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七上历史期中测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请将其序号填入答题栏中的相应位置。每小题2分,共40分。)
1.杨赫同学今年国庆期间去了素有“原始人类社会的博物馆”、“东方人类故乡”的地方旅游。据此判断,他去的地方在哪个省?
A. 陕西省    B. 北京市    C. 云南省    D. 河南省
2.他们是生活在我国境内的一群远古人类,他们的头骨前额低平,眉骨粗大,颧骨突出,鼻骨扁平,嘴部前伸,脑容量比现代人小……能够直立行走,请你判断他们属于
A. 元谋人    B. 北京人    C. 山顶洞人    D. 半坡人
3.《礼记·礼运》:“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选贤与能”指的是我国古代的什么制度?
A. 分封制    B. 世袭制      C. 禅让制    D. 宗法制
4.据《史记·夏本纪》记载:(他)“劳身焦思,居外十三年,过家门不敢入,终于治平了洪水。这位传说中的治水英雄是
A. 黄帝    B. 炎帝    C. 蚩尤    D. 大禹
5.著名学者夏鼐说“商代文化实在是一个灿烂的文明……”以下能佐证他说法有
①青铜工艺高超          ②广泛使用牛耕
③广泛使用铁制农具   ④创制了比较成熟的文字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6.《左传》中记载:在一个重要的仪式上,司空(官名)冉季代表周天子向周武王之弟康叔分赐疆土,司徒(官名)陶叔代表周天子向康叔分赐平民、奴隶。这一仪式反映出西周实行的制度是
A.禅让制    B.世袭制     C.奴隶制     D.分封制
7.许多成语来源于历史,如:退避三舍、卧薪尝胆、围魏救赵、纸上谈兵等。从这些成语中能反映出春秋战国时期的哪一时代特点?
A. 奴隶制开始形成       B. 封建制开始确立
C. 生产力飞速发展       D.诸侯兼并争霸不断
8.管子即管仲,春秋时期杰出的政治家,被称为“春秋第一相”。他辅佐下列哪位诸侯成为春秋首霸?
A. 秦孝公    B.  齐桓公    C. 楚庄王    D.晋文公
9.根据史书记载,西周初年的国家有800多个,到了春秋初年,还剩下170多个,战国之初,只有十几个了。这反映了历史发展的趋势是
A. 弱肉强食                     B.国家的数量越来越少
C. 国家逐步走向统一       D. 适者生存
10.周顷王继位时,王室财政拮据,竟无法办理襄王的丧事,他只得派人向鲁国讨钱才安葬了襄王,这时已经是襄王死后第二年的2月了。这个故事说明
A. 诸侯定期向周天子纳贡       B. 鲁国比较尊重周天子
C. 周天子平时比较注重节俭    D. 周王室地位一落千丈
11.毛主席曾经说过:”中国古代有作为的政治家,基本都是法家。”下列属于法家的思想主张的的是
A.为政以德,有教无类     B.知彼知己,百战不殆
C.顺其自然,以柔克刚     D.依法治国,中央集权
12.作为一个时期的名称,“战国”因战争众多、争夺激烈而得名。这一时期的著名战役有
①牧野之战   ②桂陵之战     ③马陵之战   ④长平之战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13.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是
A.国人暴动                 B.牧野之战中商军阵前倒戈
C.陈胜、吴广起义       D.项羽、刘邦起义
14.《国语·晋语》载:“宗庙之牺(祭品),为畎亩之勤(劳力)。”这说明春秋时期出现了一种新的耕作方式是
A.耜耕       B.牛耕     C.耧车     D.刀耕
15.古代监察体制的建立用于监督官员的规范执政,防止官员的贪污腐败。秦朝负责监察百官的是
A.丞相     B. 太尉        C.御史大夫       D.刺史
16.西汉初年,统治者之所以实行轻徭薄赋、发展生产的统治政策。其客观原因是
A.经济凋敝,国家贫穷     B.土地兼并严重
C.政治腐败                      D.吸取秦亡教训
17.汉武帝为解决王国威胁中央的问题采取的措施是
A.颁布“推恩令”   B.实行分封制
C.派张骞出使西域   D.改铸五铢钱
18.秦末农民起义出现多支起义军,最后推翻秦朝统治的是
A.陈胜、吴广领导的农民军          B.项羽领导的农民军
C.刘邦领导的农民军                    D.刘邦、项羽领导的农民军
19.“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天府”的由来直接得益于
A.铁器和牛耕的推广       B.都江堰的修建
C.商鞅变法的实施         D.秦朝统一的完成
20.归纳法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历史学习方法。以下是某同学制作的朝代更替表的一部分,空框中应填的是
A.西周、东周    B.商、西周      C.商、东周    D.东周、战国
二、非选择题(共30分)
21.(本题9分)下面是两处文化遗址和他们的住房的复原图,读图然后回答问题
(1)图一、图二的遗址分别属于哪一大河流域?他们主要种植的农作物分别是什么?
