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进京献宝”的故事



“进京献宝”的故事


在信息网络化的今天,人们足不出户,就能知道天下的新闻大事,就连几岁的孩童都做到这一点。可在过去信息闭塞的年代,就连一件很普通的小事,都能闹出天大的笑话来。


中国古时候就流传着一个“辽东白豕”的故事。

 

说原来在我国辽东地区饲养的猪都是黑颜色的,有一年,一家农户的母猪下下了窝小猪,猪仔里竟出现了一头黑白花的。大家觉的稀奇,有位老者说:“听说是‘牛下麒麟猪下象’,这莫不是大象?听说大象是从南印度进贡来的,我们何不也拿它去进贡,弄不好还能得到些奖赏。”


于是,乡里派了两个精明人,带上猪仔进京进贡。当他们来到山西地面,住进一家客店时,发现这里也有黑白花的猪。他们询问原委,店主人告诉他们说;“这里不但有黑白花的猪,还有很多一码白的猪呢!”辽东人听了泄了气,第二天就带着猪仔打道回府了。

 

无独有偶,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乌梁素海也发生了一件类似的笑话。


有一年夏天,在海子里看苞旋二娃子回来向连里报告说,这几天晚上座船上经常“闹鬼”,他由于害怕,不敢去看座船了,要求连里换人。领导不相信他的话,可又考虑到他在海子里呆的时间也长了,就派胆大的二愣子替他看旋。不料二愣子第二天回来也说是晚上有动静,这下闹得连里不知所措。当兵出身的副连长不信邪,决定亲自出马,带着猎枪和他一起去“捉鬼”。


晚上十二点一过,就听见水里“窸窣-哗啦”有响声,接着就听见好像有什么东西顺着船后面的尾舵爬上了船,“噗通”一声跳进了船舱。早有准备的副连长猛地站起身打开手电筒一照,只见一个毛茸茸的东西正在舱里乱跳,两只眼睛发出红光,二愣子拿起抓网就笊了过去,不愧是位网鱼高手,一下子就网个正着,借着手电筒的亮光,他们看见原来是只像宠物狗大小的动物。


“别打死它,要活的!”副连长喊着,制止了二愣子举枪瞄准的手。


二人把擒获的“水鬼”带回连里,大伙闻讯都来连部看稀罕。只见这东西形如大老鼠,全身长着灰褐色的厚毛,拖着一条又长又扁的大尾巴,胖乎乎的,足有四五斤重,呲牙咧嘴的向人示威。大家都说不清这是什么动物,就请来了养殖场的技术员大老崔,可他看了半晌说也说没见过,估摸着可能疑似是“水獭”。听说水獭的皮毛挺值钱,能和貂皮媲美,大家惊喜非常,如果真是水獭,那我们乌梁素海可就有了一条新的生财之道了,但是不是水獭谁也说不准。


为了弄清原委,连里请大老崔带着“水獭”到北京去做鉴定。老崔用蛇皮袋子套纸箱装上水獭,乘火车赶奔北京。正当老崔和车上的旅客们讲述生擒“水獭”的故事时,“水獭”却咬破袋子和纸箱跑出来了,车上的旅客立时就炸了窝,人们都帮着老崔逮“水獭”,有个旅客被水獭咬破了鞋,一个胆小的姑娘被吓得流着眼泪直叫喊。折腾了足有半小时,终于擒住了水獭,但车厢里却到处都留下了水獭的粪便。因为是“进京鉴宝”,恼怒的列车员放了老崔一马,警告他“下不为例”。


到了北京动物园动物研究所,找了专家做鉴定,结果却让大老崔大失所望。原来这种动物名字叫“麝鼠”,是一种普通的啮齿动物,麝鼠的皮毛远不如貂皮,每张皮子能卖十块钱左右。


自打那年开始,乌梁素海就有了麝鼠,至于它来自何方,无人知晓。它们在芦苇丛中用苇根筑巢,以鱼虾、蛙类或苇根为食。繁殖力极强,两三年的时间就遍布了整个海区。它们咬毁了大片芦苇,致使大面积苇田减产,经常咬破渔网和苞旋,对鱼苇资源有着很大的破坏性。打渔的人们大伤脑筋,但都束手无策,有的用火枪打,有的下夹子夹,但都无济于事。后来,有人仔细研究了麝鼠的生活习性,发现它在冬季的冰下只能呆五分钟左右的时间,就要浮出冰面换气,趁它换气之时逮它再简单不过了。于是人们先把冰上的苇巢清除掉,漏出换气洞口,然后坐在洞旁耐心死守,等它出来换气之时,用铁叉或捞网捕获它。


自从人们发明了这种冰上捕鼠法,不到两年的时间,就把海子里的麝鼠赶尽杀绝了。人们不但卖了皮毛,有人还把麝鼠肉当成了美食。据说这种肉不难吃,有几家捕鼠专业户在那些年里家里不买肉,光麝鼠肉每年都吃不清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衍水小说】樱桃红了(四十六)
梁晓声:北大荒的七年知青生活
记忆丨在福建前线的日子里(二)
201、刘东舟杀人案
我的连长郑先亮。
还记得《地道战》中说话铿锵有力的崔连长吗?他还出演过哪些角色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