菲律宾首都马尼拉一家医院降生。她成为全球范围内几名被宣布成为象征性的世界第70亿人口的婴儿之一,联合国定10月31日为“世界70亿人口日”。
材料3:世界人口分布图:


(1)请写出人口自然增长率与出生率和死亡率三者之间的关系:___________。
(2)通过阅读材料一,可看出世界人口增长越来越___(快/慢),请分析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
(3)人口增长的快慢与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关。
(4)读材料3世界人口分布图回答:
图中人口比较稠密的四个地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数码)。⑥处人口稀少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⑧处人口稀少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
(5)材料3图中,①处居民以________人种为主,⑥处居民以___________人种为主,④处居民以__________人种为主。
(6)人口增长过快的问题,主要是下列哪些地区( )

A.欧洲一些国家 B.北美洲国家

C.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国家 D.大洋洲的澳大利亚和新西兰

答案:(1)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2)快医疗和生活条件提高了 (3)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4)①②④⑤ 旱 高寒 5)黄色 白色 白色 (6)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人口的相关知识。(1)请写出人口自然增长率与出生率和死亡率三者之间的关系是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2)世界人口增长越来越快,原因是医疗和生活条件提高了;(3)人口增长的快慢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有关,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越高,人口增长较快;(4)图中人口比较稠密的四个地区是①②④⑤,主要位于亚洲东部和南部、欧洲西部和北美洲东部,⑥处人口稀少的主要原因是旱,⑧处人口稀少的主要原因是高寒;(5)①处位于亚洲东部,居民以黄色人种为主,⑥处位于北非,居民以白色人种为主,④处位于欧洲西部,居民以白色人种为主;(6)人口增长过快的问题,主要是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国家等发展中国家。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试题解析】2022年12月海淀区初一地理期末参考样题
2022北京海淀初二(上)期末地理(教师版)
山东省聊城市高唐县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A4答案卷尾
2023年初中地理中考模拟试题 答案
七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梳理
2019年湖南长沙中考地理试题及答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