(4分)
(2)图三、图四的住房式样分别是什么?图一、图二两处文化遗址和图三、图四住房式样正确的搭配是什么?(4分)
(3)两处文化遗址的原始居民都过着定居生活。促使他们过定居生活的主要原因是什么?(1分)
22.改革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动力,改革是永恒的主题。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秦国社会经济发展比较迟缓,……。秦孝公即位后痛感“诸侯卑秦,丑莫大焉”,决心进行改革。
——朱绍侯《中国古代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商鞅变法的原因。(1分)
材料二 据《史记·商君列传》记载,合并小都、小乡、小邑、小聚为县,设置县令、县丞,共三十一个县,由国君直接委派官员治理;努力从事农业生产,耕耘纺织送交粮食布帛多者,免除本人徭役……变法五年后,国家富强起来。
(2)假如你是生活在商鞅变法时期秦国的一位种田的农民,你是否支持商鞅变法?为什么?(2分)
(3)商鞅变法以后,据说秦军将士作战非常勇敢,请分析一下其中的原因。(2分)
(4)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商鞅变法给我们的启示有哪些?(2分)
23.(本题6分)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对我国社会影响深远。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中国几千年来一直采用君主制,政权归皇帝一人掌握。皇帝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力,表现为高度的中央集权,这是占主导地位的制度。
——张岂之《中国文明史十五讲》
材料二  汉初,刘邦在实行郡县制的同时,又大封子弟王,称为“诸侯王”。诸侯王的权力很大,自御史大夫以下的各级官吏,都由诸侯王自己任命。诸侯王还有一定的军权,有财政权,可在国内征收赋税。
——张传玺《简明中国古代史》
材料三 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从产生之日起,其组织机构就具有多民族、大一统的性质,其职能就具有维护、推动、发展和形成多民族、大一统国家的历史任务。
——《凤凰网》
(1)材料一中的“制度”是谁首创的?根据材料,这种制度的重要特征是什么?(2分)
(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刘邦在实行郡县制的同时,还实行什么制度?结果如何?为此,汉武帝采取了什么措施?(3分)
(3)据材料三,概括中央集权制度对我国历史发展的积极作用。(1分)
24.(本题8分)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财富,极大地影响了亚洲乃至世界文化的发展。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春秋战国时期在学术思想上是中国的黄金时代。当时,各家学派聚众讲学,研讨学术,著书立说,提出各种治国思想,探讨自然、社会和人性,形成了大胆思考、自由讨论的风气。
(1)根据材料一,指出春秋战国时期思想领域出现了什么局面?(1分)
材料二  他生活在春秋晚期,30岁左右便收徒讲学,前后从事教育40多年。相传他有弟子3000人,其中出名的有72人。他有关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的许多言论,成为后世传颂的格言。
(2)材料二中的“他”是谁?“他”的思想的核心是什么?(2分)
材料三  为了加强思想控制,秦始皇下令除朝廷外民间只许收藏秦史、医药、占卜、种树的书,其他的书籍一律销毁。秦始皇还把指责他的儒生和方士活埋。
(3)材料三是秦始皇采取的什么措施?(1分)
材料四  臣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摘自《汉书·董仲舒传》
(4)材料四反映了董仲舒向汉武帝提出的什么思想建议?对儒家思想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产生了怎样的影响?(2分)
(5)材料三和材料四反映出秦始皇和汉武帝对待儒家思想的不同态度,但他们的目的是相同的,他们的目的是什么?(2分)
1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在下表中)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C
B
C
D
C
D
D
B
C
D
D
C
C
B
C
A
A
C
B
B
二、非选择题(30分)
21.(1)图一:长江流域;图二:黄河流域;图一:水稻;图二:粟
(2)图三:半地穴式;图四:干栏式;图一搭配图四,图二搭配图三
(3)原始农业的发展
22.(1)秦孝公想要改变秦国落后的状况,富国强兵
(2)支持;因为商鞅变法奖励耕战,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给农民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
(3)法令奖励军功,对有军功者授予爵位和赏赐土地,所以士兵作战勇敢。
(4)启示:①改革是发展的动力,是强国之路。②改革不是一帆风顺的,有时甚至要付出血的代价。③顺应历史潮流的改革终究会取得胜利。(言之有理即可)
23.(1)秦始皇(嬴政);特征:政权归皇帝一人掌握,皇帝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力
(2)封国制(或分封制)。结果:对皇权构成严重威胁。措施:颁布“推恩令”。
(3)作用:有利于促进民族融合;巩固国家统一。
24.(1)百家争鸣
(2)孔子;仁和礼
(3)焚书坑儒
(4)“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确定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
(5)加强思想控制,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君主专制统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湖南省怀化市通道侗族自治县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部编版:七上历史《全册重要简答题》
商鞅变法决定了秦朝的兴衰,改革是把双刃剑
部编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期中历史试卷2
七年级历史期中试卷(中华书局版)
深圳科学高中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题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