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鹿鼎记》中的化学知识
周星驰拍了很多经典作品,被封为星爷。《鹿鼎记》也是一部经典之作,最近观看的时候发现里面还包含化学知识呢,细心的你注意到了吗?
电影开头陈近南脸上被撒了石灰,被周星驰饰演的韦小宝所救,于是发生了下面这一幕。
“我去弄点水来帮你洗一下眼睛”
“不行”
“石灰碰到水就会发热,会灼伤我的眼睛”
“那怎么办?
“要用菜油来擦”
“好,我到厨房去拿”
学了化学的你一定注意到了这里涉及到的化学知识,生石灰的化学式为CaO,发生的化学反应为CaO+H2O=Ca(OH)2

生石灰溶于水放热,这个热量可以将生鸡蛋煮熟,如果用水洗一定会灼伤眼睛,所以生石灰不小心撒到脸上,一定不能用水清洗。


由于生石灰与水反应,所以生石灰可用作干燥剂,原理即CaO+H2O=Ca(OH)2

生石灰与水反应放出大量热,生成白色固体Ca(OH)2,这个反应相当于是把生石灰煮熟了,所以Ca(OH)2俗称熟石灰,在这个反应过程中,也相当于除去了生石灰暴躁的性格,Ca(OH)2也叫消石灰。

你记住生石灰、熟石灰、消石灰了吗?

下面给大家总结一下初中学习过的吸热现象与放热现象、吸热反应与放热反应,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知识点总结


一、物理变化
放热现象: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浓硫酸溶于水
吸热现象:硝酸铵(NH4NO3)等铵盐
溶于水既不吸热也不放热:氯化钠(NaCl)
(ps:利用固体溶于水是否放热可以用来鉴别物质)

二、化学变化
常见的放热反应:
所有的燃烧反应物质的缓慢氧化
生石灰溶于水(CaO+H2O=Ca(OH)2
③金属跟酸的置换反应,如Mg+2HCl=MgCl2+H2
酸碱中和反应
常见吸热反应:
CaCO3
CaO+CO2CO2+C
2CO的大多数吸热反应

中考真题

1.(2018·郴州)下列关于氢氧化钠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A.俗名苛性钠、火碱或烧碱
B.易溶于水,溶于水时吸收大量的热
C.氢氧化钠固体露置在空气中易变质
D.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广泛应用于肥皂、纺织、印染等工业
【答案】B
【解析】A、氢氧化钠俗名苛性钠、火碱或烧碱,该选项说法正确;B、氢氧化钠易溶于水,溶于水时放出大量的热,该选项说法不正确;C、氢氧化固体露置在空气中易变质,即能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该选项说法正确;D、氢氧化钠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广泛应用于肥皂、纺织、印染等工业,该选项说法正确。故选:B。

【答案】D
【解析】根据物理知识中的连通器原理,可知左右液面相平说明容器内压强和外界压强相等,当液面发生变化,a液面降低了些,b液面上升了些说明容器内压强减增大,根据热涨冷缩原理可知容器内温度升高可以导致压强增大,容器内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气体也可以使容器内压强增大。
由题意若想使∪形管中a端液面下降,b端液面上升,必须符合Y溶于X放出热量,或X与Y反应产生气体,或物质与水反应放出热量,使装置内压强增大。则有:
A、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放出热量,溶液温度升高,A选项能达到目的,不符合题意;
B、生石灰与水反应放出热量,溶液温度升高,B选项能达到目的,不符合题意;
C、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氢气,反应为放热反应,装置内气体压强增大,C选项能达到目的,不符合题意;
D、硝酸铵溶于水吸收热量,溶液温度降低,装置内压强减小,会出现a端液面上升,b端液面下降,D选项不能达到目的,符合题意。故选D。

3、(2020广西桂林 节选)某学习小组对酸与碱发生中和反应进行探究,请你参与实验。
实验活动二:用变色硅胶验证酸与碱反应生成了水。
(查阅资料) I .变色硅胶吸水后由蓝色变为红色。
II .无水醋酸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醋酸钠和水。
(实验2)小组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如图所示的三个实验。
(讨论与交流)
(3)证明无水醋酸与氢氧化钠反应有水生成的现象是____。小芳认为 (实验2)不严密,还应补充的实验是                   。
(4)实验过程中,观察到丙的U形管内液面左低右高,出现该现象的原因可能是无水醋酸与氢氧化钠反应时放热或          。
【答案】(3)甲、乙中的硅胶不变色,丙中硅胶由蓝色变为红色    验证醋酸钠能否使硅胶变色实验
(4)氢氧化钠溶解放热    
【解析】(3)甲实验检验了氢氧化钠固体能否使硅胶变色,实验乙检验了无水醋酸能否使硅胶变色,证明无水醋酸与氢氧化钠反应有水生成的现象是甲、乙中的硅胶不变色,丙中硅胶由蓝色变为红色;实验2中已检验氢氧化钠固体、无水醋酸能否使硅胶变色,无色醋酸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醋酸钠和水,因此需要补充实验:验证醋酸钠能否使硅胶变色;
(4)氢氧化钠溶解也可以放热,造成内部温度升高,所以可以使压强增大,造成水位变化。

4、下列是某同学分别设计的实验方案,你认为可行的是(  )
A.验证一块固体的主要成分,先取样后滴加盐酸溶液,观察。泡产生,则它是碳酸盐
B.用水可以鉴别氯化钠、氯化铵、碳酸钙、硫酸铜四种固体物质
C.某白色化合物固体溶于水,向所得的无色溶液中滴入几滴酚酞试液,溶液呈红色,证明该白色固体物质一定是碱
D.将二氧化碳分别通入氢氧化钙和氯化钙两种溶液中,都有白色沉淀生成
【答案】B
【解析】 A.取样后滴加盐酸溶液,观察气泡产生,则它不一定是碳酸盐,例如锌能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锌和氢气,过程中有气泡产生,错误;
B、碳酸钙不溶于水,硫酸铜溶于水形成蓝色溶液;氯化钠溶于水温度无明显变化;氯化铵溶于水吸热,导致温度降低,因此用水可以鉴别氯化钠、氯化铵、碳酸钙、硫酸铜四种固体物质,错误;
C、向所得的无色溶液中滴入几滴酚酞试液,溶液呈红色,证明该白色固体物质不一定是碱,例如碳酸钠是白色化合物,是盐,碳酸钠溶显碱性,也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错误;
D、二氧化碳通入氢氧化钙溶液中,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和水,通入氯化钙溶液中,无明显现象,错误。故选:B。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学霸都在背这份初中化学知识点,你也趁寒假背起来,考试用得上!
生石灰与水反应放热吗
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溶液的形成
2020-2021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习题课件 9.1.2 溶解时的热量变化及乳化现象
化学复习课上,老师将CO2分别通入澄清的石灰水和NaOH溶液中,观察到前者变浑浊,后者无明显现象,同学们展开了探究.提出问题:CO2和NaOH是否确实发生了化学反应?实验设计:(1)小明设计了甲、乙两
初中化学利用化学方程式简单计算综合题专题训练含答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