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文学的价值
 只要我们细心发现,文学无时无刻不在给予我们取之不竭的温情和力量,它让身处荒原却走不出荒原的我们,在痛苦和无奈之中寻找到生命的依靠和灵魂的栖息之所,使生存的庄严和自由成为可能。
 
文学的价值

               林 诺

    在当下这个喧哗与骚动无孔不入的时代,再去谈论文学的价值似乎有些不合时宜,甚至有些可笑。如果按照物质主义的观点去衡量文学的价值,结果无疑是让人悲观的。表面上看,文学好像真的很没用。既不能帮人实现升官发财的梦想,也不能让人过上香车宝马衣食无忧的生活。当然,不排除例外,笔者在这里指的是大多数写作者。有的作者兀兀穷年,耗尽毕生心血,到最后换来的也可能只是微薄的稿酬和众人异样的目光。有人就会问了,靠稿费生存吃饭不仅费神费力,而且还面临着饿肚子的危险,何必这样折磨自己呢?去快餐店做小时工都比这来得快、赚得多。现实生活中,持这种观点的人不在少数。这固然跟社会大环境分不开,但仔细想想,文学本身也是乱象丛生。目前很多文学作品缺乏必要的社会责任感,而是无病呻吟,更有甚者,为了取悦大众,不惜笔墨描写暴力、色情场面,这是很有害的,也是很悲哀的。
    有评论者曾经指出,“当人们在说文学的时候,真正有意义的文学其实并不在场。”这话其实很值得深思的。那么,文学存在的真正价值在何处呢?这种价值对于我们的人生甚至时代又有什么样的作用呢?作家王蒙曾经说过:“文学对于我们来说,它能帮助我们寻找、建设一个精神的家园,它能把很多人的秘密告诉你,它把很多深层次的精神上的喜怒哀乐或者一种很难表达的东西表达给你,它使你增进了你对周围的人的了解。”这段话对文学价值的概括算是很到位的。以笔者愚见,文学的价值就在于它为身处困境中的人们建立起必要的生存信心,这份生存信心不仅包括心灵上的指引和精神上的鼓舞,而且更为重要的是深入到灵魂内部,在有形无形之中影响着个体或群体,对生命和世界的认知态度与实际行动。
    面对文学,有人爱之如命,有人不屑一顾;有人顶礼膜拜,有人冷嘲热讽;有人说文学已死,有人却说只要人类还有幻想、还会做梦,文学就不会死亡。关于文学的争论,自其诞生之日起便开始了,直到现在依然没有一个让所有人都信服的结论,可见文学内在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按笔者的理解,有争论总是好的,说明还有人去关注和热爱文学,而关注和热爱正是文学发展的基本条件。如果有一天文学再也无人问津,那么人类在精神层面也算是走到尽头了,其结局可想而知。除了毁灭,别无选择。
  毋庸置疑,文学是一件非常美好的事物,即人们通常所说的真善美。正是因为真善美的存在,才会让那么多的人执着追求、陶醉其中。即使“短褐穿结,箪瓢屡空”也无怨无悔。在这些人看来,文学是一种痛,但痛却快乐着。我们必须承认这样一个事实,对大多数人来说,若想依赖文学改变命运,文学是靠不住的。因为文学里面精神性的东西太多,太多就容易让人“自恋、迷狂”,在自我虚构的艺术世界里孤芳自赏,逐渐远离现实生活。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文学非但不能让人赚个盆满钵满,反而会让人因此付出沉重的代价,甚至于死亡。当然,这些极端事件也只是发生在特定时期或者极少数人身上。在一个正常和日益开放的社会,文学其实还是大有可为的。因为随着社会自由度的提高,创作者所能开拓的艺术空间也随之扩大。这样一来,我们对过去的反思才会更加深入,对未来的把握也才会更加准确。同时也能指引更多的人领悟人生或世界的某种真相,确立自我的生存目标。这不仅对文学自身发展有着重要意义,而且对个人、对民族、对时代也是意义深远的。
    文学的价值除了真善美等艺术性层面,还有一个很重要的证明价值。文学能证明什么呢?那真是太多太多了,包括个体、历史、思想、灵魂……从这个角度来看,文学不但创造了历史遗忘的那部分,而且也创造了历史真实的那部分,这里的历史既是个人的,也是群体的。因为文学创作本身就熔铸了创作者对美好世界的纯真倾诉与诚挚呼唤,而这些倾诉与呼唤是建立在对过往的揭示和展现上的,包括欲望、罪恶、丑陋、扭曲、变异等等。在这个过程中,文学就不自觉地承担起了证明的功能,证明着时间一去不复返,证明着历史的起起落落,证明着人性的复杂多变,证明着思想和灵魂的不可替代。创作者尽可以在文学的王国里自由翱翔,大胆想象。而读者则从字里行间收获着历史经验和人生智慧,同时也通过文学作品中的文学形象反观和审视自我,从而在纷乱嘈杂的时代里找到一条属于个体的精神生长脉络,发出自我独特的声音。
    在这个充斥着紧张和焦虑的时代,人们无意之间就被卷入欲望的漩涡,随之而来的则是空虚、脆弱或浮躁的日益加剧。而这个时候,文学的价值就凸显了出来。“人为物所累,但物不能拯救灵魂;人为不自由所苦,但现实不可能让人彻底摆脱这种不自由。”文学却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担负起拯救灵魂和摆脱不自由状态的功能。虽然有些虚构性,但起码为身心疲惫的人们提供了一种精神慰藉和内心平静的艺术方式。其实只要我们细心发现,文学无时无刻不在给予我们取之不竭的温情和力量,它让身处荒原却走不出荒原的我们,在痛苦和无奈之中寻找到生命的依靠和灵魂的栖息之所,使生存的庄严和自由成为可能。这或许就是文学的真正价值所在吧!
 
《北京文学》(精彩阅读)2013年6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冠乔:花晨月夕
雷达:出现不了伟大的作家,当代文学到底缺什么?
文学标准与当下创作的“落差”——2018年短篇小说批评|新批评
匡天龙 | 农民工(外一首)
改变,真的可以从阅读开始
空│李冬君:三毛为什么出走撒哈拉沙漠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